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

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

本來想寫一個大唐官制的資料片,然後發現,槽點太多,話題太大,引出來的思考又太深,會偏離本書的主題。

因此還是節選了其中與本書內容有關聯的部分,單獨發一章。這些內容,基本上都超乎讀者老爺們的心理預期,我還是得多點廢話說幾句。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官場的內卷化與兩極化。

所謂內卷化,就是當官的人太多,“官位”(這個詞打引號我後面慢慢解釋)不太夠用了。

唐代社會中後期(含開元天寶),整個官場已經建制化,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說某些小說(具體哪個我不說),喜歡引用封演的“八俊說”,也就是八步升官當宰相,每步有兩種官職選擇,來說明這是唐代士人當官的夢想。

八俊說不能說錯,但沒說到點子上,結合上下文的環境,則完全錯了。

唐代的士人,可以理解爲中第後被授予官職的人,也可以指那些志在當官的人。因此張九齡是士人,科舉未中的失意書生也是士人。那麼,士人的理想,真的是“八步升官法”到宰相麼?

其實不是的,他們的夢想,只是“清”與“要”而已。

清,概念很複雜,簡單概括說,就是不做事,或者少做事。刺史那樣的苦哈哈官職,絕對算不上“清”,因此八步升官法裡面絕對沒有刺史這個官。

解釋了清,再來解釋“要”,所謂“要”,簡單說就是重要。有些官,便是清而不要,閒是很閒的,但一點都不重要,比如說藏書閣的管理員之類的官職。

解釋完這個,再來解釋什麼叫“士人”,簡單的說,就是讀書是爲了做官的人以及他們的家族。從出生開始,他們的路就只有一條,要麼恩蔭入仕當官,要麼就在科舉的路上,又或者被罷官後在家“養望”,處於賦閒狀態。

總之他們不可能參加社會勞動,不可能去種地,不可能去經商,亦是不可能與非官員的子女聯姻。

瞭解完這些概念,開元與天寶時期的內卷化就很好理解了。

一年平均27個進士,看起來很少,但是,合適的官位是更少的。這還不算,中進士三年後纔會被選官,這三年時間,就是這些進士們走關係走後門的預備期!

再把明經入仕的人也算上,那些空缺的官職就遠遠不夠用了。

大唐的官位雖然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這些士人都會去擔任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忽略了這一點的唐代歷史小說,那就基本上是自說自話,看個樂子了。

士人壟斷了清貴官位,如果沒有皇帝提拔,他們不會允許類似李林甫一般出身的人擔任這樣的官職,更不要說沒有後臺又沒考科舉的牛仙客了。

同樣的道理,這些人,也不會擔任非清貴官位,比如說伎術官,這一類官員數量很大,如太醫院中的醫官,又或者是州縣當中大量的基層辦事人員。

他們有官職,有官位,不是基層小吏,但是卻不見正史記載,很多官位都是靠着後世考古出土墓誌來確定的。

那麼可以從這裡推出一個可怕的結論:宋人寫的唐史,其實只是唐代士人的歷史,和宋代士大夫眼中的唐代歷史。而唐代清貴官職的種類,只佔已經發現的唐代文官官職總數的20%-25%(100+/400+)之間,如果把數量也算上,那清貴官員比例就低得更可怕了。

唐代官員一般是4年任期,普遍是滿了以後就要被調任,先去職,然後再等待選官(比如老鄭回長安以後的遭遇)。去職容易,再被授予官職就難了。很多讀者的印象中,當官的應該是在不斷當官,一直當到死。

但是唐代不是這樣的。

類似張九齡、白居易、李德裕這樣的人,流轉過二十多個官職,基本上屬於一直在當官的人,屬於成功官員中的翹楚。然而普通官員如何呢?

不過3-5任罷了,也許官場生涯,滿打滿算也就12-20年,很多活了五六十歲的人,官場生涯居然都不滿十年!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隱居。

要麼在當官,要麼在家被迫隱居,這就是官員們的生活狀態。一些本身是官員,但在宋代修正史的士大夫眼中不算是官員的人,比如伎術官等,因爲史書不記載他們,所以關於這些人的記錄也很少,史料呈現碎片化的狀態。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安史之亂後,由於節度使要維持住場面,需要大量的實幹官員,因此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重用。節帥們對於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開出來的薪水也很高,爲各類不見史書詳細記載的伎術官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總結一下就是:唐代中後期,以士人爲主的官僚階層固化嚴重,底層的上升通道被封死,士子內部競爭激烈。

第二個要說的是:中唐以後,以“事”設官漸漸變成常例,三省六部制形同虛設,官府政務運行效率極低,不得不採用“打補丁”的模式來維持運轉。

這一條,與士子階層的日漸虛化也是分不開的。有真才實學之人,往往都是通過“特殊渠道”而來,所做的事情,往往也是因爲“特殊渠道”而去。維持朝廷運轉的三省六部,很多不重要的部門與官職,漸漸變得沒有事情做。

比如說戶部是負責收稅的,但它只能收大唐建國時就定好的那些稅。而多出來的色役雜役之類的,就完全沒辦法了。安史之亂後,戶部侍郎這個職務就變成了虛職,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因此皇帝或者中樞需要做什麼事情,就設立什麼職務。

需要管理賦稅的運輸,那就設“轉運使”。

需要收鹽稅了,那就設“鹽鐵使”。

就連李隆基派人到民間搜刮美女,都設立了一個“花鳥使”!

這些不斷因爲所需事務所專設的職務,極大衝擊了三省六部的構架。自安史之亂結束後,大唐朝廷居然有三十年都處於低效運轉狀態,官員們經常隔幾天纔去上一次班,清閒得要淡出鳥來。

原因就在於很多三省六部的官職,被一個個負責專有事項的新職務給架空了。

這個過程的演化是單向不可逆的,李隆基專設財政官員理財,便是對於這些虛化的被動應對,同樣是時代的呼喚,並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

看完上述這些,我想讀者老爺們應該也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哪裡有什麼絕對的對錯,哪裡又有什麼絕對的好人呢?

張九齡就一定是好人?李林甫就一定是壞人?

這些問題,需要考慮到提問者的立場,以及他想知道的東西,纔能有合適的回答。

好多人都在問了,我也不介意說一句,我在研究史料的過程中,越來越發現盛唐的模式不可持續。大唐是沒救的了,喜歡看救大唐劇情的,或許換本不帶腦子看的書比較好,我這本,是救不動了。

我沒法因爲要看救大唐劇情而更改本書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關於大唐官制的內容,以後再來補充吧。

(本章完)

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644章 同名不同命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軍事上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514章 戰略轉進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60章 退學威龍第504章 有時候身份就是一種原罪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第443章 某節帥很強,但過分謹慎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501章 你們自己慢慢玩吧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20章 鮮血染官袍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473章 名將的輓歌(上)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517章 男人無所謂忠誠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24章 上元夜(上)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646章 極速惡化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633章 你這天子保熟麼?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634章 送他一頂小綠帽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426章 白露之變119.新羣開了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290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354章 英雄本色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512章 釋放心中的野獸第24章 上元夜(上)第46章 河西故事第75章 得非所願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第352章 不可說之事第308章 一魚二吃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眼睛感染,請假一天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296章 投石問路之計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289章 栽贓嫁禍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第644章 同名不同命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