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說走就走

bookmark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眼下苦無良將,你久在軍中,懂得兵事,你若有心我便把這些死士統統交給你。事成之後,我保你爲一鎮節度使。”

李茂道:“我的資歷那夠做什麼節度使,我能做個刺史就心滿意足了。”

李結道:“這些都不說了,父王果然登基爲天子,這天下就是我們的,你要什麼官不能給你?”

李茂道:“如此,我就要借大王之力,來個鹹魚大翻身了。”

二人議定,各自散去。

李茂去吏部領了告身文憑,二日隨衆一起進宮覲見了天子。

天子病重,無心問話,李茂和其他六名新任官員在堂下磕了個頭便退了出來,天子沒有一語囑咐,賞賜卻着實不薄,一個個捧着沉甸甸的錦盒興高采烈地出了宮。

……

從宮裡覲見回來,李茂主動找到李雅城,要求儘快與李兢和林英交割。李雅城沒有多說什麼,在他的主持下,京西分臺順利做了交接。

李兢接任京西監督,和李茂交接完事務後便開始他的第一次巡檢,他不要任何人陪同,只帶了兩個從鄆州跟來的隨從,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關中大地。

至於林英,對政務早已熟透,無須李茂特地交代什麼就能上手。

無官一身輕,李茂開始爲經略遼東做打算,他聘金道全爲幕府都知兵馬使,聘胡南湘爲掌書記,聘青墨爲巡官,摩岢神通爲押衙。初步搭建起了經略府的幕府班子。

下一步就是廣招天下豪傑,爲恢復遼東失地爲出力。

李茂的聲勢造的很大,應募者卻寥寥無幾,落魄士子寧可寄居寺觀,粗茶淡飯,也不願跟他這個有名無實的遼東經略去幽州那種苦地方受罪。

進奏院院主張賀年,判官鍾健、陳如同得知李茂出師不利,便在鍾健家設了宴席,邀李茂過府飲宴,盛情難卻,李茂只得打起精神應付。

由一介布衣而直接被起用爲刺史,是可賀,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經略使又是一悲,更何況,這個有名無實的官還要遠赴千里去邊陲幽州赴任。

入席後,李茂興致不高,低着頭,怏怏地喝着酒。

鍾健勸道:“遼東經略例由盧龍帥兼任,而今獨任茂華兄,我看索性不去幽州也罷,免得討那個閒氣,就在京城遙控遼東即可。”

李茂道:“國家如此設計,是有意恢復遼東,我若遠在西京,又如何收復失地,我意在京城招募幾位相知的朋友,開春便離京東去。”

張賀年對李茂因何被調離,比別人多知道一些內情,便道:“江山萬里,哪裡不能覓封侯?我等還是祝經略此一去大展宏圖,克定遼東,早奏凱歌。”

當晚李茂喝的酩酊大醉。

回到鄭珠珠家,李茂喝了碗醒酒湯,定定精神。一時來到書房,把這些天積攢的往來信札一封封搜檢出來,分門歸類,那些該燒的,哪些該留的,一一處置掉。

拿到讓他一喜一悲的李師古手札和李袞的手札,李茂不覺感慨萬千,李師古前手還囑託他去幹一件大事,轉眼之間,就把人調走了,留下一個灰色空間讓他去操作,權力運用之妙竟至於此。

李茂獰笑着把這兩份手札重新看了一遍,正要投入火盆燒掉,忽然打了個激靈:

這不合常理!自己是李師古的親信,這是整個長安城都知道的事,只要自己還在淄青的盤子裡,調走自己和不調走自己又有什麼分別,朝廷要算賬,終究還是要把自己這筆賬算到李師古的頭上!

朝廷不能算賬,又何必多此一舉,鬧出這自作聰明的可笑事來?

是鄆州出了什麼變故嗎?

李茂又把李袞的手札拿過來看了一遍,雖說是私人手札,卻也是冷冰冰的公事公話,從這裡能看出什麼問題來嗎。

其實大有問題!

李茂記起來,當初他升任銅虎頭西京都領時,是李師古下的手札,上面有李袞的副署,這次調任他赴任遼東卻是李袞的手札。

這二者雖然效力等同,但親疏有別,李師古手書、李袞副署的手札顯然要比李袞的手札顯得更親近一些。

自己有功無罪,忽然被解職,且是被髮配去偏遠的遼東,多少要給個交代吧,怎麼是一紙冷冰冰的大總管手札就打發了的呢。

是鄆州出事了,一定是鄆州出事了。

李茂叫來青墨,正要交代,忽然又覺得不妥,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青墨已知李茂被解職,正要問個究竟,見他這般欲言又止,急了,問道:“究竟出了什麼事,你吞吞吐吐的做什麼?連我都信不過了嗎?”

李茂朝他笑了笑,道:“你急什麼?”

“笑話,我能不急嗎?都什麼時候了?”

