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

bookmark

收到了來自興泉府的加急戰報後,李軒立即就是召見了軍中的高級將領以及隨軍一起過來的高級文官,共同商討對策!

不過最後並沒有得出什麼計劃之外的結果!

因爲他們早就預料到湖廣那邊的明軍會過來,並且已經是提前做了一定的佈置,比如說從興泉府內撤出官員以及工匠。

如今的興泉府已經不是大唐王朝的政治、工業中心了,興泉府裡的工匠大部分已經是被遷移到了柳州來,並且已經是在柳州開始生產各種武器了。

此外在軍事部署上,第二軍也是把第三步兵團以及第二守備旅的主要力量部署在興泉府以及黎平府這兩個地方,倒是貴州東北部的地方只留下了部分兵力,很多州府其實只是靠着捕盜營來維持基本的局勢和治安的。

沒辦法啊,誰讓大唐王朝的兵力少,而控制區又是越來越大呢,這兵力不夠用是肯定的。

進行了一番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討論後,李軒很快就是親筆手聖旨一封,讓軍報使者快馬加鞭到柳州府,讓留守在柳州府的內閣官員立即組織力量加快從興泉府撤出剩下的工匠。

湖廣明軍可是來勢洶洶的,第二軍留守在貴州東部的兵力並不算多,撐死了也就萬人左右,而且只有大約兩千多人是正規軍主力,剩下的不是守備軍就是新組建的部隊,戰鬥力堪憂。

所以駐防貴州東部的第三步兵團團長宋天彪上校是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能夠守住興泉府云云,但是李軒卻是覺得,下面這些將領們的話信一半就好,守得住自然是最好的,萬一守不住呢?這興泉府本身丟了也就丟了,反正也是窮地方,沒什麼好可惜的。

但是興泉府裡的那些作坊,尤其是那些工匠們可是不能丟,興泉府那邊的工匠可是蒐羅了幾乎整個貴州東部,纔是找出來的這麼多工匠,如果丟了李軒會心痛死不說,而且還有可能會被明軍利用,到時候明軍反過來直接就用這些工匠們造槍造炮,他大唐王朝以後豈不是要面對一支裝備不遜於自己,甚至槍炮數量比自己還多的明軍?

那種情況想象都覺得恐怖!

所以興泉府可以丟,但是作坊裡的工匠必須撤走,也不能去原定的貴陽了,因爲現在的貴陽都還沒被打下來呢,得先撤回柳州來。

現在的李軒還不知道,距離他沒幾公里的梧州城內的王越和衛嚴,早已經是把幾支從大唐王師手裡弄到的火槍送到了廣州以及鄰近的佛山,讓那些工匠們仿製僞唐賊軍的火槍。

這要是等上幾個月的話,說不準廣東那邊的明軍就能夠裝備上仿製自僞唐賊軍的火槍了。

李軒的聖旨除了立即撤離興泉府那邊的工匠外,還是給第二軍下達了新的戰略命令,命令第二軍如果近期內無法攻克貴陽的話,那麼就先放棄貴陽,務必掉頭東返把湖廣的明軍給攔截下來。

萬一貴州東部無法保住的話,也就是興泉府丟了的話,那麼就必須死守黎平府,因爲黎平府基本上算是從貴州進入柳州的橋頭堡了,守住了黎平府,才能夠更好的防禦柳州。

如果第二軍完蛋了,黎平府也完蛋了,那麼李軒還談什麼東進啊,立馬就得派兵回援柳州,用以抵擋湖廣明軍南下。

要不然的話,湖廣明軍就能夠複製自己當初的南下路線,一路攻打柳州、的武宣等,沿着西江殺到自己的屁股後頭來。

李軒的聖旨很快就被軍報使者帶走,並通過軍方的驛站體系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柳州,向興泉府乃至貴陽方向傳遞。

大唐王朝的驛站體系其實就是建立在明王朝的驛站體系之上,同時進行了加強,基本上間隔十公里設立一個驛站,軍報使者們帶着軍報騎馬飛奔,每到一個驛站就換人換馬,以接力的方式進行快速傳遞。

這種速度的傳遞,一天時間能夠行進大約三百里左右,而這還只是普通的加急!

