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

bookmark

李輔國聽到李亨如此誇讚李嗣業,臉上不自覺地流露出幾分妒意,但仍舊不動聲色,順着李亨的話語往下說:“此人確實是個人才,但如今他在太子的麾下,前途無量,殿下想多了也是無益啊。”

“確是無益。”李亨擡頭想了想,自己這輩子如無意外,必然是當個閒散親王遠離朝堂自在逍遙,對方若真是人才,歸在太子的麾下,日後出將入相輔佐君王,那都是別人的事情。

李輔國眼珠子骨碌一轉,似乎想到了什麼,上前向李亨獻策:“殿下,武惠妃,楊洄那邊兒,可能還不知道這些事。我們或許可以前去通一下風。”

李亨擡頭淡淡地一笑,反問道:“這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

“好處自然是有的,惠妃娘娘恩寵正隆,殿下若能在她面前獲得好感,她或許在陛下面前爲你美言。”

李亨略微思考後便搖了搖頭:“此舉雖說是討好了惠妃,卻得罪了太子,不妥不妥。雖然有一點的好處,卻要冒很大的風險。”

李輔國又勸:“太子怎麼會知道?就算我們不說,惠妃也遲早會知道。”

“這話說的很對,”李亨說道:“我們不說,惠妃也會知道,所以惠妃娘娘不會感激我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李輔國放棄勸說,贊同地叉手笑道:“殿下你還是太謹慎了。”

“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太子和武惠妃之間的事情,我們最好不要參與,不,他們之間的任何事情最好連知道都不要知道。”

……

駙馬楊洄在公主府中靜坐等待,一天都沒有出門,他要等的是太府寺的消息,因爲尚書省戶部從今天正式清查各宮各王府欠太府寺錢財的事情,太子李瑛這個時候該焦頭爛額了吧。

然而他等到下午,派入到太府寺的內線才跑到府上來向他報告。

“駙馬,東宮沒有任何欠賬,他們已於前天歸還了所有的錢幣。”

駙馬一聽火了,伸手揪住了官員的領口:“你他媽的騙我玩兒呢!”

官員雖然恐懼,神情卻無多大變化,口中堅定地說道:“駙馬,下官所說句句屬實,你若是不信,可以親自到太府寺去查看。”

楊洄悻悻地鬆開了官員地胸口,神情失望地自言自語問道:“怎麼會這樣?陛下下旨清查太府寺,親王公主們人人自危,誰又能給太子籌集來大量錢財,六百萬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楊駙馬思慮了半天,都沒能想出原因,這名官員在他身前叉了一禮,躬身說道:“駙馬,沒有別的事情,我告退了。”

楊洄揮了揮手,依然在凝眉思索,等了好半天,他才把幾名得力的部曲僕從叫了上來,嚴肅地下令道:“你們在長安打探一下消息,最好到永福坊的十六王宅附近探聽一下,探聽哪幾位親王公主的府中運出了大批錢財,數目多少,都運往了何處?”

幾人叉手領命而去。

楊洄又在府中等了兩三個時辰,等到天黑即將宵禁時,僕從們才陸續回到府上,來到房間內向楊洄報告。

“阿郎,我們查出來了。”

楊洄精神振奮,連忙問道:“查出什麼了?是哪個親王給太子湊足了這筆鉅款?”

“哪個親王也不是,是長安城的富商。”

楊洄驚疑不定:”長安富商?他們怎麼會與太子牽上線的?”

“咳,也不是牽上線,駙馬你還記得昨天的球賽嗎?那些在球場上的看客,就是太子的出資人,太子發出去的邀請帖,都是他們用錢買來的。”

楊洄挑起眉毛嘿的一笑,隨後才軟軟地坐在翹頭案後面,嘴角的自嘲冷笑始終不散,他幾乎是沉默了好半天,才從案几上抓起琉璃茶碗朝地上狠狠地砸去。

“操!竟然用老子的祖產來賺錢!鬼點子真他媽的高!”

幾個下人不敢上前勸阻,只好悄聲後退,只留下一名親信站在地上,等待駙馬氣消。

楊洄捏着下巴琢磨:“身爲太子,竟然行商賈之事,把邀請帖當做門票來賣,這與街頭雜耍藝人又有何異?我要找出一兩個人來,讓他們親口證供,從太子手裡買了邀請帖。然後再以此證去面見陛下,狀告太子!”

這名親信低頭說:“駙馬,恕我直言,沒人肯出來作證的。”

楊洄皺起眉頭,似有詢問之意。

“人都是追逐虛名之輩,能夠獲得太子的邀請,必然是了不得的榮耀。誰又肯承認這邀請帖是買來的?他們得了虛名,更不願意得罪太子,所以自然不肯站出來作證。”

“那我就花大價錢懸賞!”

“駙馬,能花個幾千錢買邀請帖的人,不會在乎您那些懸賞,這些人身家千萬,反而更需要虛名。”

楊洄沉吟了半晌,才說:“那也不能放過太子!就算是僅有流言蜚語,我也要進宮稟告陛下。”

……

第二日晴空萬里,白雲悠悠,唐玄宗李隆基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中飲酒,觀看宮嬪歌舞。在場陪同的有武惠妃、中書令張九齡、門下省侍中裴耀卿、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林甫。

席上李隆基興致高漲,心情大好,李林甫等人頻頻進酒,便多飲了幾杯。

耳邊絲竹樂曲悠揚悅耳。眼前盛裝歌舞花團錦簇,李隆基滿眼所見皆是浮華,便意滿志得地說道:“卿等應當多飲幾杯,慶祝今年五穀豐登,大唐盛世太平。”

張九齡與裴耀卿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此乃陛下殫精竭慮,照拂天下百姓,上天垂愛,纔有五穀豐登之祥瑞。”

李林甫耐心地等兩位相公喝完,才端起酒杯,拋出這樣一句讚美之詞。

李隆基很中意李林甫的吹捧,昔日他所任用的姚崇、宋璟、張說、韓休、連同眼前的張九齡,都帶着一股子文人的孤高和寡,輕易不肯對皇帝說出溢美之詞。

高力士站在李隆基的身後隨時侍奉,只見一名內監上前來稟報,高力士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陛下,駙馬楊洄求見。”

李隆基心情正好,自然有求必應:“宣他進來。”

楊洄來到樓前臺下,俯身跪拜:“小婿楊洄叩見陛下,惠妃娘娘。”

李林甫也回了一記意味深長的笑容,兩人之間沒有說話,已經交換了各自想要傳達的信號。

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