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

bookmark

十一月初李茂班師回國,水陸並進,於十一月中抵達遼東城。秦鳳棉提前三天趕到遼州迎候,向李茂詳細稟報了渤海國情況。

月末,高蘇來遼州述職,李茂道:“金秀宗殘害忠良,暴虐百姓,又煽動羣氓對抗上國,我督師征討,渤海國暗中相助,處處阻撓,如之奈何?”

高蘇道:“彼國王跟新羅王乃一丘之貉,太尉若興兵征討,某願爲先鋒將。”

李茂大喜道:“高都統忠勇可期,國家之幸也。”

十二月中,李茂回到幽州,朝廷因李茂平定新羅之亂,功高蓋世,加太保,再遣使者赴幽州冊封親王爵,李茂道:“冊封親王須到長安謝恩,今邊境多事,恐難動身。”

中使道:“今秋南北災害頻仍,流民四起,朝廷詔令各地藩帥不得離鎮,太保可遙向長安稱謝,改日形勢緩和再入長安叩謝。”

李茂問左右是否合乎禮儀,衆皆曰合規,李茂這才拜受冊封。

燕地冬季苦寒,百姓無事可做,常聚衆生事,李茂約談文書丞道:“城中游手好閒的太多,容易滋事,何不找點什麼事讓他們做做,既能賺錢補貼家用,也能去去他們的邪火,省得無事生非。”文書丞道:“河渠、水庫、道路這幾年都修的差不多了,再修難免浪費。倒是幽州人口三年間增長了一倍,城區逼狹,亟需擴建新城。”

李茂道:“營建新城規模浩大,猝然動手,只怕不妥,你們可做有規劃?”

文書丞笑道:“規劃四年前就有了,只是你一直沒同意。如今你是燕王,親王的王府太過狹小,既顯不出王家的氣派,也有違定製。我算過來,按照我朝定製,現有的府邸還要擴大一倍,周邊要劃禁區,這樣一來城區就顯得更加狹小,這營建新城是刻不容緩。”

文書丞隨身帶着一份新城規劃圖,這份圖是四年前製作的,最近做了一次大的修改,突出燕王府在城區的中心地位,軍民一體要爲王府讓路。

李茂看完圖,笑道:“營建新城的目的是解決城區面積狹小,軍民居住生活不便,不應該是爲我騰地方。兩年前聽你們的,新修了郡王府,至今還有人說我奢侈揮霍,其實人家說的也沒錯,怎麼看我的這座王府都有些鶴立雞羣,格格不入,這宅子才住了兩年,又要重修新宅,別人會怎麼想?”

文書丞道:“奉詔營建新府邸,誰敢有異議?再說前幾年幽州就你一位三品以上高官,眼下都好幾位了,你的府邸不升格,他們的也不敢動。”

李茂搖搖頭道:“情、理、法,營建新王府合理合法,但人情上講不通,太浪費了,這樣吧,郡王府總體格局不動,殿堂不合規的再改造。營建新城的工程可以着手,起牆、挖溝暫緩,先把地塊平整起來,道路修通,給排水管道修好。這次地塊怎麼分配?”

文書丞道:“老一套,拍賣,價高者得。”

李茂道:“營建新城是爲了解決老城區的用地不足,臨街商業用地拍賣,其餘地塊定一個合理價格,明碼標價,人多了就抓鬮,也允許用老城區的地塊置換,這樣一來,上下都有好處拿,你這位總管做事就便利多了。”

文書丞笑道:“這樣辦事雖快,收入卻少了一大塊。”

李茂道:“我們不在衣食住行上掙錢,不僅我們不能掙,還要平抑物價,打擊奸商,衣食住行價格太高,誰還願意到幽州來,沒有了人什麼都是空談。”

又問文書丞:“前些日子說的那條運河,怎麼沒有動靜了,都好幾年了吧。”

文書丞笑道:“那條運河不必再挖了,倉城南移了,就靠在河邊,無須再勞師動衆。”

李茂道:“我怎麼聽說是那個什麼玄壯觀的大德天師給你們出的主意,說那是龍脈動不得,你們就把倉城南移了。”

文書丞道:“沒有那事,是那道士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他還說你能受封燕王,是他每日三次禱告得來的呢,你信嗎?

