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

bookmark

秦志福被架空了,這南澳島上的三方兵馬基本就是各自爲政,平日裡誰也不搭理誰,而且還矛盾重重。

尤其是爲了爭奪本來就不多的糧餉甚至都火拼了一次,死傷上百人。

秦志福也是想過要強行整合兵權的,但是想要整合兵權談何容易,他手裡沒兵沒錢的,在他嘗試整合兵權的時候,下頭的將領們找各種藉口鬧譁變,鬧了三四次小規模的譁變後,秦志福也是心灰意冷了。

什麼建功立業都滾一邊去,本官要離開這個鬼地方,到其他地方繼續撈錢去,這鬼地方誰愛待誰待!

所以最近的秦志福,一門心思的在上下活動找關係,想着能夠調離南澳島呢!

現在的南澳島上,三方人馬不合,名義上的總兵秦志福一門心思想要找門路調走,這樣的情況下,南澳島還能夠守住就不錯了,談何反擊啊!

甚至就連明軍水師那邊,現在都是懶得搭理珠江口那邊了!

可惜的是,大唐王師雖然也是察覺到了南澳島上的一些不同尋常的情況,但是也是沒有想到他們自己內部會鬧的這麼嚴重。

這不能怪大唐王師的將領們忽略了,而是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想象力!

因爲以己度人,大唐王師的將領們雖然也是覺得對面的僞明賊軍的戰鬥力一般,但是卻從來都沒有把僞明賊軍

當傻子。

而且大唐王師裡,雖然海陸軍矛盾重重,但是這種矛盾主要是來自於軍費的爭奪,但是在大唐王師裡,服從命令是最基本的素質,海陸軍之間搞的這麼僵了,但是該配合作戰還是配合作戰,瓊州海峽戰役的時候,爲了掩護陸軍登陸,海軍可是犧牲了大半個第二艦隊。

陸軍在作戰的時候,也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爲何?

這歸根到底,還是因爲大唐王師的體質問題,兵不爲將由,而是直接歸屬帝國,效忠於皇帝,將士們並不是單獨的效忠於某個將領。

前線的大將們,哪怕是戰功顯赫的郝柏年,也沒有權力插手兵員以及軍械的補充權力,也沒有權力插手軍餉發放、物資採購、補充的權力,他只有指揮第一軍作戰和訓練的權力,僅此而已。

在大唐陸軍裡,招募兵員的權力歸屬於陸軍部、陸軍部卻又不是嫡屬於樞密院,而是嫡屬於內閣,是一個文職機構。

而軍餉發放以及軍械補充,雖然歸屬於陸軍自身,但是卻也不歸屬具體某支部隊,軍餉發放歸屬於薪餉部、軍械補充歸屬於軍械部、而運輸補給的權力歸屬於後勤部。

將士們的薪餉,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伙食費、被服費用,這些會直接扣下不給予發放,相關物資統一發放。

一部分則是直接發放到將士手中的薪資,而這些薪資都是由薪餉部直接派人進駐各部隊,然後當場按照人頭髮放。

也就是說,各級部隊的主官,哪怕是郝柏年都是沒有權力插手將士們的薪資的,因爲他自己的薪資,都是要從薪餉部裡拿。

包括將士們的晉升、任職也都是由樞密院的銓敘部直轄,當然了,各級部隊的主官有着舉薦的權力,但是通不通過那是銓敘部的事,換句話說,哪怕是郝柏年,他也沒有權力把一個少尉晉升爲中尉。

上述諸多的分權制度,也是李軒爲了掌控軍權而搞出來的!

明確劃分各機構的權力,彼此不能插手!

前線將領只需要做好訓練以及作戰就行了,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根本就不用操心,也沒有這個權力操心。

要不然的話,李軒養着一個規模龐大的樞密院做什麼,吃乾飯啊!

如此也就造成了大唐陸軍裡的特殊氛圍:兵不爲將有!

哪怕是郝柏年長期擔任第一步兵師的師長,現在又擔任第一軍的軍長,這第一步兵師依舊在他麾下作戰,但實際上他對第一步兵師的影響力也是有限的,想要帶着第一步兵師造反的話是相當困難的事。

但是大唐王師是這樣,不代表明軍也是這樣啊!

所以大唐王師的將領們預料不到南澳島發生瞭如此變化,也是情理之中,因爲你以爲他們不傻,實際上他們也不傻,但就是會幹出傻事。

不過南澳島上的明軍水師龜速不出,大唐海軍的行動就是順利多了,肅清了珠江口後,第二分艦隊開始巡弋珠江口外海,開始確保廣東中部以及西部沿海的海上秩序。

明軍水師不動,而佛郎機人的艦隊也是逐漸放棄了封鎖,因爲繼續封鎖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再加上他們自己都還得和大唐王朝繼續做生意呢,所以也就逐漸不了了之了。

這種情況,就和幾十年前佛郎機人侵襲廣東沿海是一樣的,當時的佛郎機人被趕走後,也是報復了一段時間,但是一段時間後他們自己就是撐不住,然後主動放棄了。

當明軍水師和佛郎機人都是不在大規模封鎖廣東沿海的海上商路時,大唐王朝的海貿發展也是迎來了發展的新高峰!

