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

李嗣業隱隱感覺到安西都護府對突騎施黃姓的征伐似乎提前了,他的感覺並沒有錯,穿越者的蝴蝶扇動翅膀總要產生一些變化和波瀾。對於歷史知之甚少的他自然不知這變化有多大。

按照原有的歷史軌跡,天寶元年阿史那昕被賀莫達幹派伏兵偷襲,天寶三載,夫蒙靈察才帶兵平定突騎施黃姓,這中間整整間隔了兩年。

然而天寶二載的這個春季,徵召令可是確確實實地發出了。不知是什麼原因使都護府這麼快就籌備好了錢糧,做好了準備。有可能是他商修驛站的成功,也有可能是清繳沙匪的得力,使得南北兩條商路貿易更加發達,導致今年商稅收入拔高了許多?

雖然只是一萬多人的長途跋涉,也是相當費錢的。他們需要提前在遠征的中段設置糧草中轉站,動用大量的人力畜力來運輸糧草,糧草的位置安全是這次遠征的關鍵。

夫蒙靈察徵召了龜茲、疏勒、焉耆三鎮共計一萬兩千多名士兵,是一個完整的六花陣的軍陣列。節度使夫蒙靈察親自帶隊,高仙芝擔任中軍總管,李嗣業爲左右虞侯軍總管,馬磷和李棲筠分別爲左右廂軍的總管,副都護程千里坐鎮後方。畢思深,康槐順,陳奉忠等人擔任節度使押衙。

徵召令發下來的時候是三月底,夫蒙靈察要求李嗣業五月初三之前,必須帶兵到達頓多城一線集合。

又是頓多城,李嗣業聽到這塊地就忍不住想吐槽,這裡已經成爲安西軍的御用前進基地了,難道就不能換個地方?

如果不出意外,糧草也會囤積在這個地方,撥換城和大石城的先頭部隊也會先期到達看守糧草。

李嗣業得到軍令後立刻準備,命令騎兵軍從春季牧草前來集結,跳蕩營和戰鋒隊嚴陣以待。他又命令各州派出三名獸醫充入軍中,軍營中開始炒制壓縮餅乾,切割醃肉,命令有私馬者需攜帶一個月乾糧,無私馬者也需要攜帶半個月。

……

四月中旬的清晨,這座西垂邊城被晨曦所喚醒,李嗣業披掛一身棕銅色山文甲,腰間懸掛橫刀,在枚兒和十二孃的陪伴下走出府邸側門。

李郎準備動身的前幾天裡,十二孃心焦得難以入睡,夜裡她用手去摩挲丈夫脊背上的傷疤。白日裡她卻若無其事地命令吳娘子和廚房儘量改善伙食多做羊肉,憋足了勁要讓丈夫在這幾天裡多長几斤肉,就好像膘肥也能擋住刀槍。就連李郎的坐騎黑胖,也加緊餵了幾天青稞料,十二孃撫摸着它的臉希望它能夠擔當好一個坐騎的責任,把主人安全帶回來。

她手裡捧着鳳翅兜鍪,踮起腳尖要給丈夫戴到頭上,但是個子稍矮夠不着,李嗣業只好屈膝低了低腰,任由娘子把兜鍪扣上腦袋,仰起脖頸讓她方便繫帶子,她眯着眼睛專注的樣子有迷離般的美。

疏勒都督裴國良也來給李鎮使送行,但只是遠遠地站着,等到他夫妻二人說罷離別的叮囑後,才上前去拱手相送。

“我願以兩千蕃兵助李鎮使一臂之力,祝你馬到功成,早日得勝歸來!“

他吩咐下人捧來酒盞,將酒窖中積攢的好酒罈子端上來,親自給李將軍斟滿。李嗣業雙手端起酒盞,一仰頭灌了下去。

他細細品味一番,這酒似乎也是三勒漿,但味道似乎要更甘甜一些。他從未喝過這個品種,應當是很稀缺。

“這罈子酒不錯,先攢着吧,等我歸來時再與你痛飲。”

驚雷觀觀主趙正一捧着方匣子站在不遠處,覷見李嗣業得了空,也連忙湊上前來,躬身獻上禮物:“李將軍,這是貧道贈送給你的禮物,助你旗開得勝。”

李嗣業睨了這盒子一眼,問道:“這裡面不是什麼大力丸,金剛丹吧?”

