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

bookmark

郭曖和昇平公主歡天喜地回去了,他連忙跑去給南八報喜,南八激動之餘,向郭曖提出告別,要立刻回到襄陽去。郭曖再三挽留他多住幾日,卻無奈其歸心似箭。

南八離開建康城不久,魚朝恩便派賀蘭進明沿着長江水路乘船前往江城,但由於是逆江水而上,賀蘭進明乘坐的又是大船,所以便在沿途州縣調動縴夫,排場遠勝郡王親王。

賀蘭進明的大船最終在江城碼頭靠岸,南八卻沒有在江城停留,直接前往了荊門附近,潛伏在附近的一座小村落裡等待消息。他其實潛意識裡是不相信朝廷的,只有親眼看到他們帶兵前來救援,才能放心地回襄陽城稟報。

賀蘭與許叔冀交接之後,自然要表現出與許叔冀不一樣的地方,否則讓魚公在皇帝面前難以交代。

他親自起大軍七萬,朝着荊門方向進攻。

守在荊門的雍軍兵卒不過六千餘人,賀蘭進明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可就算如此,他率軍進攻荊門也是做做樣子。唐軍攜帶了大量的遠程弩,只是遠遠地對着荊門殘破的城牆進行襲擾。雍軍將領立刻派人向負責圍城的田承司和李懷仙稟報。

田承司得到荊門傳過來的信保,頓時大喜,拍着案几說道:“在襄陽這混賬地方幹堵了郭子儀一年多,閒的連鳥都快掉了,終於有唐軍上門來送死,給荊門守軍下令,讓他們撤出荊門,給唐軍一點甜頭。”

“等等,”李懷仙擡手攔住傳令兵,對田承司說道:“如今主公已經到達了南陽,何不先把這道命令發給主公看,等主公做出批覆之後,再命令前方也不遲。”

“戰機不可失,等快馬到達南陽,然後再傳到荊門關。萬一唐軍這幫小子膽子小跑了怎麼辦?”

“田兄放心,我們在江城的斥候傳消息來,荊襄節度使已經從許叔冀換成了賀蘭進明,此二人一丘之貉,皆是膽小怕事卻貪圖功勞之人,我們可以先下令荊門關守軍按兵不動示之以弱,他們必然城下虛張聲勢向建康的皇帝李豫表忠心,輕易不會撤退。“

“好,那就先報給主公。”

襄陽到南陽也不過百餘里,但李嗣業已經從南陽動身,率領親衛營來襄陽城督戰,信使在半路上便遇到了他,將田李二人的稟報函獻了上去。

李嗣業同意了兩人的戰法部署,在書函後面批覆道:“可以進行圍點打援,但要思慮縝密,示敵以弱,誘敵在襄陽城附近,以飛虎騎擊破之。大軍圍城一年,各部均已疲憊,一定要以雷霆手段速勝,內外線時間拖長了對我們不利。”

信使將他批覆後的軍令呈送至襄陽城外的行軍總管大纛處,然後直接傳遞至荊門,守荊門的將領看了軍令霎時皺起了眉頭:“賀蘭進明這個膽小鬼,只敢用遠程弩機對着城牆上放箭,連前鋒部隊都不敢接近城牆百米處,這讓我們怎麼示弱?”

他的副將建議道:“若不然,我們派一半兵馬出城與敵軍對峙作戰,然後詐敗退出荊門關?”

