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遇挫時候,想起他

bookmark

七姑娘候在門外,透過洞開的鎏金硃紅門牆,只見殿內燈火通明,玳筵羅列。兩層的鐘鼓樂臺,置於大殿門庭兩側。有樂人敲磬而歌,古樂隆隆。

她擡眼,順着鋪在金磚曼地上的軟毯,筆直望過去。只見御座之上,文王身畔安置一寶座。有一宮裝美人伴駕在側,斟了酒,高高揚起皓腕,半倚半就,喂到文王嘴邊。

已然猜出那人便是招她來此,十分得寵的昭儀娘娘。七姑娘目光再不停留,只在席間,焦急搜尋那人身影。

御座下,他跪坐太子右首。她目光稍一偏轉,恰好,對上他沉靜而俊朗的面龐。

笙樂靡靡,他與她之間,隔着一衆披輕紗,打赤腳,執綢扇的舞姬。叫她看不清他眼底神色。

視線頻頻被舞姬所阻,她眼前是一片翻飛的嫣紅扇面。他的面孔,模糊隱在紅彤彤的綢扇之後。她只勉強見得,他搭在案角,半幅鑲金邊的衣袂。

許是僅只一面,他身上透出的沉穩,給了她底氣。七姑娘輕吐一口濁氣,遙遙觀望,但見賀大人已闊步行至御前,拱手施禮。

文王擡臂,緩緩一壓,縈繞於殿內的鼓樂,便如同絕薪止火。中央獻藝的舞姬,也倒退着,如潮水般退出殿外。

七姑娘立在門前,聽聞君臣兩人,客套寒暄幾句場面話,江陰侯又起身告了罪。賀大人這才與江陰侯一道,返身入席。

這時,方纔給七姑娘傳話那太監,噔噔竄上玉臺,不兩步,拱着背脊,伏在巍昭儀腳下。高聲回稟,娘娘傳召的女官,此時已到了門外。

七姑娘心頭一跳,掩在袖袍下的小手緊緊握拳,暗道一聲來了!

守着“大方穩妥,不急不躁”,這條後宮裡永遠挑不出錯兒來的規矩,七姑娘兩手扣在胸前,微微斂目。行進間一派端莊恭謹,只經由他案前,幾不可察的,腳下稍稍一緩。

她低垂眼簾,眼角瞥見他投在她面上,安然而沉着的注目。她抿一抿脣,終是越了過去。

之後平平穩穩,一路到了御前,面上瞧不出絲毫怯場。看在諸人眼中,這位燕京小有聲名的秉筆女官,身形玲瓏,尚未及笄。頭一回面聖,能有如此氣度,似模似樣,倒也沒辜負她女官的名頭。

“你便是那姜氏女?”昭儀娘娘端着團扇,一顰一笑,皆成風情。團扇掩了她小半下巴,扇面上繪着墨彩美人圖。畫裡畫外的美人兒,競相爭豔。兩相一比照,自是爲了應景,悉心妝扮一番,仿若那月裡嫦娥,玉貌花容的昭儀娘娘,顏色更爲殊麗。

七姑娘有半個官身在,只深深一福,倒是免了她跪拜之禮。

“下官參見王上,參見昭儀娘娘。回娘娘的話,下官乃泰隆姜氏女,家裡排行第七。”

看她規矩不錯,說話聲氣兒平緩,條理分明。巍氏免了她禮,又令她擡頭仔細端詳一番。這才向公子成那處,哭笑不得,嗔他一眼。

就這麼個半大不小的丫頭,容貌尚可。哪裡又值當他特意進宮,懇請她在文王面前,幫他說話。

藉着擡頭的空當,七姑娘總算得了機會瞻仰天顏。

文王年過四十,五官端正,樣貌威儀。觀他面相,早年也該是一壯志酬籌的英偉少年郎。只可惜,許是長年政令不通達,眉宇間繚繞着一絲抹不去的鬱郁。額頭刻着兩道深深的皺紋,緊抿的嘴角,微微有些下拉,無端就顯出幾分老態。

“便是此人招永樂哭鬧一回?”座上之人,此言一出,底下人紛紛交頭接耳。只七姑娘怔然立在當場,不明白她何時與帝姬牽扯上干係。更何況,聽文王這口氣,非是好事。

七姑娘一臉不加遮掩的迷糊驚悸,加之王宮盛宴,還是頭一回,宣召二品之下的女官覲見,更令不知情的衆人,起了好奇之心。

幼安伴在國公夫人身旁,甫一見她入殿,因着能夠得見對面那人,欣欣然的喜色,頓時消去大半。這會兒再聽聖上這話,彷彿大有降罪的意思,幼安只覺峰迴路轉,大快人心。

“父王!”永樂帝姬聽上首兩人提了自個兒的名號,本就是坐不住的主,此刻更是噌一下站起身來,胳膊一撇,掙脫婕妤娘娘的桎梏,拎着裙裾,急急奔至七姑娘身前。

“這人很會講故事,講的故事,比書裡的得趣兒。”小小的人兒,頤指氣使,直直指着七姑娘鼻尖,一頭轉身,賣弄似的,將午後聽來的故事,繪聲繪色,當堂顯擺。

若說七姑娘剛纔還是一頭霧水,如今她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她給冉江講的故事,不過是爲了最末那兩句,信口胡編的。她哪裡能料到,四面兒開敞的湖畔水榭,還藏着這麼個不守宮規的帝姬,聽人壁角。

