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

bookmark

守備部隊方面,實力保存的比較好,戰鬥力尚存的第五守備旅則是被配屬給了第一軍,因爲第一軍後續是要東進肇慶乃至廣東的,時間緊急,而且任務繁重,所以需要狀態好的守備部隊進行配合。

而第四軍的話,則是北上桂林,而桂林沒什麼明軍重兵防守,拿下來不用花費多大的力氣,等他們拿下桂林,趕到湖廣的話,估計都得大半個月以後了,有了這些時間作爲緩衝,新補充進去的新兵也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並融入部隊了。

再加上趁着這一段時間,好歹給第六步兵團裝備一些槍炮啊,要不然的話,總不能一直讓第六步兵團空頂着主力正規軍的名頭,但是實際戰鬥力以及作戰方式都是清一色的守備軍模式啊。

然後跟隨第四軍出征桂林的還有目前只有番號,還沒有編成的第六守備旅,同時暫編第一團、第二騎兵營也會加入第四軍的作戰序列,同時還有一部分的第二炮兵營。

之所以說是一部分,是因爲李軒把這兩部分的部隊都是直接進行了拆分,一到兩半,一半保留番號並編入第四軍,一部分改爲近衛軍炮兵營編入近衛軍。

這樣一來,近衛軍就擁有了三個正式的步兵營(其中兩個尚未成軍),一個擁有十二門火炮的炮兵營、一個擁有將近兩百騎的騎兵營一共五個營了。

第一軍去廣東,第四軍去桂林,剩下的近衛軍等部隊自然是留守梧州了。

此外同樣是尚未編成的第七守備旅也是有了去向,後續不出意外的話,這支部隊也將會東進廣東,只不過雖然有明軍降兵可以直接編成,但是整頓守備軍也是需要花費時間的。

從早期的第一守備旅再到如今的第七守備旅,目前已經是足足利用明軍俘虜編成了七個守備旅服役於大唐陸軍了。

而且大唐王師裡的守備旅,絕大部分都是滿員滿編的,雖然往往打完仗就直接補充降兵和繳獲的武器,總兵力高達四萬餘人而且普遍裝備有足夠的冷兵器。

不像正規軍那樣,兵員補充麻煩,槍炮補充更麻煩,導致大唐王師的正規軍部隊擴充是極爲艱難。

看看現在都還沒有槍炮的第六步兵團以及已經組建了一個多月但是依舊只有兩千多士兵,只有一百多支火槍的第四步兵旅就可以了。

守備軍容易擴編,正規軍困難重重,如此也就導致了大唐王師裡的守備軍數量已經是遠遠超過了正規軍的數量。

而這一點,可是李軒當初沒有想到的。

一開始李軒用明軍戰俘組建守備軍,只是爲了因爲最開始的時候大唐王師兵力極度缺乏,而且俘虜的明軍數量太多也是不怎麼好處理,所以纔是會用明軍降兵組建守備軍。

本來李軒對這些明軍降兵組成的守備軍也沒有抱有太大的指望,只要他們能夠承擔炮灰的作用那麼基本就足夠了。

但是也不知道因爲大唐王朝的體制比明王朝的太好,所以這些明軍降兵變成了大唐王師後,戰鬥力那是直線上升,不僅僅讓對面的明軍大爲驚詫,大罵這些叛徒。

就連大唐王師裡的高級將領們,其實對部分守備軍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都是極爲意外的。

之前的諸多戰役裡,守備軍都有着比較好的表現,雖然說依舊無法承擔主力的位置,也經常被敵軍優勢兵力打的潰敗,死傷慘重,但是一支部隊有勝有敗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這些明軍降兵組成的守備旅,在執行命令的時候還是很堅決果斷的。

梧州戰役裡,第三守備旅可謂是死傷慘重,尤其是第五守備團,全團不過三千人,但是死傷了一千人出頭,傷亡率超過三分之一,即便是如此,第五守備團也是依舊堅持戰鬥。

這份死戰不退的勇氣和韌性,是很多主力正規軍都沒有的。

只是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直接忽視了,第三守備旅發起衝鋒的時候,後頭有着衆多的督戰部隊守住,其中還有第二騎兵營裡的兩百騎兵呢。

並且第五守備團是不止潰退了一次,而是好幾次,而每一次都是被督戰隊強行壓着掉頭再一次發起進攻。

此戰中,死在督戰隊手裡的第五守備團士兵就超過百人。

如果沒有如此嚴苛的軍法,沒有強力的督戰隊,第五守備團乃至整個第三守備旅,是不可能在傷亡如此慘重的情況下還持續作戰的。

這一點顯然是被郝柏年等高級們所忽視了,或者說他們認爲這是正常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大唐王師裡的守備旅已經成長爲了大唐王師裡的一直重要的軍事力量,併發揮重大作用卻是肯定的。

