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一幕總結,順便求個票

第25章 第一幕總結,順便求個票

這本書我寫得很忐忑,每一章都要查很多資料,還揪出來了很多史書上的明顯錯誤。很多時候我不是不想多更新,是真的寫不完,雖然我知道要寫什麼。

我要保證能把儘量真實的歷史大勢還原,而不是照抄史書,經常腦闊疼。史料是真的不能囫圇吞棗一樣搬來就用。

比如說根據現代史學泰斗嚴耕望老先生多番考證的結果,夔州人口起碼是食貨志記載的五倍以上。

很顯然史官受限於時代侷限,忽略了流動人口對於經濟的影響力,對於商品經濟的理解也很淺薄。

史書上夔州是不毛之地,人口不過一萬戶。但嚴老先生綜合其他史料考證,僅府城戶口便超過了一萬戶。

那裡是西南除了成都以外有數的大都會,川東在封建時期持續時間很久的經濟文化中心。

再比如說開元末期的唐朝財政其實就已然處於崩潰狀況,是依靠“拆牆”的模式,通過中央少調撥甚至不調撥款項給地方,讓地方多承擔財政壓力,以此來實現財政的收支平衡。

當時的情況,已經窘迫到有些地方驛站,官府無力經營,不得不被迫轉包(強行攤派)給地方大戶。然後當地哪個大戶接了就會很快傾家蕩產,經常有人舉家逃亡躲避攤派。

近些年出土史料裡面都有詳細記載,這些史書是不會直接寫出來的。

前十萬字,裡面或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都是我辛勞很久的成果。

第一幕的劇情半遮半掩,實際上主題就是關於唐庭稅收貨幣化,關於調整租庸調的一個嘗試。類似操作,歷史上是在李林甫掌控下鋪開的,但半途而廢了。

由關稅的爭奪,引出李隆基的窮奢極欲,引出長安位置的偏頗,引出關中與河北的系統性矛盾。

這是第一幕,也是開元末年的歷史大勢。

我集中說的都是這些歷史脈絡,而不是什麼李隆基殺三子啊,立李亨爲新太子啊,李林甫上位趕走張九齡導致朝政墮落啊之類的。

這些都是表象,讀者老爺們都知道,我就不想再以這個作爲主線背景來寫,都是寫爛了的。

我要是着重寫這個,那就好像是殺了這些人,唐朝就會千秋萬代一樣。如果按這樣寫,我一天能更新一萬五,根本不會腦闊疼。

上本書,我在寫的時候,關注比較多的,是歷史的“劇情”,是整個大背景的故事走向。因爲上本書很多讀者連基本故事背景都不瞭解。不得已而爲之。

而這本書,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我的着眼點,便在於歷史的底層脈絡。

儘量還原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真實的社會、經濟、政治、人文形態。不僅限於長安城。

研究唐代經濟的古代人,常常忽略了一個現代人很容易察覺的問題:他們在算經濟賬的時候,只算國家總量,而不算經濟運轉的速度。

只計算錢幣的發行量,而不去管它的流通速度與流通領域。

只站在國家層面去查看國家經濟是否健康,而不在乎社會基層的穩定度。(我沒有借古諷今,不要關聯現代謝謝)。

很多時候評判的標準不同,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比如說唐庭在河北的各地府庫就是滿的,一直都是滿的,包括安祿山造反之前都是如此,從來沒有說缺軍糧之類的事情。

這樣就會造成一種社會很穩定很富足的錯覺。

但如果以此來說明河北財政狀況優秀,民生狀況就良好,天寶時期大唐天下無敵,都是邊將故意搞事情,纔會爆發安史之亂,鬧得民不聊生。

那這就是非常錯誤的觀點了。

世界上每個國家爲了自己的糧食安全,同樣會建立了很多大型糧倉,這些糧倉常常都是滿的。

打比方說現在作者我本人就是在唐朝開元時期,而且窮得揭不開鍋,沒錢吃飯了。那請問我可以去官府的糧倉討飯吃麼?糧倉的工作人員就應該打開糧倉讓我吃麼?

答案應該不言自明吧?