七姑娘低眉斂目,雖則事出突然,可她腦子靈光。就算她無意中給永樂帝姬講了個小孩子聽來,頗爲新奇的故事,可這事兒,怎麼也輪不到巍昭儀宣她進殿。

記起文王方纔模凌兩可,不陰不陽的問話,七姑娘深深頷首,心頭暗驚:莫非,這位自來驕縱的昭儀娘娘,是欲借帝姬之手,衆目睽睽之下,強行給她落個罪名?

回想女官試那會兒,她可是大大掃了內廷顏面。內廷背後的主子,不就是太尉府巍氏?巍昭儀能爲了逞一時之快,給將軍府難堪,更何論她這區區女官。

七姑娘心頭一緊,微斂的眸子裡,只一瞬間,已生出諸般念想。

沒等她拿定主意,是否搶在前頭,主動請罪,便聽永樂帝姬,得意洋洋,最後一字兒落下。更主動靠近她,仰着頭,牽了她裙襬。

永樂張揚之後,淡淡的帶着失落。夾雜着幾分委屈,仰頭看她,老氣橫秋吩咐道,“母妃不答應本宮討要你,好在王兄應了本宮。往後王兄納你進府,他不會關了你在後院。你可記住,你能一躍飛上枝頭,可都是本宮替你牽線搭橋。你莫忘了本宮的恩惠,得空進宮,多給本宮講好聽的故事纔是。”

永樂是真心喜歡她這人,姿態雖擺得高,話也說得不尊重,可憑她帝姬的身份,換個人,這會兒還真得搖尾乞憐,磕頭謝恩。

七姑娘便是猜想自個兒要被文王降罪,也沒這會兒聽永樂一席話,來得駭然失色。一刻也不敢耽擱,七姑娘重重跪拜下去,深深俯着身子,驚怕從四肢百骸裡鑽出來,直往她頭上躥!

她能從永樂帝姬的眼裡,讀出單純的欣賞與歡喜。就好像小孩子得了新奇的玩樣兒,惦記着一定要鬧得人盡皆知,誇她一誇。

她如今便是永樂瞧上的新奇物什,這位年幼的帝姬,想要衆人認可她的眼光,更覺得將自個兒舉薦給她的王兄,便是一出兩相歡喜的大好事兒。

可永樂到底年幼,根本不知曉,只她今日這話,足矣令她陷入險境。

如今七姑娘已是猜到,能令昭儀娘娘開口,方纔又意味深長,仔仔細細端看她。永樂口中的王兄,八成便是那三皇子公子成!

不說她千百個不樂意與公子成湊對兒,便是因着那人的緣故,她對太尉府與公子成一黨,實則心裡,是存了怨忿的。

愛屋及烏的道理,反過來,亦然講得通。她不敢想象,巍昭儀母子今日若是得文王應允,那人……心頭該是何種滋味。

他對她的用心,便是她鐵石心腸,也被他捂熱了。

七姑娘心裡揪痛,不爲自個兒,卻是爲他。她若被指婚公子成,令他情何以堪?!

他尚且在爲違逆顧氏族中議定的親事,爲她籌謀。不惜與家裡人僵持,除大事外,鮮少回府。只夜夜陪着她,怕她一寂寞,便勾起想家的心緒來,於是他代替了太太,代替了姜昱,於她並不熟悉的燕京,給她一個溫暖而安定的懷抱。

