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

bookmark

李嗣業笑着點頭贊同道:“徐公所言正合我意,如今我們不再是叛逆,我們就代表着朝廷,自然要做朝廷該做的事情。吐蕃進逼隴右河西,佔據了鄯州和石城堡,又控制了白亭守捉和交城守捉,使得武威和張掖之間的聯繫中斷。在我看來倒不如重新奪回白亭和交城,徹底打通河西走廊纔是正途。”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況且我們率領這一軍中有不少河西子弟,我昔日發誓要帶他們回來,自然是要把河西從吐蕃人的圍困中解脫出來,以攻打白亭和交城纔是軍心所向。”

白孝德醒悟過來,朝李嗣業和徐賓叉手道:“軍師主公所言及是,孝德是個粗人,想事情考慮問題自然沒有你們精細周到,所以你們定好打哪裡,我帶着兵一個接一個敲過去。”

李嗣業撫掌笑道:“既然如此,孝德你親率飛虎騎,由我來率領玄武炮營,我們帶領河西子弟的這兩支攻守利器,先攻白亭,後打交城。”

飛虎騎和炮營在中原的數次戰役中已經磨礪的異常鋒利,各種戰術也配合得天衣無縫,無論攻堅還是打野,以炮爲盾可挫敗敵軍衝鋒,騎兵無法突破的陣型和城池,用火炮可進行攻堅克銳。

兩軍很快推進到白亭守捉城下,吐蕃東岱東本站在城牆上遙望遠處,河西軍軍陣黑壓壓一片,大有黑雲壓城的勢頭。

他立刻派羊同斥候給駐守在鄯州的蘇毗如左翼長求援,並向左右表示自己心中一點都不慌:“羊同斥候騎兩匹駱駝前去求援,可日夜兼行六百里,不消七日,我蘇毗如的數萬鐵騎將奔赴這裡,將膽敢出涼州城的唐軍消滅在此地,再一併將涼州城攻克,整個河西就是我蘇毗人的牧場!哈哈哈。”

東岱東本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以爲憑藉白亭這座矮城可堅守半個月有餘,足以支撐到援軍的到來。想當初一千五百多人的河西唐軍可是在守捉城中堅守了整整兩個月,才被吐蕃拿下。他們比唐軍只強不弱,肯定能夠堅守更長時間。

李嗣業揮動手中的號旗,飛虎騎左右翼向兩邊撤開,炮營的兩百門火炮緩緩推到五百步遠的地方,這個距離使城頭上的那些牀弩已經沒有任何殺傷力。

李嗣業高聲下令道:“給我裝開花彈,炮擊一個時辰。”

炮營士兵分工搭配,裝藥,裝捻子,填彈一氣呵成。炮手親自調整仰角,點燃了後端的捻子。

隨着轟隆隆炮聲的響起,成排的炮口上冒出一陣陣白煙,開花彈在白亭守捉的城頭上炸開,幾名桂射手毫無徵兆地被氣浪推下了城牆。

東本被炸得東倒西歪,高聲喊叫着躲進了城樓中。

“這特麼的是怎麼回事?唐軍從雷部天神那裡借來的天雷嗎?都給我躲起來,不要讓雷給劈了!”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看着城頭上炸開的濃煙和火花,扭頭時不時看看地上的日晷。

經過一個時辰的炮擊,白亭這座彈丸之城已經被炸得搖搖欲墜,是時候下達進攻命令了。

“推動攻城錘上前,擊破城門。”

他們所造的攻城錘與一般攻城錘不同,前段不是重錘而是空心的棺材,裡面裝滿鐵罐子做成的火藥桶,後方懸掛大石作爲配重。

數百名河西軍士兵擁着攻城車推到了城下,將棺材抵在了城門上,後方用木樁抵住車輪釘入土中,保證爆炸時能夠抵住火藥的衝擊力反向擠壓城門。

吐蕃東本徹底慌了,一面命令士兵們朝城下射箭殺傷唐軍,一面命令守城門的隊伍,用樹木抵住城門,阻擋河西軍攻城錘的衝撞。

誰料這些唐軍把攻城錘抵在城門上,拋下火把後竟然飛快地向後逃跑,好像是要躲避什麼可怕的東西似的,他呆滯的臉上徹底發懵,心中涌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吐蕃人的腳下傳來轟隆的震動聲,城牆上直接開出一條巨大的裂縫,西角的一面直接垮塌下去,一些士兵坐了土滑坡。連城頭上的人都被掀得站立不穩東倒西歪,城牆下面的城門直接被推倒在地,白亭守捉洞門大開。

李嗣業從腰間抽出橫刀,舉在手中高呼道:“兄弟們,跟我攻進城去!”

白孝德一馬當先,手提長槍率領數百騎衝進了門洞中,守城東岱自知無從抵擋,只好跪地投降。

李嗣業命令後方部隊押着這些吐蕃人繼續前進,拔除涼州西北方的交城守捉。

他派人用橫刀押着東岱東本在城門下喊話,吐蕃語言嘰裡咕嚕聽起來並不好懂,也幸好他的隊伍中有通曉六蕃語言的翻譯。

東本勸降的話語尚未喊完,吐蕃人已經從城頭上射下利箭,東本只好掉頭逃竄,李嗣業命人再上前喊話,希望對方能夠主動獻城投降,否則破城之後,將斬殺所有桂射手武士。

吐蕃人對他們的警告置若罔聞,李嗣業立即下令進攻,炮聲震動大地,與鼙鼓的聲響混合在一起,使得整個城池搖搖欲墜。

攻城的流程也與先前一般無二,先用火炮壓制摧毀敵軍的意志,再派人推出大號爆破錘抵在城門上對城牆進行爆破性的破壞。騎兵最後攻入了城中。吐蕃主將感覺投降怕是免不了一死,慌忙棄城而走,依然被飛虎騎追上擊殺。

李嗣業命人將守衛交城的吐蕃部隊中的庸和桂區分出來,庸的比例一般在桂的五倍左右,庸除去驅趕犛牛放牧以供應桂射手基本補給外,還要以扈從的形式照料桂射手的馬匹和生活,甚至是在戰鬥中給桂以輔助。

所以吐蕃軍中的桂纔是其戰鬥力的主要來源,他們一般出身中上層奴隸主和小地主,不需要進行生產活動,只進行訓練和作戰。吐蕃軍桂單兵的戰鬥力還是挺強的,甲冑也相當精良。

他之前作出的承諾當然不能違背,出來打仗更要講信用,說要殺光所有桂射手,自然一個都不能放過。白孝德親自主持行刑儀式,將這些吐蕃桂射手押到了城東的河邊,被橫刀挨個兒斬首。

李嗣業佔據白亭和交城後,算是解除了涼州方面的交通威脅,但他並沒有直接率兵前往涼州,而是駐守在兩座守捉城之間,等待真正有實力的對手到來。

這個真正有實力的對手便是控制青海一帶的蘇毗如,他們與其餘四如不同,是混雜的民族結合體。其中羊同和蘇毗兩個種族擁有大量的騎兵,還有羌塘和吐谷渾,甚至包括少量生活在青海的漢人,也是這個羣體中的一部分。

其餘四如多是對於吐蕃各地的控制,唯有蘇譬如是替吐蕃王朝向外擴張的利刃,所以李嗣業只要擊敗蘇毗如,便能夠遏制吐蕃軍西進的步伐。

蘇毗如的掌控者乃是蘇毗族的王公,手下有不少的家臣家將,五如將領所擁有的權力很大,遠遠超過了唐王朝的節度使,將領的作戰也一般不會受到贊普的干擾,真正做到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