得益於數量衆多的守備軍,正規軍兵力匱乏的大唐王師纔是能夠從容多線作戰,同時在貴州、廣西乃至未來的廣東和明軍進行戰鬥。

作戰司提出的分兵東進、北上作戰計劃後,李軒自然是沒有駁回這個經過了衆多中高級軍官們討論出來的一致結果,並且很快就依照這份作戰計劃開始下達聖旨。

下旨籌建第四軍,準備用於桂林、湖廣方向的作戰,轄第三步兵旅、第六守備旅、暫編第一團、第二騎兵營、第二炮兵營、第二輜重團等部隊。由第三步兵旅旅長陳科橋少將兼任該軍軍長。

而第一軍剩下的部隊也是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主要調整是把受損嚴重,同時在梧州戰役裡表現突出的第三守備旅抽調出來,直接嫡屬於樞密院,準備留在梧州休整一段時間。

而第一軍的話,則是轄有第一步兵旅、第五守備旅、第一炮兵營、第一炮兵營、第一輜重團等相關部隊,第一步兵旅旅長郝柏年兼任第一軍軍長。

而李軒不在親自兼任第一軍的軍長了!

上述部隊裡,第六和第七這兩個守備旅都是短時間內無法投入戰鬥的,除非是真把他們當成炮灰去送死。

拆分了第一軍後,李軒次日正是命令第一軍東進廣東,務必攻克肇慶,同時儘可能快的控制廣東的其他地區。

同時命令第四軍北上桂林,務必儘快攻克桂林,然後殺進湖廣靖州,支援興泉府那邊的友軍。

命令正式下達後,這兩個軍的部隊也是不在停留,很快就是從梧州東進或者北上,而梧州城這邊剩下的肅清以及防衛任務,則是交給了其他幾支部隊,包括近衛軍、柳州獨立團、第三守備旅。

同時第六步兵團也不是第一時間就跟隨第四軍北上,因爲他們還得留在梧州等待並接受新兵補充,同時也將會接受第一批槍炮裝備。

柳州那邊經過連續多時的試生產後,槍炮的產量也是逐步提升並回復,這些造出來的槍炮往往是一時間用於補充現有的幾個主力部隊,但是第六步兵團都成軍多時了,卻是一直都沒有火槍大炮可用,以至於一直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爲此李軒是親自進行了干預,把原本準備給第一步兵旅,用於備用、替換用槍的火槍兩百支拔給了第六步兵團,另外還給第六步兵團配給了三門一百五十斤的散彈炮。

雖然說這個數量依舊無法讓第六步兵團擺脫目前的尷尬位置,但是總比沒有強不是。

把部隊派了出去後,留守梧州的部隊也是有着一堆事要忙,而李軒自己卻是空閒了下來。

閒下來的他是在大批衛隊的保護下把幾乎整個梧州城都是走訪了一遍,然後得出一個結論:這城真破!

東西兩邊的城牆都被轟塌了一大段,而且梧州城被炮擊了幾乎無數次,部分炮彈是打在城牆上,在城牆上造成了坑坑窪窪的表面,而有的炮彈打歪了,直接飛過城頭,然後落入城內,摧毀不少建築。

加上進城的時候,因爲可能是混亂而導致,也有可能是明軍故意放火,所以城內好幾處地方都是起了火,如果不是大唐王師進城早,派人控制了火勢的話,縱然不至於全城被燒燬,但是被燒燬好幾條街道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這年頭的建築基本都是磚木結構,而且還是以木爲主,以磚石爲輔,這要是被燒了起來,不注意控制的話,全城都有可能被焚燬。

進城後,李軒本來是想要下榻於王越的兩廣總督府的,享受一下明王朝封建大臣們的氣派享受,奈何進城的時候,這個兩廣總督府被明軍的潰兵當成了頑抗地點,最後遭到了來自大唐王師幾乎毀滅性的打擊,用散彈炮轟,用火槍打,甚至還扔了不少的手榴彈。

擲彈兵們發現,手榴彈在城內的肅清作戰過程裡比在野戰的時候還好用。

野戰的時候,擲彈兵們往往需要冒着極大的危險衝上二三十米去扔手榴彈,但是在城內巷戰的時候,這手榴彈卻是好用的很,一個手榴彈扔進去後,裡面的房間立馬就安靜了。

而被作爲堅固堡壘使用的兩廣總督府在激戰中,不敢說化爲廢墟,但是也是破破爛爛的不敢住人了。

所以李軒乾脆是和在柳州那邊一樣,直接隨便找了個已經被查抄的宅院住下來,並充當指揮中樞。

反正他也是不可能在梧州待多久的,等第一軍拿下肇慶後,他立馬就會帶着一羣文武官員以及皇室去肇慶。

肇慶,纔是大唐王朝的預定首都,至少在大唐王朝沒有席捲全國之前會一直是。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飛機時代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