七姑娘額頭緊緊貼在交疊的手背上,除了驚痛,懼怕已是翻江倒海,洶涌而來。

她與他朝朝暮暮日久,那人的脾氣,她豈會一點兒也摸不着?他從來不是好相與之人,幾年如一日,辛苦謀劃,環環相扣。她不欲因了自個兒,讓他早佈置好的棋子,亂了分寸。

更何況……七姑娘狠狠閉一閉眼。永樂一席話,聽在帝王耳中,未必就不會變了味道。

七姑娘跪地,一言不發。請罪的姿態,擺得端正。如今輪不到她辯解,不該開口的時候,沉默抵萬金。說不得她如此不爭不辯,忍氣吞聲的模樣,還能爲自個兒換來一條活路。

七姑娘雖見不着文王面色,事實卻被她料得分毫不差。

周文王起初面上瞧不出喜怒,只當永樂提及“飛上枝頭”,目中冷芒暴起。

深宮中的女子,爲求他一夕恩寵,花樣百出。文王得閒,不吝施捨,只當逗了阿貓阿狗。換了政事煩擾,心頭鬱結之時,若然有人心懷不軌,徑直打殺了作罷。

如今便是將七姑娘想做了那德行敗壞,滿腦子歪心思,使心計,借永樂出頭,攀龍附鳳的虛榮女子。自然看她,也就百般不順眼。

永樂心思雖單純,卻也察覺情形不對。再觀父王目中厲色,已是嚇得乖乖閉上嘴。拎着裙裾,遠遠避開去。

七姑娘跪伏着,鼻尖險些碰到鬆軟的毛毯。察覺身旁動靜,於旁人看不見處,緩緩睜了眼。餘光瞥見身旁尺寸小巧,緞面上繡金鳳的軟履,急急忙忙,惶急避讓她,心裡不是不心寒的。

孩童最本能的反應,趨吉避凶。

被她料中了麼?終是引得文王動怒。方纔還糾纏不休,聲聲喝令她多進宮走動的永樂,如今已是棄她不顧。

永樂的喜歡,只因一時興起,膚淺而蒼白。

情不自禁的,她想起他。

他的情意,又當如何?冥冥中,她期盼他是何反應。更怕卻是,他不會令她失望,卻會令她無法言喻的,悔恨懊喪。

第三一三章 嫩剝菱角,不比剝她第140章 小七的縱容第二四六章 他教她的方式第八十四章 幹正經事兒第三十七章 應他兩事第三三零章 越挫越勇的小七第三七三章 夫君,妾身無憾第170章 最是明媚好春光第109章 破廟(4)第109章 破廟(4)第三一八章 待嫁(下)第184章 但爲君故第185章 她不知道的事第七十七章 香來渡第416章 番外石頭記第四百章 偶有小疾,誰人心疼?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172章 魔高一尺第142章 流水落花第三一九章 秦晉之花嫁(上)第171章 馬失前蹄?第三零二章 都聽阿瑗的,休要惱怒第152章 他所給予的第129章 此生不換第三十四章 禍事上門第156章 暖夜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四零四章 此“寵”彼“寵”第三九七章 成長的煩惱(一)第二十五章 擡眸一瞬第二四五章 它說,一夜不見,想...第159章 明槍暗箭第二十八章 夜宿第二八六章 最是小七,綿裡藏針第三六零章 驟然發難第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三六一章 小心房,大氣量第二八四章 冤家路窄,陰影處那...第五十八章 瞧上哪個?第二四六章 他教她的方式第三五九章 好戲開鑼第三六九章 幾步之遙,生死一線第273章 春風如有情,發我枝上花(文字)第三八四章,父愛如山,有子顧崇第三四四章 那人雖無恥,可眼光信得過第八十一章 半山腰第三六四章 芝麻開花,美夢可期第三六五章 去歲佳景,今猶在第三六九章 幾步之遙,生死一線第二六四章 原是他捨不得人……第七十一章 可以耍賴的嘛第186章 與君同第二九四章 事成與否,撲朔迷離第二零四章 巷子裡的身影第二十二章 世子過問第131章 秋意濃(1)第二零零章 靠近他,感受他第七十二章 入學(上)第143章 何日君再來第三二九章 有骨氣的,與打歪主意的第二七六章 如今就不算巴結?第一章 姜家小七第十八章 與她庇護第五十四章 麓山夜話第159章 明槍暗箭第三三二章 圍爐夜宴第四一二章 是爲夫妻第141章 恍然若失第二四六章 他教她的方式第三六一章 小心房,大氣量第三八零章 出其不意,分崩離析第三三零章 越挫越勇的小七第九十一章 乍暖還寒第八十章 不容抵賴第174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三章 入學(下)第二四二章 一諾千金,舉世無雙第143章 何日君再來第五十四章 麓山夜話第三三四章 大機緣,旦死何妨?第三五四章 喜歡他的心情第三七九章 全然不同的溫和第192章 醉花蔭(3)第三一六章 當歸血鱔第三零八章 他道“好事。”第168章 只道相思苦(文字)第二零六章 姑姑,阿舅稀罕外頭相好的麼?第三七零章 心思不同,風景不同第二九二章 他在暗處,默默陪伴第二三一章 世子相中的,是大周...第三七零章 心思不同,風景不同第179章 江漢春風起第三一七章 待嫁(上)第三二零章 秦晉之花嫁(下)第139章 方知相思第二四一章 郡主能安定,下官也...第三二六章 何需你記?去問你婢子。第二二七章 他與她的距離,在緩...第二五一章 做你最得意的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