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

李輔國聽到李亨如此誇讚李嗣業,臉上不自覺地流露出幾分妒意,但仍舊不動聲色,順着李亨的話語往下說:“此人確實是個人才,但如今他在太子的麾下,前途無量,殿下想多了也是無益啊。”

“確是無益。”李亨擡頭想了想,自己這輩子如無意外,必然是當個閒散親王遠離朝堂自在逍遙,對方若真是人才,歸在太子的麾下,日後出將入相輔佐君王,那都是別人的事情。

李輔國眼珠子骨碌一轉,似乎想到了什麼,上前向李亨獻策:“殿下,武惠妃,楊洄那邊兒,可能還不知道這些事。我們或許可以前去通一下風。”

李亨擡頭淡淡地一笑,反問道:“這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

“好處自然是有的,惠妃娘娘恩寵正隆,殿下若能在她面前獲得好感,她或許在陛下面前爲你美言。”

李亨略微思考後便搖了搖頭:“此舉雖說是討好了惠妃,卻得罪了太子,不妥不妥。雖然有一點的好處,卻要冒很大的風險。”

李輔國又勸:“太子怎麼會知道?就算我們不說,惠妃也遲早會知道。”

“這話說的很對,”李亨說道:“我們不說,惠妃也會知道,所以惠妃娘娘不會感激我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李輔國放棄勸說,贊同地叉手笑道:“殿下你還是太謹慎了。”

“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太子和武惠妃之間的事情,我們最好不要參與,不,他們之間的任何事情最好連知道都不要知道。”

……

駙馬楊洄在公主府中靜坐等待,一天都沒有出門,他要等的是太府寺的消息,因爲尚書省戶部從今天正式清查各宮各王府欠太府寺錢財的事情,太子李瑛這個時候該焦頭爛額了吧。

然而他等到下午,派入到太府寺的內線才跑到府上來向他報告。

“駙馬,東宮沒有任何欠賬,他們已於前天歸還了所有的錢幣。”

駙馬一聽火了,伸手揪住了官員的領口:“你他媽的騙我玩兒呢!”

官員雖然恐懼,神情卻無多大變化,口中堅定地說道:“駙馬,下官所說句句屬實,你若是不信,可以親自到太府寺去查看。”

楊洄悻悻地鬆開了官員地胸口,神情失望地自言自語問道:“怎麼會這樣?陛下下旨清查太府寺,親王公主們人人自危,誰又能給太子籌集來大量錢財,六百萬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楊駙馬思慮了半天,都沒能想出原因,這名官員在他身前叉了一禮,躬身說道:“駙馬,沒有別的事情,我告退了。”

楊洄揮了揮手,依然在凝眉思索,等了好半天,他才把幾名得力的部曲僕從叫了上來,嚴肅地下令道:“你們在長安打探一下消息,最好到永福坊的十六王宅附近探聽一下,探聽哪幾位親王公主的府中運出了大批錢財,數目多少,都運往了何處?”

幾人叉手領命而去。

楊洄又在府中等了兩三個時辰,等到天黑即將宵禁時,僕從們才陸續回到府上,來到房間內向楊洄報告。

“阿郎,我們查出來了。”

楊洄精神振奮,連忙問道:“查出什麼了?是哪個親王給太子湊足了這筆鉅款?”

“哪個親王也不是,是長安城的富商。”

楊洄驚疑不定:”長安富商?他們怎麼會與太子牽上線的?”

“咳,也不是牽上線,駙馬你還記得昨天的球賽嗎?那些在球場上的看客,就是太子的出資人,太子發出去的邀請帖,都是他們用錢買來的。”

楊洄挑起眉毛嘿的一笑,隨後才軟軟地坐在翹頭案後面,嘴角的自嘲冷笑始終不散,他幾乎是沉默了好半天,才從案几上抓起琉璃茶碗朝地上狠狠地砸去。

“操!竟然用老子的祖產來賺錢!鬼點子真他媽的高!”

幾個下人不敢上前勸阻,只好悄聲後退,只留下一名親信站在地上,等待駙馬氣消。

楊洄捏着下巴琢磨:“身爲太子,竟然行商賈之事,把邀請帖當做門票來賣,這與街頭雜耍藝人又有何異?我要找出一兩個人來,讓他們親口證供,從太子手裡買了邀請帖。然後再以此證去面見陛下,狀告太子!”

這名親信低頭說:“駙馬,恕我直言,沒人肯出來作證的。”

楊洄皺起眉頭,似有詢問之意。

“人都是追逐虛名之輩,能夠獲得太子的邀請,必然是了不得的榮耀。誰又肯承認這邀請帖是買來的?他們得了虛名,更不願意得罪太子,所以自然不肯站出來作證。”

“那我就花大價錢懸賞!”

“駙馬,能花個幾千錢買邀請帖的人,不會在乎您那些懸賞,這些人身家千萬,反而更需要虛名。”

楊洄沉吟了半晌,才說:“那也不能放過太子!就算是僅有流言蜚語,我也要進宮稟告陛下。”

……

第二日晴空萬里,白雲悠悠,唐玄宗李隆基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中飲酒,觀看宮嬪歌舞。在場陪同的有武惠妃、中書令張九齡、門下省侍中裴耀卿、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林甫。

席上李隆基興致高漲,心情大好,李林甫等人頻頻進酒,便多飲了幾杯。

耳邊絲竹樂曲悠揚悅耳。眼前盛裝歌舞花團錦簇,李隆基滿眼所見皆是浮華,便意滿志得地說道:“卿等應當多飲幾杯,慶祝今年五穀豐登,大唐盛世太平。”

張九齡與裴耀卿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此乃陛下殫精竭慮,照拂天下百姓,上天垂愛,纔有五穀豐登之祥瑞。”

李林甫耐心地等兩位相公喝完,才端起酒杯,拋出這樣一句讚美之詞。

李隆基很中意李林甫的吹捧,昔日他所任用的姚崇、宋璟、張說、韓休、連同眼前的張九齡,都帶着一股子文人的孤高和寡,輕易不肯對皇帝說出溢美之詞。

高力士站在李隆基的身後隨時侍奉,只見一名內監上前來稟報,高力士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陛下,駙馬楊洄求見。”

李隆基心情正好,自然有求必應:“宣他進來。”

楊洄來到樓前臺下,俯身跪拜:“小婿楊洄叩見陛下,惠妃娘娘。”

李林甫也回了一記意味深長的笑容,兩人之間沒有說話,已經交換了各自想要傳達的信號。

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