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

bookmark

對於明王朝裡的官員來說,他們對於投誠大唐王朝有着諸多的顧忌,這不僅僅是傳統的忠君思想在道德層面束縛着他們,更重要的是,一旦他們投賊了,他們的家族乃是師友們都是會受到牽連的。

這種情況在文官之中尤爲明顯,所以到目前爲止,儘管也有很多明軍高級官員,甚至都有着鍾廣俊這樣的都指揮僉事投誠大唐王朝了,但是他們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大多是武將。

而文官,尤其是正兒八經進士出身的文官只是極少數那麼幾個,而且也只侷限在中低級官員上。

俘虜的倒是有一些,但是這些人大多都是又臭又硬的老頑固,雖然怕死不敢自殺,但是依舊沒膽子投賊。

如果說李軒拿着刀槍逼着他們反正的話,倒是可以,但是這也沒什麼必要,李軒既然都不太重視他們當官的才能,同時他們的官位低,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政治影響力,所以強迫他們投誠也是意義不大。

但是如果是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撫這樣的高級文官的話,恐怕李軒會想盡辦法讓他們投誠了,威迫利誘等手段都會用上的。

可惜的是,到目前爲止,大唐王朝依舊沒能俘虜這種高級官員,屍體倒是收穫了好幾具,不過屍體又沒什麼鳥用,這宣傳出去反而成就了這些自殺高官的忠義清名。

降官們不好搞,不過普通士兵就好搞多了,反正對於這些普通士兵而言,都是當兵吃糧,給朱家王朝賣命是賣命,給李家王朝賣命同樣是賣命啊!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是衛所兵,而衛所兵基本都是屯田兵,也就是說他們的家人都在貴州或者是兩廣地區,投賊的話不用擔心家人被明王朝迫害。

即便是這些士兵的家人還在明王朝控制區內,他們的家人安全也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明王朝就算在發瘋,也不可能說屠盡這些投賊士兵的家人啊,那可不是幾千幾萬人,而是超過十萬甚至更多人呢。

再說了,明王朝也是沒辦法判斷出來誰是戰死了,誰是投賊了啊!

出了上面這兩個條件外,還有僞唐賊軍給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承諾只要反正加入守備軍爲大唐效力,那麼保證一天三頓,至少保證兩頓是乾飯,雖然說還是粗糧,但是絕對能夠填飽肚子。

同時還有餉銀可以拿,雖然餉銀不多,但是多少也能夠給家裡補貼一些!

此外更是說,如果有一技之長,如騎兵、炮手、弓箭手、刀盾手等,並且經過了選撥後還能加入大唐王師的正規軍,而大唐王朝正規軍的待遇那可是沒的說。

伙食就兩個字:管飽!只要你吃得下隨便吃,而且都還是上等的白米飯,隔個三五天還能吃頓肉打打牙祭。

光光是這個伙食,就已經足以引得無數明軍降兵流口水了,這個伙食標準不客氣的說,已經是超越了當代小地主的平均水平!

換句話說,即便是那些鄉下的小地主們,吃的還不如大唐王師的正規軍士兵呢。

щщщ●тт kΛn●¢ O

對於這些的伙食標準,這些明軍降兵們表示只有一個字:服!

即便是明王朝那邊的官員們聽說了僞唐賊軍的伙食標準,大多也是認爲僞唐賊軍吹牛,少數幾個知道這是真的,但是也納悶,這僞唐賊軍的腦子都秀逗了,幹嘛要給那些士卒們吃這麼好啊,隨便給點吃的餓不死就行了吧,這些多糧食如果賣掉,大傢伙分銀子多好啊!

倒是沒人納悶大唐王朝從哪裡搞來這麼多糧食的,這還不簡單,都是從明軍手裡搶的唄!

梧州一戰,繳獲的糧食堆滿了好幾個大型倉庫呢,足以讓現有規模的大唐王師敞開了肚皮吃,至於說吃完了怎麼辦,繼續搶啊,反正是別指望大唐王朝自家的地盤能夠產出這麼多糧食。

搶不到咋辦!餓肚子唄,還能咋辦,難不成你還想天上掉下糧食來啊!

總之有糧食就吃,沒糧食就搶,搶不到就忍着!

除了伙食外,加入正規軍還能分田,什麼都不用幹,只要你能夠加入正規軍,立馬就能夠分得一份田地,嗯,只要大唐王朝不倒,這土地永遠都是你的,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絕對不會收回來。

李軒說話算數,說給你分田就給你分!

李軒是什麼人啊,他可是千古聖君,君無戲言,說分田就分田,絕對不幹前頭分田後腳就收歸國有的事,這點臉他還是要的。

但是如果明王朝打了過來,這田被明王朝搶了回去,這可就沒辦法了!

高標準的伙食以及分田這兩條政策結合到一起,在這年頭的殺傷力是極大的!

