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捉金使

胡榮裕打發張掖去成武縣辦趟差事,“順道”陪同薛戎上任,有參軍事陪同,交割的事辦的異常順暢,張掖在成武縣住了一天兩夜,回曹州覆命。

薛戎夫婦循例住進了縣衙後宅,李茂則在附近租了一套兩進院落的居所,正房是普通的磚瓦房,廂房是石根土牆的茅草房,院落不算大,不過兩個人住還是綽綽有餘,安頓好後,司戶佐鄭思源便主動找上門來,他是來替李茂補辦戶籍的。

薛戎跟他說李茂的還俗牒文在莫可渡時因爲協助駐軍抓捕鹽梟而遺失,要他想辦法給李茂在成武縣落戶。

鄭思源自是滿口應承,這事雖然麻煩,卻並非全無辦法,既然是縣尊交代,自然得全力以赴辦好它。鄭思源問了李茂的生辰年月和家庭狀況後就回去準備了文書,報知縣尉,行文至州里。

大唐建國初年,朝廷實行租用調製,按丁口抽稅,因此對戶口的管理十分嚴格,建有一套完備的戶籍管理體制。安史之亂後,租用調製崩潰,楊炎推行兩稅法,兩稅法基於田畝和財產徵稅,對人丁、戶口的依賴減弱,戶政管理日漸鬆弛,因爲這個原因,曹州司戶張科也就沒有細問,大筆一揮,在成武縣的具文上批示了意見,同意給李茂就地入戶。

到成武縣半個月後李茂便正式成爲了大唐國的臣民,有了身份,薛戎就給他在縣衙裡安排了一個差事——成武縣捉金使。

唐朝官員除了從朝廷領取俸祿和各項補貼外,還按官品大小分配有一定的職分田,所謂“依品而授地,計田而出租”,所得收入作爲官員的補充福利。各級官署則都有公廨田,公廨田租賃給佃戶耕種,所得收入除負擔本級公署辦公費用,在安史之亂前,還用於支付地方官員的俸祿。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將公廨田所得收入用於放貸,每期利息所得均分爲若干份,官員按品級分配,品級高者多得。

具體負責運作此事的人便被稱作捉金使,起初多由他官兼任。

安史之亂後,朝廷改革官俸制度,地方官員的俸祿改爲定額,從地方提留的兩稅份額中支取。公廨田所得及公廨本錢利息收入不再負擔本級官員的俸祿,而主要用於維持本級官署的正常運轉,如購買筆墨紙硯、維修公廨,支付公廚,負擔工役費、雜費等。

除了公廨田外,有些地方官府還擁有一些其他的財產,如房舍、田畝等,這些財產的收益多用於本衙官吏的額外福利。

唐前期縣級衙署所屬公廨田及其他財產一般由縣尉或司戶佐負責經營管理,中唐以後使職發達,捉金使常獨立設置,專門經管縣府資產。

“捉金使”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由縣令的心腹親信出任,這是官場的潛規則。李茂是成武縣令的結拜兄弟加親信,出任此職合情合理。

芩娘這一路上把韋氏服侍的舒舒服服,到了成武縣後韋氏便向李茂開口把她要過去做伴,芩娘自己願意過去,李茂當然也不好反對。

每日天剛矇矇亮芩娘就起來爲李茂做早飯,做完飯後再回屋睡個回籠覺,到辰時三刻時起牀梳洗,巳時整準時出現在縣衙後宅,一般這個時候韋氏還沒有起牀。

這日芩娘做完早飯後,沒有上牀睡覺,而是坐在梳妝檯前,李茂在院中打了一趟拳,練了一路刀,汗淋淋地回到屋裡,覷見對面廂房裡,芩娘正對坐銅鏡前貼花,便好奇地問:“今日要出門會客嗎?”芩娘笑着道:“陪大娘子去西門外蘇家莊拜會蘇婆婆……唉,瞧我這記性,應該稱呼人家老夫人才對。”

李茂道:“是那個三個兒子都在禁宮做太監的蘇媒婆家麼?”芩娘道:“聽你這口氣還瞧不起人家吶,在宮裡做天子近侍有什麼不好,出宮來比刺史還威風呢。”

成武縣西門外三裡的蘇家莊有個姓蘇的鐵匠,與老妻含辛茹苦撫養了三子六女,十年前曹州鬧蝗災,鬥米賣到一百五十文,老兩口子實在撐不下去了,就把次子蘇佐明送入宮中做了宦官,得了三石兩鬥糧食,一家人憑此熬過了荒年。

一年後蘇佐明被一個老閹相中,收爲了義子,從此飛黃騰達。沒幾年,蘇家老大、老三也相繼淨身進了宮,三個兒子在宮裡混的風生水起,尤其二兒子蘇佐明,做了內侍省奚官局丞,現充內園使判官,打理着長安三內的所有園林庭院,常在宮中貴人面前奉承,朝裡的尚書、侍郎,外面的刺史、節度使莫不巴結,真是紅的發紫。

