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

李嗣業不自覺地點頭,認爲張小敬有道理,剛安心地坐在地上,這纔想起剛纔急需解決的問題,大聲地道:“不出去怎麼行?我妹妹一人待在家裡!我要是出不去,她就有可能餓死!”

張小敬嚴肅地皺起眉頭:“你剛剛怎麼不說,此事對我來說何其簡單。”

李嗣業很想爆粗口,老子剛剛愁眉不展,焦急地去哀求獄卒,你難道沒有看見!

他理智地收斂起了怒火,現在急需這位長安城的地頭蛇給想辦法,口氣也軟了很多:“敬郎,你若是有辦法,趕緊幫我想想,嗣業感激不盡。”

張小敬託着他的肩膀站起來,低頭說道:“安心地在這兒坐着,你妹妹的事由我來處理。”

他走到牢房的木柱旁邊蹲下來,眯起獨眼朝着外面喊叫:“牢頭!牢頭!”

皁衣獄吏提着木棒罵咧地走過來:“吵什麼吵,要死麼!”

張小敬仰頭說道:“我腦殼痛,馬上就要疼死了,要買藥。”

李嗣業以爲這獄吏會給張小敬點兒教訓或者拂袖而去,沒想到對方竟蹲了下來,露出一絲貪婪的笑容問:“你想買什麼藥啊。”

“當然是買能安心的藥。”

張小敬從懷裡掏出一餅香料盒,這香料盒卻是銀製的,獄吏滿心歡喜地去拿,張小敬卻縮了回去說:“這不是給你的,你帶着這個去敦義坊的聞記香鋪找聞老大,用這個從他手裡交換一千錢,帶他來牢裡看我。”

他把銀製香餅盒遞給獄吏,獄吏卻推了回來,低笑了一聲道:“上面吩咐下來,你們兩個是重要犯人,按規定是不能探監的。”

張小敬用獨眼審視了這個貪婪的獄吏一眼,硬把香餅盒按在他手中說道:“這個銀盒加上裡面的香餅價值三千錢,你去聞記香鋪找聞無忌等價交換,這樣如何?”

獄吏低低笑了一聲:“這還差不多。”

他旁若無人地站起來,用賊眉瞟了瞟左右,才故作大聲道:“頭疼是吧,等着!我去給你買藥去。”

李嗣業驚愕地瞪大了眼睛,竟然這麼簡單,他不明白這獄吏剛剛對自己的態度如此惡劣,到了張小敬這兒卻這麼好說話。

張小敬靠着牆坐了回去,輕鬆地嚼着稻草扭頭對李嗣業說:“耐性子等着,等我兄弟來探監,你們家枚兒就有着落了。”

李嗣業嗯了聲,扭頭笑笑:“挺有辦法的,怎麼做到的。”

“你說這個,”張小敬撣着眼窩中的塵土,指着外面的這些獄吏說道:“這些人跟我們一樣,就掙那麼一點小錢,還被上司找藉口扣來扣去,僅憑發餉哪能養活家小。這年頭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京兆府的大牢裡做獄吏可算個小肥差。不過他們足夠謹慎,只有熟悉規矩的人才能用得上。我剛剛說的頭疼買藥,就是他們與犯人之間約定好的黑話。”

李嗣業恍若洞明,原來黑話行話這些東西早已有之,他今日纔算是見識到。

過了沒多久,獄吏果然把聞記香鋪的聞老大給請來了。李嗣業仔細看了看,這聞老大看上去四十多歲,面相實誠穩重,只是擡頭紋較多,穿着染青色花紋圓領袍,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他身邊還跟着一名少女,用手攙扶着瘸腿的聞老大,兩人面容相似,瞧起來應當是父女。少女長着很白皙的鵝蛋臉,身上的香味很濃,那股清香撲面而來驅散了獄中的黴濁氣,讓李嗣業感覺這少女更加清麗可愛了。

他很自覺地沒有上去湊熱鬧,這是張小敬的熟人而不是他的,冒昧上去很容易討嫌。倒是張小敬和聞老大交談了幾句後,伸手對李嗣業招了招:“嗣業,過來。”

李嗣業把雙手捅到了袖子裡,很乖覺地走到了木柱旁,張小敬拍着他的肩膀給對方介紹說:“這是李嗣業,我才認識沒幾天的兄弟。”

“嗣業,這是聞無忌,是和我在西域當兵一起過命的交情。”

李嗣業很恭謹地朝對方行了個叉手禮,搞得聞無忌很是惶恐,連連擺手說:“不必這樣,既然小敬的兄弟,我們平輩論交即可。”

張小敬扭頭瞅李嗣業一眼,表情裡有責怪的意思,這讓李嗣業很是窘迫,看來行禮是個嚴肅事情,弄錯了有很大麻煩。

好在張小敬略過了這一節,對聞無忌低聲說道:“李嗣業有一個妹妹,才八九歲,小名喚做李枚兒,她獨自待在新昌坊家中。你去找到不良人張魯,讓他帶你們過去,把李枚兒接到你們家中住些日子。等我們兩個人被放出以後,再去把她接回去。”

聞無忌拱起手,面朝李嗣業說道:“嗣業,你放心,離開這兒我立刻把令妹給接出來。”

李嗣業連忙拱手拜謝:“多謝聞大哥出手相助。”

聞無忌微微一笑表示無妨,扭頭便皺眉對張小敬問:“你們到底犯了什麼事情,倒是跟我說一說,是否需要我託人在外面走動?”

張小敬搖了搖頭,眯着眼淡然說道:“此事有些特異,你還是少知道些爲妙。不過,我聽說你的聞記香鋪多有達官貴人造訪,能不能隱晦地打聽一下,太子東宮最近有什麼秘聞傳出。”

聞無忌吃了一嚇,果然是有些特殊,竟能牽連到東宮。他警惕地回過頭去,看看四周無人,點點頭把此事記在心裡。

李嗣業站在一旁,目光不由得往少女身上去看。這是他來到大唐後,首次近距離觀察大唐的女性,好奇是有的,動心卻不至於。這纔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剛剛褪去了總角,也剛剛懂得愛美。她頭頂扎着墜馬髻,左右各插了一支銅釵與步搖。穿着白色的絲衫,櫻桃色的長裙高高地繫到胸前,絲帶在胸口的上方打出彩結,給人一種青澀婀娜的錯覺。

那收了錢財的獄吏很快前來,他生怕被上官發現斷了差事,低聲催促道:“時間到了,兩位快走罷,大不了下次來我不收你好處。”

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