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

bookmark

對皇帝李豫這些肉麻的話,郭子儀早就習慣了,因爲大唐的形勢已經惡化到瀕臨滅亡的邊緣,李豫舉目四望朝中的這些文臣武將,忠心耿耿的人多是無能之輩,能力拔尖的忠誠度也有問題,唯有郭子儀這麼一個忠心耿耿又能夠振興大唐社稷的賢臣,這不得不說是大唐的幸運。想當初魚朝恩把郭子儀的祖墳都給刨了,這位帶兵在外的老令公硬是沒有發怒,而是跑到自己跟前來哭訴,讓他心中舒坦不已。

魚朝恩的權勢越來越大,已經到了讓他這個皇帝忌憚的地步,竟然仗着朕的寵信,給他的兒子討要紫衣和金腰帶,還在中書省的政事堂說出“天下之事怎麼不由我”的話來,這是在頻頻挑戰他的底線。

儘管如今強敵在側,雍軍在長江對岸陳兵十萬,實在不是清除內賊的好機會。但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消滅自己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攘外必先安內纔是真國策。

郭子儀的到來讓他堅定了剪除魚朝恩的信心,有了郭子儀坐鎮在外擋住雍軍,在內可以放心地重用元載進行謀劃。

郭子儀不禁悲痛地說道:“臣在江城乘坐船舶渡江之時,正好聽到了襄陽死守的消息,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等大將定然死節,臣斗膽請求陛下爲他們設祭告慰,追封加賞。”

“好,”李豫連忙說:“這正是朕想要做的,張巡忠心爲國,忠義死節,當爲天下忠臣楷模,朕要給他追封國公,冊封揚州大都督,將來收復長安之後,也要爲他繪像凌煙閣。”

皇帝能這樣表明態度,郭子儀就放心了,他立即撿要緊的事情敘說:“陛下,叛賊雍軍兵勢甚急,三天前已經逼近荊門,若放任使其取下江城,大江中上游必落入賊人之手。賀蘭進明無統兵之能,膽怯畏戰,攻荊門襄陽之戰僅僅損失了幾百人,便敗退至江城再無建樹。江城在他手中必然敗給李嗣業。”

李豫恨恨地錘擊着膝蓋說道:“虧朕還如此器重於他,竟是畏怯不前的小人。令公,朕這就下旨命你爲江淮荊襄巡防使兼任行軍大總管,到任後立刻宣旨奪去賀蘭進明節度使之職務,先貶進建康。統領荊襄以及江淮二十萬大軍,火速馳援江城!”

郭子儀跪地叉手:“喏!”

接受皇命後,他片刻不能在建康停留,立刻向西趕往江城,沿途從江州和鄂州調集兵力,又徵調了戰船百餘艘,全面奔赴江城。

江城地理位置優越,長江與漢水在此匯合,形成江夏,漢口,漢陽三塊區域。實際真正意義上的江城有兩座城池,一座在江北的漢口,另一座在江東的江夏。如今賀蘭進明的多數軍隊都屯集在江夏,漢口的城池中只有四萬兵力。爲了表示出自己堅決抵抗叛軍的決心,他把節度使行轅設置在漢口。但他的座駕大船每日在江岸上反覆升降船帆,已經在爲逃跑做演習準備。

郭子儀認爲江城是絕對不可能被圍困的城池,因爲城池的一面朝向長江,只要能守住城池,糧食輜重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江上送過來。他一旦進入漢口,就要用襄陽城中堅守培養出來的戰術與李嗣業拼消耗,依靠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把李嗣業的精銳大軍拖垮。至少可以使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李嗣業也非常明白此中道理,所以他攻克襄陽後,就立即命令李懷仙進兵荊門勸降李國貞,並派出飛虎騎奔行一日數百里抵達江城附近,同時玄武炮被裝載在漢江中游的船舶上,沿着江水抵達飛虎騎的駐地。

郭子儀西進即將到達江夏的時候,漢口附近僅僅只是駐紮了四萬飛虎騎和六十門玄武炮,真正的主力步卒還在趕來的路上,更多的輜重糧草也纔剛剛途徑荊門,按照這個速度李嗣業根本無法佔領江城。

但他本人搶先一步到達了漢口附近,在大多數兵力未到達之前,便命令先期到達的六十門搶先炮轟城池,給城內的頑敵造成心理上的壓迫。

玄武炮和炮彈在漢水岸邊被運輸下船,在江邊一字排開,炮口冒出滾滾白煙,發出了轟隆隆的響聲,一時間翻騰的火球在城內到處肆虐。

一批巨型孔明燈也先期到達,飛到城池上空向下投擲猛火雷,燒燬了不少民房和軍營,江城終於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中。

這樣猛烈的炮火攻擊讓賀蘭進明心生恐懼,長孫全緒也知道此人靠不住,直接了當去轅門找他,開門見山說道:“賀蘭大夫不必畏敵,據我麾下的斥候探知,聚集在漢口外的唐軍不過飛虎騎和少數幾門炮而已,唐軍真正的主力和攻城器械還遠遠沒有來到。你只要穩坐在這裡堅守,郭令公很快就會率大軍前來。”

長孫全緒有些話沒有說出口,免得打擊賀蘭進明的抗敵積極性,事實上等郭子儀率大軍到來,賀蘭進明的好日子也就去到頭了。

賀蘭進明和長孫全緒關係交惡,便使得他的話,賀蘭一個字都不會相信。他和郭子儀以爲自己和張巡一樣好欺騙嗎?

張巡這種人說好聽點是忠義之臣,說難聽點就是傻叉,大唐這麼多既得利益者,大家豪門世代簪纓享受到今天,憑什麼就輪到他一個小小的雍丘縣令上前去拼殺。今天朝廷裡的那些勳貴世家已經富貴了好幾輩子,要戰死也是他們先戰死,憑什麼要他這祖上沒享受過富貴的人去拼命。

且不說郭子儀的祖上太原郭氏從東漢時期就是達官顯貴了,就連那長孫全緒也是隋唐長孫家族的後人,反正他們比我更有理由去拼命。

他心中存着這樣的想法,卻把胸脯拍得震天響:“長孫將軍說得哪裡話,我賀蘭進明雖無多大能耐,但對大唐社稷還是忠心不二的。”他拍着案几站起來,伸手指着側間內一具棺材說道:“看見那具棺材了嗎,江城若失守,這具棺材便是本官的歸宿。”

長孫全緒信服地點頭,算是相信了賀蘭進明的鬼話,他朝着對方叉手說道:“賀蘭大夫請放心,長孫全緒定與你共同進退,抵擋強敵,不會讓你進棺材的。”

說罷他便轉身離去,率領三千郭家軍親自到城牆上查看敵情,現在天色已經昏黑。但依稀地平線上看到一排黑漆漆的火炮,炮口冒出赤色的烈焰,他身後炮彈在城牆上或者民房上空炸開,又有幾座建築倒塌,百姓被炸死或炸傷,哀傷痛哭。

火炮這個東西太厲害了,超越了一切的攻城器械和遠程武器,雍軍能夠戰無不勝,一半都是靠了這些東西。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