去年蘇婆婆六十大壽,三個兒子上奏天子爲老孃討了一個定陶郡夫人的封號,一時間轟動了整個曹州,甚至連遠在鄆州的節度使府也派了道賀使前來道賀。

與李茂以往的想法不同,在這個時代,男人淨身進宮做宦官似乎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那些做了官得了勢的宦官,家族一樣引以爲豪。不過受後世腐朽觀念影響,李茂對此還是哼哼了兩聲,心裡不以爲然地想:連小JJ都木有了,還風光個毛。

芩娘梳妝完畢,起身來問李茂:“怎樣,還看的過去嗎?”

芩娘底子本來就好,再這麼精心一打扮,頓時顯得明豔照人,看的李茂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連聲讚道:“美,真美,要不是他家三個兒子都在宮裡當閹官,我還真不放心你去呢。”芩娘羞紅了臉,啐道:“大清早的說什麼瘋癲話,我是你的人,名分早定,一輩子也不能改!莫說他們只是宮裡的內官,就算是朝裡的尚書、侍郎,又與我何干?”

李茂道:“我聽說宮裡許多混的好的閹官都在宮外置辦莊宅,不僅娶妻還養兒女,跟普通人家一樣過日子,你可不能太掉以輕心。”

“不理你了。”芩孃的臉紅的像蘋果,熱辣辣的發燙。

早飯後芩娘跟着李茂一道出了門,低眉順眼地跟在後面,李茂扯了她一把,想把她拉過來並肩一起走,芩娘卻固執地拒絕了。

租賃的小院和縣衙同在興隆坊,縣衙在坊的西南隅,他們住在西北隅,沿着西坊牆往南走,不消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縣衙,芩娘從側門進了縣衙後宅,李茂則繞道去了縣衙前門。點卯之後,薛戎坐堂詢問闔衙官吏是否有要事公議,時近年關,衙門裡並無重要的事,問了一圈見無人應答,薛戎便傳令退堂,衆人各自散去。

李茂跟着衆人退出院外,稍稍等了一下便又折身去了中堂。

成武縣在東關鐵佛寺附近有七間商鋪,月租三百錢到一貫錢不等,李茂走訪過附近的商戶,發現相同地段的商鋪租金都在兩貫錢左右,便琢磨着是不是漲點租子,增加點財產收益。這樣的事無須在大堂上議論,因而李茂專門到中堂來回事。

縣衙內大堂爲公議之所,是縣令審理案件和處理重要公務的場所,縣令處理日常事務一般都在中堂。

《殺破唐》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442章 詐降第151章 忐忑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346章 布子(續)第646章 持續惡化中第380章 諒你也不敢第466章 放金鉤第125章 分化、擊破第182章 誰也逃不掉第27章 這事兒不能算完第708章 傷第562章 毀其精銳第303章 來吧,我不剝你皮第374章 愛護你纔要排擠你第318章 執法要嚴第675章 終於輪到我上場了第598章 河北的新變局第428章 虛晃一招第309章 作梗第614章 改元寶曆第434 種植猜疑和仇恨第263章 說客第498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183章 詐第42章 何處起波瀾第522章 誰是刺客?第432章 自投羅網第30章 不許碰我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532章 勝利突兀而來第170章 蘭兒是話癆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583章 皇帝之死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654章 那些王第135章 木驢借箭第677章 房子要塌了第575章 提刀回鄉第95章 美人計是好計第187章 牙軍方第264章 躁動和不安第330章 睜眼第118章 追將(續)第520章 煮酒亂侃第546章 謀亂第181章 倒枯的大樹第38章 我不娶妻第184章 順藤摸瓜第544章 家奴也有出頭日第450章 都說了我不是第160章 綁個肉票第130章 寶刀斬鐵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430章 你打牌去吧第179章 請你吃敬酒第699章 誰家刺客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707章 背後那隻手第59章 破城首功第681章 沒那麼順第324章 過渡不會太長第293章 信不信由你第651章 “換頭術”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477章 第一錠鋼第356章 我們去哪第541章 長安的手段第348章 實不忍心丟下你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465章 白臉和紅臉第393章 砍了他!第537章 遼東的另一面第1章 悲情英雄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609章 猝不及防第49章 濃雲密雨第639章 心有不甘第671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427章 莫逼人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45章 膿包不挑不破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43章 你讓他滾蛋.第457章 兩個故人第439章 絕境第53章 此計有點損第355章 阿熱第156章 我不好這個第388章 有我的就有你的第300章 卸磨就殺第599章 南征恆州第27章 這事兒不能算完第432章 自投羅網第652章 “換頭術”(續)第54章 硬着頭皮也要上第472章 趕着來當冤大頭第436章 脫身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