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

bookmark

清晨時分朝陽初升,夜間朦朧的霧氣已經被驅散,兩文兩武四人騎着馬匹緩緩走向城門,這是楊國忠的屬下竇華派往河西查案的四人組。他們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即將踏入激流暗涌的漩渦,只有滿腔的功利心和升官發財的渴望。

目送他們離去的是站在坊門樓上一個手拿蒲扇的男子,此人須角微微翹起,對旁邊的一人笑道:“楊國忠終於上當了,真不容易啊,希望他們能查得一點東西回來,也不枉費我們如此精心算計。”

劉駱谷在旁邊擔當捧哏:“高先生的這一計真是高明,可謂是一石三鳥。”

“哦,你倒是說說看,何謂一石三鳥?”

“這第一鳥,便是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將李嗣業在河西經營的底細摸個一清二楚。第二鳥,可使得李嗣業與楊國忠結仇,兩人日後必將勢同水火。這第三鳥,就是能夠端掉李嗣業斂財的胡椒商路,甚至有可能罷免他的三鎮節度使之位,爲主公將來拔除後患。哈哈。”

高尚得意地捋須而笑,拋出出一句互相吹捧的話:“知我謀者,劉駱谷也。”

“他們就算是打死也想不到,右驍衛派出去護衛他們的兩個中侯,是我們從進奏院安插在右驍衛的眼線。”

然後兩人又是一陣得意地大笑。

這兩人的笑聲在風聲中顯得散亂,並未傳遞到對面,但斜對面的羣賢坊的坊門樓上,岑參和曹安定蹲在欄杆後面,瞟視着對面樓上得意狂笑的二人。

“左邊的是安祿山派來的平盧行軍掌書記高尚,右邊的便是主持范陽進奏院的劉駱谷。”

岑參篤定地點點頭道:“李大夫所言果然不錯,原來是安祿山在背後操縱,國忠小兒不過是被人利用而已。”

“沒錯。“曹安定緊跟着說道:“需派人告知李大夫,好使他叫人提前做好準備。”

“好,我今夜就修書一封與李大夫,提醒他楊國忠所派遣的查訪使已出長安,其中有兩名中侯乃是安祿山安置下的內線,好使大夫能夠提前處置。”

兩人從坊內樓梯上走下,塞給守在下方的武侯一枚銀鋌,作爲允許他們登樓觀光的賄賂,然後目視着對面樓上的二人遠去。

……

李嗣業盤膝坐在屏風前面,案几上放着岑參寄來的書信,下方坐着程千里,田珍、燕小四和戴望。他拆開信封細細默讀之後,怒哼一聲把信紙拍在了案几上,對坐在下方的衆人說道:“楊國忠果真是個憨批,他已經被安祿山利用,卻違背同盟派人前來查我!”

程千里叉手說道:“屬下已經派人安頓沿途驛站,查探他們的一舉一動,只要他們通過驛路行走,就逃不脫我們的眼線。眼下估計這四人已經來到涼州地界,他們必然先要前往陽關商會的總行去,所以要先商議出一個應對的辦法纔是。”

戴望緊跟着說道:“楊國忠派出的四人中,有兩人是安祿山安插的內線,這二人絕不可留。大夫,應當先設法除掉這兩人。”

“這是自然。”李嗣業手按着案几,沉吟片刻說道:”既然他們已經來到了我河西地界,讓兩條人命消失豈不是易如反掌。嗯,可以這樣,涼州民風彪悍,即使如今是太平盛世,盜匪也沒有絕跡。如果他們遭受匪徒襲擊,兩人可以喪命,另外兩人可使涼州兵丁救下,藉機來敲打他們。如此一來楊國忠還要感我的恩。”

“哈哈。”在座幾人發出了輕快的笑聲。

李嗣業又說:“這件事燕小四去安排,要用精幹善戰之人。”

燕小四從座位上走出來,單膝跪地叉手應道:“喏。”

李嗣業又對戴望吩咐道:“戴六郎,你還是返回陽關,等這兩人到達敦煌郡後,可差人去賄賂他們。如果賄賂不成,就把大多數運輸胡椒的賬簿給藏起來,只留下運送檀香木,紫檀的記賬本。我倒要讓楊國忠和安祿山看看,也讓聖人看看,到底是誰在忠心爲國,誰在背後拆臺。”

戴望也從座位上走出來,叉手領命而去。

……

蕭華和元載領着兩名右驍衛中侯來到涼州地界,由於他們走的是驛路,先前程千里已經知會河西沿途驛站隨時通報,他們的一舉一動等於時刻在涼州府的監視之下。

李嗣業上任之初就加大了對驛站的管理,由放任自流的粗放變爲精細管理,每兩百里就安置有一名巡驛使進行巡查。西域商會進入河西之後,李嗣業讓戴望兼任兵曹參軍,同時管轄千里河西走廊上的兩條驛站商路。

戴望既然接手,就要把驛路變成西域商會的一部分,同時完善驛站的各種功能,擴充倉庫添置騾馬車等運輸裝備,至此胡椒商路已經延長至黃河渡口。

蕭華元載久在長安,沒有時間外出公幹,今日有機會領略河西走廊的壯美河山,兩人均有足慰平生的得意和滿足。如果此行能夠順利的話,他們不但可以目視遊覽美景,也可以滿載而歸長安,左遷高升。

他們在黃河浮橋上憑欄遠望,直抒胸臆吟詩作對。右驍衛中侯們牽着馬站在他們八丈之外,對他們文人的詩情畫意呲之以鼻。

如果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兩位文官和兩名武官之間完全是脫節的,首先他們說話的口音就完全不同,蕭華是南陵郡人,元載是鳳翔岐山人,兩人常年居住在京師,說的是中原官話。這兩個中侯均來自於平盧營州,帶着濃烈的遼燕胡化口音。其次由於生活地域的不同,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念與道德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這兩人表面上是右驍衛的中侯,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實際上兩人是臨時被高尚和劉駱谷花錢安置進右驍衛,他們效忠的是安祿山,執行的是高尚的命令。

燕趙雜胡本來就桀驁彪悍,崇尚武力好勇鬥狠,他們只是表面上維持對蕭華和元載的恭敬,內心中執行的卻是另外一套。兩人時常陽奉陰違,落在他們身後時便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蕭華竟也絲毫沒有懷疑。

元載狐疑地回頭看了一眼,對身邊的蕭華說道:“來之前我就有些懷疑,右驍衛中大部分是關中良家子弟,他們怎麼偏偏就給我們弄來兩個河北的雜胡過來?”

蕭華卻絲毫不以爲意,拽着馬繮悠哉悠哉地說道:“管他是關中的還是河北的,這兩人只是保護我們的安全,又不是參與查案,何必在意。”

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