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

bookmark

他早早地通知了田珍和藤牧日期,清晨辰時不到,便來到通化坊的對面。三人駐足在秋日的涼爽微風之中。

李嗣業把青騅馬留給了張小敬,讓他幫助照顧喂草料,骨折後的它並不適合長途旅行。太子送來的這匹西域馬派上了用場,李嗣業給他取名爲黑胖,因爲這馬的肚子的確比普通馬要大半圈。

藤牧有自己的馬匹,而且有一兩個朋友前來送行,應該是日本遣唐使團的人,這些人在一起嘰裡咕嚕地說着家鄉話。李嗣業筆直站立,假裝對他們的話不感興趣,因爲眼前的畫風很容易讓人跳戲,直接飛到諜戰電視劇中。

藤牧的兩個朋友說話時,還警惕地看看李嗣業和田珍,似乎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田珍最是寒酸,他只有一捆包裹,縫滿了補丁的西域袍衫。

等藤牧的這幾個朋友離開,李嗣業略微板起了臉,你們幾個日本人,在我大唐……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竟然用日語說話,難不成有什麼陰謀詭計?

藤牧感覺到李嗣業的不喜,躬身叉手說道:“旅率,旅率莫要怪罪,這幾人是我的同鄉,他們也是爲我的安全考慮,此去安西路途漫漫,我一個日本人孤苦無依漂泊異鄉,身邊沒有一個同胞,應有的擔憂是必要的。”

李嗣業明白過味道來了,田珍在旁邊不滿地問:“他們怕我們兩個將你害掉,還是殺掉?”

藤牧連忙解釋說:“他們自己是那樣想的,但我知道嗣業不會加害於我。”

他還有半句話漏掉沒有說,田珍眼裡倒是揉不得沙子,哼了一聲:“你是把我視作威脅了,你以爲你是俊娘們兒,你還是有錢商賈?你們日本人的肉也不比羊肉值錢。”

藤牧連忙爭辯道:“俗話說人心隔肚皮,人有防人之心也無不可……”

李嗣業生怕他們因爲這麼點兒小事當場給吵起來,連忙擺擺手說:“算了,算了!藤牧,這位田珍是我的朋友,不得無故猜度。還有田珍,你看你長得那個樣子,絡腮鬍把臉盤都遮沒了,別說是藤牧,任何一個生人見了,都要先防着你。”

這兩人各自待在李嗣業左右不再說話,但還是互相看着不順眼。李嗣業估摸着,這應該是面相造成的分歧。藤牧這個日本人相貌俊朗且瘦弱,下巴上且沒有鬍鬚,像個小白臉。和麪相粗獷田珍完全是兩個極端。

田珍可能是天生對小白臉兒很討厭的,就像張飛看不慣三姓家奴的呂布一般。

“噫?”藤牧突然發現了李嗣業背上的揹包,同他們兩個人的包裹完全不同,由兩根寬帶子搭在肩膀上,攜帶方便舒適,跟讀書人背的書簍差不多,要比那個更方便。

“這是什麼東西?”

“揹包。”

“嘖嘖,我來大唐也算是遍觀萬物,博覽羣書了,還從未見過這種東西,等到了安西也要做一個。”

田珍在旁邊冷蔑地看了一眼,雖然眼熱,但還是哼聲說道:“奇淫巧計,不值一提。”

藤牧又發現新奇事物,看到李嗣業的黑馬上歪歪斜斜掛了五六個空水袋,他心中生出疑問,奇怪地問道:“你帶那麼多水袋幹嘛?我們跟着都護的隊伍行走,路途中還能缺了水源?”

“有備無患嘛,萬一水袋破了怎麼辦,應當有備用品。”

藤牧用異樣的眼神看了李嗣業一眼,隨後佩服地點點頭。

李嗣業對此並不理會,只是心裡略微焦急,在此處等了好長時間還不見來都護的隊伍。

“來了,來了!”

