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

bookmark

李嗣業安排張小敬進入到封常清所率領的安西軍中,擔任了一支弩箭隊的校尉。封常清對於這個走太尉後門進來的關係戶校尉,也並未多注意,以爲是李嗣業老家高陵縣子弟。

安西軍作戰能力強悍,作風也比較惡劣喜歡欺生。但張小敬本就是從安西軍中出來的人,算是老兵中的老兵,還能讓這些新兵蛋子欺負了去?

正月十五日是傳統上元佳節,兵卒們坐在野外的營地中,興趣盎然地談起長安昔日上元夜的繁華景象。

“那時千萬彩燈能夠從皇城門延伸到向西的金光門和向東的春明門。大街上的行人磨肩擦踵,各路商旅往來如織,娘子們一個賽一個漂亮。但是像這樣的繁華盛景,恐怕今後幾年內都不會見到了。”

“幾年?”張小敬在一旁挖苦似的說道:“這樣的景象,恐怕終唐一朝都不會再看見了。”

附近的幾個小軍官對他怒目而視,張小敬卻似無所覺,彷彿認爲拆散他們的美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李嗣業站在附近的一處山崗上,身邊跟着他的兩名心腹米查乾和岑參,正在欣賞東邊即將升起的紅日。

他突然不合時宜地說道:“前幾日上皇的使者從蜀中來,希望我能夠迅速站隊聲援李璘,但是我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只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米查幹詫異地問道:“主公爲何沒有答應上皇的要求?這對於主公來說可是保住兵權的大好機會。”

李嗣業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指着天邊那一片紅暈說道:“夕陽和朝陽同樣漂亮,但是沒有人願意去欣賞夕陽落幕時的景象,屬於過去的時代早已結束,且永遠不會再來。況且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上皇無論怎麼看都不像周密的人,我不能真的把自己綁在他的船上,否則船覆的時候我們也難以逃脫。”

他滿懷希望悠然地說道:“經歷了這次的波折,我也總算是明白了,只要擁有絕對的權勢,再加上清醒的頭腦,不需要機智如妖,便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遠處有幾匹快馬迅速朝唐軍大營奔來,李嗣業突然面色凝重,對兩人招了招手:“走,下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他們來到了山下的大營中,臧希液和封常清等人都已經站在他的帳前,向他叉手說道:“我們派出的探馬來報,駐守在新安的叛軍崔乾佑部突然向澠池進攻,請大夫示下。”

楚王李豫也來到了李嗣業跟前,詢問他的決策:“叛軍來勢洶洶,還請太尉早做決斷。”

臧希液連忙上前自告奮勇:“末將願意率所部飛虎騎馳援澠池,從背後給予敵軍突然襲擊。”

李嗣業捏着鬍鬚仔細思慮,口中沉吟道:“澠池縣城防禦遠比新店穩固,且郭子儀朔方軍身邊配置完整,有段秀實的瀚海軍騎兵和葛邏祿騎兵,也有拔漢那國騎兵,綜合實力不比我們這邊弱,崔乾佑的謀略也不會如此簡單。你們暫且按兵不動,再派一批探馬前往澠池去探。”

李豫神情焦急地勸說道:“太尉,戰機不可失,應當立刻派兵前往澠池,若郭子儀不是崔乾佑的對手,我們將悔之晚矣。”

李嗣業卻從容地擺擺手:“郭子儀爲人沉穩且英勇善戰,若真有崔乾佑強敵來襲,他必然會堅壁清野,選擇固守拖延敵軍以待我軍來援,所以越是臨戰時刻越是要保持警惕,等敵軍動向完全查探清楚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衆將大多沉默不語,心中對李嗣業的判斷持懷疑態度,但不敢直接表示反對。李嗣業笑道:“你們不信?再等半個時辰之後必有變化,還請大家稍安勿躁,就算我判斷有誤,半個時辰也不會對戰局有任何影響。”

人羣中一個圓潤的聲音說道:“我相信太尉說的話。”

衆將循着聲音看過去,插話的竟然是宦官魚朝恩,雖然大夥對太監沒什麼好感,但如今朝廷裡的皇帝對這些沒根兒的傢伙頗爲重用,輕易招惹不得,只好都裝作沒有聽見。

李嗣業對此人的幫腔也毫無表示,轉身回到帳中獨坐等待消息,魚朝恩連忙追在屁股後面跟了進來,殷勤地笑着說道:“想必太尉也知道我去拜訪臧中丞的事情,那只是咱受陛下和郕國公命令應付差事罷了,朝恩的內心真不是這麼想的。太尉是我的恩人,我怎麼會做對太尉不利的事情,還請太尉放寬心,昨日您對我的恩情,來日必有厚報。”

這太監魚朝恩是真情還是假意他不清楚,就算當年施恩救他的時候,對這樣一個年輕人也完全不清楚,現在就更不可能瞭解了。至於他的這些說辭,聽聽就好了不必當真。這個世界上升米恩鬥米仇的事情還少嗎?

“魚監軍不必掛懷,你我皆是爲朝廷爲陛下效力,你我各安其職便好。至於報恩與否,當年我也只是順手爲之,你也不必放在心上當做負擔。”

魚朝恩用眼角偷瞄了李嗣業一眼,看到他臉上沒有別的變化,便在臉上浮起虛泛的笑容:“既然如此,奴婢便退下了。”

他掀起簾幕離開後,軍中將領也都在李嗣業的帳外等待,時不時注意大營制高點的瞭望臺,隔一會兒便喊話問問派出去的探馬有沒有回來。

還不到半個時辰,遠處便有一騎踏着煙塵疾速奔來,來到大營外斥候翻身下馬,楚王李豫領着將軍們親自上前盤問:“你從何處來?探知了何處詳情?”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斥候氣喘吁吁,說不上一句話便停頓喘氣:“我是從朔方軍……郭大夫處前來,今日清晨起叛軍便派……”

楚王李豫急促地問道:“是不是叛軍主力正在攻打朔方軍和北庭軍?”

“不……不是,叛軍派些小股步騎不斷在我軍陣前挑戰,郭大夫知曉這是叛軍的疑兵之計,恐防叛軍聲東擊西,特命我騎快馬來報知,請楚王和太尉千萬不要上當,更不要派兵馬馳援我軍。”

李豫懵懂地點了點頭,尚在理解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前方突然又有探馬來臨,在營門前翻身下馬蹲跪叉手:“報!叛軍七萬大軍傾巢而出,避過主要道路前來進攻我軍,距離營門已不足十里!”

李豫驚愕不已,拍了拍腦門道:“真是好險,快,快去通知太尉。“

李嗣業聽得外面的喊聲,早已從帳中走出,對站在營門前的將軍們下令道:“封常清!率領安西軍爲前軍左右翼,在營門前列陣。燕小四率炮營在前軍大陣之後,裝彈隨時待發。臧希液率飛虎騎在前軍側後方左右翼,其餘各軍皆爲中軍方陣,不得延誤!”

“喏!”衆將叉手應命,立刻下去召集兵馬從營門的四個方向齊出,按照李嗣業的命令在營門前後依次列出方陣縱深搭配。炮營在前軍之後暗藏殺機,前軍左右陣凸出在大陣之前,如同兩道大門爲作爲炮營的活動屏障。分佈在炮營左右方的飛虎騎隨時可對敵軍的步兵陣發動攻擊。

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