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

bookmark

程千里和段秀實、趙崇玼帶着安西軍的主力一直等待在真珠河的南岸,等到李嗣業帶着唐軍和部分潰散的寧遠國軍隊渡過河流後,雙方纔又匯合在一起,躲在河岸不遠處的丘陵背後,等着大食軍隊渡河。

田珍的瀚海軍最後到來,他麾下的騎兵在此戰中損失最爲嚴重,損失了一千多匹馬和人,整個人也顯得尤爲頹廢。

他煩惱的是李嗣業爲何非要搞這種技術難度高的陰謀詭計,因爲萬一有個閃失,詐敗就會變成真敗,連同寧遠軍、中軍在內的所有人都有可能葬送在真珠河南岸,就算詐騙大食人渡過河之後能夠反殺大勝,但犧牲的人就的犧牲掉再也回不來了。

李嗣業拍着他的肩膀說道:”田兄不要太過傷感,打仗就像做生意,如果連本都捨不得下,怎麼能夠贏下更多。等此戰過後,我分給你三千匹大食馬,與你們的突厥敦馬進行配種,便能產生最優良的馬種。”

“才三千匹,有點少吧。”

“休要跟我討價還價,別看現在是三千匹,等到將來大勝,我能給你更多。”

前方的斥候趕過來報信:“大夫,葛邏祿騎兵已經渡過河水,正在河邊列陣,請李大夫示下。”

他揮揮手道:“再探再報!”

“大食軍前軍已經渡過河水,兩軍正往這邊開來!”

李嗣業立刻精神大振,拍着膝蓋站起來大聲道:“傳令下去,全軍列陣,瀚海軍和安西騎兵軍,作爲第一攻擊梯隊在前方,準備反擊。”

……

齊亞德將軍騎着白駝剛剛渡過河水,手搭涼棚望向前方,疑惑地自問道:“頓毗伽不是要爲我軍先導嗎?怎麼渡過河水進展緩慢?他的前鋒到了哪裡?”

他的話音剛落,頓毗伽騎兵的前鋒已經繞了一個半圓,扔掉了大食發放的黑旗,朝着剛剛渡過河的大食軍隊衝來,口中發出嗚嚕嗚嚕的怪叫聲。而本來潰敗的安西軍以兩翼爲騎兵,中心爲步兵方陣的偃月也快速朝河邊撲來。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怎麼回事!”他接連吃驚地大叫了三聲,纔開始反應思索:“頓毗伽兩次反水!不,不!他沒有反唐軍,他是在拿我當猴耍!這個畜生!”

這七萬人可是艾布***總督的精銳,若是讓他都給葬送在這裡,非讓他用鞭子抽死自己不可。

大軍已大半渡過河,如果再下令反渡,一則時間上來不及,第二把後背留給別人是非常愚蠢的事情,第三已經渡過河的與正在渡河的擠在河中,任憑唐軍強大的箭陣,水面上必定是覆屍成堆,鮮血染滿河水。

“快,前軍給我結陣,給後軍渡河創造時間!”

已渡過河的多半是裝備精良的騎兵,應該能夠和唐軍頑抗一陣子,等到他的大軍全部渡過河水,誰勝誰負還在兩說。

一場騎兵對騎兵的廝殺在河灘上開始,雙方先是以弓箭互射,很快便進入橫刀與大馬士革刀的對砍,葛邏祿騎兵包抄左側,安西軍騎兵搭配重步兵陌刀隊中央挺進,右側乃是瀚海騎兵軍的殊死攻擊。

他們根本沒有給出阿拉伯人衝鋒的距離,所以被壓迫在河灘上不能運動的騎兵,必將陷入被動挨打的地位。

橫提馬槊的小將把一名手執騎槍的大食兵穿透了胸膛,精鋼的槊首輕鬆地撕破了鎖環甲的連串,將其挑落在馬下。

衝鋒的馬弓手敢於在距離敵騎兵六七米遠的地方拉開弓弦,連敵軍呲起的黃色門牙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鬆開弓弦,敵軍捂着嘴栽倒在地。