李嗣業隨着藤牧的指點看了過去,從皇城的朱雀門走出一支小隊,赤色麾旗上繡着碩大的‘來’字。

他們沿着朱雀大街緩緩朝都亭驛走來,這支隊伍行到半路時,又有一支百十人的騎兵加入其中,這些人可能是從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趕來。

隊伍停在通化坊大門的一側,來曜身穿紫袍騎在馬上,身旁有兩名身披山文甲的將軍,身後數面赤色旗幟飄蕩,端得是威風凜凜,讓李嗣業不由得心嚮往之,咱將來若是能混到這個程度就好了。

他牽着馬來到都護面前,叉手拜道:“卑職李嗣業,拜見來都護。”

藤牧和田珍也跟在他身後,只施禮不說話。

“好,”來曜轉身對身後一名文官說道:“史參軍,給李率正及其下屬配發甲冑,橫刀。”

“喏。”

他又轉過頭來對李嗣業說道:“行軍需披掛鎧甲,你們暫時跟在後隊中,等到達安西后,再給你安排實缺。”

李嗣業叉手再拜:“遵命!”

兵曹史參軍撥馬出隊,頗爲高冷地對李嗣業喊了一聲:“請隨我來。”

他們三人牽着馬,跟隨史參軍進入都亭驛,才發現此驛佔地頗廣,除去驛站驛丞及屬員和民丁外,剩下的全是兵,多數兵的身後都揹着號旗,通過號旗上的字便能判斷他們來自何處。

他們跟着史參軍穿過往來的人羣,進入一間頗爲寬敞的庫房內,幾十名兵卒正在往駱駝背上裝鎧甲和橫刀。

參軍從懷裡掏出紙張,叫住兩名兵卒說:“從車上取一套上等細鱗甲,一柄一等橫刀,兩套中等細鱗甲,兩柄二等橫刀。”

兵卒們得到指令,從庫存中取出鐵甲與頭盔,又取出橫刀,抱到三人懷中。

李嗣業雙手顛了顛,這套甲冑大概有六十多斤,相當於一袋麪粉了。

橫刀刀鞘有些陳舊,刀柄環首,抽出後刀鋒如鏡,刀刃雙棱。這下橫刀、障刀、陌刀、都齊全了,如果算上他蹀躞帶上掛着的剃肉小刀,此行總共攜帶四把刀。

“趕緊換上鎧甲歸隊,來曜都護馬上就要出發了。”

他們聽到參軍的指令,各自去披掛鎧甲。

這細鱗甲是由核桃大小的甲片構成,與明光、文山等甲冑不同的是,細鱗的甲片綴在皮革上層層交疊,如同魚鱗一般,相互之間並無交接鎖釦,所以在鐵甲中屬於低檔品,對於錘等重兵器的防護不如明光、光要、對於弓箭的防護不如山文。

細鱗甲和烏錘甲屬於唐軍中下層軍官及士兵的主要防護,從下到上從品級上是有區分的,高級的細鱗甲使用了鎏金工藝,在鐵甲的表面鍍一層銅或鉛進行防鏽處理,士兵們所穿的那種鐵甲是會生鏽的。

李嗣業穿的這套甲與藤牧田珍兩人的區別在兜鍪和笏頭帶,李嗣業所戴的是鳳翅兜鍪,帽盔上自帶披肩,能夠有效防止箭矢封喉。他們兩個就只是防護頭盔而已。他的笏頭帶上也配有護腹銅獸,這玩意兒的作用不必多說。

這是安西都護的護衛力量,屬於親衛旅,下轄五個隊,行進時嚴格按照軍陣排列,有前鋒、後衛、左翼、右翼、和中軍,這五隊除打着安西都護的麾旗外,還有代表各自方位的五行旗,行進有條不紊,絲毫不亂。

列隊行上官道,李嗣業等三人吊在隊伍的尾部,吃着前方馬匹蕩起的塵土,等到夕陽西下時,他們回首眺望,依然能夠看到龍首原上的大明宮檐頂。

……

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