“絕不是,我怎麼能獻上將軍不喜歡的東西,你自己打開看看。”

他伸手接過匣子抽出擋蓋,裡面放着三個黑不溜秋的鑄鐵球,頂部有捻子,趙正一還在鐵球表面鑄了“驚雷”兩個篆字。

三個驚雷彈,姑且先這麼叫它們吧,數量稀少能起什麼作用?但畢竟是趙老道的一番心意,夾在腋下朝他拱了拱手拜別。

“這種東西越多越好,等我回來希望你能鑄幾百幾千個。”

日頭逐漸升高,燕小四從馬廄從將黑胖牽來,李嗣業伸手接過繮繩翻身上馬。

李枚兒攙扶着十二孃走到跟前,兩個她生命中重要的女人擡頭,睫毛下黑水晶眼眸裡依舊掩飾不住擔憂之色。

他在馬上對兩人開口道:“娘子,枚兒,不必擔心,這次遠征是以強擊弱,不會有太大懸念。”

燕小四跟在他身後,兩縱馬朝着街道而去,李枚兒突然大聲喊:“阿兄,早點回來!”

李嗣業回身點了點頭,清雋的馬蹄聲在硬土上響起。

疏勒軍兵卒很多在城中都有家室,列隊走出營門走到街道上的時候,有娘子牽着孩兒走來,站在街道兩旁送行,她們把孩子抱起來,讓他們伸出小手指,去辨認千篇一律的甲冑中,哪個兜鍪下是他的父親?

使李嗣業感到意外的是,這樣的送行並無多少擔憂傷感情緒夾雜,也許是他們早已習慣了征戰離別,或許她們也像十二孃一樣,把擔憂藏在了心底,用活潑甚至跳脫的笑容來掩飾。

隊列在夾道的人羣中緩緩前進,有穿着葛麻襦衣的女子在圍觀隊列中踮起腳尖,手中提着一個布包裹跑偏了整個人羣,不停地向圍觀者探問:“劉大家的,看見我家九郎了沒有?”

“沒有,你們小兩口昨晚情話還沒有說夠,現在又捨不得了?”

“不是哈,我昨晚給他煮了幾個雞蛋,他沒有帶走。”

疏勒城的早晨春寒料峭,晝夜溫差也大,對話的女子和圍觀者的嘴裡還能看見白氣。她急匆匆踉蹌着擠着人羣前進追索,直到快接近城門時,望見十幾個魚鱗甲片交疊的兵卒背影,與她的九郎隱隱相似,娘子紅着臉張了張嘴,卻怕旁人笑她沒有出聲,但他們正在邁步遠去,情急之下她終於打破了女子的矜持,高聲喊道:“九郎!!”

整個兵卒的隊列都轉過身,被稱之爲九郎的男人確實在其中,他先是臉頰綻放喜色,緊接着繃緊了嘴脣,顯露出夫權的威嚴:“又怎麼啦”

“九郎,我昨天叫你拿的幾個煮雞蛋,你爲啥不拿上。”

“軍中備有肉脯和乾糧,雞蛋你自己留着補身體,不用給我。”

幾個老卒在旁邊起鬨:“爲啥要補身體啊,是昨晚累着了嗎”

“滾!一邊兒去!”

軍隊人流推擠着他們向前走,娘子認爲不能等了,她下了決心從人羣中擠過去,快跑兩步衝到丈夫身旁,把懷中布包裡的雞蛋強塞了過去,“給你!“然後飛也似的逃跑回來。

九郎在行進中回頭招手,他的臉卻被參差的腦袋擋住,娘子只能聽到模糊的聲音:“等我回來!”

隊伍已經流向了城門洞中,娘子依然在向九郎招手,形形色色的人羣開始追隨着隊伍涌向大門外,多數是女子、孩子和牧民,他們在城牆下迎着朝陽,沿着隊伍離去的方向揮手。

……

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