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沒那麼順

七月的三晉大地熱騰騰的像着了火,羽林軍將軍韓江春的心裡卻似揣了塊冰,冷的透心透骨,整個人都涼瓦瓦的。從長安歸來後,李茂沒有派人來迎接他,長安的上奏院也沒派人護送他,他忽然成了一個外人,一個不相干的人了。

作爲李瀍和李茂和解的見證,韓江春不僅走出了天牢,還官升一級,做了從三品將軍。他本來有着很好的前程,也不止一個人勸他不要離開長安,許多事做了就是做了,想回頭談何容易,即便強行回了頭,也不可能恢復到過去了。好心人勸他說:以你這個年紀就做到了將軍,也算是境遇非凡,慢慢熬着吧,將來再不濟也不失一鎮諸侯。

但韓江春心裡明白,自己的身上已經打上了幽州的印記,走到哪都是幽州的人,帶着這個標籤,除非他從此不求上進,混吃等死,否則終將一事無成,白活了後半生。

“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全是我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只怨我自己。”

韓江春擦了把汗,望了眼頭頂上白花花的太陽,對躲在松林裡乘涼的同伴說:“越歇越熱,還不如抓緊時間趕路呢。”衆人懶洋洋地站起來,收拾傢伙準備上路。韓江春囑咐衆人把水囊帶上,這大熱天的路上斷了水可不是鬧着玩的,一時又嘀咕道:“今年的天怎麼這麼熱,江河湖堰都朝了天,入秋又得是流民四起咯。”隨從王冠說:“何必等到入秋,眼下流民就來了。”衆人閃目一看,卻見上百名衣衫襤褸的農夫正扛着自制的梭鏢烏央烏央地涌過來。

衆人本以爲是攔路劫道的,細細看又不是,一隊官軍正在追趕,看旗號是幽州雄武軍。

韓江春喝令衆人收起弓箭,打出羽林將軍的旗號,逃難的流民見松林裡藏着一支官軍,大驚失色,紛紛丟下武器,向官軍投誠。

韓江春派王冠前去接洽,一時帶回來一個姓張的隊頭,彼此通了名姓,韓江春問這些流民自何處而來。張隊頭答:“入夏後,河東一連三個月不落一滴雨,江河湖堰全乾涸了,各地秋糧絕收已成定局,這些人閒着沒事幹,拉幫結夥埋伏在商道邊準備搶掠商隊,補貼家用,恰卑下巡邏路過,就追了過來,可巧遇見了將軍。”

韓江春道:“你抓住他們打算怎麼處置?”

張隊頭道:“交給地方官處置。咱們遠道而來,對地方不熟,又要趕去關中迎戰吐蕃,管不了這些閒事。”

韓江春道:“他們落在地方官手裡只怕不死也得脫層皮,算了,放他們去吧,把他們的兵器收繳了便是。”

韓江春現在是三品將軍,朝廷的高官,這隊頭不敢不聽,又怕回去不好交代,便道:“兵站就在不遠,將軍且請歇息,待卑下走個手續就把他們放了。”

幽州各軍軍令嚴明,韓江春是知道的,自也不好強逼。衆人走出七八里,在一條几乎乾涸的河邊見到了張隊頭所說的兵站。兵站由驛站改建。韓江春在這恰巧遇到了一名熟悉的右廂的先鋒將,先鋒將便請他立即去汾州見李茂。

原來自李茂進軍河東後,便被四處而起的流民纏住。河東普遍乾旱,夏糧減產,秋糧絕收已成定局。這個時候若地方能體恤民生艱難,減免賦稅,好生安撫,斷不至於鬧到流民四起的地步。但河東地方官府應對災變之策是加緊搜刮,確保軍需,保障官吏,對百姓以壓服爲主,引發百姓躁動不安,紛起搶掠。

出兵之前,李茂對河東局勢的評估看來有差誤,面對四處星火的河東,他只得暫緩用兵,協調地方處置流變。

在汾州駐軍大營,李茂問韓江春:“朝廷讓你做羽林將軍,爲何不做?並非親貴出身,有沒有過得硬的軍功,三十歲前能混到將軍,自開國至今並不多見,你當珍惜纔是。”

韓江春聞言嚎啕大哭,連稱自己糊塗,聲言不敢忘本。

李茂讓蔡文才扶他起來,道:“無心之失可以原諒,爲人不忘本,縱然跌了跟頭也能站的起來。暫時留在參謀廳效力,從頭做起,你可願意?”

韓江春道:“願洗心革面,從頭再來。”

李茂將大元帥行轅設在汾州,統一指揮河中、河東兩地十三萬大軍,窺伺關中動向。關中戰事久拖不決,長安壓力極大,初都的壓力更大,現在已經不是在比拼刀槍實力,而完全是在比拼兩國的耐力。

朝中許多人對朱邪執宜圍而不打的策略越來越不滿,聯繫到李茂屯兵河中、河東境內,便有人指出朱邪執宜跟李茂暗中有勾結,欲壞關中戰事,以圖謀篡位。御史聞風奏彈。李絳大驚,與御史中丞談中立說道:“李太師屯兵河東,以呼應關中,爲關東健兒打氣,滅吐蕃威風,有大功於社稷,諸位爲何揪住不放,不能容忍。”

