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

bookmark

李輔國聽到李亨如此誇讚李嗣業,臉上不自覺地流露出幾分妒意,但仍舊不動聲色,順着李亨的話語往下說:“此人確實是個人才,但如今他在太子的麾下,前途無量,殿下想多了也是無益啊。”

“確是無益。”李亨擡頭想了想,自己這輩子如無意外,必然是當個閒散親王遠離朝堂自在逍遙,對方若真是人才,歸在太子的麾下,日後出將入相輔佐君王,那都是別人的事情。

李輔國眼珠子骨碌一轉,似乎想到了什麼,上前向李亨獻策:“殿下,武惠妃,楊洄那邊兒,可能還不知道這些事。我們或許可以前去通一下風。”

李亨擡頭淡淡地一笑,反問道:“這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

“好處自然是有的,惠妃娘娘恩寵正隆,殿下若能在她面前獲得好感,她或許在陛下面前爲你美言。”

李亨略微思考後便搖了搖頭:“此舉雖說是討好了惠妃,卻得罪了太子,不妥不妥。雖然有一點的好處,卻要冒很大的風險。”

李輔國又勸:“太子怎麼會知道?就算我們不說,惠妃也遲早會知道。”

“這話說的很對,”李亨說道:“我們不說,惠妃也會知道,所以惠妃娘娘不會感激我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李輔國放棄勸說,贊同地叉手笑道:“殿下你還是太謹慎了。”

“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太子和武惠妃之間的事情,我們最好不要參與,不,他們之間的任何事情最好連知道都不要知道。”

……

駙馬楊洄在公主府中靜坐等待,一天都沒有出門,他要等的是太府寺的消息,因爲尚書省戶部從今天正式清查各宮各王府欠太府寺錢財的事情,太子李瑛這個時候該焦頭爛額了吧。

然而他等到下午,派入到太府寺的內線才跑到府上來向他報告。

“駙馬,東宮沒有任何欠賬,他們已於前天歸還了所有的錢幣。”

駙馬一聽火了,伸手揪住了官員的領口:“你他媽的騙我玩兒呢!”

官員雖然恐懼,神情卻無多大變化,口中堅定地說道:“駙馬,下官所說句句屬實,你若是不信,可以親自到太府寺去查看。”

楊洄悻悻地鬆開了官員地胸口,神情失望地自言自語問道:“怎麼會這樣?陛下下旨清查太府寺,親王公主們人人自危,誰又能給太子籌集來大量錢財,六百萬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楊駙馬思慮了半天,都沒能想出原因,這名官員在他身前叉了一禮,躬身說道:“駙馬,沒有別的事情,我告退了。”

楊洄揮了揮手,依然在凝眉思索,等了好半天,他才把幾名得力的部曲僕從叫了上來,嚴肅地下令道:“你們在長安打探一下消息,最好到永福坊的十六王宅附近探聽一下,探聽哪幾位親王公主的府中運出了大批錢財,數目多少,都運往了何處?”

幾人叉手領命而去。

楊洄又在府中等了兩三個時辰,等到天黑即將宵禁時,僕從們才陸續回到府上,來到房間內向楊洄報告。

“阿郎,我們查出來了。”

楊洄精神振奮,連忙問道:“查出什麼了?是哪個親王給太子湊足了這筆鉅款?”

“哪個親王也不是,是長安城的富商。”

楊洄驚疑不定:”長安富商?他們怎麼會與太子牽上線的?”

“咳,也不是牽上線,駙馬你還記得昨天的球賽嗎?那些在球場上的看客,就是太子的出資人,太子發出去的邀請帖,都是他們用錢買來的。”

楊洄挑起眉毛嘿的一笑,隨後才軟軟地坐在翹頭案後面,嘴角的自嘲冷笑始終不散,他幾乎是沉默了好半天,才從案几上抓起琉璃茶碗朝地上狠狠地砸去。

“操!竟然用老子的祖產來賺錢!鬼點子真他媽的高!”

幾個下人不敢上前勸阻,只好悄聲後退,只留下一名親信站在地上,等待駙馬氣消。

楊洄捏着下巴琢磨:“身爲太子,竟然行商賈之事,把邀請帖當做門票來賣,這與街頭雜耍藝人又有何異?我要找出一兩個人來,讓他們親口證供,從太子手裡買了邀請帖。然後再以此證去面見陛下,狀告太子!”

這名親信低頭說:“駙馬,恕我直言,沒人肯出來作證的。”

楊洄皺起眉頭,似有詢問之意。

“人都是追逐虛名之輩,能夠獲得太子的邀請,必然是了不得的榮耀。誰又肯承認這邀請帖是買來的?他們得了虛名,更不願意得罪太子,所以自然不肯站出來作證。”

“那我就花大價錢懸賞!”

“駙馬,能花個幾千錢買邀請帖的人,不會在乎您那些懸賞,這些人身家千萬,反而更需要虛名。”

楊洄沉吟了半晌,才說:“那也不能放過太子!就算是僅有流言蜚語,我也要進宮稟告陛下。”

……

第二日晴空萬里,白雲悠悠,唐玄宗李隆基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中飲酒,觀看宮嬪歌舞。在場陪同的有武惠妃、中書令張九齡、門下省侍中裴耀卿、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林甫。

席上李隆基興致高漲,心情大好,李林甫等人頻頻進酒,便多飲了幾杯。

耳邊絲竹樂曲悠揚悅耳。眼前盛裝歌舞花團錦簇,李隆基滿眼所見皆是浮華,便意滿志得地說道:“卿等應當多飲幾杯,慶祝今年五穀豐登,大唐盛世太平。”

張九齡與裴耀卿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此乃陛下殫精竭慮,照拂天下百姓,上天垂愛,纔有五穀豐登之祥瑞。”

李林甫耐心地等兩位相公喝完,才端起酒杯,拋出這樣一句讚美之詞。

李隆基很中意李林甫的吹捧,昔日他所任用的姚崇、宋璟、張說、韓休、連同眼前的張九齡,都帶着一股子文人的孤高和寡,輕易不肯對皇帝說出溢美之詞。

高力士站在李隆基的身後隨時侍奉,只見一名內監上前來稟報,高力士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陛下,駙馬楊洄求見。”

李隆基心情正好,自然有求必應:“宣他進來。”

楊洄來到樓前臺下,俯身跪拜:“小婿楊洄叩見陛下,惠妃娘娘。”

李林甫也回了一記意味深長的笑容,兩人之間沒有說話,已經交換了各自想要傳達的信號。

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