陌刀隊結成了一字長陣,揮着刀鋒向前推進,長刀劈下後血肉迸裂,一匹匹健壯的馬兒被砍翻在地,溼潤的河邊空氣中也彌散着血的味道。

李嗣業領着中軍站在丘陵上不由得嘆氣道:“可惜了,那可都是些好馬呀。”

“李大夫不必憐惜,現在是敵我雙方激戰之時,等敵軍潰敗的時候肯定是有俘獲的。”程千里在一旁淡然說道。

他的對手齊亞德,不過現在已經不能算是對手,齊亞德將軍終於支撐不住了,調轉了駱駝往河對岸逃去。騎兵們跟着他撥轉馬頭往河水中跋涉逃竄,一些渡河的士兵還在水中泡着,就又得返身往對岸撲騰,剛剛渡過河,還有渡過河正在河邊苦苦死撐的兵卒們,也終於轉身往河水中游去。

“傳令下去,全軍追殺敵師。騎兵渡河包抄掩殺,步卒在後方堵截。”

唐軍的步兵陣趕到了河邊,對着像鴨子般佈滿水面的大食軍一陣狂射輸出,長弓和擘張弩,竹竿弩發射出不同的箭矢。幾名大食兵尚在水中撲騰着,下一秒後背上已經插了幾支箭簇,血水從水面上泛起,逐漸染紅了整條河,緩緩朝着下游飄去。穿着鎖子甲的屍體漂浮在水中,竟然逐漸淤積了河水,不知是水面變得粘稠,河水的流速變慢了。

許多人捏着鼻子蹲在水底,緩慢地遊走不敢露頭,接連不斷的箭矢落在水中,一個又個同袍倒下,身體倒入水中暈染血絲擴散,鮮血沿着嘴巴不間斷地溢出,他們能夠看到他們慘白的臉。

一匹阿拉伯馬渡河的同時翻倒在水中,馬身壓中騎卒的右腿,使其不斷地掙扎尖叫。他僅能從水面上探出一個手掌,然後水波盪滌,氣泡不斷地向上涌動。嗖一道破空的箭矢掠過,他的手掌也被穿出血洞中,最終撲打在水中。

唐軍緊追在大食人的背後渡過了真珠河,李嗣業站在河岸邊給各軍各營高聲下令道:“都給我聽好了。某給你們要追殺的敵人估價,砍一顆步卒的人頭三百錢,騎兵四百錢,軍官百夫長以上翻倍,千夫長翻四倍,軍團長翻八倍,誰要抓住齊亞德不論死活,獎勵薩珊金幣八百枚。繳獲馬匹軍器上繳,繳獲私人財物歸自己!”

渡過河水的騎兵步卒們歡聲雷動:“李大夫英明!李大夫威武!”

李嗣業揮手示意衆人安靜,繼續高聲喊道:“現階段只准追擊到怛羅斯城,我可以給你們各自指揮的權力,但最終必須在怛羅斯城下匯合!記住這條軍令,違背者當斬!”

各營的押官們紛紛叉手稱喏,歡喜地各自召集部屬,以營爲單位向大食人發起追擊,臨陣對壘是用命來賺功勞,但追擊潰兵卻是用雙腿來撿功勞,如果你雙腿跑的慢,那就別怪兄弟部隊搶先了。

爲了給步卒軍隊留下立功的機會,不至於讓騎兵給搶光,李嗣業給瀚海軍的田珍和率領安西騎兵的王滔下令,騎馬的只能追擊騎馬的,不得搶步卒的功勞,誰若是敢違背,功勳減半餉錢全免。

這道軍令對寧遠國軍隊和葛邏祿騎兵同樣有效,命令一下,唐軍除去中軍之外,所有參與此戰的兵將都加入到對大食殘餘兵力的追擊之中。

事實證明粗放散養的方式能創造主觀能動性,驅使他們追擊敵人的不再是軍令,而是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更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財產和衣服。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雖然這利顯得太血腥了些,但確實是軍漢們實實在在對生活對財富的嚮往。

(ps:感謝淡定賞風雲飄紅打賞。)

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