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魏博

楊青果不打算給趙菁萊任何機會,派人日夜騷擾其宅,逼着趙菁萊趕緊離開鄆州。趙菁萊本想拖上一拖,看看有沒有辦法發生轉機,被楊青果逼住也是無可奈何。

繼趙菁萊被貶後,李師古的另一親信李長山也被明升暗降,由無實權卻名望極大的都知兵馬使升任有名無實的節度副使。

李師道自知在軍中根基淺薄,恐三軍將領不服,倒未敢濫用私人,便將被李師古貶黜的黃瀟滾請回鄆州,出任都知兵馬使。此舉深得人心,軍心稍穩。

試水成功後,李師道信心大漲,數日之間,連發諜文,開始了上任後的第一次人事大調整,此番調整本着新舊雜用,以新爲主,德才兼備,德在才先的原則,着力打破李師古留下的人事佈局。

一向低調恭順的李振可留任行軍司馬,以大將楊元飲爲都押衙、內院軍兵馬使,調孤山鎮鎮扼使李英曇爲押衙、內院軍兵馬副使。

重用方陽賢爲衙前兵馬使,調韓啓月爲後軍兵馬使,升李自岸爲左廂兵馬使,李元直留任右廂兵馬使。

四姓參與叛亂的程度有輕有重,方家本已失勢,是被裹挾着參與,關鍵時刻毅然決然地反正,獎功罰過,重用方陽賢便在情理之中了。

爲顯示自己胸懷寬廣能容人,李師道重用於化隆爲同節度副使,充鎮海軍兵馬使,原軍使黃谷陽調任清海軍兵馬使,又升濮州厲山鎮鎮扼使阿史那卑爲揚刀軍兵馬使,以彰其功。

擢升鄆州司戶李袞爲侍衛親軍揚刀軍副使知右廂事,仍爲銅虎頭大總管。

以賈直言爲支度副使,陳靜生爲營田副使,閔籟調任觀察副使,張鈺仍未押藩副使,張掖調任軍府掌書記。李雅城出爲海州刺史。

……

濮州西北渡過黃河就是魏博地界,李茂有田詞嶺開出的路引,一路暢通無阻,這日黃昏來到魏州城。

貞觀元年,分天下爲十道,河北道因轄境在黃河之北,故名,其境東並海,南臨於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領懷、魏、博、相、衛、貝、邢、洺、恆、冀、深、趙、滄、德、定、易、幽、瀛、莫、平、嬀、檀、薊、營二十四州和安東督護府。治魏州。

安史之亂後,在河北道設魏博、恆冀(成德)、幽州(盧龍軍)、滄景(橫海軍)、易定(義武軍)等節度使。

因歷史原因,河北各鎮的獨立性較中原、江南、西南、西北各鎮爲大,尤以魏博、成德、盧龍三鎮爲最。

魏博鎮自田承嗣建鎮迄今已傳三代四節度使,四十餘年,其治所魏州即舊河北道治所,城高池深,重兵駐守,號稱天下之雄。

青墨勸李茂先在魏州住下,探實田季安的態度後,再正式求見,這位節度使兇殘好殺人,不得不防。李茂道:“來了又不見,徒生猜忌而已。”當日即派張琦前往牙城遞送名帖,張琦去後不久帶回一個叫田晃的押衙來。

田晃向李茂解釋說:“我家節帥這兩日外出巡視未歸,請貴客入牙城迎賓公廨歇息。”

魏博的牙城建的十分雄偉,除節度使府外,重要將吏的宅邸也安置其內,此外修有三座巨大的倉庫和東西兩座兵營,駐軍不下萬人。

牙城內的建築宏偉壯麗,與外郭那一眼望不到邊的低矮茅舍形成鮮明對比。

魏博兵強馬壯號稱天下之雄,其牙軍即以“天雄”爲名,但其經濟的殘破也令人觸目驚心,李茂所住的迎賓公廨是魏博招待往來貴賓的場所,飲食卻極其粗糲,往來奔走的小吏、走卒私下向來賓哭窮、討賞,或賜三五錢,則興高采烈,喜形於色。

