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豐臣修野

這裡頭好些人周賢多多少少都有點印象,例如方長輝、單無憂、龐仲,這都算是散修,還有紫極閣的夏尹維、少林寺的一悟和尚,這都是出身名門大派的弟子。再有就是外來的使節裡最出名的,北元薩滿圖昆。

可這一場弘武大會,哪一家出的風頭都比不上青要山帝隱觀。只因爲這天下第一仙山五名弟子,有四個到了這第三輪。

有心人都看出來了,第二輪的時候那個佈陣排兵,對青要山這五個人最是有利,他們遇上的都不是強手當中的強手,這五個人又都實力不凡,這纔是能奪得四席。

唯有蔡洪斌,與一個扶桑的修士苦鬥了小半個時辰,最終棋差一着敗下陣來,沒能再向前一步。

雖然都知道青要山的人佔了些便宜,但也沒人說什麼。這些人水平如何,有目共睹。一千五百八十六人,到如今只剩下這三十九個,即便是朝廷給了些方便,要是沒有真本事,那也走不到今天。

第三場的規則跟第二場一樣,兩個一組,到擂上比過,勝的人得以進入下一輪,輸的就止步於此了。可有人說笑話,說他們這三十九個人就跟被選中前來參加殿試的考生一樣,走到這一步,必然是能拿到進士功名。可究竟是?同進士還是進士,更或是進士及第,搏一個探花、榜眼、狀元郎,那還是要看各自的本事。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不像是做文章,兩個人都特別好,那就很難做出一個決斷,誰比誰高出一等。每個人對文章的鑑賞,都帶着很大的主觀傾向,各花入各眼,一人有一樣的說法,說不出來誰優誰劣。

加之有些極端的還就愛別人不愛的,比方說這個人喜歡“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另一個就非喜歡“遠看城牆鋸鋸齒”,沒地方說理去。

武不一樣,任憑你吹得天花亂墜,上到擂臺上三拳兩腳被人放倒下了,那就是沒本事。還有那些個說自己讓着,不能用真功夫,用真功夫就把對面給打死了,這叫術高莫用。扯淡,真有本事的輪不到說術高莫用。

這三十九個人又都是心高氣傲之輩,正在心氣兒最好的年紀,各個都有一種捨我其誰的豪氣。還有含着恨的,那個墨家子弟看着圖昆的時候,恨不得把自己的牙給咬碎。今日裡擂臺上該是多激烈的一番龍爭虎鬥,也就可想而知。

這第三場和前兩場最大的不一樣,那就是皇上帶着滿朝文武,以及在京城的皇親國戚,要來會場觀賽。

這不像是民間的鬥雞鬥狗,還有人開個盤子,壓下來勝負如何,沒有。皇帝沒有與民同樂的打算,這弘武大會的會場仍然是封閉的。最多就跟科舉一樣,張兩張榜,就算是齊了。也沒有哪個文武大臣能拉下臉來組織參與這種遊戲,一切都很順利。

先是跪迎天子,然後是宮廷禮樂,依仗都擺全了,皇帝訓示幾句,而後在四名主考官的監督下,這三十九個人上臺抽籤。這一回再由朝廷直接排下次序,那就沒有理由了。上一場能那麼幹,是一開始就說好了,那是要按照每個人帶回來腰牌數量決定的。這一次必須得抽籤了。不但是這一輪抽籤,每一輪都重新抽籤。

這個籤裝在一個玻璃罐子裡,一共三十九枚,全都一樣大小,是塗了金漆的蠟丸。這些人依次上去,抓走一個球,捏碎了能拿出裡頭的紙條,上面寫着數字,這就是上場的順序了。

一對一,二對二,一直到十九爲止,有一個蠟丸裡面不是白紙,而是紅紙,上面什麼也沒寫,抽到這個的輪空,直接進入下一輪。

抽完了籤,青要山這四個人湊到一塊兒,相互一對。

張弘艾最先把自己的蠟丸拿出來,捏碎了給三個師弟看:“我是八號,你們呢?”

高珍下手摸的時候就把蠟丸給捏碎了,拿出一張紙條來給其餘三人看:“十一號,咱們兩個遇不上。”

周賢苦笑一聲,展示了一下自己手裡這張紙條:“我撞了大運了,一號,頭一個上場。這不是什麼沒事兒啊。”

李桐光一樂:“我還指望着抽到一號呢,給你們看看。”

說着把蠟丸掰開,裡頭是一張紅紙。高珍眼睛一瞪:“你可以啊!這纔是大運氣。”

李桐光先是一喜,再而有些猶豫:“這不上場,輪空了,他們可就見識不着我的本事了。這未必是好事,師兄,咱們倆換換怎麼樣?我想頭一個上場。”

周賢這邊還沒說話呢,旁邊盯着的監理考官立刻高聲道:“第一輪,青要山李桐光輪空。”

有些人羨慕,有些人嫉妒,有些人不以爲然。唯有周賢向着高臺上週穆宣看了過去。心說黃琦啊黃琦,這是你安排的嗎?若當真是你安排的,第三輪是不是得換成我輪空了?