官府是官府的,民間是民間的。

在“盛世”裡面寫亂世跡象,這本書我想應該是沒有同類作品的,包括我自己寫過的兩本書。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全新挑戰。

我儘量把故事說得明白,在大勢裡面講伏筆講變化,而不去糾結一些小細節。也儘量不去寫一些現代人自以爲是的東西,妄圖可以逆轉劣勢的腦殘劇情。

這種能不寫,就一定不會寫。

比如說以爲自己口才好,以爲自己心細如塵,抓到對手的一點小辮子,就可以去跟李隆基講道理,跟李林甫去講條件說服對方如何如何。

讓本來被罷官的人可以免於罷官,可以把李林甫身邊的那些爪牙玩弄於鼓掌。

以爲掌握了一點信息優勢,就能翻盤絕境。

這一類的故事,不會出現的書裡面,一章都不會寫。很多小事,都只是大勢的導火索,無論怎麼擺弄引信,只要沒能力拆炸彈,那麼不可能改變任何事情,一點都不能。

我所知道的絕大多數的古代故事,其實都沒有那麼複雜的套路,因爲在信息傳遞不暢的古代,真的很難演出來。

越複雜的套路,失敗的可能性越大。

比如說劇情背景的史實裡面,嚴挺之幫犯人求情,然後被李林甫拖下水。藉此,張九齡也被嚴挺之拖下水,最後被罷相。

整件事複雜麼?

幹掉了一個大唐名相,一箇中書侍郎的大事件,真就這麼簡單?

很遺憾,真的不復雜,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如此簡單,複雜的是它背後的博弈與選擇。

李林甫的人隨便查一查就查到了嚴挺之做過什麼,都是用的官府渠道,也沒有那麼多的私人間諜啊,保密啊,反偵察啊。

更沒有什麼隱瞞之後被拆穿,然後再反殺,智鬥五十回合後如何如何的套路。什麼都沒有,甚至去找李隆基告狀,都是一錘定音。

限於古代的客觀條件,也無法實施那麼多套路。越是複雜的陰謀,失敗的可能性越大。

就算真有,在權力面前,什麼也不是。

清代江南“刺馬案”也不復雜,陌生人上去一刀就解決了。

唐代藩鎮刺殺宰相武元衡案,也是手起刀落,而且朝廷一查就知道是誰派的,這件事在政治上也沒有產生謀劃者需要的效果。

這些歷史上真實發生故事很難看,沒有那麼多波折,但也沒辦法,因爲這就是事實啊。我不能打着“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幌子胡編亂造一齣戲。

我這本書的風格,不可能想出那些天馬行空,又幼稚得想扣腳指頭的“複雜劇情”。我能寫,但不能寫在這本書裡頭。

或許下本書會有吧,誰知道呢。

唐代的官員,可以狎妓,也可以權鬥,甚至還可以栽贓陷害耍套路。

但是,他們也是要做事的,要做正經事,要做工作,要政績。不是說整天想着今天搞這個明天搞那個。

就好像書友羣裡面有讀者說的:爲什麼現代都市劇裡面的人,好像除了整天談戀愛以外,就什麼事情都不做了!

回家了是談戀愛,工作也是談戀愛,上學也是談戀愛,出差也是談戀愛。其他的東西,全部淡化了,消失了,看不到了,模糊了。

換到歷史文裡面,這些官員們整天權鬥,不談他們做了什麼事情,這不就跟都市劇裡面的人只會談戀愛一樣麼?

換一個詞而已。

不說別的,就說李林甫。

李林甫口蜜腹劍不假,但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處理政務,而不是挖空心思對付政治對手。

爲李隆基搞錢是一件很消耗腦力與體力的事情,風險還不小,這位皇帝的胃口是很大的,伺候他不容易。

堂堂宰輔,難道所有精力都在搞死競爭對手上面麼?歷史書上這麼寫,可不能想當然就照搬啊。

這裡有別於“戀愛腦”的腦子,我姑且稱之爲“權術腦”。也就是除了爭權奪利以外,沒有任何事情是值得這個人注意的。

我很怕那種“權術腦”的故事。

按“權術腦”的故事邏輯去寫,主角就應該投靠皇帝,投靠權臣,又拉又踩。然後無視客觀規律,奪取軍權安史之亂後當節度使,再雄霸一方。

接下來就是剪除對手建國,一步步再創一個新的,不叫大唐的“大唐”。

我沒法按我的思路寫那樣的故事,老實說,類似書我看第一卷就知道結尾寫什麼。我都看不下去的書,還能寫給你們看麼?

唐代是沒有法治的,也沒有地方可以講道理,講是非曲直。這些在權貴那裡,不重要。權就是法,法就代表着權,跟大魚吃小魚一樣。

唐代哪裡有什麼司法?哪裡有什麼公正可言?