午後,李茂到將要營建新城的城東北看了一趟,地塊平整,四四方方,西南接舊城,東北有桑乾河支流環護,西北是一片樹林,地勢不錯。

一般營建新城都是先修城牆,挖掘壕溝,然後才整治城內道路水溝,最後起屋建宅,先有宅邸然後修城牆的例子也不是沒有,但那一般都在治安狀況良好的內地,安居無憂自然不急着修建城牆。

這座新城就像是一杆秤,可以一下子稱量出他在幽州百姓心中的分量。

……

一切準備就緒後,史憲誠還是露出了猙獰面目,他策動牙軍發動兵諫,逼着田懷禮讓位於他,田懷禮不敢不讓,又擔心讓位之後不得善終,便向李茂求救。在李茂的斡旋下,史憲誠放田懷禮和嫡母元氏入朝,田氏在魏州的私產能變賣的變賣,不能變賣的給予保護。

田氏盤踞魏州五十餘年,忽然來朝,象徵意義還是有的,王守澄妙筆生花,將此事粉飾爲地方藩鎮畏懼天威主動歸朝的典範,宣達內外臣工知曉,作爲自己的一樁功績。

李涵則拜田懷禮爲左金吾衛將軍,用一份高官厚祿把這個失意人兒養了起來。

何進滔接受齊王封號後,雖然引起鄰近藩鎮普遍不滿,但沉痛的經驗教訓讓大夥都學精了,爲了一個虛名而起干戈,只會便宜了做局的野心家。鄆州素來富庶,何進滔又是個聰明且大方的人,懂得如何運用手中的財富,於是他得了虛名,鄰居得了實惠,各方都保持了理性的剋制。

淮南、江南、嶺南等地這年因水旱災害而致流民四起,地方疲於應對,長安的壓力也驟然增大,百萬軍民要吃要喝,再加上無底洞般的皇室消耗,足以讓任何當政者喝一壺的了。

天下暫時無事,東征渤海的計劃便悄然提上了日程。與打新羅不同,打渤海的目的是練兵,域內無敵,每戰必勝,將士難免懈怠,統兵多年,李茂自然明白沒仗打對軍隊意味着什麼,那是墮落的開始,而一支軍隊一旦開始墮落,就像跳崖的絕症病人,簡直不可救藥。

打新羅用精銳,因爲新羅又窮又硬,大規模用兵會造成不可承受的傷亡。

打渤海要用重兵,渤海地大物博,可以實現以戰養戰。

渤海內部四分五裂,重軍臨境,可以加劇其內部分裂,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此番東征,李茂決定發兵六萬,分作三路,高蘇爲北路,史憲忠爲中路,石雄爲南路,以常木倉爲諸軍統帥,協調三軍動作。

大的戰略方針已定,李茂把戰役指揮權授權給前線將領,戰情瞬息萬變,相隔千里親自指揮戰役甚至具體戰鬥,這很不現實,此其一。其二,這些年右廂深耕渤海,對渤海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刻的研究,東征渤海就像是自己擔任總導演的軍事演習,就像左右手互博,李茂實在想不出有打敗的理由。

大軍臨境,渤海必敗,能滅其國最好,不能滅其國便重創之,使其在十年之內不會成爲遼東的威脅。只有後院穩固,他才能從容應對國內的風雲變幻。

第135章 木驢借箭第77章 人託人第32章 你不能把醋當酒喝第406章 屁股不疼了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525章 這一劫在幽州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105章 刺血當墨第553章 長安的浪裡浪外第556章 兩份見面禮第63章 李茂就是青墨第149章 鄆州,我來了!第638章 各有打算第474章 勝利後不能驕傲第80章 爲何不帶上我第181章 倒枯的大樹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344章 心裡不平衡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180章 請你吃罰酒第86章 我請你喝酒吧第680章 此一去第196章 退個風輕雲淡第154章 朱師傅的女弟子第518章 我們的目標第70章 城局使和醫學院第227章 王孫不全是紈絝第668章 甘露之變(續)第322章 人質第378章 我的金印第108章 高調是種氣質第165章 抄家第739章 囚鳳第661章 送你一程第52章 自己挖坑自己跳第74章 錢多好燙手第639章 心有不甘第460章 崛起的徵兆第191章 鴛鴦山下驚鴛鴦第512章 魏州誰當家第595章 少年英雄第739章 囚鳳第731章 皇帝該做什麼(續)第15章 誘敵第458章 遼東第576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254章 有權要用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471章 野豬皮死磕契丹狼第67章 他想明白了第250章 大事化無吧第96章 帶着你的嫁妝嫁過來第496章 轟上了天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675章 終於輪到我上場了第30章 不許碰我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221章 你不說,我不動第537章 遼東的另一面第667章 甘露之變第686章 建國,號秦第192章 這劇情有點狗血第387章 刺將第200章 兵該怎麼練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628章 陽光海灘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638章 各有打算第226章 義子第8章 納妾是不需要理由的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693章 進取的腳步不能停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668章 甘露之變(續)第183章 詐第510章 取營州第719章 鐵壁合圍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391章 說好的同生共死呢第714章 打打殺殺第670章 禍亂之始第117章 追將第475章 問鼎天下之心第389章 討價還價第391章 說好的同生共死呢第436章 脫身有道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558章 幽州的謎團第512章 魏州誰當家第355章 阿熱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爲重第280章 無題(續)第165章 抄家第427章 莫逼人第386章 我是來受降的第671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696章 洛陽亂(續)第381章 貴妃偷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