別說對明軍降兵們的吸引力極大了,那些貧寒之家的子弟同樣是奔着這兩條踊躍報名參軍。

要不然的話,大唐王朝歷盡數次大戰,死傷也不算小了,但是爲什麼能夠保持現有部隊的補充還能源源不斷的擴充新部隊啊,就是因爲來當兵的人多啊!

也就是正規軍對兵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如果把要求放低一些的話,大唐王朝裡的新兵來源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再上漲好幾倍呢。

因此梧州的這兩萬降兵的招降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不敢說全部,但是也有半數以上的降兵表示願意主動加入大唐王師,爲千古聖君,偉大光榮的皇帝陛下李軒效忠,從這些人將會挑選部分精銳加入正規軍。

剩下的部分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是聽聞不加入大唐王師就得去挖礦修城幹苦力後,也是有部分人願意表示自己先前的決定是錯的,已經痛改前非願意加入大唐王師了。

還剩下若干人是寧願幹苦力也不願意再上戰場的,對這些人,也不能過於強迫,直接安排他們去挖礦做苦力就是了,反正大唐王朝的工部對免費勞動力的需求量極大。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補充到現有幾個守備旅的兵力有了,新建第六守備旅、第七守備旅的兵力也是有了,甚至都還多出來了差不多兩千人。

最後是先臨時遍了一個守備團。

而當李軒在後方折騰着梧州城,折騰着降官、降兵們這些破事的時候,桂林府那邊也是掀開了新一輪的戰事。

雖然第四軍還沒能抵達桂林府,不過之前的暫編第一團也是得到了一批裝備和兵員的補充,如今的暫編第一團雖然還不如正規軍步兵團這麼強大,但也算得上是實力強悍了,而且還擁有碗口炮,小股騎兵呢。

通過接受沿途的明軍降兵,再加上作戰司給他們補充的若干新兵,如今暫編第一團轄有預備營兩個營,守備營三個,此外還有炮隊一隊、騎兵一隊、輜重一營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輔助部隊一堆,總兵力達到了三千人左右。

雖然靠這點兵力想要拿下桂林府城還是過於艱難,但是暫編第一團卻是已經成功的把桂林府的其他州縣,尤其是西部、南部的衆多州縣橫掃一空。

因此第四軍北上的,愣是一個明軍都沒遇到,倒是遇上了部分當地捕盜營的接應。

在桂林府,自然也是和其他地方一樣建立了捕盜營編制,不過如今大唐王朝裡的捕盜營規模比之以往已經是大大縮小了。

因爲軍費壓力極大,而且有着守備軍充當輔助兵力也是用不上捕盜營參與二線作戰了,所以除去了重要地區,其他普通的地方已經是大大削減了捕盜營的規模!

按照大唐王朝巡警部、兵部、樞密院等部門的協商,已經是規定按照縣設捕盜隊、府設捕盜營,大縣設大隊,小縣設小隊,大府設大營,小府設小營的原則,大力壓縮捕盜營的規模。

如今基本上一個普通的縣,其捕盜隊的規模只有百人,如果是人口大縣,則是相應的提高到一百五十人,如果是戰略要地,則是協調府捕盜營派遣若干隊佈防該縣,而人口小縣,則是進一步縮減到八十人甚至五十人。

如果是府城駐地的縣,則是該縣不設捕盜隊,直接由府捕盜營監管該縣治安,一個普通府,其捕盜營的標準人數是額定三百五十人,就是三個隊的規模。

如果是人口大府,商業大府,戰略要地等特殊地區,則是酌情增加一個隊或者兩個隊,但是原則上不會超過五個隊的規模。

如果是小府的話,則是再進行縮減一個隊,轄兩個隊。

這麼一番縮小編制後,就是成功的把捕盜營的規模控制了下來,讓去真正的成爲了一支地方治安部隊,並且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軍費壓力。

捕盜營的編制雖然縮小了,但是依舊足以控制地方,因爲這年頭很多縣一共也就幾萬人口而已,縣城通常只有幾千人口居住,有百人規模的捕盜隊足以威懾當地了。

不僅僅是捕盜營的規模縮小了,隨着大唐王朝的控制區逐漸增大,大唐王朝的另外一支武裝力量:稅務稽查隊。其編制也是開始變小了,以前一個縣可能就有上百人,但是這種情況雖然還依舊有,但是基本只侷限在新佔領區。

通常情況下,新佔領區裡因爲抗稅事件層出不窮,所以需要強而有力的稅務稽查隊進行強而有力的徵稅。

當大唐王朝對佔領區的掌控比較徹底後,稅務稽查隊的規模一般會開始減少,當然了人自然是不是裁減了,而是抽調到其他新佔領區了,而稅務稽查隊的那些人渣們也是極度歡迎這種方式,因爲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從已經搜刮乾淨的地方進入到一個尚未搜刮的地方,那代表着什麼?代表着油水啊!

因此稅務稽查隊的戰鬥向來是緊跟大唐陸軍的步伐,他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在和陸軍肩並肩的戰鬥,從未退縮過!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