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

bookmark

但是如今靖州城內的守軍根本就沒有多少,打下去是有可能的,更關鍵的是,陳科橋可是知道,城內有着大量糧食的,這些糧食對於明軍重要,同樣的對於第四軍而言也是非常重要。

這年頭,糧食誰都是不嫌多的。

哪怕是爲了城內的糧食,陳科橋都覺得可以打一打!

但是打靖州城也是個麻煩事,萬一進攻受阻的話,很容易就是損兵折將,別看明軍在野戰不是自己的對手,但是明軍依託城池而守的話,對己方還是有不小威脅的。

屆時進攻受阻,而且也不知道明軍的援兵什麼時候會來,在靖州待了這麼好幾天後,他也是從一些外面的情報得知,湖廣腹地裡還是有不少明軍的,據傳僞明四省督師張嶽是個狠角色,不僅僅抽調了湖廣大量的衛所兵第一時間進軍貴州,而且還在廣泛的招募青壯組建更多的軍隊,同時又是在南直隸等地區請求援兵。

陳科橋不知道張嶽手頭上還有多少兵力,但是他卻是知道,張嶽肯定是不會坐視靖州失守的。

萬一在攻打靖州這事上耗費了過多的時間和兵力,那麼就容易讓興泉府那邊出現意外。

如今興泉府的府城裡,第二軍還有好幾千人被包圍着呢,而且已經是斷絕糧草,拖久了的話,恐怕真出現意外。

所以對於打不打靖州城,陳科橋還是有些猶豫的。

當天晚上,第四軍的部隊繼續駐紮在城外休整,同時部分隨軍一起前來兵部官員以及樞密院訓練司的文職軍官們已經是開始着勸說抓獲的衆多俘虜投降大唐王朝了。

通過招募明軍降兵加入守備軍,這是最近一年來大唐王朝大規模擴軍,減輕正規軍壓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每一次俘虜了大量俘虜後,都是會花費大力氣勸說明軍降兵們反正投誠。

這一次的俘虜可不少,前兩天攻打靖州守軍的時候,抓了差不多兩千人的俘虜,而這一次攻打興泉府援軍又是抓了五千俘虜,這兩者加起來的話,光光是俘虜人數都有七千人了。

陳科橋還指望着從中挑選一部分俘虜來補充己方的大軍呢,比如說挑選一部分精銳補充進入正規軍,這持續作戰後,正規軍部隊也是前後損失了將近兩百人了,而且相當多一部分還是騎兵。

而後方的補充兵還沒有這麼快送到,如果現在有反正的降兵補充的話,第三步兵旅等正規軍也能多一些兵力。

其次隨軍作戰的部分守備軍也是缺編的比較嚴重,比如說第十一守備團,暫編第一團裡的三個守備營,缺編都是比較大的。

如果能夠從戰俘裡直接挑選一兩千人補充的話,那麼第四軍就能夠極大的恢復滿員了。

陳科橋這一天晚上思索着要不要打靖州的時候,靖州城內的明軍也是恐慌無比,他們可是眼睜睜看着出城的上萬大軍在數天前崩潰,最後只討回來了不足兩千人,其他的不是死傷、被俘就是當了逃兵。

然而在今天白天,他們又是看到了興泉府援軍在城外慘敗,那可是一萬五千人的大軍啊,就這麼被幹淨利落的擊潰了。

如今,就只剩下他們在城內堅守了!

可是他們能夠守住嗎?

如今城內守軍裡的正規軍不足四千,儘管已經是儘可能的動員了城內的青壯以及原本用來運輸軍需的民夫,勉勉強強算是湊了七千人。

但是即便是如此他們也是沒有什麼信心啊!

尤其是領軍的幾個高級將領們,他們可是知道,梧州戰役的,當初梧州城內的守軍也是有好幾萬呢,但是還不是被僞唐賊軍攻破了,而攻城的僞唐賊軍也就幾萬人而已。

所以說,雖然城外的僞唐賊軍只有六七千人,但是誰知道這城能不能守住啊。

但是棄城而逃,這更是不可行的,城內的糧食這麼多,那可是用來供應好幾萬大軍的糧食呢,怎麼可能輕易放棄,要是不戰而逃放棄了靖州,督師張嶽定然是要殺人殺的血流成河的。

從這一點上,也是證明了張嶽當初把本地的官員以及將領調走,只用外省官員和將領的策略的確是有效的,至少在區情況不妙的時候,沒有人第一時間想着逃跑或者投降了,因爲他們要是敢這樣幹,張嶽就敢直接抄家滅族。

