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糾結

永寧對於致知書院發生的事,自然無從得知,可是當她得到消息說是房玄齡居然跟着李治在這個時候一起進宮了,而且進宮之後他們的去處竟不是宣政殿,而是去了李琮于禁苑之中的住處。永寧心裡不免犯起了嘀咕,怎麼也猜想不出李琮究竟在外頭惹了什麼事,竟是連房玄齡都給拖累上了……

如今在宮中,永寧的絕對女主地位已經基本確立,像這些消息壓根就不用她特意去交待,便自然而然地會有人送過來討好,她這邊還沒琢磨出李治和房玄齡這是唱的哪齣兒呢,那邊就又有消息過來,說是李治和房玄齡已經朝着紫宸殿過來了。

永寧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幾下,房玄齡出現在內宮,只從老爺子的脾氣秉性和一貫的行事作風來說,這可絕對不是件小事,她低頭看了眼身上家居服,淡定地讓人重新替她梳洗着裝。她這樣閒適的妝扮,李治看了自然會喜歡,可是若是落在房玄齡眼中,雖然老爺子未必會當面說些什麼,可是那飛過來的眼刀肯定少不了……

當然,即使換裝,她也並不敢太過正式奢華,那不是她平時的作風不說,落在房玄齡的眼裡,怕是也落不了什麼好。一邊收拾着,她一邊發現自己好像重新找回了當年未嫁時的感覺,這樣應付房玄齡的情形可真是多少年都不曾有過了,此時重來,只從心態上來說,竟是未見生疏……

這趟過來,李琮就沒有了參與的資格,在李治和房玄齡搜刮了他的小書房之後,兩人將幾本沒見過的書冊簡單地翻閱了幾眼,竟是連個交待都沒有,直接拿着書便走了,只剩李琮一個人愁眉苦臉地坐在書房裡糾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給永寧惹來了什麼麻煩。

永寧雖然是與李治同住在紫宸殿,但是這紫宸殿內殿和外殿的劃分卻也是極爲規矩的,該守的界線永寧看得極嚴,將內外分得很清,偶爾李治也會在外殿召見親近的臣子勳貴,所以便是永寧本人也守着規矩,輕易不會到前殿來。但是今日卻是李治相召,這自然由不得她不過來。

永寧這回是真的沒有一點頭緒,只是眼前這兩個男人,一個是她的父,一個是她的夫,而她也自認不曾做過什麼虧心事,倒也無從懼怕,見禮之後便安靜地坐在了李治的下首,低眉順眼的裝乖巧。

李治藉着喝茶的舉動掩去了脣邊的笑意,他其實對於永寧數十年如一日地“懼怕”房玄齡這件事,有些不能理解,或者該說,他看不明白永寧對房玄齡那種帶着些複雜意味的感情。說她怕房玄齡吧,可是等着事到臨頭的時候,她做出那些出格的決定的時候,又不見她去怕了,可是要說她不怕,每到如眼前這般的情形出現的時候,她又總是會裝出一副乖巧的樣子來,這卻是她從來不會在別人跟前露出來的一面。

房玄齡看着已爲人 妻、爲人母的女兒,心中竟是升起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來。明明怎麼看都還是自家從小養到大的閨女,可是爲什麼又總覺得有哪裡是他再也看不懂了的呢?

那兩位只坐着喝茶的喝茶,沉思的沉思,倒讓永寧頗有些坐不住的感覺。如果只是李治在場也就罷了,她早就撲過去纏着他問發生了什麼事,可是偏偏房玄齡也在,老爺子年歲也不小了,能少刺激一回也是好的,她只這樣想着才把心底那股朝着李治撲過去的衝動給壓了下去。這撲人的動作雖然沒了,可是偷偷瞟過去的求救目光卻一點沒少,一拔拔地往李治那邊狂遞。

李治這回卻沒有如往常般發揚他“有求必應”的一貫作風,只是用眼神瞟了瞟書案上的幾本書,算是給了永寧點提示。

永寧心裡更糊塗了。她可是收山好多年了,這動筆寫書的事已經很久不曾做過了,怎麼就又會爲了書被惦記上了?她微微擡頭瞟了房玄齡一眼,見老爺子仍舊皺着眉頭沉思,似乎在糾結什麼,並沒有注意到這邊,於是便悄悄地把那幾本書往自己跟前挪了挪……

等離得近了,她一看清了書皮上那熟悉的筆體所書寫的書名,就一陣眼暈,頓時也就明白了房玄齡那一臉的糾結從何而來了。她再一臉鬱悶地再度看向了李治,雖然不用猜也知道必定是李琮那裡露出了什麼馬腳,才導致了眼前這一幕的出現,可是她還是想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李治雖然臉上帶着笑,可是心裡卻有些泛苦。永寧的“才華”,他素來都是知道的,而且還自認知道得比別人多許多,有時候他也會想,如果永寧不是被他留在了宮中,那麼她此時或許已經憑藉着自身的才華,同樣也會贏得世人的矚目……只是如今這個與他太過親近的位置,讓她不得不放棄了許多……

他有些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問,永寧有沒有後悔過,在她一筆一劃地書寫出眼前這幾本書的時候,她在想些什麼?身爲宮妃,入宮之前她可以才名盛播,可是入宮之後,宮規所限,一言一行都當知分識寸,半點不能逾越……是不是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她寫出來的這些東西,才只會出現在李琮的書房之中,而且還刻意地交待過,不許露於人前……

