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

水雷的爆炸聲已經蔓延爲連續不斷的爆竹,後面的大船緊跟着前面的船被水中激起的巨浪衝垮。後方旗艦上的郭子儀看到了這一幕,自然明白這是遭受了暗算,連忙大喊着讓人下令,所有降下風帆倒劃漿,並且在江中轉舵。

船速太快想要讓它停下來是不太可能的,就算原地轉向掉頭,也需要下降到最低速度。唐軍水師本來位於長江上游這是他們的優勢,但這優勢卻因爲船速太快,成爲了無法挽回的劣勢。

一顆顆栓在麻繩上的水雷,在長江形成了數百道嚴密的大網,將衝上來唐軍戰船一艘艘地炸沉,一時間大唐水師損失過半,剩下的戰船不是掉頭返回,就是無奈擱淺到了江灘上。

郭子儀本來給予厚望,兵力雄厚的長江水軍,在這一戰之中徹底垮敗了。李嗣業怎麼可能放棄這個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立刻調動炮艦北上追擊,要將唐軍一網打盡。

郭令公率領殘存的戰艦折返回來,在江面上與雍軍展開殊死戰鬥,可他們的膽魄和勇氣,都被江面上的水雷給炸沒了,反觀雍軍這邊火炮轟鳴氣勢如虹。唐軍的戰船要麼投降,要麼連續向後撤退。

但在慘敗之中還是有忠義之士,有六艘唐軍大黃龍戰船掛上風帆調整船舶,憑着必死的決心朝着敵軍炮艦撞去。其中有一艘瞄準了雍王李嗣業乘坐的旗艦,士卒們快速划槳朝着敵方衝來。

李嗣業嚇得連忙給各炮艦下令,要他們集火打沉這艘戰船,連番的炮火在江面上炸出朵朵浪花,唐軍的大黃龍就在這浪花中如魚兒般穿行,火炮炸中了船身,火焰在江風中肆虐。將士們忍受着火焰的炙烤,繼續用船槳擊打着水花前進。更多的炮彈擊打在船身上,只可惜大黃龍在撞上敵軍旗艦之前,緩緩地在水中沉沒了。

郭子儀率領剩下的船撤退到赤壁水寨,決定棄掉水寨和船隻堅守鄂州城池,但是這些東西也不能留給雍軍,他們索性鑿沉剩下的戰船,防一把火燒掉了水寨。

但在此戰中大概有六十多艘大黃龍刻意擱淺在江邊,或者直接投降了雍軍,李嗣業大軍還繳獲了唐軍的其他小型戰船,水師的實力瞬間擴大了一倍,更重大的意義是雍軍擁有了長江水道的直接控制權,戰略上擁有了更多選擇。

他因此做出了更爲大膽直接的作戰計劃,將現有的大黃龍戰艦全部裝上火炮改裝成炮艦,大量建造運兵船,不再按部就班地沿着江夏進攻江州,饒州,丹陽,而是順着江水直下到達採石磯,進攻江對岸的健康城。

他因此準備了近兩個月,組建了一支大概有六百多艘大船,小船五百多艘的船隊,裝載着十二萬名兵卒,浩浩蕩蕩地朝着長江下游而去。

這時唐軍在長江下游還有不少的兵力,京口和蕪湖有郭子儀的舊將僕固懷恩駐守的大軍,也有規模不小的水軍。

李嗣業挾炮艦之利,手中又有水雷這個利器,自然無懼下游的唐軍水師。兩日之內長江水師已經到達了蕪湖附近。僕固懷恩派水軍將領李延年出戰,李嗣業從上游向下投放重量更加輕便的木箱水雷,以十五到二十顆爲一串,遇到敵船撞擊後爆炸,一時間炸沉了唐軍的不少戰船。

等到雍軍的炮艦順流而下,唐軍的少數戰船立即成爲了俘虜或者江面上的碎木。

坐在建康的皇帝李豫大驚失色,一面派人前往鄂州去見郭子儀,請他迅速回建康主持佔據,一方面給駐守在京口的僕固懷恩下令,命他調集水軍前來守衛建康。

僕固懷恩既知李嗣業的雍軍戰勝郭子儀之後,實力已經無敵與長江水域,但他依舊調集了兩百多艘戰船向西救援建康,雙方在長江江面上激戰片刻,炮火肆虐之下,僕固懷恩退守到建康城外的長江灘頭,並且鑿沉了大量裝滿石頭的船舶,並在上面打上木樁做成人工暗礁,意圖阻止雍軍登岸。

建康下游處就是對岸的揚州,李嗣業曾派大將白孝德在此地率五六萬人駐守,城中的府庫中儲藏了大量的彈藥和糧食。

李嗣業有這樣的後勤基地,自然可以大打一場艦炮攻城戰。他一面派出水鬼潛入到水下將所謂的人工暗礁拆毀,一面將炮艦橫排在江面上,對着建康城頭上進行連番炮轟。

火炮的威懾力是驚人的,不但可以摧毀工事,也可以大量殺傷敵人,李豫坐在建康城的宮殿中,都能夠隱隱聽見城頭上的悶雷聲,心中的膽怯可想而知。

他連忙將宰相元載和王縉請來,希望兩人能給他出謀劃策。元載似乎早就預料到建康城不能久存,所以早在暗地裡往杭州轉移財產,同時也暗中向北方朝廷李嗣業通書信,以腳踏兩隻船。等待將來唐朝這座船沉沒的時候,他好繼續到新朝當官。

很不幸王縉心中也存在這樣的想法,只是他出身太原王氏這樣的高門大興,還不至於露骨地出現這樣的想法,但也多半對投降之事沒有忌諱。

李豫憂慮地向兩人問道:“如今叛軍就在長江的江面上開炮。建康城危在旦夕,朕將何去何從,兩位愛卿請給朕指點迷津。”

元載爲人精明,自然不肯輕易地表露出自己的態度,但他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陪同皇帝一起葬送在這建康城內。他立刻向李豫提出建議:“叛賊兵勢洶涌,恐建康有失,陛下您纔是國之根本。不如暫時率文武百官暫時避退至餘杭,等諸軍守住建康擊敗雍軍之後,再率衆官回到建康。”

李豫也想撤走,但心中也有憂慮,疑心地問道:“現在城內外我大唐士卒一心抗敵,正是需要朕激勵士氣的時候,這個時候我若棄城而走,會不會使得士卒士氣不振,使得建康失守。“

元載給王縉使了一個眼色,王縉也只好頗不情願地上前說道:“陛下撤離建康,雖使軍心有一定的不穩,但如今大敵當前建康危急,但一城一地的得失如何能比得上陛下作爲社稷之本,所以臣也斗膽建議,陛下先撤出建康前往餘杭躲避兵災,只有陛下尚在,軍心纔不會有失。”

李豫一時間也沒有了主意,他心底裡實在是不願意拋棄建康逃跑的,因爲建康的意義不同於別處,自古以來便是東南首府。過去他的祖父和父親兩次逃離長安,才致使大唐今日的半壁河山,如今再棄建康,整個天下便再無他的容身之地了。

他認爲不應該只聽文官的意見,也得聽聽武將的想法,只是武將都征戰在外,郭子儀速度再快,也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

他只得擺擺手說道:“遷都事關重大,朕要慢慢考慮。”

兩位宰相還要說話,被李豫擺擺手趕了出去。

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