大量的海船開始往返廣州、廉州這兩個港口,其中又以廣州爲主,這些海船運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或者乾脆就是黃金白銀來到廣州,然後把貨物出售,再採購大量傳統出口商品,比如說絲綢、瓷器,而最近,又有一些新商品受到了衆多商人的歡迎。

比如說質量高,但是價格低的棉布,這些棉布都是各大紡織廠所生產的棉布,有工部的工廠,也有一些民間的中大型紡織廠所生產,因爲大量採用機械生產,成本更低,質量更高,這些棉布除了在大唐治下內部銷售外,還開始大量出口。

比如說皇家化工廠所生產的香皂、牙刷、牙膏等小玩意,這玩意本來是李軒自己私底下弄來改善自己生活質量的東西,最先只是在皇宮內部使用,然後慢慢的流傳了出去,後來乾脆是皇家投資建立了一家皇家化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並出售。

這些小玩意雖然價格昂貴,但是依舊相當受上層社會的歡迎,利潤頗豐。

甚至就連大唐王朝的兵工廠所生產的軍械裝備,最近都已經是成爲了出口商品,當然了,槍炮這些是沒有的,大唐王朝自己都不夠用。

出售的都是冷兵器,比如說刀劍之類的,因爲大唐王朝現在生產刀劍都是直接用鋼材直接加工,雖然鋼刀的質量比不上那些大師打造出來的寶刀,但是質量也不算差,更重要的是成本低啊,在這年頭大唐王朝的鋼刀,可是相當有競爭力的,有競爭力到什麼地步呢?

不僅僅南洋的小國們採購了一些,就連俞大猷麾下的破賊軍都是偷偷摸摸通過二道販子採購了一批!

大唐軍械,已經是差不多通行東亞了,讓幾家兵工廠賺錢賺到手軟!

反正鋼刀這種冷兵器也影響不了戰局,而且通過出售鋼刀還能賺取大量的利潤,所以大唐王朝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甚至都是想着,是不是乾脆也把板甲出口算了,大唐王朝都是用機械大規模生產板甲,成本不高,在大唐王朝內部,即便是已經加上了兵工廠的利潤,一套普通士兵所裝備的胸甲的採購價也不過七兩到十兩銀子之間,每個兵工廠各有不同,但是不會超出這個範圍。

一套半身甲,則是需要二十兩銀子,這個價格大體上比以往的鐵甲成本還要更低。

全身甲的話則是要貴許多,大體需要四十五兩銀子左右。

上述價格,並不是兵工廠的成本價,而是軍方的採購價,也就是說,實際上成本價更低。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大唐陸軍裡的全身甲,並不是西方的那種裝飾華麗的騎士盔甲,也不是手工打造,而是純機械生產,沒有任何一點藝術感,甚至很多時候如果士兵的體型不夠標準,都找不到適合尺碼的盔甲穿。

軍官們的盔甲,則是可以使用軍方配給的制式盔甲,但是也可以自行定製購買,而這種量身定製的盔甲,價格就不好說了,貴幾倍很正常,甚至貴幾十倍都是有可能的,那已經不是制式武器的範疇,而是屬於藝術品的範疇了。

那些批量機械生產的盔甲,成本低,但是不代表賣出去的價格也低啊,曾經有來自南洋小國的海商,看到板甲後一心想要求購,還嘗試出一百兩每套的價格從廣州兵工廠購入十套半身甲,嚇的廣州兵工廠的負責人都是腿軟了!

但是這項交易卻是沒有通過商部的審覈,原因很簡單,板甲和槍炮一樣,是屬於禁制出口的物資,爲啥禁制出口?因爲產量有限,大唐陸軍自己都不夠用!

大唐自己都在打仗呢,而且產量就這麼點,這要是出口了自己都不夠用了。

不過總體來說,大唐王朝如今的工商業氛圍還是相當良好的,不僅僅海貿開始發展,就連陸地上,也是和明王朝那邊的商人做生意呢!

要不然你以爲江南的士紳們是怎麼用上香皂的!

還不是通過這些海商們販賣過去的。

還有前段時間大唐缺糧,也是通過孫老頭的走私渠道從明王朝的轄區裡搞到了一大批的糧食!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海軍表示,錢算個屁!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