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

bookmark

吃過早飯之後,李嗣業對坐在堂屋房檐下獨自玩耍的李枚兒說道:“你獨自留在家中,我到西市上去一趟。”

“我也要去。”

李嗣業猶豫了一下,點點頭道:“好吧。”

他進入東廂房,把藏在水罐中的銅錢取出兩串放在懷中,與李枚兒出門,用銅鎖把大門給鎖上。

他首先要在西市上租賃一間店鋪,若是自己去找只會茫無頭緒,還是需要託個熟人,所以他找到了張小敬,張小敬又找到了趙魯,趙魯帶他們去找西市上的同行。

趙魯這種中間商叫做牙儈,他是牙儈中最不入流的,西市上腰纏萬貫的,纔是真正的牙儈。

事實證明李嗣業找人是對的,西市上有許多規矩,其中一條就是大宗交易和租賃店鋪必須找牙儈,你就算直接找上去,人家也未必會租給你。

西市上所有的地皮都屬於西市署,店鋪的轉租,加蓋,修繕都必須獲得西市署的批准。趙魯介紹的這位牙儈辦事極其熟絡,看了店鋪之後直接與李嗣業商定價格,然後到市署去加蓋公文,李嗣業咬牙掏錢先付半年租金,他只跟店鋪的主人打了個照面,事情就這樣辦成了。

牙儈領着他們來到西市一條橫街上,這裡的店鋪中有賣胡餅,畢羅,也有酒肆和熟羊肉鋪子。他即將要租的鋪子位於街道偏中,左右和對面都是賣湯餅和胡餅的,地段不是很理想。

店鋪是普通房屋樣式,左右兩扇小窗,門板是上下插在凹槽中,可以拆卸。他必須從旁邊的小門進去,才能從屋內把門板給拆下來。

店鋪進深三丈,寬只有五丈,對於他這做小本生意的人來說足夠了。牙儈將蓋章的公文遞到他手裡,交割完成後離開。

趙魯站在店鋪的門口直搖頭,他實在是搞不懂,李嗣業已經得到了太子的青睞,不在家中等着太子府的人召喚上門,竟然真在這裡做起了買賣。

“嗣業郎,商旅最賤,公門爲高,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李嗣業邊與枚兒收拾店鋪,一邊說道:“我這人幹不來伺候人的活,生怕出錯,還是做買賣好。”

趙魯牙疼似地哼哼了兩聲,果然這世上是什麼人都有的。

李嗣業花去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到西市上採買了糊爐子的紅泥,從鐵匠鋪裡買來鐵鏊,從樵夫手裡買來兩擔柴。其餘分別採購了木案,盛放餅的木製容器,兩鬥麪粉,一捆野蔥,三兩花椒,結成硬塊的羊油。

張小敬和趙魯幫完忙之後,便回到了萬年縣廨,他們也有自己的營生。

李嗣業的蔥花餅鋪在第二天上午開業,悄無聲息沒有做任何的慶祝儀式。

他用紅泥砌成爐子,點燃了木柴從底部向上燻烤,直至把軟泥的爐膛燒做了堅硬的結痂。他把清洗乾淨的鏊子架在爐子上,然後把發好的麪糰用擀麪杖擀開,塗上羊油,灑上切好的蔥花,鹽巴與烤乾的花椒一起磨製成粉,均勻地灑在薄餅上。

發熱的鏊子上塗上羊肉,用竹條挑起揉制擀好的麪餅,放在了鏊子上,立刻發出了哧哧的響聲,香味也逐漸散發出來,沿着街巷向外飄蕩。

對面守着胡餅攤位的粟特人聞到了這股香味,瞪大了眼睛注視着對面悠閒烙餅的李嗣業,粟特人察覺到了這香味的殺傷力,眼珠子掃視在新煎好的蔥花餅上。心裡在暗暗地琢磨,這是哪一種的餅的變種,這人一定是討了巧,改變了配方。

那餅的賣相真好,兩面金黃,薄餅中似乎還夾雜着無數層,那深綠色的是什麼佐料。胡餅店粟特人不自覺地流下了涎水。

李嗣業把兩面烤製成焦黃色的餅放在案板上,用刀平均切成六塊,用薄薄的麻紙夾了一張遞給李枚兒。

李枚兒接過餅立刻吭哧吭哧地大嚼了起來,

李嗣業回頭問她:“枚兒,好吃嗎?”

李枚兒的嘴上沾滿了油漬,連嘴脣都反射油膩光澤,她把口中的餅嚥下點了點頭:“太好吃了,阿兄,咱們肯定能賺大錢。”

張小敬和趙魯今天沒有來參加開業,他們沒有口福。

連着攤了幾張大餅之後,李嗣業取掉了火爐中的柴燼,蹲在門口等待客人上門。

最先到來的是一名書生,他先是踱步到對面的胡餅攤上,突然聞到一股香味兒,循着味道走了過來。

排列在案板上的餅色澤焦黃,賣相極好,書生指着問李嗣業:“這是畢羅嗎?”

李嗣業搖搖頭:“不是,這是蔥花餅。”

“我從未見過此物。”

“你可以先嚐嘗。”

書生從餅上撕了一塊,嚼在口中,點點頭問道:“多少錢。”

“五錢一張。”

書生倒吸了一口涼氣:“你這有點貴啊。”

李嗣業卻突然把頭扭到街巷口,總感覺有人在暗處窺視他,隨即面色如常地回過頭來:“不算貴,要不你來兩張?”

書生斟酌了一下,擡頭望着店鋪房子說道:“你這店還沒有掛幌子吧,要不然我給你書寫一幅,換你四張餅如何?”

不等李嗣業回答,他又補充說:“我再給你題一首詩,助你生意興隆,如何。”

李嗣業店裡準備有一條麻布幌子,還沒來得及買筆墨,況且他對書法一竅不通。

他攤開手搖搖頭:“可我沒有筆墨。”

“我有!”書生不待李嗣業點頭同意,繞過爐子和他跨進店鋪內部,從懷中掏出了布包,抖摟開來,裡面果然裝着筆墨硯臺。

店裡唯一的案几在店鋪門口盛放餅,書生把硯臺放在地上,蹲下開始磨墨。

“拿布來!”

李嗣業咂了咂嘴,書生這話說的倒是挺有氣勢。

書生問李嗣業:“店家貴姓?”

“姓李。”

李枚兒將麻布卷兒抱過來,在地板上鋪開,他從毫管中找到最粗的那支,在地面上寫出幾個行書大字:李記蔥花餅鋪。

李嗣業看了看地上這字,才擡頭仔細打量書生,此人已經有近四十歲,鬍鬚稀疏如野草,身上有落拓遊子的氣質,目光蒼涼卻聚斂精神。

他本想說點兒什麼,誇這幾個字兩句,可偏想不起來某些詞兒,只得憋出一口氣說道:“好。”

書生倒是對這個好字挺在意,笑了一下大踏步走到門外,揮起袖子在木牆上擦拭了幾下。他換了一根細些的毫管,在牆面上刷刷地豎排寫下了四行小字,最後還順手在右下角題上了自己的名諱。

“寫完了。”

他將手中的毫管戴上竹帽,連同硯臺裹到布中,重新塞進了懷裡。

李嗣業和李枚兒站在牆前,辨認上面潦草的字跡,想知道書生到底寫了些什麼,勉強認出第一行字,金餅透蔥酥,

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