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

bookmark

藤牧擡頭感慨似地說道:“我跟着遣唐使來大唐,本來是學習儒家典籍,但後來我在崇文館中看到了兵書,這纔是我想要學的東西。所以我才自願進入軍中,練習大唐刀法,最後纔來到太子宮中,擔任內率千牛。”

“其實我最大的願望,是到大唐的邊關,到大唐的西域去,只有在那裡,才能領略到大唐軍隊的精髓。”

李嗣業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把話題給轉移了過去。

三人來到內率府的值房門外,聽到裡面有一羣人竊竊私語,話語中帶着戲謔:“你聽說了嗎,新來的這位千牛是因爲餅做的好,才被聖人派遣到太子內率之中。”

“哪裡的話,我聽說是此人給聖人獻了一道菜,我就納悶兒了,菜做的好應該到食官署纔對,怎麼就來任了千牛了?”

“就是,宿衛太子需要的是精通刀槍,讓廚子來保護太子,真要是遇上了此刺客,他能幹什麼?難道用一道菜扔過去?”

衆人發出了哈哈的嘲笑聲。

劉子午回頭對李嗣業笑笑:“你別在乎這些人說什麼,你現在這個千牛的職位,空缺的時候很多人都盯着,現在突然被人給佔了,他們不說兩句,當然不舒服。”

李嗣業瞭然地點了點頭,怪不得人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太子東宮,其實也是一個職場。

劉子午咳嗽了一聲,推門進入。那些竊竊私語的人都適時地閉上了嘴,各自盤膝坐在地上,或談論別的事情。

千牛們的值房與備身和主仗們的值房並不在一處,似乎檔次也稍微高些,靠裡面是矮榻和被捲起的被褥,三人盤膝坐在了案幾前。

這時又有一位千牛走進來,此人名叫高升,他們這四人編爲一組,與另外三組輪流換班到宮中守衛。

“明天早上,就輪到咱這一組陪同太子入宮,嗣業兄,到時候多看少說少做,只要當個木偶人就可以了。”

“是嗎?”李嗣業精神震奮,他很是希望能近距離參觀一下大明宮。“到時候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禁忌沒有?”

“那倒沒有,我們這些人,就只是太子護衛,什麼都不需要做,保護好太子的安全才是。”

他突然意識到一個致命的問題,他對刀法一竅不通,萬一真有刺客,對方身手很高,總不能赤手空拳上去跟人家搏鬥吧。

“列位。”李嗣業拱手問:“我想問,你們有沒有刀譜什麼的,我想練一門刀法。”

氣氛頓時安靜下來,幾人大眼瞪小眼,劉子午突然湊過來問道:“你該不是真的光會做菜吧?”

“不是,”李嗣業紅着臉說道:“我赤手空拳搏鬥最擅長,還有棍法也不錯,就是沒練過刀。”

“這個簡單,哈哈。”

高升在一旁說道:“右內率府有練刀室,有木刀和護具,到時候我們多操練操練你,自然就會了。不過你要先學的不是練刀,作爲太子內率,不會刀法可以,但是不能不會打馬球,哎,你的騎術怎麼樣?”

“這個……”李嗣業一時間卡了殼。

“你別告訴我你連馬也不會騎?”

……

太子右內率的管理還是相對輕鬆一些的,十六名千牛實行輪休制度,每三天可以回家休息一天。然後就是寢宮守衛,夜間換班輪值,總而言之一句話,太子平時出現在哪裡,他們就可以跟到哪裡。

由於第二天要護送太子入宮上朝,李嗣業他們這四人今晚不用到太子寢宮值夜,可以躺在被窩裡枕戈待旦。

這對於李嗣業來說是新奇與興奮的第一天,他哪裡有丁點的睡意,腦子裡清醒得很。身邊的三人鼾聲如雷,倒給他這種清醒灌入了一種迷茫。

太子李瑛將來會被自己的父親殺掉,他作爲太子內率千牛,到時候難免捲入波折。況且歷史傳聞李瑛曾經被武惠妃誤導,帶兵入宮捕賊,結果遭到監門衛襲擊,將來這些兵恐怕就包括他們。他要不要現在就開始謀劃,是遠離這場變故,還是改變太子的命運?

李嗣業懷着這些念頭,陷入到沉睡之中,好像就只睡了短暫的一瞬,肩頭上卻被人拍了一下叫醒。

他睜開眼一看,劉子午等人已經爬出衾被,開始披掛布背甲。

劉子午一邊綁腿甲一邊說道:“我真佩服你,當初我第一次擔當千牛護送太子入宮,頭天晚上興奮得根本沒有睡着。”

李嗣業一時間顯得有些忙亂,身上要綁縛的東西太多,裙甲,護脛,肩甲,護腹,然後還要系襆頭,掛橫刀,保持儀表整肅。

劉子午在一旁看了看新人常鬧的笑話,咧起嘴脣笑道:“嗣業兄,不必太忙亂,太子那邊兒比咱們還要繁瑣,時間充裕的很。”

話雖這樣說,李嗣業還是加緊穿戴,日本人藤牧幫忙,給他繫上了襆頭。

“行了,我們可以出發了,別讓太子等我們。”

劉子午領頭走在最前面,是他們這一組的管事,四人整齊地排列在太子的寢宮前。

這時也有四人從他們相反方向來到太子寢宮前,這四人應該是太子左內率的千牛,兩撥人之間只是心照不宣地點點頭,並未有過多交流。

當然陪同護送太子早朝的不止這八個人,他們只是近身護衛,前後還有十六名備身,手持障刀弓弩,列隊持槍持戟的四十主仗。

官員們沒有太子這樣昂貴的衛隊待遇,他們通常騎馬,相公有時也乘轎子,身邊通常有幾個家僕部曲。

隊伍來到丹鳳門外,太子衛隊的大多數人都要停留在門外,只有八名千牛能夠護送太子進入。

李嗣業感覺幸運又激動,他終於能夠親眼所見冠絕古今的巍峨建築羣——大明宮,當然他不會在其中看出帝王的偉大,這龐大建築的一磚一瓦都是勞動人民的汗水和結晶,這是因爲他有正確的三觀和思想。

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