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

李嗣業確認地再次點了點頭,長安城的人口密度無法與現代西安相比,稍微有經濟實力的社會底層都擁有一座四合院,不能說四合院和單元樓的優劣性哪個更好,但在西安有能力獨住四合院的,都他孃的是大款。

“不錯。”

張魯笑着搓了搓手:“不錯就先住着,至於房租,什麼時侯給都可以。”

這只是客氣話,李嗣業豈能聽不出來,他主動從懷中把錢掏出,蹲在房檐下的條石上,把錢一個個地擺開清數,共計數了五百三十個銅錢。

“我先付一個月的房租,其它的,等我有了日後再續付,如何?”

“可以可以。”張魯伸手把地上的銅錢抄了起來,裝進了身上的褡褳中。

雙方交付過租金之後,還需要找新昌坊的坊正和里正進行入住登記,這也算是長安城對於外來人口的一種管理。不過這些事情張魯早已辦理好,無需李嗣業操心。

現在他的手中只剩下兩百七十錢,這個年景長安城的米價應當是鬥米二十錢,兩百錢夠他兄妹二人吃米半年,可過日子總不能僅吃白米飯吧,鹹菜疙瘩總該有的吧。如今東房業已收拾了出來,總不能家徒四壁,連草蓆都沒有一卷兒吧。要買氈子、被褥、還要買鐵鍋、籠屜、鏟子,這些花費下來還剩多少錢?

最關鍵的是,張小敬和他麾下的不良人幫他找到了住的地方,還幫他收拾了院子,總不能讓人家拍拍屁股就走人?這是不是就等於失禮?別說是在唐朝,就算放到現代,單位新員工是不是要請大家吃飯?同事幫忙搬家是不是要請大家吃飯?

若是到外面的酒樓去吃飯,肯定要花更多的錢財,在場有一、二、三……共計九個人,要請這九個人吃飯,兩百七十錢絕對不夠。

他想也許可以到西市去買些熟羊肉,買些酒,回到這兒來招待大家,應該花不了多少錢,就這樣決定了。

張小敬見李嗣業的住址已安頓好,便招呼手下的不良人準備離開,朝他拱手道別:“嗣業,你慢慢收拾,我們先走一步。”

李嗣業踏出院子,連忙說道:“且慢,敬頭,還有各位兄弟,嗣業特別感謝兄弟們的幫襯,你們先留下來,我到西市上置辦些家當和酒肉,請兄長和各位兄弟共飲一杯。”

張小敬訝異地看了看李嗣業,思慮片刻才擡起頭,看了看頭頂上的日頭說:“行,現在纔是日跌,距離宵禁還有兩個時辰,倒是來得及喝它一場。這樣,嗣業,我跟你一起去,捎帶着我也替你拿點兒東西。”

他對身後的這些不良人揮了揮手:“兄弟們若有事情要辦,就趕快去,一個時辰後來嗣業家集合,若是沒有事情,就去找點兒事情做。”

不良人們嬉笑着各自散去,李嗣業看着這些人的背影,發現他們和張小敬在氣勢上相去太遠,這個距離就像是刑警與城管的差距。

李嗣業讓妹妹坐在他肩頭上,跟在張小敬的身後,穿過朱雀大街走出十幾個坊的行程,相當於橫穿了多半個長安城。這座城市的風情也如畫卷一般在他面前慢慢展開。

長興坊裡的畢羅店熱氣升騰,客人們排隊圍着竹籠屜,店老闆戴着尖頂胡帽,說着漢胡不清的和氣話,豐腴的婆娘站在案前收取銅錢,齊腰的襦裙上還覆蓋着一條圍裙,上面沾着食物的污漬。

興化坊高敞廣軒,多是大宅大院,裡面甚至還有一兩座哥特式建築,樓臺廊閣層次錯落,綠樹茂密點綴在房檐上,不少人的院子裡有荷塘。張小敬說住在這兒的人用的碗筷都是黃金做的,非富即貴讓人不敢想象。懷遠坊中大多住着胡人,從膚色也能分出許多國度。波斯與大食商人如候鳥一般兩地奔波,春夏時分常駐長安,等到秋冬便帶着駝隊前往西域回往故鄉。

最爲繁華的還是長安城的西市,這裡是東西方絲綢之路商品的集散地,店鋪倉庫林立,佔地頗廣,根據商品的種類進行統一劃分,酒肆一條街上全部都是各種酒樓客棧,酒幡如同一面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從街口延伸到街道盡頭。各種絲綢店鋪格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門外掛着的長幡與燈籠,綢緞莊老闆想盡辦法讓它們色澤鮮豔,姿態多樣,其用心程度不亞於現代的燈箱廣告。

街道上胡人與漢人摩肩擦踵,僅從衣着來看,便能區分十幾個種族,張小敬邊走邊給他講解:“頭頂纏白巾,喜穿白袍的是南詔人,頭上纏金銀,裹絲綢不做袖子的是天竺人,新羅人和日本人沒什麼特色,不好區分。喜以紗巾遮面的,頭髮捲曲的是大食人,戴圓頂小帽,穿翻領衣服的是安西都護府的龜茲人或於顛人,藍眼睛金色頭髮的是拂菻人。”

李嗣業放眼望去,倒沒有覺得有多好奇,他穿越之前參加各種自由搏擊賽,遇到的對手也都是外國人。只是讓他驚訝的是,歷史書裡說長安城是當時的國際化都市,今天見了才知果然是這樣,他在西市上碰到了十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胡人,

跟在主人身後負重的應當是傳說中的崑崙奴,皮膚棕黑,但不像非洲黑人那麼黑,可能類似於現在的菲傭。張小敬所說的拂菻人,應該是當時的拜占庭人,這些人頭髮泛黃,眼珠發藍,穿着唐人常穿的絲綢圓領袍,胸口上戴着十字架牌子。

魂穿應該是沒辦法回去的,如果是生活在唐朝,這個時代還算不錯。

西市的街道縱橫交錯,雖然店鋪門口都有招幡,但在這鋪子林立的街道中,想要找出賣被子的店鋪,若是沒有路人指引,非要找一個下午不可。

長安西市上大多數布料店都賣有衾被,店鋪均是木結構的上下層樓房,大的綢緞莊則有三到四層,頂層和二樓用來住人和充當倉庫,底層則是店面。店鋪爲了方便來客,均是敞軒大開,門板均可活動與拆卸,晚上店鋪打烊的時候,店員進行上板封閉入口。

張小敬帶李嗣業進去的,就是這樣一間店鋪,店裡經營的大多是絲綢,也有一部分葛布。店家認識張小敬,稱呼他爲敬郎,神情中帶着幾分恭敬,兩人之間或許有舊,這他就不得而知了。

“我這位兄弟剛到長安,才安頓下來,想在你這兒採購兩卷衾被和一塊布單。“

店家很有眼色,知道客人需要的是什麼,直接領他們到葛布架上,問道:“你們是要衾被面,還是連被芯一起買。”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