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

bookmark

通往怛羅斯城的山川丘陵間,追擊的唐軍已經擴散成爲一個長線,如同張開的大網撈捕落單的魚兒。

從真珠河到渴塞城的前半段,唐軍還在收攏這些成羣的大食俘虜,但追到了後半程,誰也沒有這樣的閒心了,遇上流散的敵軍,他們直接搶劫之後,殺掉取了人頭。

儘管李大夫一直宣佈每抓住一個俘虜比人頭多五十錢,但多數人還是認爲帶一個大活人追擊不方便,更何況雙方語言不通,就連寂寞瞭解悶的作用都沒有,倒不如少掙五十錢來得痛快。

不遠處暴曬的戈壁灘上,一個逃亡的大食士兵拄着柺棍衣衫破損,他的鎖子甲早已扔到了半路上,他每奔跑幾步便要回頭去看,唐軍已經從後面追上來了。

雖然已三天沒有進食,但他依然用柺棍撐着身體強行趕路,耳聽得身後傳來馬蹄跳動的聲音,他下意識地回頭揮起只剩半截的彎刀,奔過來的騎兵俯下身,手中高舉橫刀劈了下去。大食兵卒倒在了血泊中。

這騎卒回頭對落在後面的唐軍步7卒喊道:“這個白送給你了啊。”

……

八月底,唐軍才正式來到怛羅斯城下,城中的留守的少數大食軍早已逃竄,寧遠國和葛邏祿軍隊也來到城中,當天晚上三方在城中空地上舉行了一個小型的篝火晚宴。

即使是經歷了戰爭之後,城中的娛樂活動依然不會缺乏,散佈在河中各地的康居美女在篝火周圍舞蹈,引得坐在地上的軍漢們拍手叫好。

李嗣業端坐在正中央,葛邏祿葉護頓毗伽和寧遠國王竇悉達分別坐在他兩側,頻頻向他舉起杯盞。

“李大夫運籌帷幄,一舉擊潰阿布***的精銳大軍,令我等景仰佩服。”

這些少數民族的吹捧能力沒有一點的技術含量,聽起來讓人尷尬,李嗣業也只能淡然地裝作很受用,端起酒盞回敬對方。

“李大夫立下破大食軍之奇功,回長安敘功聖人定然大喜,到時候左遷開府儀同三司,說不定會封公稱王。”

他放下酒盞,雙手撐着案几的案面,目光左右睥睨着兩人,淡然笑道:“這算什麼功勳,河中諸如康居康地,安息安國,南謐米國,琺沙史國,貴霜何國都還握在大食人手中,吐火羅十八州就有十四州在大食手上,我怎麼有臉進長安向聖人索功?”

兩人目瞪口呆,他們敢保證李嗣業接下來肯定有驚人之語。

“這功勞都不算大,李大夫意欲何爲?”

“意欲何爲?”他嘿笑一聲說道:“既然初戰告捷,接下來還該有戰事。頓葉護,寧遠王,我欲募集糧食在六天內完成修整,每人準備兩個月的乾糧,長途奔襲進攻康居故地撒馬爾罕,安息州布哈拉城,大食軍事重鎮木鹿城,邊陲重鎮赫拉特,還有呼羅珊的首府圖斯城。”

果然,有種人不敢吹捧,一吹捧他就想上天。李嗣業竟然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還想帶着軍隊往河中打,還想直搗呼羅珊的首府。大食軍的戰鬥力你們也看到了,與吐蕃軍不相上下,與這種強敵打仗,永遠獲勝那是不可能的。

“李大夫請三思吶,我三軍雖然消滅了大食軍七萬精銳,但艾布***麾下像這樣的軍隊還有很多,所以在下建議大夫先消化現有的勝利成果,日後再徐徐圖之,如何?”

這是頓毗伽一半出於私心一半爲他擔憂的勸諫話語,連寧遠國王竇悉達對他的勝利都不看好,所以在一邊沉默以對。李嗣業擡頭望向坐在下首處的唐軍將領們,問道:“你們認爲呢,你們認爲我該不該在我軍氣盛之時長途遠征,還是放棄進攻保持現有的勝利成果。”

程千里率先叉手,神情猶豫地說道:“李大夫,我們與大食之間,本來有蔥嶺與河中的緩衝之地,如果硬要把河中奪在手中。就等於和大食國的邊界相鄰,如此一來反倒對局勢不利,倒不如保持現狀爲好。這一戰我們打垮了大食軍七萬精銳部隊,勝三倍之敵已經是揚眉吐氣,想必大食人知道厲害,必然不敢再來挑釁。就不必再節外生枝了吧。”

李嗣業心想,程千里有私心,個人思想作祟,不可取信。

他又問坐在他下方的副都護王正見:“正見,你呢?”

王正見已經是五旬老將,蒼髯如秋草垂在胸口,對着李嗣業叉手道:“李大夫,雖然我支持程都護的意見,但大夫若要長途遠征,我王正見甘當前鋒。”

看看,還是這老將會說話,兩邊兒都不得罪。

李嗣業又問馬磷:“馬將軍如何說?”

馬磷坦然說道:“我支持程千里將軍的話,但我不同意他後面的說法,勝三倍之敵還不一定能嚇住大食軍,我們應該穩固在怛羅斯城一線,派軍隊在此留守,而不是繼續遠征。”

他最後把目光望向了田珍和段秀實,如果他們兩個也反對的話,這場遠征之旅可以就此作罷了,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違背軍心本就是不利之舉。

田珍端着酒碗站起來大聲道:“別人我不知道,老田我是支持大夫遠征的,原因不爲別的,既然我們打贏了,爲什麼不接着打下去?萬一這七萬人就是大食軍的最強戰力呢,萬一他們留守的人比他們還糠呢?現在不去打,等人家元氣恢復了,已經摸到了我們唐軍的路子,再想一戰而擊潰他們就不容易了。”

李嗣業不動聲色地點點頭,心中很是感慨,田珍不愧是跟我一起從長安出來的,與自己也算英雄所見略同。

“段秀實,你呢?”

段秀實也長立而起,坦然說道:“我支持李大夫長途奔襲攻破康居故地,從大食人手中奪取河中的控制權。守土從來沒有什麼緩衝一說,只要敵人野心夠強,他們是不在乎山川地勢險峻的。同樣我們也不在乎,別忘了高宗龍朔年間,蔥嶺以西三十六國內附,高宗俱封他們爲羈縻州都督司馬,這裡原本就是我們的地盤!只因後來大食國不斷東侵,朝中武后當政,又有韋氏之亂,朝廷無瑕西顧,所以才使河中故地淪喪敵手。如今大夫初戰告捷,擊潰並消滅了大食軍精銳主力,值此良機更應該趁機西進,將河中及吐火羅境全部收歸我有,恢復我大唐高宗時西域之版圖!”

李嗣業嘩啦一下站了起來,這話可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只是贊成和反對的比例還是反對者居多,他扭頭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後右側,監軍邊令誠正趴在桌上啃一塊鹿骨頭。

邊令誠笑道:“既然你知道長安距此萬里,可知陛下設立邊鎮節度使的職責。何爲大使?天子不能親自御巡邊界,所以才以欽差使節代天巡狩。李大夫你此刻就是陛下的替身,你要想想陛下若身在此地,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你遵命照做就是了。”

他恍然地點了點頭,搓着手掌說道:“明白了,全軍修整七日,準備兩個月的乾糧,七日後安西北庭聯軍出征!”

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