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

bookmark

孫老頭最近兩年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啊,雖然孫家名聲不顯,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過孫家,孫家也沒有一家完整的大型商行,但是人家每年賺錢賺到手抽筋啊!

孫家從來都不是普通商人,嚴格上來說,孫家是一個走私貿易商,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明王朝的貨物運到唐王朝來,再把唐王朝的貨物運輸到明王朝去,兩端的收購以及販賣,其實都是下游商人工作的事。

根據商部那邊的摸底,孫老頭的走私商業渠道除了遍佈大唐內部三省外,還遍佈明王朝的統治區。

這樣的孫家,其實大唐王朝的官員們對此是痛恨並喜歡!

喜歡是因爲孫家能夠從明王朝那邊搞出來大量的的封鎖物資,不僅僅是戰略物資,甚至連工匠等技術人才都能大批大批的蒐羅送過來,最近甚至都是在搞糧食,從江南運來了大量的糧食,極大的緩解了大唐王朝的糧食危機。

但是痛恨的是,這孫老頭有時候也會偷偷摸摸搞一些大唐禁制出口,明王朝又急需的物資到明王朝去販賣,當然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孫老頭出售的貨物都是高價啊!

最近孫家大量運輸來的糧食,其價值超過市面的一點五倍,但是即便是這樣,缺糧的大唐王朝也是咬着牙買了。

其實不少人都是想着,那天用不上這孫家了,就把孫家抄家滅族,不爲了孫家的那些錢財,就爲了出口氣!

尼瑪,敢這麼要挾大唐王朝,從大唐王朝身上賺錢,而且還賺的這麼狠的商人,只有孫老頭一個。

但是孫老頭也是覺得冤枉啊,老子從江南搞這麼多糧食運到兩廣來容易嘛我,這一路上得打點多少明王朝的官員啊,爲了護送這些糧食,老子都動用了上千人的武裝護衛隊啊,這些人不要吃不要喝啊!

如果不是因爲大唐王朝治下上半年受了災,急缺糧食,你們商部自己找上門來,問他能不能從明王朝統治區裡搞來糧食,他犯得着去搞糧食生意嗎!

這跑一趟辛苦幾個月,動用了大量人脈關係,花費出去的本金都是個天文數字,但是到最後也就賺個辛苦錢而已。

如果不是爲了緩和和你們商部乃至整個大唐王朝的關係,他們孫家犯得着這麼折騰嘛,他們孫家的商業網絡已經是鋪設到了大唐、大明幾乎所有地方,在大唐,可以和皇帝李軒直接說上話,在大明,內閣大佬也是能見一見的!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幾年孫家之所以能夠把生意做的這麼大,和他們捨得砸錢有極大的關係!

明王朝那邊直接砸錢,甭管是小吏還是地方官員,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能用錢砸的一律砸,一萬兩不夠就兩萬,兩萬不夠就……換一個人砸,當官的多了去,找誰辦事不是辦事啊!

這兩年,孫家的孝敬都已經是送到了明王朝內閣大佬手上了!

在大唐王朝這邊,是光明正大的行賄!

怎麼行賄!

他們孫傢俬底下可是大唐王朝第一納稅大戶啊!

宣平二年,孫老頭名下的商行光光是給大唐王朝稅部就是繳納了足足二十多萬兩銀子的稅收,同時向各大皇室投資的商行、工廠合作,輸送了至少三十萬兩銀子以上的純利潤。

兩者相加,那可是五十萬兩銀子啊!

而你得知道,孫家做的其實是走私生意,偷偷摸摸見不得人,那些表面上的商行存在的意義並不是做生意,只是爲了交稅以及向大唐皇室輸送利潤而已!

把走私生意做到這份上,孫老頭也算得上是一代梟雄,如果不是大唐王朝崛起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哪怕是孫家再能折騰,也是折騰不起來的。

不過再能折騰,孫家也只是一個商人而已,最近看着大唐王朝不斷崛起,也是不斷的緩和和大唐王朝的關係,這糧食貿易其實就是一種補充的策略!

但是這能夠打消大唐官員想要把孫家抄家滅族的念頭嗎?

不能!

尤其是商部的官員們,做夢都想着把孫家抄家滅族!

所以最近孫家正在積極走上層路線,不僅僅給稅部送稅收當業績,還給皇室送利潤,至少白太后對孫家是挺欣賞的,覺得這樣的商人才是好商人,發達了還不忘皇室,大大滴良民啊!

