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

bookmark

元朔二年秋,也就是史思明順天二年秋,史思明在幽州城外的土臺上也進行了盛大的祭天活動,說是要順應天命討伐李嗣業和他的河西軍,爲此史思明專門請文人寫了祭詞,對着蒼天高聲念道:“今日我順應天命,誅敵討逆,靖平寰宇,重振神州,還天下之安樂,歸四海之清明,爲拯救世間千千萬萬受苦的黎民百姓,創下不朽之功業!朕要御駕親征,誅殺逆賊李嗣業!望蒼天保佑,戰必勝,攻必克!”

在史思明的眼裡,雲州的重要性不亞於潼關之於關中,他雖然已經在洛陽登基爲帝,但幽州和營州纔是他的根本,所以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要把雲州給奪回來。

他聚集起幽州大兵十萬,胡馬奔騰塵土數十里,結果在雲州以西三十里處碰上了李嗣業準備進攻幽州的大軍。雙方列陣野戰,李嗣業親騎快馬手提陌刀在大纛前,史思明身披金黃鎧甲在對面。

兩人就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開啓了嘴炮模式:“李嗣業,你這鼠輩竊取關中而稱王,挾持李唐宗室爲僞帝,妄圖奪取天下,到要問問我史思明手中這把快刀答應不答應。”

李嗣業嘿笑一聲道:“孫子你不過是幽州偷羊賊麾下的一個小小的軍使,因從逆反叛竊據高位,後祿山暴斃,汝居幽州坐擁強兵,遂產生稱帝之志,實在是沐猴而冠,不自量力。”

史思明惱怒地退回陣列,立刻親自擂鼓催動騎兵出戰,李嗣業也下令吹響青銅號,令飛虎騎出戰,次子李崇豹手提銀槍衝鋒在前,騎兵們在馬上拉滿角弓,相互拋射。

戰役進行至下午四點,李嗣業一方逐漸感到吃力,爲了扭轉局勢,李嗣業命令投彈手將猛火雷綁在伏遠弩的箭矢上,瞄準騎着戰馬衝陣的燕軍騎兵陣攢射,頓時大地上悶雷滾滾,敵騎中火焰翻滾,戰馬受驚四處逃竄,竟朝着己方陣營衝去。

史思明一看情況不對,連忙命令鳴金收兵,撤退回到易州境內。

李嗣業軍中的猛火雷和爆彈雷已經存量不多,也就沒有趁機進行追擊。他發現經過一次次的戰爭,將士們對於火器的依賴性也已經遠遠大於他的預期,幾乎已經到了沒有火炮和猛火雷,他們上戰場就沒有獲勝的信心。

李嗣業連忙給遠在長安的軍師徐賓寫信,要他命人押送更多的猛火雷和爆彈雷前來雲州,爲大軍提供信心和火力支援。

沒想到他的信沒有發出去,來自長安的緊急公文已經送達,送信的驛兵氣喘吁吁地跪倒在他的面前,叉手說道:“主公,長安告急!”

李嗣業接過信件一看,原來他秘密率三萬兵北上討伐史思明的事情,不知由長安的哪位李唐忠臣泄露給了漢中的郭子儀。郭子儀趁機率軍出褒斜道接連攻破了太白縣和眉縣,駐守眉縣的阿史那啜律不敵,後撤至周至縣。

徐賓代替李嗣業坐鎮長安,連忙派出段秀實和白孝德,率領長安近郊軍隊前往周至縣迎敵。誰料郭子儀竟然虛晃一槍,迂迴北上進攻扶風縣,駐守陳倉的趙崇玼也連忙率軍北上迎敵,致使陳倉縣的兵力出現空虛。