“這招術也太老套,怕是騙不了敵軍,但是也只能這樣了。”

……

賀蘭進明端坐在大帳中端着酒盞與部下飲酒作樂,面前的氈毯上有幾個腰肢纖細的美人歌舞助興,軍中主薄端着賬目在大帳一側耐心等待。等到這曲歌舞結束之後,才上前說道:“到今天爲止已經浪費了弩箭箭矢十萬三千支,估計再射十天就要告罄。”

進明嘿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再對着荊門關的城牆射他個十天,這樣也算是對得起郭子儀了。到時候我們就撤軍,向陛下稟報說荊門關難以攻克,我們已經盡力了。”

“哈哈,大夫說得對,用強弩攻城可是浪費兵卒們不少力氣,兄弟們沒有功勞也算有苦勞。”

“小的們儘管放心,回去之後我賀蘭進明就算傾家蕩產,也不會虧待兄弟們。”

“多謝大夫!哈哈。”這些兵將油子觥籌交錯,全然不顧百里外另一個地方的兵卒們已經在餓殍之中。

一個小將掀開簾幕跑進帳中,急匆匆地跪地叉手道:“大夫,守關的雍軍突然列陣出城,兄弟們毫無準備,還請大夫定奪。”

“啊!”賀蘭進明驚懼地從案几上站起來,慌忙問道:“現在撤是否來得及。”

他的節度副使是李國貞,此人本來是安史叛將,後來歸順大將李光弼,李光弼投降李嗣業後,他只好在郭子儀和魚朝恩勢力之間左右逢源,但又誰也不敢得罪,勉強混了個節度副使,也毫無話語權。

但李國貞昔日在安史叛將中是墊底的存在,軍事水平上卻遠遠地超過了賀蘭進明,他站起來問道:“對方出來多少人。”

賀蘭進明這纔跟着問道:“對,對對,多少人?”

小將叉手稟報道:“啓稟大夫,好像有三千多人。”

“才三千人?”李國貞向賀蘭進明道:“大夫,我覺得可以和他們碰一下,我們六萬大軍對付三千人,應當是輕而易舉,這樣向陛下報捷的時候也有得誇。”

賀蘭進明道:“你說的對,打仗怎麼能沒有繳獲,如果有順風仗,還是可以打一打的。今天的宴飲就停了吧,所有人都跟我到軍陣前,看看我們是怎麼收拾雍軍的!”

唐軍從大營傾巢而出,荊門關前擺開了陣勢,但朝廷百戰精銳早已在北方的無數戰役中折損殆盡,這二年才徵募的南方兵未經戰陣,僅僅擺好陣型就花了一些功夫,但依然有些紊亂,等於是把自己的弱點全部暴露在了敵軍面前。

也幸虧出城挑戰的雍軍將領膽子較小,看到敵軍的紊亂後沒有及時抓住戰機,他更是沒有想到敵人竟然這麼拉胯,用誘敵深入對付這幫人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唐軍列陣完畢後,立刻動用弩車朝着敵軍陣列激射。雍軍將領使出他們慣常對付萬箭矢齊射的手段,將兵力大面積地散佈開來,各自組成小隊向前衝擊,造成拼死一搏的假象。

當關前的雍軍衝鋒到一半的時候,飛來的牀弩造成了十幾人受傷,眼看這戲馬上就要演過了,他們連忙下令撤退,慌忙轉身往關城內退卻。

賀蘭進明大獲全勝,當下喜不自勝,命令全軍向前進攻,這一波說不定能將荊門給收復下來,這可是實打實的功勞。

“趁着士氣旺盛,給我攻城!哈哈哈。”他過於得意忘形,沒有看到節度副使李國貞在旁邊的鄙視,這種水平的菜雞都能獲勝,也不知道是老天爺開眼了,還是對面雍軍也是菜雞?

賀蘭進明在整個戰亂的七八年中,一直屬於那種在戰爭的夾縫中混跡的官僚,別人在戰場上廝殺浴血奮戰的時候,他躲在旁邊觀望。雍丘被圍困,他不發一兵相救,睢陽被困他依然不發兵,結果到了南北對峙的最後期,別人都已經升級打怪成爲了一流或二流將領,他依然還是戰場小白。由於南方朝廷軍事將領的不斷折損投降,他這樣的人到最後居然也能夠身居高位,足以說明李豫朝廷的難以爲繼,只剩下郭子儀、張巡這樣的精英苦苦堅持。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