如果是緊急軍情的話,甚至能夠做到一天傳遞五百里甚至八百公里,當然了,如果是要一天傳遞三百里的話,那麼驛站裡的馬匹還能堅持,如果是五百里的話,那麼驛站裡的馬匹執行了一次任務後都得休養一段時間,如果是八百里加急,那基本上馬匹都是要跑廢的。

不是特別緊急的極端情況下,是不會用八百里加急,甚至五百里加急也不會用,頂多就是三百里加急了。

此外這種驛站傳遞的模式也是耗費極大,目前大唐王朝也就是在興泉府到黎平府,然後到柳州府,再到梧州這邊這一條主要的路線上依靠軍方支撐設立了密集的驛站體系,可以做到八百里加急外,其他地方一般都是三百里,少數路線能夠做到五百里。

李軒對信息傳遞是極爲重視的,和明王朝對驛站的兵丁極爲鄙視不同,李軒把驛站體系直接納入了軍方體系,由現役士兵充當軍報使者,並且授予了這些軍報士兵較高的軍銜以及權力。

通常軍報使者都是士官軍銜,而且如果遇到有人干預阻攔前路,可以直接擊殺之。

而靠近前線路段,更是由軍中的傳令兵負責軍報的傳遞,這些可是真正的騎兵,尋常人如果膽敢阻攔他們,他們可是會毫不猶豫的直接拔刀砍人!

聖旨被送走後,李軒繼續對着地圖看了一眼,然後咬了咬牙下了決心!

這梧州城不能再拖下去了,而繞過去也是不可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打,哪怕是付出慘重的傷亡也要把梧州給打下來,這樣不僅僅是代表着能夠拔掉兩廣地區最硬的一根釘子,同時還能夠掃清繼續東進廣東的道路,而不用擔心後背被人捅一刀。

此外解決了梧州之後,到時候派遣部隊東進廣東的同時,自己也能夠騰出來部分兵力北上柳州增援貴州東部,甚至是直接殺入湖廣,威脅湖廣南部,從桂林出發,殺到湖廣,可要比興泉府那邊去湖廣方便多了,甚至到時候還可以直接威脅湖廣永州府、寶慶府,尤其是靖州。

湖廣明軍要去興泉府,他們需要從靖州出發,然後再去興泉府的,等自己的大軍從桂林殺上去靖州的話,那麼就能夠直接截斷進入興泉府明軍的糧道,到時候,來一個殲滅湖廣這數萬明軍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拿下梧州,只要解決了梧州這數萬明軍,那麼整盤棋才能夠活過來,而不是和現在這樣處處受制於人。

這個梧州,就算是第一軍的將士死光了也要拿下來,不對,應該是說:哪怕死光最後一個守備軍將士,也要打下梧州!

正規軍不能死光,最多最多死一半,要是都死光了他這個皇帝還當個毛啊!

下定了決心後,李軒就是很快找來了幾個將領商議了一番!

他身爲皇帝,哪怕是已經親自做出了決定,但是也不能自己說出來並強行推動!

李軒給自己的定位始終都是一個裁判,而不是選手,這樣才能夠一如既往的維持皇帝的超然地位。

讓別人提出來,然後自己同意,這勝利了,自然是他這個皇帝光明偉大,如果說很不辛,攻打梧州打不下來,還損兵折將的話,那麼自然就是提出這個建議的將領的錯,而他李軒只不過是誤信了讒言而已!

身爲皇帝的李軒,是永遠都不會犯錯的!

犯錯的只能是手底下的大臣們!

基於這種需求,李軒是找到了其他幾個本來就支持強攻的將領,暗示了一番強攻這個辦法深得朕意後,這些將領們自然是能夠領會李軒的意思。

於是,第二天的御前戰略會議上,這幾個得到了李軒暗示的將領,包括第三步兵旅旅長陳科橋少將,第一步兵旅的參謀長李新中校是再一次提出了強攻梧州,並且是爲此拿出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然而不等衆人開口反對呢,李軒就是開口道:“哦,這強攻的話,具體計劃如何?”

李軒一反往常絕少在戰略辯論還不分明的情況下就插口,下頭的將領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是看出來了這種反常,並且明白這種反常背後的含義。

因爲這代表着李軒已經是傾向於強攻的方案了

所以郝柏年他們雖然依舊不同意強攻,但是還是耐着性子聽陳科橋說着他的強攻方案!

“本案用意,力求在十天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徹底攻克梧州,並且殲滅城內敵軍!”

陳科橋一邊說着,一邊用着小木製的指揮榜在梧州城防地圖上指指點點道:“本案雖爲強攻,但是強攻乃是最後手段,而前期的準備依舊不可或缺!”

“在部隊發起強攻之前,部隊應當持續挖掘戰壕,地道,力求把戰壕推進到距離城牆三十米左右,把地道挖到城牆下方,然後進行爆破!”

“爆破?”這個詞有點陌生啊!

這挖地道他們不是沒幹過,但是之前的挖地道可是作爲運兵通道使用的,是想要挖地道穿過城牆,然後從城內突然出現,製造混亂甚至協助部隊奪取城門或者城牆,但是這一次,陳科橋說的卻是爆破!

而什麼是爆破?這個詞彙沒聽過啊,聽不懂啊!

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