抽籤就能沒有貓膩了嗎?周賢覺得,只要想作弊,方法是用不盡的。這四位主考官可都是皇家供奉,他們監視着抽籤,那還不是皇上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麼?

由監理考官把每個人抽到的籤給登記了,再稍待片刻,就是頭一場比試。

今日裡會場是另一番模樣。高臺沒什麼變化,還是皇帝坐在最高那一層正中央,第二層左右給皇親國戚留的位置卻是安置了各家仙山以及各國使節,就如同第二場時一樣。在這一層也給三十九個走到第三輪的青年才俊留了位置,不下場的時候可以就坐在這個臺上看。第三層這裡坐的是四位主考以及諸位監理考官。

原本場中央的九個擂臺不見了。在距離高臺五丈多遠的地方起了獨一方擂臺,高達六尺,面積得有原本的擂臺四個拼在一起那麼大。在這個擂臺的東西兩側五丈多遠的地方,另起了兩座大看臺,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就在這裡列席。

等了不多時,只聽得一棒銅鑼響,就見得朱載堉起身,先是對皇帝深施一禮,而後飄然起身,落在了擂臺中央,展開一張紙。高聲念道:“第一輪。大林朝帝隱觀周賢,對陣扶桑太武寺豐臣修野。”

周賢先一步上擂臺,六尺高,連蹬兩步就上來了。站到擂臺上,周賢對着朱載堉深施一禮:“晚輩周賢,見過朱前輩。”

朱載堉微微點頭,沒說話。

另一邊就聽得好些人驚呼,周賢定睛觀瞧,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好傢伙,這人是什麼套路?

這個豐臣修野,做一個僧人打扮,頭髮剔得乾乾淨淨,濁白僧袍,外披黑色金絲袈裟,腳上是一雙黑色的方口布鞋,身量不高,也就到周賢的胸口。這人長得倒是沒什麼稀奇,打扮也沒什麼奇怪,手裡這柄兵刃實在是太嚇人了。周賢覺得自己的劍就算是夠長的了,四尺長的劍,往出拔都費力氣。可這要是跟豐臣修野的兵刃一比較,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那是一柄十餘尺長的大太刀!

周賢他知道扶桑人對於長武器都非常執着。二戰的時候,各個國家都在列裝短步槍的時候,只有日本反其道行之,大規模列裝了三八式卡賓槍,也就是威名赫赫的三八大蓋。這種槍全長一千二百八十毫米,在插上大刺刀之後,全長就超過一米六了。

要知道在二戰初期,日本兵的平均身高也就在一米六。到中後期,大量青少年參軍入伍,平均身高可就更低了。這是名副其實的“人還沒有槍高”。

這也讓日軍白刃戰的能力大大提升,以彪悍著稱的毛熊都不願意和日本人拼刺刀。

至於這種大太刀,周賢上輩子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曾在新潟県彌彥神社得見實物。也就是保存至今的最長大太刀,志田大太刀,全長三百一十六釐米,擔的上用“壯觀”來形容。

刀劍並非是越長越好,順手才最重要。當時神社的講解員向周賢他們介紹說,這種大太刀一般都由僕從擡着,使用的時候由兩名僕從拔出來交到武士手中。甚至還有在約定比鬥之後,兩名武士相互從對方腰間拔出大太刀來使用的慣例。因爲自己的刀太長了,拔出不來。

周賢也是在神社的表演裡,見到了那種尷尬的場面。

可是豐臣修野的這柄大太刀,似乎比志田大太刀還要長,周賢實在是想象不出來這種刀要怎麼用,而且還是在擂臺上,實戰中對敵。回憶一下,觀摩這種大太刀在實戰中表現的唯一渠道……可能就只有《怪物獵人》這個遊戲了吧……

如果說第二輪的時候豐臣修野把這把刀擡上場了,周賢不會一點印象都沒有。這種大太刀實在是太吸睛了,想不注意都不行。可見豐臣修野先前是藏着掖着,中規中矩斗的,到了第三場,他纔是要拿出全部的本事。

在短暫的震驚過後,周賢還是先跟豐臣修野打了招呼:“恐龍青蛙,我是青要山帝隱觀內門弟子,周賢。”

豐臣修野先是一愣,轉而笑道:“周道長還會講扶桑話,實在是難得。貧僧是太武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沙彌,名曰豐臣修野。”

這回輪到周賢愣了:“哎,你這大林官話說得可以啊。”

“我的師父曾到天朝問法,教我說過大林官話。”豐臣修野點點頭,“能有幸和天下第一仙山的青年才俊交手過招,貧僧不勝歡喜。”

周賢連連擺手:“切磋、切磋,可不敢當是青年才俊,我也不過是青要山一個庸碌之輩。你我二人此番交手,便是相互學習印證吧。”

“如此甚好。”豐臣修野笑得很開心,“那又貧僧先攻如何?”