郭子儀三子郭晞趁機通過陳倉道進攻大散關,竟然從大散關破關而入,郭子儀帶領軍隊掉過頭來與兒子合力夾擊對付趙崇玼,趙崇玼自然不敵,連忙敗退至乾縣。

至此郭子儀已經完全控制鳳翔郡,如同一根釘子完完全全在關中紮下了腳跟。

徐賓這才意識到李嗣業麾下的這些將領誰也無法對付郭氏父子,不得不親自寫信報告關中的戰況,請主公回來親自主持戰局。

郭子儀的突然襲擊打斷了李嗣業北伐幽州的軍事進程,也給了史思明喘息之機,也許是這位亂世梟雄命不該絕,史思明在睡夢中都會感到慶幸。

李嗣業內心卻極度惱火,他感覺自己似乎在被人戲弄,他全盤的戰略規劃,先行統一北方的預想,都化作了一團泡影。

他立即對河東的現有形勢進行規劃,命兒子李崇豹統攝太原,白孝德守雲州,原鎮守扶風郡的趙崇玼去守上黨和蒲津渡,他自己則率領三萬兵迅速折返趕回關中。

他很快轉換了自己的戰略思路,決定先將漢中和蜀中奪取,這樣才能保證關中的戰略縱深。郭子儀一心想恢復舊唐榮光,視他李嗣業爲寇仇。這樣的矛盾不可調和,也不可能被化解,所以他只能將對方消滅,才能夠安心地騰出手來對付史思明。

李嗣業回到關中後,親自調集了飛虎騎和玄武炮營,出兵準備奪回郭子儀所佔領的鳳翔和陳倉。

他以段秀實和田珍爲左右先鋒,來到鳳翔城下,遙望郭子儀父子站在城樓上,臉皮帶笑看上得意至極。這是郭子儀的激將法,李嗣業心中倒無多少惱怒,站在古代的價值觀和立場上,郭子儀纔是正義的一方,是代表大唐和忠義的立場,李嗣業和史思明纔是真正的叛逆。

“郭令公別來無恙,想不到你竟如此惦記着我,在我防不住的時候突然給來這麼一刀,真令我無從抵擋。”

郭子儀嘿聲笑道:“平叛誅逆,乃是我郭子儀的本分責任,特別是誅殺像你這樣的竊國大賊,今日關中之戰,正是爲了扶持大唐正朔,彰顯忠臣孝義。爾等亂賊臣子必將受千秋唾罵。”

李嗣業笑着回答道:”嘴皮子利索算什麼,關鍵是要看手段和打仗的本事,郭令公的一腔忠義,怕是要付之東流了。”

“給我炮轟城頭,拿下陳倉!”

數百門玄武炮被推上了炮位,操炮手點燃了捻子,對着城牆上一陣狂轟亂炸,郭子儀被炸得站立不穩,兒子郭晞連忙將他護進了城樓中。

一陣炮轟過後田珍親自手提盾牌帶兵攻城,但郭子儀的戰術水平確實是強,親自帶着士兵們在城牆上向下射箭,扔檑木,河西軍一時間損失慘重。

李嗣業一面命火炮校準目標炮轟城牆,一面親自帶着人衝到城下,推動巨大的攻城錘抵到城門上,點燃了捻子然後迅速後撤。

攻城錘的頂端發出劇烈的爆炸聲,將巨大的城門掀翻在地,河西軍兵卒們前呼後擁地叫喊着進入城中。

郭子儀毫不猶豫果斷撤出陳倉,退守到大散關。李嗣業則率大軍進攻大散關,在炮火的掩護下經過數次爭奪,終於在天黑之前奪回了大散關。

他當然不可能就此罷手,沿着陳倉道一路追擊着郭子儀的腳後跟來到漢水邊緣,漢中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郭子儀退守至漢中城,用條石加固牆垛,準備死守頑抗。他一面派人從漢水的下游向南陽襄陽求援,希望偏安江南的李亨能派出一部分兵力來援助漢中。

跟着郭子儀留守漢中的朝廷元老和漢中官員都勸郭子儀放棄漢中,後退至蜀中成都,依仗劍閣天險據險而守,被郭子儀斷然拒絕道:“漢中是蜀中的外援,也是向外擴張之路,我們一旦放棄漢中,就等於藏起來充當了縮頭烏龜,今後再無機會奪回關中。”

你老還想着奪回關中吶,這一次能夠打到鳳翔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他們自然不是否定郭子儀的能力,只是郭子儀這一方的實力太弱,他當初敗退至漢中時只剩下一萬多殘兵敗將,經過短短兩年時間的招募兵勇,重新擴充到三萬多人。而李嗣業早已依靠關中隴右河西三地兵多糧足,麾下兵力多達二十萬之衆,其軍事實力爲天下最強。

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