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

bookmark

第五步兵師對規模進入後,迅速橫掃了兩邊的城牆。

半個小時後,第五步兵師已經是控制了一段足足數百米寬的城牆,並派出了部隊開始向城內縱深挺進,通過迂迴包抄的模式對城牆其他方向的明軍繼續進攻。

兩個小時後,揚州城的大半城牆都已經是被第三軍的各部隊所攻佔,明軍開始大規模的撤退。

不過郝柏年卻是沒有派出部隊去攔截。

因爲攻城戰,本來就是圍三厥一,你得放開一道口子,讓敵人逃跑的口子,要不然的話,城內超過十萬的明軍在無法撤退的情況下,其抵抗力度肯定是會更大的。

郝柏年現在要做的就是迅速攻克揚州城,至於那些逃出城的明軍,他自然也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雖然暫時不攔截,但是不代表不追擊啊!

明軍的逃亡方向是很容易判定的,那就是向北,去高郵,乃至去淮安,這一路上他們想要擺脫第三軍的追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再說了,就算是讓他們逃到了高郵乃至逃到了淮安又如何!

高郵和淮安的城防體系,可不像揚州這麼堅固。

明軍在揚州待了這麼久,並且在金陵城失陷後就是對揚州城的城防進行加固,並且還部署了這麼多重炮。

淮安城,可沒有這個條件,而且郝柏年也不會給他們留下充足的整備城防的時間。

此外,這年頭不管是守城還是攻城,火炮的作用已經是不可替代了,這些明軍撤退了,但是他們之前部署在揚州城裡的火炮可是帶不走多少的。

這些火炮,哪怕是五斤野戰炮,那也都是大傢伙,匆忙之間要想帶走太多的火炮,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郝柏年面對明軍的撤退,並不着急,甚至都沒有派出騎兵部隊去堵北邊的城門,他傳令給第三騎兵支隊,持續保持警戒,謹防逃出城的明軍殺一個回馬槍,比如說回過頭來襲擊第三軍部署在城外的炮兵陣地。

同時也讓派出小規模的其騎兵部隊進行跟蹤,保持對城外明軍的跟蹤,爲第三軍的下一步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至於第三軍的主力步兵部隊,則是進一步加大對城內明軍的進攻力度,儘早的佔領城內的四面城牆以及城內的重要建築,避免明軍狗急跳牆,做出放火燒軍械庫、糧食倉庫乃至把整個城市都燒燬的情況。

當初衡陽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大唐陸軍對此可是記憶猶新,自然是不想要這種事再一次上演,要知道揚州城現在開始,已經是屬於大唐王朝的城市裡,裡面的每一片瓦片,每一塊磚頭,都是大唐王朝的寶貴財富。

揚州,是屬於大唐的,是屬於聖天子李軒的!

郝柏年是要把揚州城獻給天子的,自然不可能讓明軍一把火給燒了。

大唐陸軍還在持續向着城內各要地挺進,並持續進攻明軍所把守的北方城牆,而明軍方面爲了保住最後的撤退通道,也是抵抗的比較激烈。

但是,明軍的抵抗主動都是徒勞的!

攻入城內三個小時後,大唐陸軍宣告已經是徹底佔領了四面城牆,把城內殘留的明軍堵在了城內,同時各部隊也是控制了部分城區的重要區域。

下午時分,大唐陸軍對城內殘留的明軍發動新一輪的大規模猛攻,大量披甲的士兵成羣結隊的在各條街道上進行突進,把任何干預抵抗的明軍徹底絞殺。

到這個時候,城內殘留明軍的抵抗已經是失去了組織,只有小規模的部隊,數百人乃至數十人規模的抵抗了。

而這個時候,還留在城內的明軍,基本都是屬於被放棄的棄子,衆多高級將領們早已經是帶領着他們的嫡系部隊出城了。

下午五點,第三軍初步控制了城內各處要道,並控制了衙門、倉庫等重要建築。

一個小時後,郝柏年率領第三軍的高級將領們進城,成功實現了在揚州城吃晚飯的願望!

當然了,吃晚飯也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郝柏年進城後,自然是不可能喝酒吃飯,他進城後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的。

最爲重要的就是召開一次戰後會議!

