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

bookmark

聽罷黃抱節的講述,李嗣業的臉上露出了森然笑意,轉身朝着屏風後面招了招手,卻是太監程元振手中捏着一卷絹布走上前,絹布上殷紅的字跡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李嗣業抓住絹布的一頭抖擻開來,笑着對黃抱節說道:“這應當就是你所說的皇帝血書衣帶詔了,房琯這人素來喜歡裝神弄鬼,也喜歡作弄別人,他的鬼話你不必放在心上,他或因此事得罪了你,我也代他向你賠罪。”

黃抱節聽罷頓時驚嚇得出了一聲冷汗,這竟然是一個圈套,一個試驗人心的圈套。也幸虧他黃抱節多思多慮,沒有做出錯誤的判斷,也做好了補救措施,不然他這條命真的是要交待到長安了。

他現在才意識到李嗣業的陰險和麪目可憎,竟然用這種方法試驗人心,一般人的心臟怎麼能夠承受得住。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坐在左上首的面具男徐賓突然開口道:“黃大夫出了好多的汗啊。”

黃抱節慌忙擡起手臂擦拭汗水,一面低聲給自己掩飾道:“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五月了,天氣竟然如此炎熱,讓人完全受不了。”

李嗣業笑着點點頭說道:“回到河東太原之後一定要實心用事,孤差點忘了還有一件事。史思明若是知曉你率兵譁變殺了鄧景山,定然不會善罷甘休,也定然會派強兵來攻。河東軍突遭新變,人心難免不穩,孤王已經給你想好的解決的辦法。我兒李崇豹現如今駐守上黨,麾下也囤積了四萬能征善戰之輩。我向皇上建議下旨派他率兵去與你一同駐守河東。定能夠阻擋史思明的進攻。”

黃抱節心中有十萬個不願意,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和想法,絕不會輕易把自己的命運受制於人,特別是經歷了剛纔殘酷的心理考驗之後,這種想法也越來越堅定了。

只是現在他剛剛上位,在河東立足未穩,需要李嗣業在背後的支持,所以就算他現在不滿,也只敢做一些不能被人發現的小動作。只是與他共事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李崇豹以狠辣果斷,擅長用兵而聞名。他的成名之戰是率飛虎騎越過絳蒲之間的三座縣城,直接長途奔襲蒲津渡大獲全勝,所以必須要小心應付纔是。

“好了。”李嗣業揮了揮手:“下去在長安多逗留幾日,等他們把糧食給你備齊。”

黃抱節躬身對李嗣業叉手告退:“如此末將告退。”

等黃抱節從雍王府邸上出來,李嗣業扭頭問坐在上首身邊的徐賓:“徐公,你覺得此人怎樣?”

徐賓捋須笑道:“從其言行舉止來看,不像是個謹小慎微之人,但他進入雍王府來卻處處表現得小心謹慎,想必也是野心勃勃。

李嗣業哼笑一聲:“他若真是野心勃勃倒也無妨,時間長了見得多了自然會把野心壓抑下去,但只怕他的能力支撐不起他的野心。”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李嗣業也似乎飄飄然起來,伸手捋着下巴上的鬍鬚意滿志得地望着前方。

……

史思明與李嗣業的謀臣徐賓達成協議後,便命大將田承嗣領兵三萬駐守在雲州邊界,只等李嗣業與鄧景山在太原開打後,他們趁機南下撿便宜。

他當然知道不能就這麼幹等着,也需要派人去查明雙方的動作,戰機稍縱即逝,別等到人家都已經把太原拿下了,他還在雲州等待吃現成。

史思明親自派出三撥斥候潛伏到太原和上黨附近,時刻留意李崇豹大軍的動向,但長達兩個多月來,河東軍與上黨方面絲毫沒有交鋒的跡象,只有李崇豹不斷往武鄉增兵的消息,這好像也是要打起來的跡象。

直到從太原城內傳出譁變的消息,斥候隊長依然是不敢相信,等到他派人去確實消息時,新任河東節度使黃抱節已經動身前往長安拜見李嗣業了。

斥候們這才意識到大事發生了,連忙派出兩個可靠的人騎着四匹馬前往雲州稟報給田承嗣。這二人星夜兼程上路,一路疾馳跑廢掉了兩匹馬,纔來到雲州邊境的燕軍大營中跪地向田承嗣稟報。

田承嗣大爲震驚,一邊訓斥斥候說你們誤大事了!一面派人騎快馬往洛陽的皇宮傳遞消息。

自從史思明成爲皇帝之後,逐漸就有了皇帝包袱,許多事情不再事必躬親,與將領和兵卒們之間的距離也逐漸加大。如果他留在幽州范陽而不是在洛陽紫薇城,至少能夠提前十五天得到消息。

“什麼!”

他憤怒地從胡牀上站起來,伸手抓住手邊青瓷盞,握在手中狠狠地擲在了地上,怒聲說道:“好你個李嗣業,一而再再而三地欺我,這個裡子老子一定要找回來!”

心腹大臣薛嵩在旁邊說道:“皇上息怒,以臣的猜測這事一定是發自偶然,李嗣業不過是撿了個大便宜罷了。”

史思明氣鼓鼓的大眼睛中噴火道:“你這是個什麼說法?”

“皇上還記得李嗣業的心腹之臣前來洛陽求和,他說的是要拆散我們與鄧景山之間的同盟,與我們聯合進攻河東。我肯定這個時候他們還想不到在河東鼓動譁變,他們若知道這個結局,根本用不着來與我們共籤盟約。”

“朕管他是運氣好還是別的,河東絕不能落在李嗣業的手中!朕要御駕親征!倒要讓李嗣業看看,河東到底是誰的地盤!”

史思明這次確實動起了真火,也對這次戰役勢在必得,爲此他親自前往幽州,帶着大量錢財前往契丹和奚人部落僱傭他們出兵,又大量招募同羅騎兵,一共糾集了胡漢兵卒十二萬人,還親自組建恢復了特殊部隊曳落河。不止要一舉奪下太原,還要趁勢拿下上黨進逼蒲津渡。

燕軍聲勢浩大,攜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攻破了雲州城,田承嗣率領同羅騎兵直下代州,大軍囤積在忻口外。

黃抱節何曾見過這麼大的陣仗,一面召集衆將商議,一面派人給率軍駐守在武鄉的李崇豹求援。

他召集衆將商議的用意很明顯,因爲心中沒底,不知道這次能否守住太原,若是守不住他剛當了高興沒幾天的河東節度使,接下來恐怕就要送命。他還有一個意思是試探一下河東軍中有多少抵抗意志,實在抵擋不住的話,不如直接獻城給史思明,才能夠保住眼前的富貴。

多虧李嗣業有先見之明,給他往河東派了節度判官韋應物,韋判官察覺到了黃抱節的投降心理,在他召集衆將之前提前進言勸諫。

不過對於黃抱節這樣毫無節操卻死要面子的上官,勸諫的方式是非常需要斟酌的,不然會落得個適得其反的結果。

他走到黃抱節面前低聲問道:“大夫可有信心對敵?”

“這正是我所擔憂的,燕軍來勢洶洶不比往時,史思明看起來是對河東勢在必得,我已經派人往長安告急,又給李崇豹將軍傳信,只是就算河東和上黨的兵力聯合起來,也不過才七八萬,如何能夠勝得過史思明麾下的胡漢軍隊十餘萬人?”

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