如果寫了,我自己都覺得可笑,不敢發出來丟人。

主角如果弱小,可以施展的“權術”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在權力面前,所謂的來自現代的技巧,很蒼白很無助。

就像是你寫了一份慷慨激昂的狀紙,人家看都不看,直接扔垃圾桶以後宣判。

就是這麼簡單直接,而且不加掩飾。

那時候長安有資格指鹿爲馬的人,並不僅限於李林甫。

人數甚至不低於兩位數。

與其想那麼多騷操作,主角還不如練一練吉他,看能不能取悅李隆基,從而進入梨園。

以後,自然可以利用梨園子弟的身份做事,贏面或許還更大一些,起碼符合當時的政治環境。

不然就別想太多了。

武周時期的營州之變十幾萬河北人,朝廷不讓殺,武懿宗依舊殺了一大堆,沒有經過任何手續,事後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李隆基殺三子,沒有任何刑部官員參與,甚至外朝就根本沒有介入,連裝點門面步驟都沒有,而且牽連甚廣。

連指鹿爲馬都懶得玩,真的說殺也就殺了。

在絕對的權勢面前,任何技巧都像是蜘蛛在編織蛛網,徒勞而已。

如果權貴想殺你,哪怕伱找到了很多證據證明自己無辜,也沒有用,那些東西跟紙糊的盾牌沒有兩樣。

要是我無視這些,寫那種扣人心絃又根本不可能在當時社會環境中存在的事情,就變成了披着歷史的皮寫自己妄想的故事。

書或許可以很火,甚至可以很熱鬧,甚至可以賺得盆滿鉢滿,但我沒有規劃這樣的劇情,也不打算去寫類似的。

這本書絕不可能寫,下本書看情況。

李林甫搞倒政敵,很多時候就一兩句話,外加背後的勢力引導。利用大勢,去解決掉政敵。

這些手段都是高效,簡潔,立竿見影。

我會分析大勢,藉助類似的手法,來表現該有的衝突,不會更多騷操作了。

第一幕在下一章就會完結,馬上要拉開第二幕了,敬請期待吧。

這本書我是儘量用平實的語言,直接易懂的寫法來表述我想表達的東西,不會把一坨翔包裝得很好看,也不會使用一些故弄玄虛的寫法,把一些很無趣也沒什麼意思的老生常談講得神神叨叨。

我上本書的時候就在書友羣裡面說過,現在這本書不追求成績,我會按我自己的設想去寫。

用時間來給我現在這本書正名,這就是我的期待。

關於人物塑造的一些問題,既然之前有書友問起來了,我就集中解釋一下。

第一:

小方是小孩,這是必須的。如果是成年人,那就必須要提前做選擇,因爲有能力的人是藏不住的。小方如果成年了,那現在是打算給李隆基當狗,還是當下一個安祿山?

當狗,最後絕對死得很慘;不當,或許很快就會死,怎麼選?

再說了,現在是開元24年,等到天寶年間炸彈爆炸的時候,小方已經要40歲了,以古代那個人均壽命和醫療條件,他還可以蹦躂多少年?

他這個年齡再去追求什麼東西(比如說掀翻李唐),是不是有點“老男孩”的味道?萬一七十歲一統天下,你們不覺得悲哀麼?

第二:

小方的性格問題,看過我上本書的書友都知道,劉都督的性格,情商都是一流的。如果我想塑造,可以再塑造一個童年版本的“劉都督”。

現在的狂妄人設,是什麼意思,要結合小方的名字來看。少時了了,大未必佳,說多了就沒意思了,慢慢看書吧。

第三:

爲什麼要插入老方這個角色,爲什麼他的性格這麼偏激。

老方的原形,就是五代十國的張承業,他是本書的“半個主角”。也是內涵一些歷史爽文主角,認爲殺掉安史之亂的叛將之後,就可以重鑄山河。

我這本書的主題就是:歷史是回不去的,盛唐永遠不可能再現,只能向前走出新路。妄圖重現盛唐,那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必定粉身碎骨。

中唐是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很多積攢百年的問題,是一定會爆發的。

這是中華文明長久以來地理、人文、經濟甚至氣候因素的綜合作用。

至於爲什麼不可能回到盛唐從前的狀態,我書裡面會一點點的揭露,現在已經寫出來的這十萬字,也可以看出很多名堂了吧?

敬請期待第二幕吧,舞臺是長安。

今天我醞釀一下劇情,不雙更了。

(本章完)

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第35章 一日殺三子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352章 不可說之事第550章 兵多也不過是插標賣首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579章 建國大業之捉襟見肘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552章 長河落日終有時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489章 士族衣冠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332章 開天“盛世”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63章 But I like it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第588章 經典二打一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64章 求跟讀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119.新羣開了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罪己詔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第60章 退學威龍第23章 無言以對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都把月票準備好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560章 人心思變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383章 色厲內荏的方大使第387章 我本以爲可以玩得更盡興呢261.第228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428章 撿漏王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616章 障眼法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368章 目中無人第517章 男人無所謂忠誠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261.第228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第564章 反客爲主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391章 我不吃牛肉的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557章 寶臣大帥的春天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