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

他早早地通知了田珍和藤牧日期,清晨辰時不到,便來到通化坊的對面。三人駐足在秋日的涼爽微風之中。

李嗣業把青騅馬留給了張小敬,讓他幫助照顧喂草料,骨折後的它並不適合長途旅行。太子送來的這匹西域馬派上了用場,李嗣業給他取名爲黑胖,因爲這馬的肚子的確比普通馬要大半圈。

藤牧有自己的馬匹,而且有一兩個朋友前來送行,應該是日本遣唐使團的人,這些人在一起嘰裡咕嚕地說着家鄉話。李嗣業筆直站立,假裝對他們的話不感興趣,因爲眼前的畫風很容易讓人跳戲,直接飛到諜戰電視劇中。

藤牧的兩個朋友說話時,還警惕地看看李嗣業和田珍,似乎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田珍最是寒酸,他只有一捆包裹,縫滿了補丁的西域袍衫。

等藤牧的這幾個朋友離開,李嗣業略微板起了臉,你們幾個日本人,在我大唐……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竟然用日語說話,難不成有什麼陰謀詭計?

藤牧感覺到李嗣業的不喜,躬身叉手說道:“旅率,旅率莫要怪罪,這幾人是我的同鄉,他們也是爲我的安全考慮,此去安西路途漫漫,我一個日本人孤苦無依漂泊異鄉,身邊沒有一個同胞,應有的擔憂是必要的。”

李嗣業明白過味道來了,田珍在旁邊不滿地問:“他們怕我們兩個將你害掉,還是殺掉?”

藤牧連忙解釋說:“他們自己是那樣想的,但我知道嗣業不會加害於我。”

他還有半句話漏掉沒有說,田珍眼裡倒是揉不得沙子,哼了一聲:“你是把我視作威脅了,你以爲你是俊娘們兒,你還是有錢商賈?你們日本人的肉也不比羊肉值錢。”

藤牧連忙爭辯道:“俗話說人心隔肚皮,人有防人之心也無不可……”

李嗣業生怕他們因爲這麼點兒小事當場給吵起來,連忙擺擺手說:“算了,算了!藤牧,這位田珍是我的朋友,不得無故猜度。還有田珍,你看你長得那個樣子,絡腮鬍把臉盤都遮沒了,別說是藤牧,任何一個生人見了,都要先防着你。”

這兩人各自待在李嗣業左右不再說話,但還是互相看着不順眼。李嗣業估摸着,這應該是面相造成的分歧。藤牧這個日本人相貌俊朗且瘦弱,下巴上且沒有鬍鬚,像個小白臉。和麪相粗獷田珍完全是兩個極端。

田珍可能是天生對小白臉兒很討厭的,就像張飛看不慣三姓家奴的呂布一般。

“噫?”藤牧突然發現了李嗣業背上的揹包,同他們兩個人的包裹完全不同,由兩根寬帶子搭在肩膀上,攜帶方便舒適,跟讀書人背的書簍差不多,要比那個更方便。

“這是什麼東西?”

“揹包。”

“嘖嘖,我來大唐也算是遍觀萬物,博覽羣書了,還從未見過這種東西,等到了安西也要做一個。”

田珍在旁邊冷蔑地看了一眼,雖然眼熱,但還是哼聲說道:“奇淫巧計,不值一提。”

藤牧又發現新奇事物,看到李嗣業的黑馬上歪歪斜斜掛了五六個空水袋,他心中生出疑問,奇怪地問道:“你帶那麼多水袋幹嘛?我們跟着都護的隊伍行走,路途中還能缺了水源?”

“有備無患嘛,萬一水袋破了怎麼辦,應當有備用品。”

藤牧用異樣的眼神看了李嗣業一眼,隨後佩服地點點頭。

李嗣業對此並不理會,只是心裡略微焦急,在此處等了好長時間還不見來都護的隊伍。

“來了,來了!”