“是啊,都這個時候了……”李茂笑了聲,不覺面目有些猙獰,他把手一揮:“收拾行裝,明日離京。”

青墨瞪大了眼,道:“去,去遼東?真的去遼東。那這裡……”

李茂道:“梁園雖好,卻非久居之所,這裡不是我們的家,走吧,別拖泥帶水的。”

說聲走,二日一早李茂便帶上小茹和青墨、摩岢神通兩對夫婦離開了長安。出城向東到青泥驛,忽報李雅城在驛站裡設酒送行。

李雅城着一身富商常穿的繭綢直裰,頭上插着一支骨釵,步履悠閒,笑語盈盈。

李茂下馬迎上前,拱手道歉。

李雅城望着備馬上鼓鼓囊囊的行李,問李茂道:“這就要走?”

李茂道:“宦海沉浮,四海飄零,不過如此,沒什麼好留戀的。”

李雅城道:“看起來你對收復遼東信心十足,可是你要知道,朝廷對遼東鞭長莫及,淄青對遼東也無多大興趣,換句話說,你若去遼東等於是陷自己於絕境。你真有把握憑一己之力克復失地?”

李茂道:“說實話我心裡也沒底,也怕辜負節帥的期望,但李茂乃大唐臣子,終不願見到國土淪喪,情願冒險一試。”

李雅城瞧了眼四周,壓低了聲音道:“讓你去遼東,並非節帥的意思。”

李茂想反問他一句不是節帥的意思又是誰的意思,話到嘴邊強嚥了下去,李雅城若不願說,多問無益。

青泥驛的驛將張大山笑呵呵地走了過來,李雅城立即提高了嗓門:“你不惜一身榮辱,爲節帥立下大功,忠勇可嘉,節帥是不會虧待你的,雖然目下不能重用,將來必有安置。”

李茂道:“某願爲大唐克復失地,不辜負節帥的期望。”

聽二人說了兩句閒話,張大山才報說酒宴準備好了,李雅城邀張大山一道,張大山自知身份低微,連忙推辭了。

喝了杯水酒,李雅城忽問李茂,“果然有克復遼東那日,你還能記得大帥嗎?

李茂道:“我有今日,全是節帥栽培,豈敢忘恩?李茂願質押妻女在鄆州以證忠心。”李雅城哈哈笑道:“茂華何必如此,你的忠心,某豈能不知,節帥慧眼如炬,豈能不知?不必如此。”

同席相陪的青墨聞聽此言,暗暗朝地上啐了一口,咕噥道:“說的輕巧,不把妻兒質押在鄆州,你肯放人走嗎?”

青墨在那嘀嘀咕咕發牢騷的時候,李茂起身來,向李雅城深深一揖,說道:“此一去,成敗難料,若我有事,內子和小女就拜託我兄照管了。”

李雅城起身回禮道:“茂華所託,自當從命。”

第669章 甘露之變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272章 我不想殺人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第601章 戰後的分贓協議第586章 黑夜救人第201章 講武堂趣事第517章 東征像場夢(下)第368章 霸氣側漏的宰相第598章 河北的新變局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673章 不讓我活我就叛國第62章 與賊同行第504章 天賜之物第432章 自投羅網第61章 銅虎頭第490章 焦心第87章 壯漢第476章 解放奴隸第332章 後路第514章 這卻是個謎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兒第234章 莫擋我路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14章 罵的連自己都臉紅第601章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270章 奪軍第277章 我不想得罪你第97章 賺他最後一文錢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530章 燕地風雲(下)第619章 天塌不下來第720章 嚴禁煙火第269章 遺詔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649章 亦幻亦真第622章 心情不好你別看第109章 假的真不了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80章 爲何不帶上我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兒第395章 不聽勸第199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561章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兒第639章 心有不甘第430章 你打牌去吧第292章 追索真相(續)第412章 焦雀,焦雀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583章 可以做個好夢第694章 夜刺第462章 新的一天第600章 疑心生暗鬼第323章 你謝幕我登臺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343章 你待怎樣第553章 長安的浪裡浪外第212章 名正言順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666章 弦上箭(續)第123章 新班子第596章 峰迴路轉第297章 養傷第374章 愛護你纔要排擠你第50章 大變局第203章 疑心生暗鬼第660章 興廢之源第178章 搶人(續)第24章 破局的是條鯉魚第510章 取營州第214章 妻妻妾妾第204章 二心第39章 姑娘十八愁嫁人第662章 烏雲又來第665章 弦上箭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311章 我就是試探你第420章 兩顆糖,一巴掌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162章 表面的真相第652章 “換頭術”(續)第148章 花開四方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727章 枯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408章 挖坑第490章 焦心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716章 大青川第372章 砍頭第30章 不許碰我第513章 過往的風雲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2章 夜半挖坑人第510章 取營州第533章 後院起火第49章 濃雲密雨第587章 重逢後的諸多不和諧第592章 內政一團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