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

bookmark

平康坊右相李林甫的宅邸外,一名披兜帽斗篷的客人站在側門口,把自己的頭和臉都深藏在兜帽中,時不時回過頭來看看坊間的街道。

側門內的門房管事看到對方的斗篷,直接將其讓了進來,帶着他來到前院門樓房大管事的面前,大管事與這斗篷客也一言不發,只是領着他往相府內部走去。

他們穿過幾道門樓,在整個如迷宮一般的相府宅邸中兜圈圈,最終穿過長廊,來到一座月牙形的堂房前。

月堂的內部結構呈扇形,站在門庭面對着三四個方向的月洞門,還真如迷宮一般朝着人生不同的方向,這月堂從結構上就頗具生活哲理。

大管事引着這人從最左邊的月洞門進入,穿過翠玉做的簾子,回首已是流瀑與青煙,他們徑直走進內堂之中。

李林甫盤膝坐在屏風的案几前,手中正翻看着一本書冊,斗篷男子來到他面前,彎腰九十度叉手道:“奴婢參見右相。”

右相笑眯眯地站起來,繞過案几快走兩步,雙手將小太監扶了起來,語調溫和地問道:“袁公可安好?”

“託右相的福,乾爹向來安好。”

李林甫點點頭,重新坐回到案几前問太監:“袁公得了什麼風聲?”

小太監直接了當回答道:“昨日梨園衆樂伎舞伎與娘娘合演霓裳羽衣舞,樂舞之美讓聖人大喜過望,接連稱讚了李龜年等人。”

右相冷蔑地輕哼了一聲,幾個樂師有什麼可稱讚的,聖人最近對於樂曲可真是走火入魔了,他們每天跳的可還不是一樣的東西?這句吐槽他心中想着,便不由自主地釋放了出去:“有什麼可讚的,他們整天彈奏所跳的還不是同樣的東西?”

小太監微微一笑善意地糾正道:“錯了,右相,完全不一樣。我們這些不懂樂曲跳舞的外行自然分辨不出來,但是聖人每日浸淫其中,自然別有體悟,據說昨天的樂舞是霓裳羽衣編舞以來最爲符合聖人意境的一次。”

李林甫感覺有點糊塗,猶疑地問道:“袁公派你來,難道就是要告訴我這些?”

“奴婢還沒有說完呢,陛下特意詢問李龜年等人這突然的進步是怎麼回事?幾乎所有人都衆口一詞,認爲是聽了李嗣業獻上的將軍令嗩吶曲之後,在演奏和舞蹈中均有了突破。聖人對李嗣業隻字不提,但袁公能夠感覺得到,從昨日開始,此人已得天子心。”

李林甫合上書冊,伸手扔到了案几上,心情如同夏日的濃雲,厚厚地堆積逐變陰沉。

得天子心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是真正想要達到非常難。他所侍奉的李隆基又是一個性格複雜且多疑的皇帝,特別是如今邁入老年之後,皇帝心性已變得非常難以把握判斷。這對於他李林甫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皇帝心性越複雜,越是提高了其他人解讀的門檻,使得對帝王的引導力握在他一個人手中。

當然這話說得不完全標準,李隆基對楊玉環及楊家的人完全不設防,不適用這一條件。那麼除了楊家之外,能闖過皇帝心扉解讀的人就只有他和高力士、安祿山三人,其餘人等皆是戰戰兢兢如觀霧海。

但是過了今天以後,獲得解讀權的人又多了一個,那就是不斷躲藏隱瞞自己,異軍突起突然來到皇帝面前的李嗣業。

ωωω⊙ TTKΛN⊙ ¢ ○

這是前所未有的危機,一個居心叵測的胡人他可以完全掌控,但再加上一個動機不明,理由不明,方向不明的李嗣業,就實在無法想象了。他深層次地注視過此人兩次,發現他好像胸懷大志,但他那些大志卻沒有立足之本。他能夠看清安祿山的慾望,但對於目標明確的李嗣業卻完全看不明白。

這當然不能怪李林甫能力不行,他老人家頗具靈性,被一道士指認出是天上的仙官,投身在人間修行。可惜這位不修長生之術,卻修起了觀察人心,通讀人性之法。

他能通讀唐玄宗,安祿山乃至天下人的慾望,那是因爲他與他們擁有同樣的三觀,生活在儒家思想下的大唐體系內,連同生活在這些體系周圍的胡人逃不過他的慧眼。但是,對於擁有另外一種三觀的人,他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這便是他對未知的疑惑,排斥,害怕。

李林甫揮了揮手,命大管事給了小太監一些錢財,便原路送他走出去了。

他站在房中猶疑踱步,李隆基就要給李嗣業升官了,但絕對不能讓這廝如願。不過又該用什麼樣的毒計,才能讓皇帝對李嗣業敞開的心扉關閉。

他有一樣屢試不爽的法寶,那就是牽涉太子。這是皇帝李隆基這方面的病竈,而且是大唐李家的遺傳病。只要把李嗣業與李亨牽扯到一起,就算他再得皇帝的衷心,也會被皇帝多疑的心病所冷落。

恰好李嗣業還就有這樣一個黑歷史,無論如何也洗不掉。他開元二十五年前往磧西時,正是由今日太子、昔日忠王李亨出面引薦給了安西副都護來曜。就憑這一點,他就足以能說明,李嗣業就是李亨的人,忌憚太子的皇帝還會用他嗎,當然絕對不會。

當然他自己不能去告,這叫因果不沾身,這個事情他該安排誰去做呢。之前是楊慎矜合適,但楊家三兄弟已經被他除掉了,裴寬也合適,但裴寬被他趕到了北海做太守,只好用王鉷來做這件事情。

李林甫下定決心之後,立刻提筆書寫了一封書信,命僕人騎快馬送到御史中丞裴寬府上。

……

梨園的麒麟殿內,皇帝裹着披風站在禮樂的壁畫面前,指着一面面牆壁說道:“梨園中的每一種樂曲演出,朕都會命人畫在壁畫上,東牆上的是《龍池樂》,西牆上的是《霓裳羽衣》,你創作的《將軍令》也應當在其中有位置,朕已經準備讓人畫在這副空白的牆上。令後人一入此殿,便能領略到我們今日的樂舞輝煌。”

李嗣業躬身叉手拜:“嗣業能得陛下青睞,不甚榮幸。”

李隆基轉身笑道:“我早就該青睞與你,可惜發現得有些遲了。”

他突然扭過頭去,對跟在身後的太監袁思藝說話:“你先出去一下。”

袁思藝遲疑了一下,才彎下腰叉手:“喏。”這太監很乾脆地向殿外走去,好像沒有絲毫的不甘和留戀。

李隆基伸展了黃袍的長袖,面朝李嗣業神態安逸地說道:“你昨日向朕獻上的那曲子,定然在心中藏了許多話要與我說,朕現在就滿足你,你深藏的那些諫言,今日可以同我說了。”

李嗣業當然藏着一大堆的諫言,如果他身處貞觀朝,早就像魏徵一般直言上奏了,如果是開元初年也可,但這位是天寶年間的唐玄宗,無法預測其穩定性。他只好籌措語句,儘量委婉,也儘量不引戰地提出他的意見。

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