洪林全就是典型的例子了。

城內的明軍忐忑不安,但是這和陳科橋沒有什麼關係,考慮了一個晚上後,第二天陳科橋就是決定先打一打再說,看看這靖州城防到底如何,有沒有機會能夠短時間內,不付出重大代價打下來。

不過這陳科橋的攻城戰卻是不太理想,沒有太多的重炮助陣,攻城戰中火槍兵又是發揮不出來太大的威力,大唐王師意義爲傲的線列戰術也是無用武之地,只能是用傳統的方法進行強攻。

結果打了兩天,充當試探進攻主力的第十一守備團損失了差不多兩百多人,而且付出這樣的代價後,連護城河都是沒能填平。

這個結果讓他頗爲無奈!

他的第四軍打野外的正面決戰那是一把好手,但是打攻城戰就是不那麼擅長了。

就當他爲攻打靖州城而苦惱的時候,第二軍的方希同也是惱怒不已,因爲他得到了偵騎彙報,說是對面的明軍有些不對勁,原本應該有大量明軍駐紮的地方根本就沒有明軍,那些延綿數裡的明軍營帳卻都是空的,裡面只少極少數的兵力在駐防。

而後偵騎又是報告,說是興泉府城外的明軍也是大多消失不見。

同時還在興泉府的北方發現了大量兵馬過境的消息!

方希同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那裡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說明興泉府內的明軍已經是放棄了圍攻興泉府城,只留下了少許部隊斷後,然後主力北逃,而且看這樣子,似乎已經是逃跑了好幾天了。

方希同當即道:“那還等什麼,立即發起進攻!”

第二軍的進攻順利無比,之前阻擋了他們多時的明軍早已經消失,是剩下了幾千人的老少殘弱,等大唐王師一殺過來,立馬就乾脆無比的投降了,連反抗都沒有反抗!

當即方希同就是調遣主力盡數北上,至於興泉府城那邊,他只派了一個營過來,然後還有大量的輜重部隊。

隨着明軍退走,興泉府的包圍圈自然也就不服存在了,他的第二軍還去幹嗎,隨便派點人去接應一二,送糧食過去就行了!

當第二軍的援兵押送着大量的糧食抵達興泉府城的時候,看見的景象是讓這些將士們都是於心不忍,這倒不是說城內被破壞的稀巴爛,而是因爲他們所看到的守軍全都是餓的面色發青。

就連王單旭這樣的高級將領,身形也是變的清瘦了許多。

這軍中的將士還好一些,頂多就是餓的發暈,臉色看上去不太好,但是城內的那些普通平民更慘,餓死的人不在少數,倖存的也是皮包骨的。

當王單旭看到援兵帶着大量糧食抵達的時候,一個三十幾歲的老男人都是忍不住留下了淚水,這幾個月他可不容易啊。

這再多等幾天的時間,恐怕他手底下的將士們都能餓死一大半,更別說城內的那些普通百姓了。

深陷圍困之中的興泉府城軍民,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經是全城斷糧,王單旭手頭上只剩下了最後那麼一點糧食,而這一點糧食被他作爲最後的救命糧,每個將士每天只能喝一碗稀到根本就沒有幾粒米的粥水維持生計。

即便是這樣也根本沒能維持幾天,昨天是最後一粒糧食都是吃光了,如果今天援兵再不送糧食過來的話,他們這些將士就會徹底餓死。

將士都頻臨餓死了,普通百姓更加悽慘,甚至都有一些老少體弱的人被餓死,大部分人都是皮包骨了沒個人樣。

所以援兵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施粥!

甚至因爲很多民衆都已經餓得沒有力氣自行來領粥了,援兵們是提着粥挨家挨戶上門發放的。

不過雖然餓慘了,但是好歹算是解了興泉府之圍,沒有出現大規模餓死的情況,也算是不幸當中的萬幸了。

當興泉府府城那邊哭聲一片的時候,方希同卻是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北面。

那三萬多的湖廣明軍絕對不能讓他們輕易逃走,必須追上去,要不然的話,這三萬多明軍未來依舊會給他們造成極大的麻煩。

尤其是現在鎮遠府那邊本來就有一萬多明軍,如果讓譚榮的三萬多明軍和這一萬多明軍合流的話,後續打起來就會比較麻煩了。

但是方希同雖然率軍追擊了,但是譚榮跑的更快!

當他聽聞了靖州那邊的洪林全兵敗身死的時候,就更是慶幸自己跑得快,要不然這三萬大軍一個都沒想逃出來!

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五百八十章 廢墟激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