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化國爲郡

bookmark

石雄拍案而起,當即掀了桌子和盧楨廝打起來,史憲忠一看,忙把酒壺、酒碗,杯子、碟子往外面扔,叮叮噹噹摔了一地都是,又大聲勸道:“二位聽我說,戰事不利,不是石大膽無能,委實是敵人太過狡猾。”

帳外親兵聞聽帳內不知何故打了起來,紛紛向前湊,但無命令也沒人敢進去。正猶疑間,忽見盧楨像塊石頭似的被人扔了出來,摔在地上哼哼唧唧起不來身,又見石雄捂着鼻子大步搶出來,騎在盧楨的身上掄拳只顧打。

史憲忠隨之也跑了出來,喝令左右親兵道:“還愣着作甚,趕緊拉開。”

衆人一擁而上,去拉石雄,石雄雙臂似有千鈞之力,一劃拉倒了一片,再一劃拉又倒了一片,盧楨趁石雄分心,奮力一掙,反將石雄推倒,騎在他身上雙手掐着他的脖子不放。史憲忠大喝一聲,邁大步過去,架住盧楨把他脫開,衆親軍一擁而上手拉手組成人牆,好歹把石雄和盧楨兩個分開了。

二人皆滿臉是血,隔空對罵,石雄又破口大罵史憲忠無能,史憲忠氣鼓鼓道:“醉酒毆打同袍,你好能耐。”忽見盧楨轉身往外走,忙問去哪,盧楨道:“天下就石大膽一個名將,咱們都是窩囊廢,這仗老子不打了,讓他一個人去打好了。”

史憲忠讓親兵攔阻,盧楨將刀一拉,瞪着血紅的眼睛,厲聲喝問:“看誰敢。”

衆人果然不敢上前,盧楨回營後,便召集衆將,商議退兵,衆人皆勸他不要意氣用事,盧楨恨道:“石雄欺人太甚,我咽不下這口氣。”

正說着史憲忠匹馬到了大營,頓時被盧楨部將圍住,衆人紛紛替主將叫屈,史憲忠被逼無奈,只得當衆應承道:“諸位放心,某一定稟明太保和總長,給諸位一個交代。”好說歹說總算勸住了衆人。安撫了盧楨,又去見石雄,石雄卻以鼻子有傷,不肯接見。史憲忠無奈回營,孰料這日深夜,石雄大營裡又有數名將領領着兩三百人到盧楨營前叫陣,雙方劍拔弩張,幾乎火拼起來。

幸得燕山總管府兵馬使錢多多出面調停,纔沒有釀成大禍。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史憲忠不敢隱瞞毆鬥之事,令書記起草文書如實稟明常木倉,三日後,大營來了一隊護軍虞侯,將石雄及一干牙將帶去鐵州問話。

又隔了幾日,傳來消息說石雄已奉命回遼東城述職,所部由史憲忠接管指揮。

按照原定計劃,石雄在鐵州走個過場後,便會回到崇安,率領三千精銳繞道進攻上京城,但他人一到鐵州就被常木倉扣住,不容分說地送回了遼東城。

石雄怒氣洶洶,見到李茂後賭氣說常木倉收了大石牧的黑錢,投敵叛國了。李茂笑道:“酒後打架,是誰先動的手?你倒有理了。”石雄辯道:“打架是假,用計是真。”撕破貼身衣裳取出史憲忠和盧楨的聯名信,李茂看過這封信,隨手往案上一擱,笑道:“你們出的這計謀只能騙騙三歲小兒,大運戎雖然年輕,卻是少有的將才,你瞞不過他。此外,爲了圍攻高蘇,大石牧放開渤海北部邊境,任由靺鞨人南下搶掠,如今崇山之北的林中都是蠻人,你那三千人進去容易,只怕出來難。這些你可曾都想過。”

石雄道:“縱然計謀不能施行,他也不該把我送到遼東來,前線戰局膠着,我怎能擅離職守?”

李茂道:“是我讓常總長把你送來的。目的是要演一場戲給潛伏在咱們身邊的人看。”

石雄道:“這麼說咱們身邊真的潛伏着他們的耳目?奶奶/的,我一直就覺得不對勁,神通廣大的右廂怎麼突然就啞了、聾了呢。是什麼人,查出來沒有?”

