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

bookmark

如果是其他的王朝,對於一國皇帝要率軍親征這種事,肯定會有一堆人跑出來說,陛下身爲千古聖君,大唐根基,萬萬不可親身涉險之類的話,尤其是柳八苟肯定會說三思再三思。

但是在大唐王朝這邊,尤其是在李軒身上,卻是沒有人出來勸阻,哪怕是白太后得知此事後,也只是略微皺眉,嘀咕了一聲‘都是一羣廢物’。

白太后說的廢話,自然是指柳八苟,郝柏年等文武大臣,如果不是他們太渣,而是把明軍打的落花流水的話,何至於要讓皇帝動不動就要帶着全軍親征啊。

但是白太后卻也沒有多說其他的話!

因爲他知道,這種關頭上,李軒的親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是皇帝親征,可以有效激勵士氣,並且可以更加高效的指揮全軍,而不用和現在這樣,還需要通過傳令兵來回傳遞軍令,這樣可是會延誤軍情的。

而另外一方面,同時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對抗明軍肯定是全軍盡出的,而把所有部隊都派出來去,李軒身邊只留下那麼幾百個親衛,說實話李軒不放心。

萬一這個關頭有湖廣方面的明軍殺了過來,身邊只有幾百人的李軒豈不是要完蛋。

而且大軍盡出之後,身爲皇帝的李軒對部隊的掌控力不可避免就會出現下降,這外頭的將領如果有什麼反叛之心的話,李軒不得哭死。

多方面的理由,都促使了李軒決定率軍親征,而不是因爲李軒喜歡指揮軍隊打仗,更不是說他喜歡上戰場。

事實上李軒怕死,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要躲在後方享樂,坐看讓前線將士們打生打死啊。

奈何大唐王朝家小業小,他還沒有到能夠在後方享樂的地步。

決定親征之後,李軒按照以往的慣例了,帶走了和打仗有關的文武大臣們,比如兵部尚書錢夢久、樞密院的大部分人員,包括曾子文在內,這些人員將會圍繞在李軒身邊,繼續組成一箇中樞決策中心。

除了這些重要人員外,第三步兵團雖然還沒有完全成軍,但是也是需要帶上的,此外李軒的親衛營自然也是需要帶上的,不過他還在興泉府這邊留下了一個隊的親衛部隊,用來保護白太后、董芸芸、葉氏等人,如果遇到明軍來襲或者是有人反叛之類的,這些親衛營的人就可以及時帶着白太后等人撤離。

前線的郝柏年等人得知自家陛下又要親征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意外,因爲他們很清楚,自家的這個皇帝陛下,已經是親征好多次了。

基本上,每一次大唐王朝的大規模戰役,李軒都是率軍親征,親臨前線作戰指揮的。

下屬的將領們,實際上也都習慣了李軒的這種作風。

不過李軒的到來,還是讓下屬的將領們多了幾分慎重,做出各種戰術選擇的時候,往往會考慮更多的東西,而不是和以往那樣,由着性子去打,甚至是想一出就是一出。

就當李軒率領中軍開始親征的時候,數百里外,位於貴陽府東側的龍裡衛,祝志海也是剛帶着直屬的撫標六千人抵達。

他們的行軍速度也不算慢了,幾天下來也走了數十里,不過大軍行軍的速度本來就快不到那裡去,而且這貴州多山地,讓本來就不快的行軍速度變的就更慢了。

到了龍裡衛後,祝志海忙着召見當地的官員,然後準備帶上龍裡衛的部隊和糧草繼續東進。

不過這個時候,他已經是接到了最新情報,說黎平府城已經是被僞唐賊軍拿下了!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又是忍不住的暴跳如雷,然後破口大罵:都怪宋志文王八蛋,如果不是他欺上瞞下放縱李逆坐大,區區僞唐逆賊怎麼可能連破兩府。

“快,必須加快速度,早一天趕到就早一天把僞唐賊軍滅掉!”祝志海不斷催促着下面的人加快速度。

如此着急的神態,也是讓下頭的人看了有些覺得意外,前兩天從貴陽省城出發的時候,祝志海可是信心滿滿,對着滿城官員和士紳們是意氣風發的說詢月間就能夠復興全擒李逆呢。

怎麼才兩天功夫,信心就消失不見了,代替出現的反而是着急的神色。

難道,他在擔心什麼?

難道巡撫大人真的擔心僞唐賊軍那些跳樑小醜真的能夠做大?

可是這怎麼可能,這一次他們彙集至少五萬兵馬,要殲滅一股反賊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哪怕他們這五萬兵馬裡,過半都是臨時徵召而來的青壯、民夫,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是五萬多人呢,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等貴州西部那邊的兵馬也過來後,兵力總量還會進一步上升。

有如此龐大的兵力,打一個區區僞唐賊軍,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怎麼可能會有意外?

