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

李嗣業依舊在安排遠行前的準備,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妹妹也不能託付給一個人照顧。張小敬爲人是足夠可靠,但他這個職業有危險,不良帥負責萬年縣治安的同時,也要面對生命威脅,萬一他某天惹到某個惡勢力,把自己給陷進去,枚兒可就無人照護了。所以他又安排了枚兒的老師高適,讓他兼顧李枚兒的學業外,再稍微兼顧她的生活。

這就是雙保險,不過這還不夠,他又專門去找了一趟聞無忌的女兒聞染,囑咐她隔三岔五去看看枚兒。女孩兒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大男人是無法瞭解的,有聞染在旁邊監督她成長,李嗣業才能放心。

一武一文一女,她給妹妹安排呵護她成長的三套班子,三人的影響交融互補,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枚兒,纔算是完美和健康的。

這樣依舊不夠放心,他已經暗暗發下誓願,此去安西,要在一年之內成長起來,至少等到後年的這個時候,他能夠升任校尉或中郎將,有足夠的資格在安西置辦產業,這樣才能放心地把她接過去。

自己這個兄長,還是太狠心了啊。

他在院子裡立下一塊標靶,上面用硃砂塗畫圓圈,從正堂的臺階上到標靶差不多是三十多步。他從隱市上採購的這種唐軍制式單兵弩,有效殺傷距離在五十步左右。他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在三十步內射中敵人,就算是小有所成了。

張小敬是用弩的高手,有閒暇便前來進行教導,也根據李嗣業的個人習慣,不斷對弩進行調整。五六天時間,本就不會有多大進步,但凡射擊這種技術,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練習。

既然射擊技術無法速成,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調整,比如在弓弩上方加裝準星等瞄具。李嗣業直接來了個一步到位,掏空一根竹管,用兩根琵琶的弦在竹管口上交錯成十字,然後用卯榫的方法固定在弩上,前方準星不斷調整,又不斷在射擊中摸索改進,最終確定了目標到準星,再到竹管十字三點一線瞄準後正中靶心。

改進後的弓弩確實精準度高了很多,但也只能保證在無風和三十步以內的精準度,超出三十步,弩箭的拋物線無法判斷。

張小敬在讚歎他心思精巧的同時,同時也認爲這不過是雞肋。

李嗣業卻不這樣認爲,他自覺時間倉促而已,再給他一些時日,表尺都能做得出來,何患拋物線?

在這種有備無患思想指導下,李嗣業揹包中的物品與日俱增,縫衣針,絲線,用來收集雨水的油紙傘。受傷之後的種種考慮,僅用於消毒塗抹傷口的外敷藥粉就有三小瓶之多。

不僅如此,他還在家中購買了各種陶罐,和幾升酒,用蒸餾的方式提取酒精。

在他出發的前一天,太子李瑛突然造訪,這讓李嗣業有點驚訝,本來以爲離去便再無瓜葛,沒想到他還親自來送行了。

李瑛實話說,確實是個好人,東宮官員們在他治下感受不到職場的壓力,但這樣的人終究是做不了好領導的。

他從東宮馬廄中特意牽來了一匹馬,馬身上有全套的馬鞍、馬鐙、籠頭、馬繮、長鞭,還有一根用麻布包裹的長武器。

李瑛站在李嗣業的院子裡,嗅到一股子濃烈的酒味兒,微微皺起了眉頭略顯傷感。

李嗣業還是捨不得孤捨不得東宮的,僅僅離開幾天,就開始借酒澆愁派遣鬱悶。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孤也沒有辦法,只有等我將來登臨天下之時,再把嗣業徵調回來許以重任。

“離別本就是人生常態,嗣業不必傷感,我們他日終有再見面之時。”李瑛拍着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李嗣業都沒顧得上傷感,僅籌備遠行物品就耗去許多時間。既然太子都這樣說了,他也必須裝模作樣地嘆口氣,要不顯得自己太無情了麼?

“這匹馬本就來自安西,是孤從一名西域胡商處購得。我把它送給你,這樣你能帶它回故鄉,別讓它客死在長安。”

李瑛又從馬背上取下包裹在布中的長兵器,輕手抖開繩釦,三尺刀鋒露出,寒光閃爍,這種截面呈菱形的雙刃刀鋒給人以震懾力,再往下是溫潤的長杆,摸起來非常舒適。

“這算是右內率正曹覺送給你的送行禮物,他們都說你喜歡這把陌刀。我剛成爲太子時,喜歡收集各種兵器,所以才把此物收入兵曹府庫中。它跟別的陌刀不同,長柄是採用了制槊杆的方法嚴格製成,刀劍加之堅韌不斷。拿着它,當做你的安身立命之本。”

李嗣業絕壁沒有想到,這把武器竟然以這種方式來到自己身邊,他還能說什麼,難道要戲精上身來一句這是我宿命中的兵器?

李瑛此舉確實讓他有點小感動,從而心中對於這個節骨眼上離開他,有些過意不去。

他躬身叉手感謝之後,低聲對他道:“殿下,請到內堂吃茶,嗣業有兩句要緊的忠告要與你說。”

李瑛心中會意,命令幾名千牛隨從在院中等待,他與李嗣業共同進入堂中,兩人跪坐在板足案前。

李枚兒跪坐在涼蓆上擺滿了器具煮茶,茶鍑中的茶水已經滾開,正準備第三次救沸。

稍等片刻,李枚兒把香茶奉上,李瑛淺嘗之後,感覺口齒餘香,神清氣爽。

李嗣業正襟危坐,手放在膝蓋上挺直腰板兒問道:“殿下可曾聽說過,未慮勝,先慮敗?”

李瑛略作思慮,說道:“此話好像出自孫子兵法?”

“臣對此話,有自己的理解。臣的師父曾經教導過臣,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要先把此事可能產生的最壞結果估計出來,然後再捫心自問,我能否承受得起最壞的結果,如果能夠承受,那就去做,如果不能承受,那就千萬不要做。”

“你是太子,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會比做錯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這句話的道理很是簡單,卻依然有許多人做不到,特別是那些善於冒險的企業家,他們曾經站在金字塔的頂端風光無限,但轉瞬間便跌落神壇,鋃鐺入獄。

“受教了,嗣業一句話,勝過孤讀十年書。”

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