李茂道:“是什麼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趕緊回崇山前線,指揮你的兵馬,準備攻打上京。不過你醉酒肇事,毆打同袍,罪不可恕,我要先治你的罪。”

石雄嘿嘿一笑,道:“治不治罪的我無所謂。只是要打上京,談何容易?大運戎、李卓都是用兵謹慎之人,兩個王八蛋藏在高壘深壕內就是不露頭,我有什麼辦法?”因見李茂目光堅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忽而一喜,道:“我明白了。”

石雄腦子轉的快,方闖死後,傳說李愬主動請纓東征,此後忽然就沒有了消息,不僅他沒了消息,連方闖的那支兩萬人的大軍也沒了消息,渤海戰局如此艱難,李茂絕不會讓千里迢迢趕來的兩萬生力軍躺着睡覺,把李愬和這兩萬人這麼一湊,石雄忽然就明白了什麼。

李茂不說,他也不問,立即收拾回崇安前線,至於降職記過什麼的,他毫不在乎,只要能打勝仗,轉眼就什麼都回來了。

大和元年,九月中,大唐右僕射、檢校工部尚書、營平觀察使、東征渤海諸軍副都統李愬率兩萬大軍攻破渤海國都上京城,擒獲國王大石牧以下王親貴族、三省高官一千三百人。

月底,石雄、史憲忠、盧楨、錢多多四部聯兵大破大運戎、李卓、高森淼於崇安城下,斬首三萬級,俘獲國公、都領、刺史以上高官三百六十二人。

至此渤海舉國精英損失殆盡,百年營聚拱手易主。

十月初,石雄三部大軍與李愬勝利會師於上京城下。

李茂吸取了在新羅的教訓,沒有從大氏子孫中挑一個恭順的立爲國王,而是直接化渤海舊地爲大唐州縣,設安遠、龍泉、扶余三節度使管轄其地。

龍泉節度使轄原渤海國龍泉府、顯德府、銅州、郢州和龍原府,這裡原是渤海國的核心地帶,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李茂奏請以李愬爲節度使。

李愬無疑是此次東征的最大功臣,是大唐的功臣、忠臣,但卻非是李茂的私臣,李茂推舉他爲節度使,一則他的功勞最大,獎功罰過,理當有此獎勵;二則李愬是唯一不主張把渤海國國庫搬到遼東或幽州的將領,這點充分證明了他的目光和胸懷。渤海新定,國民需要安撫,若把國庫搬回遼東,百姓難免又要蒙災。渤海現在是大唐的州縣,百姓是大唐的臣民,新附之民不可待之太過苛刻,這是李茂用鮮血換來的教訓。

最後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內保處告訴李茂,李愬身患惡疾,大限就在這一兩年。

東征的第二功臣非史憲忠莫屬,李茂升其爲扶余節度使,領軍鎮守原渤海國扶余府及遼東勿州,是爲溝通遼東和龍泉的橋樑。

李茂破格擢拔錢多多爲安遠節度使,安遠節度使統轄原渤海國安遠、安邊、東平、撫遠等地,都是既邊遠又窮苦的地方,終年要跟不開化的蠻人打交道,故而錢多多雖然躥升數級卻無人跟他計較,因爲誰都知道他的這個節度使是個地道的苦差事,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的。

時當十月,渤海地方已經寒意襲人,各軍除留守鎮撫地方的,其餘皆陸續開拔回遼東。

第303章 來吧,我不剝你皮第459章 誰來當老大第226章 義子第573章 你逼我吞了個蒼蠅第641章 不懼亂局第541章 長安的手段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36章 築一座千年之城第586章 黑夜救人第141章 誰是黃雀誰是蟬?第512章 魏州誰當家第156章 我不好這個第407章 叫你得罪我第359章 拐個女漢子第238章 初會真龍第448章 棘手的髒活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353章 逛夜市第697章 保持距離第163章 表面真相(續)第524章 秦墨送子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352章 國不愛民第246章 何日是太平第71章 找錢第243章 跑官記第251章 構陷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355章 阿熱第90章 你認不出我第354章 以暴制暴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330章 睜眼第555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第18章 女書生和女青墨第149章 鄆州,我來了!第603章 太平記第38章 我不娶妻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525章 這一劫在幽州第526章 你的繡花鞋留在了外面!第151章 忐忑第263章 說客(續)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492章 關門吧第626章 和爲貴第90章 你認不出我第44章 欺人太甚第281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422章 刺相第325章 作保第631章 紙上談兵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573章 你逼我吞了個蒼蠅第105章 刺血當墨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56章 我就是個打醬油的第355章 阿熱第501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4第347章 唐冢第239章 謎一樣的死第199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185章 自投羅網第280章 無題(續)第39章 姑娘十八愁嫁人第12章 都是噪聲惹的禍第433章 活埋第28章 一報還一報第18章 女書生和女青墨第412章 焦雀,焦雀第406章 屁股不疼了第50章 大變局第471章 野豬皮死磕契丹狼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402章 溫柔鄉與狠毒計第605章 我無福消受啊第523章 我很滿意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657章 鋌而走險第113章 一賤傳千年第549章 反轉的力量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185章 自投羅網第461章 萬事開頭難第602章 涸澤而漁不是個好辦法第326章 東林寺第502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165章 抄家第428章 虛晃一招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75章 你不要走了第547章 先下手爲強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661章 送你一程第679章 操起傢伙跟我走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482章 打還是不打第252章 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