入宮幾年,她沒有再寫過話本故事、傳奇小說,雖然日復一日地練字不綴,卻再也沒有精美的詩詞問世,偶爾也會召了樂師歌舞以娛,卻再也不曾自彈自唱……似乎她曾經喜歡做的事,喜歡過的生活,在入宮之後,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而他沾沾自喜於給她最珍貴的一切,可是直到今日才發現,或許他所認爲珍貴的,所給出的那些,未必便是她所在意的,所喜歡的,所期盼的……

李治目光中的難過一閃而逝,手卻不由主地覆在了永寧的手上,緊緊地握住。他只當做沒有看到永寧疑惑、擔憂的眼神,清了清嗓子,聲調儘可能平穩地將他帶着李琮去了致知書院後,所發生的事。

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後,永寧不由得輕輕吁了口氣,與她心中不停翻滾着的那些念頭相比,李治所說的這些其實根本就不算個事,自覺白白擔心了這麼大會兒的永寧,悄悄地瞪了李治一眼,只動着口形卻未出聲地說道:不帶這麼嚇唬人的

李治乾咳了一聲,目光朝着房玄齡的方向一瞟,示意這回其實還真不怪他,他半點嚇唬她的意思都沒有……她怕的人明明在那邊坐着,怎麼就能把事情賴在他頭上了?李治心裡更是鬱悶上了三分。

永寧避過房玄齡的視線,衝着李治翻了個白眼兒,她都還沒弄明白她家父親大衆究竟還在糾結什麼東西,又在鬱悶什麼,就是抱怨也找不着地方呀

房玄齡坐在旁邊當背景當得臉上都浮起了黑線,再不滿上面坐着的那兩位眉目傳情、小動作連連,他也不好直白地把意見給提出來……於是也學着李治方纔那樣乾咳了兩聲,一臉正色地直奔主題而去:“陛下,淑妃娘娘爲五殿下課蒙所用的那三本書籍,初看似乎是極適合與童子啓蒙所用,若陛下應允,老臣請旨校勘之後,刊印發行……”

房玄齡和李治從李琮書房中搜出來的書,並不止三本,但是哪怕只從書名上看,也只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本是適合全國範圍發行的,其餘那幾本……房玄齡看向永寧的目光有些詭異,雖然他沒仔細翻看,可是僅是快速翻閱的幾頁內容,就已經很讓老爺子心驚了。

這虧得是永寧與李治感情深厚,而李琮也正是被李治甚至再往前說,連李世民都看重的子嗣,那些一打眼兒就能看出與帝王心術相關的內容,若是出現在別的皇子的書桌上,怕是李治心裡不定要怎麼琢磨呢

李治其實也同樣對帝王心術相關的幾本書,感覺到吃驚。不過,他的吃驚卻不是因爲李琮在接受這方面的教育,而是書的內容確實很讓他這個新任帝王頗有體會,一骨腦兒將書都拿了過來,倒不是在意李琮在學習這些,而是想要自己研讀一番。

對於房玄齡所說的刊印發行那三本兒童啓蒙書籍的想法,李治自然是大力造同的,甚至他還打算把今日方從李琮口中聽說,又在永寧親筆所書的那本《三字經》上再度看到的那四句話: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立碑

不管是弘文館,還是國子監,甚至致知書院,都當立此碑,以激勵學子奮發

李治和房玄齡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地熱烈萬分,反倒是與這些悉悉相關的永寧,卻一臉無聊狀地陪坐在那裡,就像個沒事人一樣。

第一八四章見禮第二三七章善後第一二五章同行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章 誘拐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章 剽竊第二一八章分封第二一一章拆穿第二一三章謀算第二零零章道變第一零二章入觀第一一二章受傷第二四九章不負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五章 災民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二章 壽禮第一一六章敘談第二三八章破局第二零五章點醒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四章 私議第一零九章事出第一四四章說和第一八二章昏嫁第二零五章點醒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一七四章辯情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章 剽竊第一三三章送信第一零四章東宮(上)第二四五章前奏第一六六章奇謀第六十九章 迷局第一八九章立志第一七六章朋黨第一四九章伏兵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章 進學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一章 溫泉第九十章勸說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二七四章疑計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四章 禮物(改錯)第一五四章埋伏第一八四章見禮第一九六章生產第一六四章尋師第一零八章打算第二七五章揭開第一九八章徹查第六十二章 流言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二章 新莊第一五四章埋伏第一一九章“垂危”第一三五章兄長第二一一章拆穿第一九三章端倪第二七七章爲難第一四八章中毒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章 剽竊第二二四章追兇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十六章 醒悟第二四六章浪起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六章 離別第二七八章峰迴第六十一章 遺腹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二章 消息第一八一章備嫁第八十五章透底第一八四章見禮第一四零章定州第一四九章伏兵第一三二章夜店第一零一章反擊第一六四章尋師第九十五章擠兌(下)第一四六章兄妹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七章 熱鬧第二八一章傷心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九章 哭訴第二三八章破局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二章 新莊第一七五章皇后第一六四章尋師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六章 盧家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章 出門第一二七章父女第二七二章新惑第一七六章朋黨第二五八章震驚第一九八章徹查第二二二章帝薨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六章 陰謀第一六二章遺憾第二五四章試才第一零九章事出第一七五章皇后第一九八章徹查第二二二章帝薨第一六八章被擄第一九六章生產第一四五章退縮第一二五章同行第一二二章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