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

bookmark

疏勒都督府外院的正堂上,李嗣業皺着眉頭靜靜聽完兩人的講述。

事實和他猜想的差不多。疏勒鎮乃至周邊各州城牧民們的牲畜羣無節制地擴大,使得面積有限的草場已不堪重負,城中草料場的失火只不過讓矛盾與傷口愈發撕裂突出,也使得牧民們的生活更加殘酷艱難。

“像以往遇到這種草場無法承受擴大的畜牧羣時,你們是如何做的。”

裴國良雙手一攤說道:“還能怎麼辦,只能由都督府出面,強行宰殺一些牲畜。冬季寒冷時,生肉保存的時間能長一些,所以浪費的情況也不太多。”

“這種方法太簡單粗暴了。”李嗣業捏着下巴說:“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

裴國良和趙崇玼一聽,都吊起了眉毛表示吃驚,這怎麼可能?他們疏勒鎮好幾輩子人半耕半牧,都沒有想到更好的處理方法,你只是隨着念頭就能想出來?你腦瓜仁裡裝的是什麼東西?

“這個事情後續再談,先解決眼下的問題。”李嗣業將雙手負於身後說道:“停止屠宰行爲,殺掉那些就算了。疏勒都督府要出示公告,要面向全疏勒地區說明情況張貼徵召令,要求包括唐軍在內,所有囤積有牧草的單位及個人,調集自家草料的十之一成,馳援疏勒城。若有拒絕執行都督府徵召令者,後果自負。”

裴國良鄭重地點了點頭:“我這就着人寫徵調令。”

“等等,”李嗣業又對他說道:“等救援草料送過來後,不要着急發放給牧民,先囤積起來估算一下數量,然後命令各家報上現有的牛羊數量,根據比例下發牧草。這些舉動要快,不可拖泥帶水。”

裴國良點了點頭:“這個我自然知曉,只是現在牛羊就已經斷頓了,怕是等不到牧草送來。”

“這有什麼可擔心的!”李嗣業斬釘截鐵地說道:“疏勒城中也有許多人牧草絲毫未損,他們也在受徵召之列,先讓他們提供一部分草料。在其餘地方的救援草料送來之前,損失的牧民們每家每戶實行單日配給制度。”

“這單日配給制度是?”

“就是都督府每天向損失戶發放少量牧草,保證現有的羊羣不至於餓死。”

李嗣業鄭重地朝裴國良拱了拱手:“還請裴都督向牧民們宣佈我們新的商議結果,穩定人心。”

“爲什麼是我?”裴國良指着自己的下巴問道。

“當然得是你,你纔是疏勒都督府的主官,我們唐軍只管駐防、財收,我們不管行政。”

……

牧民們眼巴巴地站在都督府前的橫街上,排成了一道長列,憂心急切地等待着。衆唐軍手持長槍擋在他們面前。

都督府的側門吱呀聲中打開,牧民們發生短暫的騷亂,推擠着上前要問個究竟。兵卒們將槍桿橫在手中將他們阻擋回去。

“回去!不得喧譁!”

裴國良在幾個親衛的護持下走到衆人面前,擡起雙手高聲說道:“大家安靜!某與李鎮使商量了一下,已經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不會再屠宰你們的牲畜,並且發下告示籌集糧草,幫大家渡過難關!”

“可我們眼下怎麼辦!我們的牛羊已經斷頓了!沒有草吃什麼?”

“我家的屋頂已經扒掉了,屋頂的茅草全部餵了羊!”

裴國良大聲道:“都督府每日都會發放少部分的配額,每家派出一人到都督府倉曹門前領取!”

在裴國良的勸說下,牧民們都在各自散去。李嗣業也向趙崇玼下令,集中處理已經殺掉的牲畜的屍體,有將近五千只死羊堆積在城南的羊圈外,就算將它們全部解剖清洗割肉,也是相當繁重的工作量,總的來說,唐軍這兩天應當是不缺肉吃了。

受災牧民們無心去管死去的羊羣,那些活着嗷嗷待哺的羊羣就夠他們心累了,心亂如麻的他們來不及去想失去的原因,只是緊緊地攥着剩下的東西且充滿鬥志。

第二日下午,李嗣業騎着馬在城中巡視,由於大火造成的草料恐慌,整個疏勒城處在焦躁的氣氛中。都督府的倉曹大門前,推着車前去領牧草的牧民們推搡吵鬧成一團,每戶領到的配額,都極少的一部分。

悲觀的牧民們蹲在自家的門前,放任羊羣啃塌了羊圈,這些飢餓的羊羣開始啃食民居的圍牆。城中土牆在夯築的過程中,會加入草梗來增加穩固性,此刻也成爲了不可挑剔的食物。飢餓的羊羣們用舌頭舔舐着土牆,將摻雜在其中的草葉拽出來啃掉,有些連土都吞了進去,轉瞬間一堵牆就這樣轟然倒塌,將一頭躲閃不及的羊砸死,剩下的羊擁擠上來,開始從土坯中刨食。

這副場景委實有些恐怖,如果沒有足夠的牧草,若再放任不管,這些飢餓的羊羣會不會把整座疏勒城吃垮。

趙崇玼騎馬跟在李嗣業身後說道:“這都不算什麼,這些溫順的畜生要真正飢渴起來,連食性都能夠改變,屬下曾親眼見到羊羣將分娩後的羊羔和母羊吃掉,比那些食肉的野獸還要殘忍。”

他認爲李嗣業解決不了眼前的困境,疏勒各地冬季牧草的儲量本來就匱乏,就算命令全疏勒進行徵調,收集上來也無法全部解決牧民的困境,眼下才十一月啊,等到明年三月份,新的牧草才能夠長起來,整整四個月,需要多少草料才能填滿這個無底洞。

在他看來,屠宰纔是最好的辦法,可一勞永逸解決今年冬天的問題。

第三日,在都督府下轄各州與唐軍的高壓政策下,從疏勒各地調集來的牧草開始進入疏勒城。

堆滿牧草的牛車剛進入洞門,守在城門口的牧民們便蜂擁着擠過去,撲上牛車將草料一捆捆地拽散,敏捷得像一隻只人形猴子。

押送草料的唐軍們惱怒地從腰間抽出了橫刀。

“都給我放下!”

“都督府救災牧草,有膽敢哄搶者,別怪我刀下不留情!”

一名牧民強辯道:“這草不是來賑濟我們的嗎!不是給我們的嗎!”

“上峰有令!”軍官提刀拱手道:“所有草料都要交付給都督府,由都督府進行統一發放,有膽敢哄搶者,殺無赦。各位不要令我們難做!”

牧民們只好低着頭將草料放回了牛車上,乖覺地後退到一旁,眼睜睜地看着一輛輛堆積如山的牧草沿着直街被送往疏勒都督府。

他們雖然焦急,但心中總算充滿了希望,都督府將草料徵來了,遲早會下發到他們手裡,也足夠使他們熬到明天春天來臨。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