戰後會議結束後,郝柏年當即親自手書一封捷報送往金陵城。

李軒是在第二天的傍晚時分接到這份捷報的,捷報上的內容非常的詳細,不僅僅簡單報告了攻城始末,而且列出了此戰傷亡以及戰果,甚至連下一步的行動郝柏年都是在捷報上報告了。

揚州一戰,大唐陸軍第三軍以及大唐海軍的運河艦隊相互配合,一共動用了五斤以上的火炮兩百三十餘門,耗費五斤以上實心彈、榴彈等五萬餘發,開創了大唐王師在單場戰役裡的彈藥消耗量記錄。

陣亡兵力三千餘人,傷兩千餘人,損失火炮、火槍等各類軍械一批,不過物資的損失問題不大,而人員五千人的損失,也是在李軒的預估之內。

攻克揚州城,李軒的心理底線是傷亡萬人,如今五千的死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畢竟他們要攻打的可是揚州,而且還是有着十萬明軍防守的揚州,這十萬明軍,已經是明軍在江北地區裡最後的一支主力部隊了,而且還是裝備了大量槍炮的新軍。

在攻城作戰裡,第三軍預估一共擊斃、重傷明軍三萬餘人,輕傷無數,另俘虜了大約五萬餘人,其中至少有兩萬人是陣前起義。

而成功逃出城的明軍估計也就兩萬人左右!

另外繳獲碗口炮、佛郎機炮等各類散彈炮大約三百餘門,五斤野戰炮四十餘門,七斤野戰炮十餘門,九斤野戰炮六門。

繳獲各口徑火繩槍約三萬支,爲什麼說是各口徑呢,因爲如今明軍使用的火繩槍口徑不一,以十四毫米爲中心,小的有十二毫米十三毫米,大的也有十五毫米甚至十六毫米,不等地方、不同工匠造出來的火槍,口徑大多不一。

當然了,人家明軍也不傻,他們也會進行挑選,然後在一支部隊裡集中使用口徑大體相同的火槍,以方便統一訓練和作戰。

而唐軍繳獲了這些火槍後,同樣也是會進行分類,把不同口徑的火槍進行分類,然後按照口徑的不同裝備不同的部隊。

然後繳獲的其他東西,各類冷兵器不值一提,刀劍長矛什麼的大唐王朝自己都不缺,弓箭在大唐王朝也是不再大規模裝備了,那些傳統鐵甲也是被板甲所代替。

唯一價值比較大的就是明軍囤積在揚州城的大量軍糧,這可是一批足夠十萬大軍吃上三個月的糧食,即便這個三個月是按照明軍標準,放在大唐陸軍這邊來,頂多吃一個月。

但是有了這麼一批糧食,第三軍往後兩個月都不用爲軍糧發愁了,可以極大的減輕後勤壓力。

拿下了揚州,李軒的心情特好,當天晚上,很難得的陪着白太后、董皇后她們吃了一頓家宴,席間旁人都是可用看到李軒的喜悅。

李軒這能不高興嗎,拿下揚州,就是代表着已經打開了北上的大門,哪怕是揚州城裡逃出去了兩萬人,哪怕是高郵、淮安那邊也有幾萬明軍,但是也是無法阻擋大唐陸軍北上的步伐了!

捷報裡,郝柏年已經是向他闡述了後續的作戰計劃!

後續的作戰沒有太多的花哨,那就是沿着運河持續北上,拿下高郵、拿下寶應、在奪取淮安,殺入黃河、洪澤湖流域。

緊接着持續北上,同時西進沿着淮河殺入鳳陽府,徹底奠定江北大局。

而這個後續作戰方案,其實不用郝柏年主動提出來,他也是能夠猜得出來,因爲只要看一看地圖上運河、黃河、淮河的走向,那麼基本上就不難判定出來大唐陸軍的進攻方向。

大唐陸軍的大規模戰略性進攻,基本上都是沿着江河進行的,哪怕是明軍那邊現在都已經是知道了,要不然當初他們也不會試圖在揚州堅守的。

家宴的時候,白太后和尋常的老太太一樣,嘮叨叨叨,不過說的都是一些家常,對於軍國大事,最近兩年白太后已經是不怎麼摻和了。

而董皇后更是不管這些了。

當然了,實際上她們就算是想要插手軍國大事,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爲李軒不允許!

用罷晚餐,李軒也沒有去其他嬪妃那裡,而是陪着董皇后,董皇后自然也是懂事的,直接把珠兒也是給叫了過來,然後三人好生折騰了半夜。

折騰完畢後,李軒躺在牀頭,任憑珠兒伏在身上清理着,然後轉過頭和董皇后說話,這說着說着,李軒突然道:“老丈人那邊過的還好吧?”

李軒的老丈人,那自然是董芸芸的父親了,今天晚上之所以突然說起他,那是因爲李軒聽聞自己的這個國丈不老實,正在上下活動,試圖重新出仕呢!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