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

bookmark

太真觀是長安城內少數幾個皇家出資修建的的宮觀,觀內皆是道門女修士。自從公孫大娘帶着弟子李十二孃去年雲遊歸來後,她便徹底拋下了劍器舞的手藝,從上任觀主手中接過觀主之位,安心做起了她的觀主。

她在開元初年名聲鵲起,成爲唐玄宗宮中劍侍,每逢上元節和皇帝生日千秋節時,公孫大娘必然要在宮宴高臺上表演,引起四方來賓雷動,被稱之爲盛唐第一的技藝。草聖張旭和畫聖吳道子都因觀看她的劍舞而悟書法和繪畫之道,如果連杜甫也算在內的話,那就是她的劍舞成就了三聖之道。

這樣一位在藝術上成就如此高的大咖,卻爲何會黯然隱退,出家與古卷拂塵爲伴?李嗣業猜想,可能與兒女情長有關,能拖女人後腿的也只有情,她也許是愛上了一個永遠不會有結果的男人,才脫離了紅塵,皈依了三清?呵,沒想到自己這樣的七尺漢子,竟然也有八卦的天賦。

李嗣業要去見的,就是這樣一個牛掰的女道長。其實來的路上,他就在想,如何才能使這樣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大咖拒絕他弟子嫁給他。

沒錯,就是拒絕。他不想娶李十二孃爲妻,但是又不知該如何推拒這樣一個主動上門的娘子,最簡單實用的套路就是,努力讓她的長輩厭惡你,這樣他就可以成功地被棒打鴛鴦。

所以他特意沒有洗臉,瞌睡的眼屎還掛在眼角上,買來的拂塵隨意搭在肩頭。頭上有破洞的襆頭黑紗也沒有換,一撮頭髮從破洞中擠出,給他的落拓增添了幾分韻味。試問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傢伙,有幾個長輩會喜歡?

不喜歡就對了。

太真觀位於太極宮掖庭宮往西的修德坊內,位置相當偏僻。李嗣業入坊時,險些被坊門的武侯攔住盤問,但對方看到他的五品武官服,只好避退到一旁。

坊內鬱鬱蔥蔥的槐樹將道路掩住,他走到近處才能分辨下一段路在哪兒。在這座巨大的城市內,土生土長的長安人都不能將城市走遍,萬年縣的人跑到長安縣的坊區內會迷路。

李嗣業現在就迷路了,他看到了前方紅色的廟牆,牆內有樹冠參差的果園,走到門口看到僧侶才知道這是佛門寺院興福寺。

上前與和尚打聽之後才知道,太真觀在坊中的東北角,他掉頭折返而去,沿着民居的前街走過,甚至還翻過了一座小山,清冷僻靜的太真觀纔出現在了眼前,觀牆呈白色,左右竟然有兩座正門。

一觀二門這種格局他還從未見過,便朝着有人值守的大門而去,被守在門口的四個人攔住:“站住,做什麼的!”

“我乃萬年客,前來拜訪觀主。”

守門人倒也沒有計較他的身份,伸手朝另一邊的大門指着說道:“那纔是太真觀的正門,這邊兒不是!”

李嗣業心中奇怪,不由得多看了這大門和守門人一眼。比起太真觀的正門,這道門顯得更爲簇新,也更爲氣派,很容易被人混淆。這四個男子沒有喉結,說話聲調也比較圓潤。

他拱手告退而去,走到了太真觀的正門牌樓,進去後有兩座石橋,兩道門,穿過這兩道門後,他才被一名手執拂塵的道姑給攔住:“你乃何人,來我太真觀何故?”

李嗣業兩手交抱,叉起大拇指反問:“太真觀中是否借宿有一位李十二娘子,她的恩師可是貴觀的觀主?某特來拜訪。”

道姑訝然地看了李嗣業一眼,才又叉手回道:“外客請稍等,我這就去問一問。”

她搭着拂塵往宮觀方向走去,李嗣業站在門口向內探望,道觀內的佈局竟不是中軸線排列,右側是道姑們居住的院落,有月洞門相隔。三清殿位於左側的土臺上,殿前生長着一顆流蘇樹,枝幹虯結壯碩,樹冠頂端結滿了細碎的白花。在這樣晴朗澄藍的天日裡,白色代表了潔淨和肅穆的美好。

樹下身穿素白色襴袍的女子手執長劍翩翩起舞,身形彷彿蝴蝶逗引枝葉,手中長劍如秋水波光瀲灩,折映在樹下又似海市蜃樓。樹頂飄下的落花隨着波光起伏盪漾,宛如落在水中的繁星。她側身橫出,手中的劍上挑,有勁風掀起了碧波,碎花落在碧波上,聚集在恍若星河聚集;那劍勢向下時,是春潮過後,繁星湮滅。十二孃反手收劍負於身後,波光黯然收斂,落花失去了支撐,如紛飛的雪花般飄落下來。

等在一旁的女道士都看呆了,片刻之後纔回過神來,快走兩步上前叉手,伸手朝李嗣業這邊指了指。

李十二孃點了點頭,把長劍收入鞘中,雙手負於身後輕快朝李嗣業走來,轉瞬間高人風範全無,盡是小女兒姿態。

剛纔那一刻,李十二孃宛若風中的仙子,美得讓人心悸。

李嗣業在心裡說服自己,那只是藝術形象,藝術家和武夫,本來就不搭調麼。

他擡起雙手鼓了鼓掌,笑着說道:“舞得真漂亮。”

李十二孃來到他面前,她頭上用白巾扎出一個矮髻,其餘長髮均垂在肩後,白色襴袍修長挺拔,隱約有一種中性美。

她翹起酒窩莞爾一笑,想起自己幾個月來的辛苦等待總算有了成果,索性拋棄寒暄,直接入題問道:“我的八字你記得了沒有。”

“我忘了。”李嗣業回答得坦蕩蕩。

十二孃沒好氣地剜了她一眼,低頭說道:“我的生辰是辛酉年九月初六巳交午時,你既然忘了,肯定沒有找人幫我們合。把你的生辰給我,我讓我師父幫我們合一下。”

“我的生辰……我也忘了。”沒錯,這可是真忘了,自從他魂穿了過來的那一天,就沒記得過。

“你,”李十二孃怨念深重地看了他一眼,壓抑不快抿嘴笑笑道:“不記得也沒關係,京兆府有戶籍注色,用案牘術就可以輕鬆查出。我師父與京兆府尹李峴關係不錯,這點兒小事他定會幫忙的。”

人脈強很了不起嗎?李嗣業碎碎念地撇了撇嘴。

他低頭看了看搭在肩上的拂塵,伸手取下來,雙手架着遞出說道:“昨天想着今日前來拜訪,特地給你師父尋了一件禮物。”

十二孃伸手接過拂塵,低頭笑着說道:“我師父最近潛心修行,一般不會見外客,如果是你的話,就另當別論了。你跟我來。”

她伸手牽住了李嗣業的袖子,引着他往前走,李嗣業四處張望,左右都有道姑在清掃地面,她們都低着頭,不曾往這邊看一眼。他鬆下一口氣來,沒想到自己竟然比女子還要難爲情。

她把他引到流蘇樹下,低聲叮囑說:“你就在這裡等我,不要走開。”

說完她頷首含笑,飄然轉身,身後負劍,手執拂塵,拖着襴袍的下襬飄然而去。

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