怎麼可能讓巡撫大人露出這樣緊張神情?

祝志海那邊的情況,李軒他們自然是不知道的,如今的大唐新軍各部,已經是開始按照最新的作戰計劃進行戰前的準備了。

第一步兵團和第二步兵團更是直接離開了黎平府城,把偌大的一個黎平府城扔給了孫亞偉他們這些文官,城內的治安甚至是防守任務,都只能交給剛籌建沒多少天,人數只有三百多人的捕盜營。

孫亞偉身爲大唐王朝裡第一個知府,在大唐王朝裡的地位可以說是和內閣高官不相上下的,所以他也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軍方戰略的轉變,更加知道陛下已經親自率軍親征了。

屆時大唐新軍的主力將會盡數北上,至少在這未來半個月內,黎平府的西部乃至黎平府城自身,都是別指望能夠得到大唐新軍正規軍部隊的支援了。

黎平府西部乃至黎平府城,都已經是被軍方暫時放棄了!

這個時間段裡,如果說明軍從黎平府的西部殺了過來,甚至一路殺到黎平府城的話,那麼這黎平府城是沒有絲毫的抵抗能力的。

基於這一點,李軒已經是提前給孫亞偉下發了旨意,要求孫亞偉執行轉移計劃,把城內的人口乃至所有戰略物資全部撤走,轉移到黎平府東部乃至到興泉府去。

所以等大軍一走呢,孫亞偉就是迫不及待的開始轉移計劃了!

首先是大唐王朝最看重的各種工匠,一個都不能剩下,甭管願不願意,全部打包帶走。

然後是各種物資,不管是糧食布匹還是金銀銅鐵,能夠帶走的全部帶走。

而對於城內差不多兩萬多的人口,青壯也是通通打包帶走,老幼婦孺可以留下!

總之,孫亞偉的策略是,黎平府城可以給明軍,那些不願意走的人,尤其是士紳大戶們也可以留下,老弱婦孺們也可以留下,但是各種戰略物資,尤其是關係民生的糧食布匹以及金銀細軟,銅鐵戰略物資等,都必須通通帶走。

而青壯人口,也是一項戰略物資,他們可以做工,成爲兵員,所以也是不能留下的,必須帶走,免的被明軍利用上。

明軍打仗,總是喜歡臨時徵召大量的青壯,這一點大唐新軍上下可是知道,這要是在城內留下了幾千個青壯,等明軍來了,這些青壯就會被明軍強行徵召進去,這樣還不如自己現在徵召了帶走呢。

一時間,黎平府城裡是全城都是沸騰了起來,不少人是願意跟着大唐新軍一起撤離的,而他們就是帶着自己的家當細軟,然後匯入人羣從城門而出,然後朝着東部前進。

這個過程裡,自然是少不了哭喊聲以及慘叫聲!

黎平府城的街道上,再一次被鮮血所浸染,這些鮮血,都是因爲徵召各種戰略物資以及徵召青壯的過程中,所爆發的衝突所導致。

當然了,如果公開對外的佈告裡是肯定不會這麼說的,孫亞偉很不要臉的貼出了這麼一張佈告:百姓喜迎轉進!

佈告上寫的和諸多公文一樣晦澀難懂,繞來繞去讓人看不懂,但是如果翻譯並解釋一番的話,大體上可以這麼看:城內百姓高度擁護大唐王朝,踊躍追隨大唐王朝的偉大中興事業。士紳大戶們紛紛主動捐獻自己的家產,有爲青年紛紛參軍,這個過程裡,部分熱血青年因爲自身條件不足募兵條件,甚至不惜自殘也要求參軍。

壯哉!我大唐王朝!

吾皇萬歲!

緊急撤離行動,一共持續了三天,三天後,城內原有的兩萬多人口被強制遷走了八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男女,老弱也有,但是都是有技術在身的工匠以及他們的家人。

士紳大戶們也有少部分是加入了遷移的行列當中,這些遷移的士紳大戶,他們都是有子弟或者乾脆家主就是在大唐王朝裡爲官的,甭管是被逼的還是自願去當大唐王朝的官的,但是等明軍一過來,他們都得死,所以也是麻溜的跟着大軍一起撤離了。

更多的士紳大戶們,自然是不會跟着撤離的,哪怕是大唐新軍把他們的金銀細軟都給搶走了,但是這些士紳大戶們的底蘊自然不是這些金銀,他們的產業多的很,一時被搶走一些現銀也算不得什麼。

所以大部分的士紳大戶們都是留了下來,然後做起了喜迎王師的美夢。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