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那些王

先是李逢吉積勞成疾一病不起,王守澄眼看他不中了,立即將他掃地出門,再狠狠地踏上一腳。王守澄將大和以來的諸般不順都歸咎在李逢吉的頭上,把重病中的李逢吉辦成了大唐建國以來最大、最無能、最卑劣、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柄政宰相,狠毒程度遠遠超過當年的李林甫和楊國忠之和,楊炎、盧杞、王伾、王叔文等人跟他比起來簡直是清廉忠貞的可愛。

李逢吉一天之內被連降三級,第二天接着降,從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口氣降到崖州司戶爲止。

重病中的李逢吉聞聽此訊,呵呵笑了兩聲,一口氣沒上來,大唐新任崖州司戶還沒來得及上任便一命嗚呼。

他這邊屍骨未寒,那邊就有人舉告說他勾結吐蕃,致使邊事大壞,要他對當年涇源兵敗名將鹿忠被殺一事負責,於是又定下叛國謀逆之罪,着開棺戮屍,抄沒家產,籍沒妻子,株連九族。

李逢吉當政時背靠王守澄在朝中結黨營私,把持朝綱,驕橫跋扈、作惡多端,自然爲人記恨,但落得如此下場,便是他的政敵也覺得有些過了。

王守澄本欲痛打重病狗,推脫責任,甩掉包袱,挽回一點影響,卻沒想到適得其反,反而把自己兇殘惡毒的本性給暴露了。

他的政敵因此徹底拋掉了幻想,一門心思地要跟他死磕到底。

他的門生故舊和“新附官”們也因兔死狐悲,心生森森涼意,一個個離心離德。

京兆少尹鄭訓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靠李逢吉的擡舉才得以青雲直上,對李逢吉還是心存感激的,後見李逢吉要倒臺,出於趨利避害的心思,這才又攀上了王守澄這棵高枝兒,欲借他的勢力更進一步。

卻沒想到王守澄對他的老座主如此無情冷酷,他一手擢拔的李逢吉尚且落個如此下場,半道改換門庭的自己將來又能有什麼好果子吃?他做的這個京兆少尹執掌京師重地的治安大權,論實際權柄還在“百日京兆”之上,得罪的人又何止一個兩個?王守澄爲了安撫這些人難保哪一天不把自己給拋出去當替罪羊。

鄭訓越想越感到心寒,一次酒後忍不住發了兩句牢騷話,二日酒醒,鄭訓後悔萬端,但覆水難收,話說出去容易收回來就難了,他急的團團轉,一夜未眠,二日一早他收拾了一份厚禮趕去王守澄的親信陳弘志那,想從他那裡探探風聲。

拜帖遞上去,陳弘志既不接見,也不收他的禮,理由是事多沒空。

鄭訓心驚膽寒,悄悄派人打探,得知陳弘志這日一整天都沒有出門,呆在家中觀賞歌舞,心裡頓覺天崩地陷。陳弘志跟自己關係一直還過得去,常有來往的,他明明有空在家觀賞歌舞,卻爲何不見自己?這其中大有文章!再者,陳弘志是個貪財的,刀口上都敢舔血,若非王守澄下了決心要處置自己,他怎會不收自己的禮物?他是怕牽連自己啊,看來自己的牢騷已經傳到了王守澄的耳朵裡,他已經動了殺機,自己的身家性命即將不保。

鄭訓的惶惶不安,被一個有心人看在眼裡,那人悄悄地將此事稟報給了自己的座主。

當晚,光王李忱的府上來了幾位客人,潁王李瀍和相熟的三位小郡王。光王李忱是憲宗李純的兒子,排行十三,潁王李瀍則是穆宗皇帝李恆的兒子,當今天子李涵的胞弟,論輩分李瀍是李忱的侄兒。

諸王同住長安城東北角的十六王宅,各有各的府邸,各有各的一份家業,也各有各的監押宦官,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這些監押宦官的掌控下。若無特殊事件,監押宦官每半個月向內廷彙報一次諸王的動向,若遇到特殊事件,則隨時稟報。

諸王之間的關係有親有疏,李忱和李瀍因爲隔着輩分,又無繼承權之爭,關係一向過得去,兩家時常串門往來,監押的宦官見怪不怪,也就不免有些鬆懈。

這日飲宴到中途,李瀍向隨行的幾位小郡王丟了個眼色,衆人便起鬨圍着監押宦官王之普灌酒,宦官雖有監押之權,論地位卻只是王府家奴,如今幾位郡王輪番敬酒,哪敢不吃,又想諸王會面吃吃喝喝,也沒什麼大事,一時就放開了量,頓時喝的酩酊大醉。