談中立笑道:“李太師究竟是爲關東健兒打氣,還是另有心思,各人看各人的。御史可風聞奏彈,此乃皇朝制度。皇朝還有制度:御史中丞與諸御史有高下之分,卻互不統屬,無權干涉御史奏彈,李相就不要爲難在下了。”

御史中丞不得不干涉御史臺御史奏彈那是開元以前的事,開元以後,御史中丞漸漸掌握御史臺實權,有能力干涉御史奏事,而且談中立在御史臺聲望甚高,便是不以勢壓人,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勸服衆御史做什麼不做什麼。

在談中立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李絳並沒有氣餒,又連續約見了幾個御史出身、能對御史臺衆御史產生影響的朝廷大員,設法替李茂做一解脫,結果盡被敷衍。忽有一日有御史當堂奏彈李絳爲藩鎮奔走說項,有損宰相威儀,有辱朝廷體面。

這名御史雖然不久後便被逐出長安,但衆人已經看清了皇帝對李絳的態度。

皇帝是恨鐵不成鋼,如此親重的宰相,竟然自甘墮落爲李茂奔走效勞,實在是有辱朝廷體面,此例一開,李絳的日子驟然變得不好過起來。

先前他每天都有機會與皇帝獨對,中書門下雖有四位宰相,但一切政務都出自他一人之手,現在皇帝不大見他了,中書門下也不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他用的人常莫名其妙被人彈劾,丟官罷職,灰溜溜地滾出朝堂。他做的事總是被無數雙挑剔的眼睛審視着,雞蛋裡面去挑骨頭。若是天下太平,李絳早已一紙辭呈,掛冠而去了,天子不用他,他也仍是大唐的忠臣,不能待天子爲難。但眼下,關中戰事未絕,關東十萬雄兵滯留關中腹地,李茂又屯兵河東、河中——對李茂的野心,李絳早有警覺,且一直沒有放鬆警惕。

長安距離長安還很遠,他不忍走,不能走,只能忍辱負重繼續堅守着。

李茂屯重兵於河中、河東,長安固然感到如芒刺在背,惶惶不安,鳳翔城下的關東將士卻倍感鼓舞,軍人就是軍人,眼裡只有征戰,不懂朝堂上那些勾心鬥角的狗屁事。跟人放對,自家兵強馬壯,身後兄弟衆多,這當然是好事。

有了這樣的底氣,唐軍各部主動出擊,取得了一連串的小勝,積小勝爲大勝,最後達到全勝對手。

吐蕃人的實力和信心被一點一滴地消耗着。這讓初都十分苦惱。因爲關中氣候酷熱,初都不慎染上了疥瘡,軍中僧醫束手無策,初都手腳潰爛,苦不堪言,已經有了退兵的念頭。

裴家三兄弟聞訊大驚失色,吐蕃人有隴西可退,他們卻向哪退?作爲叛國的交換條件,吐蕃人將鳳翔、涇原、靈武三鎮送給他們作爲封地,若鳳翔不守,其他兩鎮也必然守不住。三鎮軍士願意跟着他們造反,是對朝廷苛政的反抗,但要讓他們退往隴西,寄人籬下,料必誰也不願意。軍士譁變、逃亡,他們三個光桿“王”去了隴西又有何用,弄不好會被吐蕃作爲跟大唐媾和的籌碼交還給大唐。

那他們可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第410章 戰西川第615章 馭內要嚴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60章 不速之客第286章 事有些難辦第608章 我治下的幽州(續)第307章 以後請叫我秦墨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583章 可以做個好夢第384章 宜春院裡無大事第253章 冰山一角(續)第193章 你沒說謊第459章 誰來當老大第663章 代理人起於江南之地第551章 祝你馬到成功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51章 新官三把火第388章 有我的就有你的第153章 午後不打獵第536章 平定叛亂和大清洗的開端第325章 作保第346章 布子(續)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654章 那些王第248章 綁票(續)第606章 王氣不能泄第177章 搶人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32章 你不能把醋當酒喝第547章 先下手爲強第72章 土地公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363章 沒法給你解釋第523章 我很滿意第433章 活埋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611章 杯具和洗具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626章 和爲貴第645章 煽風點火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56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4章 夢醒時分第354章 以暴制暴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347章 唐冢第638章 各有打算第346章 布子(續)第655章 未雨綢繆和突發事件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134章 十萬錢,莫要走第487章 木馬計第230章 你跟我動刀子第27章 這事兒不能算完第364章 天塌下來哥哥替你頂着第666章 弦上箭(續)第299章 何去何從第381章 貴妃偷窺我第736章 點畫江南第127章 小賊驚馬第590章 火燒天使第736章 點畫江南第371章 鋌而走險第254章 有權要用第719章 鐵壁合圍第245章 薦人第495章 那道門的後面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236章 哄你來當官第55章 她也來了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第180章 請你吃罰酒第212章 名正言順第212章 名正言順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87章 刺將第201章 講武堂趣事第67章 他想明白了第514章 這卻是個謎第64章 借刀殺人第214章 妻妻妾妾第149章 鄆州,我來了!第525章 這一劫在幽州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209章 跑路是門技術活第538章 賞他個活埋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122章 薦將第5章 叫我去見官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728章 共享天下第227章 王孫不全是紈絝第107章 唾面自乾是種修養第240章 乾柴和火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613章 年輕人,要慢慢來第118章 追將(續)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642章 化國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