吃不慣迎賓館裡的飲食,李茂領青墨和張琦到外面酒肆用餐,一則稀疏難尋,二則價格奇貴,且食材奇缺,號稱魏州第一樓的雙流請,竟然連一盤鴨掌都湊不齊。

李茂早就聽說河北三鎮養兵數十萬,青壯皆在軍中,田畝間勞作的都是婦孺老弱,因此民生艱難,十分窮困,只是沒想到竟貧窮至此。

在公廨一連住了三天,不見田季安召見,心中正着急,忽有一人手持拜帖登門造訪,自稱是沂國公的門人,持家主名帖請李茂過府飲宴。

沂國公是節度使田季安的叔父田興的爵號,田興此刻爲天雄軍衙內兵馬使,同節度副使。天雄軍的衙內兵馬使相當於淄青的內院軍兵馬使,性質都是節度使的侍衛親軍,駐守牙城和節度使府,兩者除了叫法不同,還有一點也不一樣,天雄軍的衙內軍不僅擔負宿衛牙城和節度使(府)的任務,還擔當着魏州及近郊的防禦任務,甚至還經常出兵野戰。

李茂跟田興素昧平生,但跟他的小女兒田萁卻有幾面之緣。

故人的父親相邀,李茂沒有推辭的理由。

田興年四十二歲,儒雅如一書生,膝下五子一女,田萁因性格剛健外向,自幼代父迎來送往,熟知禮節,善於應對,一早奉命迎候在儀門下專等李茂。

王叔文眼下正紅的發紫,無暇顧及兒子的婚事,王璞便趁機將婚期一拖再拖,至今竟成了懸而未決。

田萁目下既是訂了婚未過門的王家人,又是田家未出閣的姑娘,身份十分尷尬。不過在她本人顯然並不在乎這些,她一襲圓領青衫罩體,細腰束玉帶,發盤道士髻,額頭飽滿明淨,鼻樑高挺,鼻頭圓潤小巧,略施粉黛,幽香襲人。

見李茂躬身行禮,落落大方,略寒暄兩句後,便像多年未見的朋友一樣交談起來。

李茂卻不免有些拘謹,頭一次在女人面前處處陪着小心。

參與飲宴的田萁二兄田牟事後打趣妹妹道:“我知道你爲何總也嫁不出去了。”

田萁紅着臉啐了他一口,道:“狗嘴裡吐不出好話,我勸你不說也罷。”

田牟年紀雖輕,卻十分穩重,聞言哈哈一笑,果然沒敢再說。

田萁的小弟田羣跑去跟母親朱氏說:“今日好生奇怪,來了個客人,跟姐姐說話時,臉總是紅,二哥打趣說我知道你爲何總也嫁不出去了。姐姐竟惡言相向。”

朱夫人驚道:“竟有此事,來者何人,帶我去見見。”

田羣道:“母親,來的是外鎮的貴客,大帥尚未見,你着急見他作甚。”夫人當頭敲了他一指,喝罵道:“好古板的孩子,是我的兒子嗎?”

第604章 太平記(續)第497章 孤注一擲了第269章 遺詔第154章 朱師傅的女弟子第432章 自投羅網第501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4第586章 黑夜救人第599章 南征恆州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4章 寶鼎薛家第523章 我很滿意第118章 追將(續)第629章 小車不倒繼續推第713章 坑中人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344章 心裡不平衡第2章 夜半挖坑人第698章 到底是讓你們給算計了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146章 你想造反嗎第557章 互相擔保第655章 未雨綢繆和突發事件第375章 橫插這一腿第554章 自己跳出來作死第342章 太上皇說第246章 何日是太平第526章 你的繡花鞋留在了外面!第77章 人託人第29章 怨恨第322章 透明人第445章 我是個詩人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175章 打悶棍的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722章 伐隴第130章 寶刀斬鐵第639章 心有不甘第444章 夢醒時分第133章 旗開得勝第488章 大哥!賤人!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602章 涸澤而漁不是個好辦法第58章 逆戰(下)第186章 自投羅網(續)第133章 旗開得勝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74章 錢多好燙手第101章 角力第594章 宴無好宴第506章 明朗的心第6章 公正的審判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578章 真打、假打,然後跑第129章 會錯意和等時機第353章 逛夜市第557章 互相擔保第415章 謊報功第473章 分贓人人有份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224章 珍珠蒙塵第198章 給你一個新考驗第286章 事有些難辦第274章 天下太平第224章 珍珠蒙塵第222章 一路向西第514章 這卻是個謎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534章 何以辨忠奸第613章 年輕人,要慢慢來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172章 糾察官(續)第517章 東征像場夢(下)第721章 歷史的長河第102章 藏寶第180章 請你吃罰酒第549章 反轉的力量第196章 退個風輕雲淡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246章 何日是太平第33章 我要恭喜你第381章 貴妃偷窺我第559章 塞外鏖兵第477章 第一錠鋼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664章 牛肉湯西施第529章 燕地風雲(上)第637章 軟磨硬纏第57章 逆戰(上)第390章 誤入野人谷第4章 寶鼎薛家第12章 都是噪聲惹的禍第69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210章 海上遇故人第109章 假的真不了第112章 又見兵變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