李瀍見時機已到,便欲喊李忱到外面說話,李忱壓了壓手,一面叮囑他不要東張西望,一面示意就在堂中說事,府中宦官不止一個,誰知道還有沒有王之普的耳目?衆人費盡心機把監押宦官灌醉,兩位親王躲到外面說話,豈能不讓人懷疑?還是在堂中說話方便,只要不被親耳聽去,誰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李瀍對叔父的深謀遠慮大感折服,便提着酒壺,目不斜視地過來和李忱對飲,李瀍性格豪邁,常在坊間走動,總有新鮮的新聞和段子。他跟李忱說了一個新鮮段子,說燕王李茂的幽州城裡忽然冒出來一個自號大德天師的妖人,蠱惑的闔城百姓都成了他的信徒,李茂大爲光火,便命幽州地方將其收捕,先派了三個皁吏去,沒進門就讓人打了回來,第二次派了三十名弓手去,門倒是進去了,卻不出來,三十人全皈依了。李茂大怒,派遣親軍三百人前去拿捕,親軍衝進廟裡把妖人捉了出來,打入囚車運回燕王府,那妖道走一路說一路,結果到了燕王府後,三百親軍全變成了他的信徒,圍着李茂要求赦免他們的師父,否則就造反,李茂無奈只得赦免了那妖道,又假惺惺地請他飲宴,結果倒好,飲宴結束李茂也皈依了人家,還被封爲“海內第一大護法”。

李忱聽完這段子哈哈一笑,道:“這是無聊之人詆譭之作,李茂果然這般不濟,早身首異處了,我大唐倒少了一個禍害。李瀍笑了笑,見時機差不多了,便壓低了聲音道:“賊子們內訌,鄭訓可以拉過來。”

李忱道:“他執掌數千京兆邏卒,地位樞要,此事你親自去辦,務必妥當。”

李瀍道:“我明日便去,必有斬獲。”

李忱道:“明日你哪都別去,隔天再去找他。”

李瀍點頭,又道:“外面需要抓緊,船幫若把糧食運入長安,咱們就被動了。”

李忱道:“你放心,我有分寸。”

二人說完這幾句話,又飲了一會酒便各自散了,監押宦官王之普一覺睡到天明,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定定神,忙將安插在殿堂外的一名小宦官叫過來,問道:“昨晚我詐醉之後,他們可有什麼異常舉動?”

小宦官道:“兩位大王湊在一起說了段子,笑話幽州李太保的,隨後就各自散了。”

王之普追問道:“說話時神情如何,可曾東張西望?”

小宦官道:“沒有東張西望,神態平和,潁王說那個段子,光王沒笑他自己先笑了。”

王之普這才鬆了口氣,笑道:“他每次說段子都是別人沒樂,先把自己逗笑了。”

說完這話,監押宦官打發了小宦官出去,又叫過自己的親信,囑咐道:“跟着咱們大王,看看他去哪,明早再派人去潁王那邊問問,看看那位王今天都去了哪。”

光王李忱這日哪都沒去,早起練劍,然後看書,再去後園修剪花木,午後睡了一覺,和鋪牀的宮人行了一場**,起來後就和兩個清客下棋、論詩,天黑后王妃遣人相邀,不去,讀書到深夜,宿於書房。

潁王李瀍這日一覺睡到正午,起來吃了飯,在院中打狗趕貓,向晚時分帶着一個寵姬去了平康里,在相熟的妓家喝了一場酒,觀賞新排練的歌舞,中途技癢他還親自下場指導,亥時末回府,途中與京兆邏卒相遇,因邏卒偷覷他寵姬,該王破口大罵,揚言要搞死邏卒,回府後跟監押宦官劉大芬大吵一架,沐浴後與寵姬同眠。

一切正常,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光王府的監押宦官王之普這才把心放下,在記錄上寫下“平安”兩字結語。

第193章 你沒說謊第173章 柿子先撿軟的捏第707章 背後那隻手第312章 媚眼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656章 角力第555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第465章 白臉和紅臉第525章 這一劫在幽州第643章 清理門戶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535章 夜,驚變第15章 誘敵第199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153章 午後不打獵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723章 風意莊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115章 夜殺第550章 是大忠若奸還是大奸若忠第11章 人家的事你不要亂打聽第114章 他死或我亡第104章 夜難眠第24章 破局的是條鯉魚第411章 大功臣第599章 南征恆州第456章 落魄之王第147章 去還是不去是個問題第396章 你的腦袋是我的第42章 何處起波瀾第488章 大哥!賤人!第580章 算計第410章 戰西川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279章 無題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45章 膿包不挑不破第435章 小冤家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87章 壯漢第533章 後院起火第82章 你罵我是狗?第486章 別嫌我廢話多第272章 我不想殺人第59章 破城首功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506章 明朗的心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461章 萬事開頭難第432章 自投羅網第135章 木驢借箭第587章 重逢後的諸多不和諧第204章 二心第36章 築一座千年之城第247章 綁票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267章 闖宮第135章 木驢借箭第507章 欲求家宅寧第421章 爲己之利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55章 她也來了第114章 他死或我亡第628章 陽光海灘第551章 祝你馬到成功第637章 軟磨硬纏第236章 哄你來當官第70章 城局使和醫學院第56章 我就是個打醬油的第633章 過江龍第601章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322章 透明人第141章 誰是黃雀誰是蟬?第554章 自己跳出來作死第314章 襲破曹州(續)第183章 詐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726章 榮第490章 焦心第433章 活埋第247章 綁票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爲重第454章 死的蹊蹺第422章 刺相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692章 關內五軍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267章 闖宮第451章 跑路第186章 自投羅網(續)第739章 囚鳳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148章 花開四方第112章 又見兵變第405章 誰說我不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