對於孫家的狀況,李軒也是知道,不過他也不在乎,現在孫家對於大唐王朝還是有用的,以後嘛,孫家還是有用的,孫家的走私天賦,現在可以在大唐和大明之間用,以後也可以在大唐和其他外國之間用嘛。

總有一些生意,是不太適合光明正大進行的,需要這些走私商人來主導的,比如說鴉`片啊什麼的。

李軒可是很期待以後把一船一船的鴉`片運往歐洲販賣,看能不能搞個歐洲病夫出來,如果能夠搞出來,也算是爲原時空多災多難的國人復了仇,順帶還能賺取大量的金錢,何樂而不爲呢!

大不了到時候打幾場歐洲版本的鴉`片戰爭!

當然了,這都是以後的事,現在的李軒也只是偶爾想一想,現在他更加關心大唐治下的商貿發展!

隨着廣東中西部沿海的治安環境大大改善,再加上這兩年也是把廣東開港的消息傳了出去,廣州和廉州開始迎來了大批的海商。

不僅僅有原本就活躍在東亞海域的海商們,而且那些阿拉伯人,歐洲人也是逐漸大規模到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西班牙人了。

自從上一批西班牙人來到了廣州後,大唐樂於和歐洲人做生意的名聲就是傳了出來,原本經過南洋,但是不來廣東的西班牙人也是抱着能賺就賺的態度來了廣州。

這不來還好,一來就是發現遍地商機啊!

瓷器、絲綢這些歐洲人最需要的貨物都是敞開了賣,甚至在這裡還能夠找到大量南洋特產香料!

此時的廣州,已經是變成了一個貿易港口,不僅僅有大量來自大唐治下的貨物,還有大量來自明王朝治下的貨物,就連日本、南洋各小國的特產貨物,都能夠在廣州這個商港裡找到。

每一艘來到廣州港的商船,離開的時候都是滿債而歸!

而這又是直接刺激了大唐工商業的發展!

面對如此商機,民間的商人都是磨拳搽掌,建工廠開作坊,這已經是變成了很多商人們的首選!

工商業的繁榮,也是直接導致了大量的農民,尤其是無地農民進城務工。

雖然這年頭的工廠剝削的厲害,工作時間漫長,收入微薄,但是再怎麼樣,也不會比當佃戶差啊,至少可以勉強餬口啊!

而能夠吃飽飯,這已經是當代的絕大部分民衆的最大追求了!

而這又是導致了另外一個結果!

雖然佃戶們開始進城,很多靠近廣州、廉州、肇慶等工商業比較繁忙的農村地區,竟然是開始出現了‘佃戶荒’。

那些佃戶們進城務工了,自然就不可能種田了,再加上現在大唐頒發的以租代購,很多佃戶就算種田,也是選擇了去租種官田,以至於很多地主,尤其是收租比較高的地主們的土地,竟然是找不到人來種了。

但是那些地主們找不到人種田,田地拋荒了後,這農業稅還是要交啊!

爲了留住佃戶,很多地主們都是不得不降低了地租,從以往的七成乃至八成降低到五成、六成。

而這種情況下,大唐王朝治下少數地區的地價,竟然是出現了負增長!

一般田地的價格,有災的時候就會降低,風調雨水、太平盛世就會上漲,而兩廣如今已經沒有戰事,雖然上半年有颱風災害,但是影響的也只是廣東西部地區而已,但是其他地方卻是沒有影響的,所以按照傳統,這田地的價格是會漲的。

但是漲幅非常的小,而少數地區的地價不僅僅沒漲,反而還跌價了!

當然了,誰都知道這種情況有些反常,而且也不可能持續太久,但是也是給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不小的心裡壓力。

當土地的收入比不上建作坊開工廠的時候,當土地連佃戶都找不到的時候,當這些荒地都還要繳納農業稅的時候,極少數膽子大的地主,已經是開始選擇出售田地回籠資金,然後投入到工商業來了。

對於這種情況,李軒自然是保持扶持態度的,甚至是出臺了一項政令,對於這些剛脫離地主身份,投入工商業的新商人要給予指導、給予稅收上的優惠。

總之現在的大唐王朝是鼓勵地主們把資產從土地裡剝離出來,然後投入工商業之中。

各種的政策扶持,也是讓很多新商人出現,其中有一些做的還不錯!

比如說最近在肇慶民間商界裡,風頭很強勁的糧商陳家就是其中之一!

陳家以往可不是什麼糧商,而是一個傳統的地主士紳家族,家中有田數百畝,有商鋪數家,這樣的地主士紳家族,在兩廣地區一抓一片,即便是陳家涉足糧食生意了,但是也只是衆多糧商之中的一員啊。

怎麼會突然變得風頭強勁呢,自然是因爲搭上了大唐鼓勵工商的東風!

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