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

bookmark

史朝義又躊躇地說道:“可帶兵去救總要損傷人命,我實在不忍使將士喪命疆場。”

田承嗣暗自嘀咕,這龜兒子是自己貪生怕死吧,拿將士們當什麼擋箭牌。

“公子哎,救援幽州城何必要真的去做,你可以帶一支麾下的精銳力量趁着夜色前往幽州城,在敵人不注意的情況下突入幽州城下,只要在城下吼叫那麼幾聲,讓你的父親知道你來救援幽州即可。但也不要在城下待得時間過長,萬一你父親真的打開城門衝出來就不好看了。”

“還要我親自去?”史朝義瞪大了眼睛。

“自然要公子親自前往,不然如何能夠體現你的忠孝之心。”

他在原地轉了四五圈,似乎在權衡利弊,最後才一拍大腿下定決心:“這一遭鬼門關我闖定了。”

田承嗣和史朝義先帶着軍隊前往榆關前的盧龍縣,迅速紮下營寨,然後就輪到史朝義當主角了。田承嗣親自給他加油打氣,目送他遠行離去。

史朝義帶着自己的精銳太子內率,又挑選了一千多號信得過的弟兄,決定從幽州城北兩座李嗣業的軍營的結合部中間穿過去,然後衝到北門表演一番。想必以河西軍的精銳程度,很快就會從他的背後殺上來,這樣他就能夠被迫從容撤退。

月明星稀,史朝義帶領軍隊隱藏着火把疾馳穿過河西軍營的結合部,儘管他們小心謹慎,馬蹄聲還是驚動了河西軍。立刻有兩支騎兵隊緊跟在屁股後面衝到了幽州城下,史朝義立刻命兵卒們發出喊殺聲,又命人朝着城頭上大喊:“公子史朝義特率大軍前來救援幽州!”

恰巧史思明這幾日以身作則,吃飯睡覺都在城樓上,聽到遠處的叫喊聲後,立刻披衣下榻,門外有兵卒跪地叉手稟報道:“啓稟陛下,公子率軍前來救幽州,此刻就在城下與敵軍交戰。”

“誰叫他過來了!走,跟我到城牆上看看!”

史思明從城頭上往下望去,漆黑中茫茫一片也分不清誰是誰,只看見成千上萬的火把在城下晃動,喊殺聲激烈得很。

史思明卻輕蔑地笑道:“晚上能打成什麼樣子?白日能衝到城牆下才算本事。”

一名將領在身後低聲問道:“要不要打開城門派人出去接應他進來。”

史思明怒罵道:“糊塗東西!夜裡分不清誰是誰,萬一打開城門引進來的是李嗣業的軍隊,你我還不讓人家給一鍋端了!”

他又嘿了一聲道:“他若是真的有心救幽州,應當選擇夜襲對方的大營,而不是直挺挺地往城門前面闖,田承嗣沒有教過他這個嗎?在城門前舞刀弄槍的給誰看吶?”

他雙手負於身後站在城牆上看了一會兒,才轉身回到城樓中披衣躺下,他隱約能聽見遠處的喊殺聲,聽起來有幾分做作的感覺。隨着時間的慢慢推移,這些聲音也逐漸銷聲匿跡,他又輕蔑地冷哼了一聲。

史思明突然意識到不對勁,猛然從牀榻上坐起來,雙手扶着膝蓋怒聲咆哮:“這個畜生!他把冀州給丟了!”

……

史朝義在城牆下虛虛實實衝殺了一陣,才連忙帶兵撤退往榆關,田承嗣在盧龍縣營地外翹首以盼,看到史朝義帶着大隊彎彎扭扭跑過來,連忙迎上前去。

史公子面色潮紅地跳下馬,精神奕奕看起來很激動的樣子,他估計他這場戰役當做了親新奇刺激的遊戲。

“公子如何?”

“我在城下衝殺了幾十個回合,敢保證他一定在城樓上聽見了,就算聽不到也有麾下的兵卒去稟報。”

田承嗣叉手問他:“不知陛下有沒有給公子開城門。”

“沒有,大半夜裡分不清誰是誰,敵軍和我軍衝殺在一起,誰敢給你開城門。我讓兵卒們在城下多叫喊了幾聲,才帶着他們離去。”

“是嗎?”田承嗣尷尬地賠笑了幾聲,對史朝義說道:“既然如此,公子請隨我同大軍一起入關吧。”

他們率燕軍來到城牆下,對着城牆上高喊:“快快打開城門,放我們入關。”

守將趴在城牆上往下探望,大聲問道:“城下來者何人?沒有陛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入城!”

“睜開你的狗眼睛看看,我是史朝義!援救幽州失敗,暫且在榆關後方躲避,爾等還不快快開城。”

“原來是公子爺,快快,快打開城門。”

史朝義這下總算搞明白了,田承嗣爲何自己不先進城,原來是沒有自己這太子爺他根本進不去,想到自己還有這樣的權威,他的心裡到底舒服多了。

四萬軍隊一入榆關,就相當於跑到了遼東地界,平盧節度使的根基就在這榆關之後的營州城。即使幽州城被打下來,史思明還有一半的根基,可供他在遼東區域東山再起。

沒有了冀州城的牽制,李嗣業可以放心地對着幽州城大發淫威,爲了持續地提供戰爭資源,他命人把生產火藥的道觀作坊遷移開設在了冀州城,在城中招募鐵匠和學徒,大肆生產火炮炮彈,以供應攻城之用。

中書令徐賓親自參與改進了大型孔明燈的形狀,到現在爲止它已經不像孔明燈了,紡錘形的結構用牛皮和竹木架構而成。六盞並列戴着防風罩的防泄露銅製油燈,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來控制高度,尾部有大推力的竹蜻蜓,傳動方式已經不是手拉而是腳蹬,有點類似於水車,左右兩側還有控制水平方向的竹蜻蜓,可以抵擋四級以內的風,超過四級以上就無法控制方向了,人力終究幹不過老天爺。

吊籃內定員四人,其中三人控制孔明燈飛行方向,一人擔當燈長和投彈手,孔明燈的彈載量只有一石左右,投完這一石之後就得下去重新補給。

如果說玄武炮給城中的士兵造成了心理上的傷害,那麼巨型孔明燈就是實實在在的打擊了,這些東西日日懸浮在幽州城的上空,對城中的生活設施和糧草進行投彈,猛火雷投下的油脂讓救火的兵卒們疲於奔命。

這些雷讓燕軍兵卒們防不勝防,不得不躲在城牆上磚砌的窯洞中,稍稍一露頭就會遭受到轟炸。特別是攻城的時候,他們不但要抵擋河西軍如潮水般攀上城牆的進攻,還要防着頭頂上的猛火雷襲擊。

燕軍的傷亡日益嚴重,史思明每日到城牆上巡防,看到這樣的情況觸目驚心,心中遂產生了退兵至遼東的想法。只是他自己不能把這個想法提出來,因爲跟他的人設不相符。

他的對手李嗣業在這個時候也愈顯恐怖,不驕不躁按部就班地攻城。每日出動的炮火轟擊和孔明燈轟炸也非常有規律,或許在他眼裡幽州城遲早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