李嗣業隨着藤牧的指點看了過去,從皇城的朱雀門走出一支小隊,赤色麾旗上繡着碩大的‘來’字。

他們沿着朱雀大街緩緩朝都亭驛走來,這支隊伍行到半路時,又有一支百十人的騎兵加入其中,這些人可能是從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趕來。

隊伍停在通化坊大門的一側,來曜身穿紫袍騎在馬上,身旁有兩名身披山文甲的將軍,身後數面赤色旗幟飄蕩,端得是威風凜凜,讓李嗣業不由得心嚮往之,咱將來若是能混到這個程度就好了。

他牽着馬來到都護面前,叉手拜道:“卑職李嗣業,拜見來都護。”

藤牧和田珍也跟在他身後,只施禮不說話。

“好,”來曜轉身對身後一名文官說道:“史參軍,給李率正及其下屬配發甲冑,橫刀。”

“喏。”

他又轉過頭來對李嗣業說道:“行軍需披掛鎧甲,你們暫時跟在後隊中,等到達安西后,再給你安排實缺。”

李嗣業叉手再拜:“遵命!”

兵曹史參軍撥馬出隊,頗爲高冷地對李嗣業喊了一聲:“請隨我來。”

他們三人牽着馬,跟隨史參軍進入都亭驛,才發現此驛佔地頗廣,除去驛站驛丞及屬員和民丁外,剩下的全是兵,多數兵的身後都揹着號旗,通過號旗上的字便能判斷他們來自何處。

他們跟着史參軍穿過往來的人羣,進入一間頗爲寬敞的庫房內,幾十名兵卒正在往駱駝背上裝鎧甲和橫刀。

參軍從懷裡掏出紙張,叫住兩名兵卒說:“從車上取一套上等細鱗甲,一柄一等橫刀,兩套中等細鱗甲,兩柄二等橫刀。”

兵卒們得到指令,從庫存中取出鐵甲與頭盔,又取出橫刀,抱到三人懷中。

李嗣業雙手顛了顛,這套甲冑大概有六十多斤,相當於一袋麪粉了。

橫刀刀鞘有些陳舊,刀柄環首,抽出後刀鋒如鏡,刀刃雙棱。這下橫刀、障刀、陌刀、都齊全了,如果算上他蹀躞帶上掛着的剃肉小刀,此行總共攜帶四把刀。

“趕緊換上鎧甲歸隊,來曜都護馬上就要出發了。”

他們聽到參軍的指令,各自去披掛鎧甲。

這細鱗甲是由核桃大小的甲片構成,與明光、文山等甲冑不同的是,細鱗的甲片綴在皮革上層層交疊,如同魚鱗一般,相互之間並無交接鎖釦,所以在鐵甲中屬於低檔品,對於錘等重兵器的防護不如明光、光要、對於弓箭的防護不如山文。

細鱗甲和烏錘甲屬於唐軍中下層軍官及士兵的主要防護,從下到上從品級上是有區分的,高級的細鱗甲使用了鎏金工藝,在鐵甲的表面鍍一層銅或鉛進行防鏽處理,士兵們所穿的那種鐵甲是會生鏽的。

李嗣業穿的這套甲與藤牧田珍兩人的區別在兜鍪和笏頭帶,李嗣業所戴的是鳳翅兜鍪,帽盔上自帶披肩,能夠有效防止箭矢封喉。他們兩個就只是防護頭盔而已。他的笏頭帶上也配有護腹銅獸,這玩意兒的作用不必多說。

這是安西都護的護衛力量,屬於親衛旅,下轄五個隊,行進時嚴格按照軍陣排列,有前鋒、後衛、左翼、右翼、和中軍,這五隊除打着安西都護的麾旗外,還有代表各自方位的五行旗,行進有條不紊,絲毫不亂。

列隊行上官道,李嗣業等三人吊在隊伍的尾部,吃着前方馬匹蕩起的塵土,等到夕陽西下時,他們回首眺望,依然能夠看到龍首原上的大明宮檐頂。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