周賢一擺手:“不忙,我有一事要問。”

豐臣修野微微點頭:“周道長但講無妨。”

“你這把刀是什麼名堂?”周賢還是按捺不住問出了這個問題,“它究竟有多長啊?”

“此刀乃吾家恩師所贈,名曰千緋丸。”豐臣修野答道,“此刀全長十二尺又三寸,注朔風之氣凝結鍛打,中品法器。”

周賢也把自己的配劍抽出來:“此劍名曰‘暗鞅’,一樣是中品法器,長四尺二寸,淨重九斤十二兩。劍身分兩次鍛打,所有符篆陣法內藏於劍中,故劍身無銘刻。關注靈力,則自鳴,雖無反光,卻不便用於暗殺,合乎劍稱兵中君子美名。”

周賢出於對對手的尊重,把當初陸清霜對他講的話,一字不漏地複述了下來。

豐臣修野輕嘆一聲:“不怕周道長笑話,我本想仗着兵器之利,先下一城。不過說來也對,天下第一仙山,必然珍寶無數。這有價無市的中品法器,對於青要山帝隱觀而言,怕不是九牛一毛。周道長,請了!”

“請了!”周賢這話尾音還沒落下來,暗鞅一陣蜂鳴,一分爲四,其中三柄護佑周身,另一柄雷霆閃爍,直飛而去!

豐臣修野向前踏了一步,如此沉重的一柄兵刃,在他手裡如鴻毛般輕盈,反手一掛,正與暗鞅的劍刃相擊。一聲脆響,暗鞅消失不見,雷霆卻是順着這柄大太刀,直奔着豐臣修野而襲,氣勢絲毫不弱。

豐臣修野腳步一動不動,將刀一轉,一陣狂風在刀上捲過,這雷霆竟然是北風吹散!

雷霆怎麼可能被風吹散呢?被吹散的並不是雷光,而是周賢的真氣。這把刀好古怪,這個扶桑和尚的神通也好神奇。相互試探了這麼一手,倆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相與的對手,必須得認真起來。

這柄大太刀看似笨重,但是在豐臣修野的手裡十足靈活,攻擊範圍還大,周賢覺得,這一回不能再拼神通意圖遠距離牽制,得殺向近身,如此這般,這麼長的兵刃反而會掣肘豐臣修野的活動。

提身前一竄,護衛周賢身邊的三柄飛劍,劍鋒全都指着豐臣修野。

第三百五十九章 偏廳議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樁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山第二十章 十年荏苒第六十四章 臨時校尉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倒苦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餓第一百九十八章 人命關天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樁功德第二百八十四章 少年坎坷第二百四十三章 餓第四百章 破陣第二百零一章 御前鋪路第四十四章 天資註定第三十五章 駝背老太第十五章 宿舍臥談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過中天第三百七十五章 自有分寸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八十三章 白雪焰墟第三百四十二章 梆打四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武大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二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挑破窗紗第二百九十九章 囚於白蓮第三百六十四章 馬上交鋒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頁金紙第三百三十一章 早朝第四十九章 人祀聖女第一百零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二百零五章 陰謀詭計第六章 御劍飛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夔紋方巾第二百四十三章 餓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武部第三百六十章 御書房第三百一十三章 江湖規矩第二百四十七章 長生之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梆打四更第二十二章 代送書信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位供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擲千金第二百七十九章 林勳第一百八十七章 結爲夫婦第一百九十八章 人命關天第二百七十七章 有間客棧第一百七十八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賭樓鬥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池中對談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四百章 破陣第六十八章 北元間諜第六十四章 臨時校尉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聰不聰明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餓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二十二章 代送書信第三百一十六章 梧桐落葉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魏康來訪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靈府第二百一十二章 發函全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梧桐落葉第二百六十章 對簿公堂第三百四十七章 稱職的吉祥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劫法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江湖規矩第一百九十章 雙龍弋水第二百一十二章 發函全國第一百零一章 抵達京城第三章 周假孔威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三百一十一章 白與許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行討飯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位供奉第二百四十章 行善積德第二百八十六章 路遇軍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一百零六章 坑家敗產第一百零二章 中品法器第六十一章 明論辯理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二百六十一章 千歲饒命第五十二章 一無所有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三百九十九章 乾坤一箭第九十六章 被逼自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第一百六十一章 獨門神通第六十三章 邪教疑案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