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精衛之問

“谷正之確實這麼說!”

入夜時分的汪公館書房內,汪精衛有些不甚確定反問一聲。

“是的,汪先生,在與谷正之見面時,他多次強調,日本希望結束與中國之間的衝突,甚至……”

話聲稍頓,陶希聖吐出了幾個字來。

“可能會不惜代價!”

不惜代價!

不惜代價!

如果日本當真願意通過談判,並且從東北、從遠東以及東南亞撤軍,並將其交於中國,而且將朝鮮、臺灣並還於中國的話……

想到這一點,汪精衛的胸腹中頓時涌起一陣熱流,這是一個機會!

對國家而言,無疑這是最好的選擇,作爲行政院院長,他深知,現在戰爭每拖延一天,政府就要開支高達1。5億元的軍費,在過去的一年間,南北兩地的軍費開支超過500億元,相當於中國國民總產值的50%都被用作軍費開支,儘管美國先後提供了40億美元直接貸款,但相比於龐大的軍費開支,無疑只是杯水車薪,隨着戰爭的繼續,開支只會越來越大。

假如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即能收回東北、臺灣,又能保證韓國獨立,同時還能爭取到東南亞各的獨立,甚至還有對遠東地區的“接管”,那未嘗不能……

只是,想到兩月前與管明棠會面時,其信誓旦旦的表示,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必須以國旗於富士山升起爲終點,汪精衛不禁有些猶豫,日本人之所以願意作出“巨大讓步”,最根本的原因是爲了保持國體,而他們顯然不可能“無條件的投降”,然後任由中國?軍隊進駐日本本土。

假如管明棠不接受的話……

“汪先生,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陳公博在一旁說道。

“無論蔣先生還是管長官,他們之所以希望將仗打下去,是因爲打仗對於他們來說,更爲有利,對於蔣先生來說,只要仗打下去,他的威望就會越來越高,畢竟,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在蔣先生的率領下擊敗了日本、解放了南洋,而對管長官而言,僅只是光復東北的聲望,就足以確定他在戰後的地位,華北、東北、蒙古、中亞,甚至還有將來其勢必“託管”的遠東,無一不證明其軍事上的成就!”

作爲汪精衛的親信,陳公博自然知道,此次“開普敦會議”就有一項內容是關於中亞、西伯利亞地區的未來歸屬,雖說中國並沒有提出“領土要求”,但是卻提出了“託管”,要求英美等國同意,在“蘇俄政權覆滅無力保衛這些地區”的現實情況下,由中國對其進行“託管”,實際上,也就是變相的默認中國對兩地的控制權。

而北平甚至制定好了一系列的移民計劃,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將中亞以及西伯利亞作爲十幾個獨立的“省”納入中國,成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這無疑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領土吞併”——超過1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在未來十五至二十年內,成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不論是西伯利亞的冰原或者中亞的荒涼,屆時人們只會看到中國的領土擴張了1。3倍以上,而是誰成就了這一切呢?顯然,人們只會記得通過一系列的軍事進攻,確立了中國對這些地區“實際統治”的管明棠。

在這場戰爭取得勝利之後,人們會記住作爲國家元首的蔣介石,同樣也會記住有“開疆拓土之功”的管明棠,至於汪精衛,將會被人們所遺忘。但是現在,日本方面提出的“和平建議”,卻讓陳公博看到了機會,一個重新樹立汪先生威望的機會——蔣管兩人通過戰爭未得到的,汪先生僅僅只用談判就得到了。

至於什麼沒有軍事上的勝利,如何有談判桌上的勝利,那顯然不是普通百姓會考慮到的,人們只會看到,汪先生是如何在談判桌上爲國家爭取到的利益,而,能否佔領日本,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汪先生,我認爲,我們應該同意近衛訪華,然後在談判桌上,迫使他們撤軍,撤出所有日本通過軍事佔領獲得的一切新領地!一來可以結束戰爭,避免國家財力消耗,二來,又可於當前蘇俄戰敗,德國兵臨城下之時,重新調對德關係,避免陷入兩線作戰之困境!以令國家儘快步入正軌,實施戰後國家全面建設!”

“公博兄,”

從陳公博的話中瞭解到其潛臺詞的汪精衛猶豫着說道。

“可,無論蔣先生或是管長官,都希望政府能夠對日一致,且蔣先生又與開普敦,與英美列強談判,在這種情況下,我等擅自接受近衛訪華,恐引起他國非難。”

“怎麼說能說擅自?蔣先生臨行前,曾有交待,國內大小事物,皆由汪先生做主,此事,事關國家利益,汪先生自當應加以處置,想來,蔣先生也是理解的。”

“是的,汪先生,再說,美英實是帝國主義列強,其所思所謀,皆是爲其本國之利益,否則,英美報界又豈會刊載文章稱我國當前名是爲盟國而戰,實則卻是爲本國之擴張!”

梅思平在一旁遊說到,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通過談判結束與日本之間的衝突,對汪精衛、對他們的益處,自然的也不會加以反對。

就在汪精衛猶豫不決時,反倒是一直沉默不語陶希聖在一旁說道。

“汪先生,或許,通過談判結束這場戰爭,確實對我國極爲有利,但是汪先生,如果我們與日本談判,又會置蔣先生於何地呢?畢竟,現在蔣先生身於開普敦,若其同意對日本宣戰,而我們這邊卻又與日本談判,豈不會造成政府決策之分裂?會不會有政敵藉機指責先生與敵談判,從而污衊先生之名?”

陶希聖的話,立即引得了高聖武的贊同。

“確實,而且,還有管長官的態度,也需要考慮,如果管長官亦反對談判,只恐怕到時,汪先生會授他人之柄!”

高宗武的話,讓汪精衛一陣警覺,確實有這種可能,如果蔣管一致的話,到時勢單力薄的他勢必需要讓步,他可以讓步,把談判中止,但那些急欲表現的政敵是否會放過他?

陳公博想了一下,然後說道。

“嗯,即然如此,恐怕不宜直接展開會談,不過我認爲,倒是可以採用秘密談判。而且秘密談判,還有一個好處,這是討價還價的手段;如果一但公開的話,日本人反倒不一定會作出真正的讓步,若是秘密談判的話,日本人就會明白,如果他們不實質性的讓步,我們就不可能停戰!”

說到最後,陳公博又補充道。

“還有,應該和北平的管長官打個招呼,詢問一下他的態度,如果他不反對的話,我想,此事應該是可以操作的,而且……”

話聲稍稍一頓,陳公博特意強調道。

“大家皆言蔣先生會不快,但又豈知也許,蔣先生於開普敦,亦希望如此,假如美英當局獲知這一消息,其勢必會在諸多問題上,不再加以堅持,因此,我認爲於蔣先生而言,若汪先生能主持談判,那麼,這對我國是一大有利之籌碼!”

陳公博的分析可謂是頭頭是道,無論是於情於理來說,對中國都是極爲有利的,談判不成就不談,即便不成,談判還是向美英爭取利益的籌碼,似乎真的沒有什麼應該拒絕的理由,汪精衛自然看出陳公博真正的用意,所以他也沒有提出自己的疑問。

實際上,儘管表面上擺出一副不爭權、不戀權的樣子,但在內心深處,汪精衛同樣渴望權力,不甘心淪爲他人的配角,或爲中國政壇所遺忘,否則又豈會由行政院成立那個“亞洲獨立國家委員會”,旨在幫助亞洲各殖民地在獨立後實施國家建設以及國家的正常動作。

“公博兄,諸位!”

汪精衛以他特有的那種誠懇親切的語氣說道。

“在對日問題上,我考慮了很久。確實,中國與日本現在並未宣戰,而照我的本意,爲了表示與日本之決裂,我們應該與日本宣戰,而之所以不宣戰,是爲了避免德國向我國宣戰,現在,蘇俄已然戰敗,國際局勢於我國而言,已成惡化之勢,而蔣先生又身在開普敦,不能直接面商此時局之變,想及蔣先生行前重託,我實是無法安睡,而現在,日本又欲求和於我國,感情上,我理應拒絕,但出於國家之利益,卻又不能不加以考慮,而對外具有號召全面和平,亦是我國一慣之立場,若是日本願意放棄其擴張之政策,願意從各佔領區撤軍,若我國加以拒絕,那又將徒增兩國多少青年之傷亡?實非我心所願,且我國於宣傳上,更多次表示亦希望日本能迴歸正途……所以。”

終於在長時間的思索後,汪精衛還是做出了他的決定。

“我認爲,也許,我們應該同日本進行一次溝通,以探清日本之虛實,爲蔣先生以及中央對日決策爲佐,”

雖說汪精衛的話說的極爲委婉,但是聽他這麼一說,陶希聖等人還是明白,汪先生同意談判了,於是高宗武便在一旁補充道。

“既然如此,汪先生,應儘快知會北平管長官!”

高宗武的話,讓汪精衛連忙點頭說道。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宗武,你是國內知名的日本通,此事,就由您負責,您看如何?”

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23章 北方戰事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3章 軍人之憂第1095章 相信嗎?第193章 財源之困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408章 決定未來的發明第1234章 北遷第441章 黃河畔第381章 制約第1053章 d日(上)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89章 引導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839章 難擇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65章 板垣的末日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273章 歡迎第7章 在蘇俄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217章 南京之戰(五)第141章 元老亦有他心思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415章 復興開發第166章 北平第264章 誘惑第1122章 南遷之路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82章 行伍之基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33章 營救第166章 北平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5章 風險投資第12章 科學顧問第110章 北疆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1055章 光復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244章 夏季攻勢(十三)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141章 遊說第50章 東與南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270章 心難幹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17章 拒絕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73章 千年之問第351章 金剛石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第790章 坦克戰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21章 出擊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41章 西安風雲第145章 未來的力量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第63章 工商之憂第381章 制約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143章 在邯彰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131章 委員長的安排第296章 夢幻之中的陰暗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839章 難擇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413章 密泄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108章 情感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406章 市間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