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有二日

事實證明,劉秀低估了王郎,而且是大大地低估了。

王郎自從趕走耿純、盤踞邯鄲之後,自立爲皇帝,以劉林爲丞相,李育爲大司馬,張參爲大將軍。一個皇帝再加上三駕馬車,朝廷的架子就算搭起來了。和洛陽朝廷相比,王郎這邊雖然規模簡陋,但要團結得多、高效得多。

王郎有一個好爸爸,或者說,他認了一個好爸爸——漢成帝,而他也搖身一變,成了大漢帝國首選的繼承人劉子輿。王郎很清楚,他的身份就是這個朝廷賴以生存的最大本錢,而這也就註定了,他擁有無可動搖的權威,劉林、李育、張參等人,只能自甘人臣,不可能對皇位存有覬覦之心。因此,王郎樂意放權,也敢於放權,讓他手下的這三駕馬車各盡其能,縱情馳騁。至於劉林、李育、張參等人,此前就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深厚友誼,一旦同朝爲臣,也都彼此體諒忍讓,各司其職,各安其位,不像洛陽朝廷一般,明爭暗鬥,派系林立。

邯鄲朝廷新立,當務之急就是對付僅一河之隔的赤眉軍。王郎問劉林:“還淹嗎?”劉林搖搖頭:“不淹了。”

王郎奇道:“你不是一直主張掘開黃河,水淹赤眉軍的嗎?”

劉林訕笑道:“當家方知柴米貴。當初替劉秀出主意,只圖一時之快,不用計較後果。如今我任丞相,一切當以朝廷爲重。赤眉軍數十萬人,天下無敵,他們不來進犯我們,我們正該額手稱慶,哪裡還敢主動去招惹他們?”

王郎問:“童謠有云:‘諧不諧,在赤眉。’赤眉軍屯兵濮陽,虎視眈眈,該如何應對?”

劉林笑道:“君子動口不動手,臣自有主張。”

劉林派一能言之人,前往赤眉軍營中,向赤眉軍首領如是說道:“你們一開始前往洛陽投降劉玄,後來卻又不告而別,降而後叛,劉玄對你們懷恨在心,時刻不忘報復。此次劉玄派劉秀前來河北,就是要讓劉秀悄悄掘開黃河,將你們淹死在汪洋之中。你們看看,劉玄和劉秀,多狠的心!這麼缺德的事,他們也想得出來!我們實在不忍心見諸位葬身魚腹,於是將劉秀趕出邯鄲,使其陰謀不能得逞。”

赤眉軍一聽,皆悚然變色。如此說來,竟是王郎救了他們的命!

使者繼續說道:“劉玄雖僭越稱帝,終究不改小家子氣,諸位親至洛陽歸降,劉玄卻只封諸位爲列侯,還不給封邑,思來讓人心寒齒冷。我家皇帝劉子輿,乃成帝之子,上秉天意,下御萬民。所謂天子穆穆,氣度自非劉玄可比。我家皇帝說了,諸位皆當世豪傑,有大功於社稷,不封則已,一封就必須封王。這裡便是王爵委任狀,來,各位首領,一人一張,別搶……”

赤眉軍被使者忽悠得一愣一愣,以爲王郎對自己真有救命之恩,又見還有王爵可封,無不大喜,搶着表態道:“劉子輿不僅是你家皇帝,更是咱們的皇帝!”

王郎和劉林不費分文,僅用了幾口唾沫以及幾張空頭支票,便穩住了赤眉軍,於是開始着手統一河北。

王郎首先頒下一道詔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給河北人民寫了一封公開信。詔書大意爲:我,成帝之子劉子輿,大漢帝國無可爭議的繼承者。真龍既出,天下束手!南陽劉玄,不知我尚在人間,暫且稱帝。我已下詔劉玄,命他率手下功臣速來邯鄲,向我稱臣。劉玄接詔,正星夜兼程前來。各州郡刺史、二千石官員,雖是劉玄所封,卻也不必自疑。劉玄既已稱臣,諸君幸勿觀望,速速來降,官爵俸祿,一如其舊。其餘舉義兵、反王莽者,也都是有功之臣,速來邯鄲歸順,我必將裂土封爵,享祚其子孫。赤眉軍首領皆已封王,便是明證。總之,王莽伏誅,寡人臨朝,革命已經成功,同志都來領賞。

王郎的詔書,寫得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甚是蠱惑人心。劉子輿的傳說已在民間流傳多年,有着廣泛的羣衆基礎,忽然有一個劉子輿跳將出來,而且公然稱帝,老百姓思念前漢,自然是寧可信其有。從法理上講,劉子輿作爲成帝之子,是大漢皇位理所當然的第一繼承人,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和他搶。和劉子輿一比,劉玄稱帝明顯底氣不足。劉氏宗室多達數萬人,皇家血統比劉玄更爲正宗的一抓一大把,劉玄能算老幾,他憑什麼稱帝?

王郎仗着“劉子輿”這三個字的魔力,分遣將帥,招降幽、冀二州,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從風而靡。至於劉玄派往河北的冀州牧龐萌、尚書令謝躬二人,見了王郎的詔書,也是莫辨真假,以爲劉玄真和王郎已經達成了某種交易,因此也不敢貿然發兵征討,只是騎牆觀望,從而貽誤戰機,坐視王郎之壯大。

一時之間,帝國便出現了兩個中央:一個在邯鄲,一個在洛陽。

劉秀身爲河北地區最高長官,將冀州拱手讓給王郎,轉而專心經營幽州。在劉秀的戰略規劃當中,幽州就是他的陝北。

由於地處邊疆,遠離中原,更始朝廷對幽州根本看不上眼,甚至連幽州牧都懶得指派,只是遣使者韓鴻前往安撫鎮慰。而韓鴻也是不靠譜的主兒,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自抵達幽州之後,其一系列人事安排,全憑個人好惡,形同兒戲。

以幽州最爲強盛的漁陽郡、上谷郡爲例。韓鴻是南陽宛城人,一到漁陽郡,正好碰見兩位老鄉,一個叫彭寵,一個叫吳漢。彭寵和吳漢聽說韓鴻是朝廷使者,手握人事大權,頓時起了沾光之心,想借機混個一官半職噹噹,於是死活不肯放過韓鴻,拉進酒館就是一通猛灌。

幾碗老酒下肚,韓鴻已是半醉,這纔想起問彭寵和吳漢的來歷,兩人一一作答。

彭寵,字伯通,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彭宏,哀帝時爲漁陽太守,在當地聲威甚隆。彭寵託父親的蔭庇,曾出任大司空士,陪着王邑參與了昆陽大戰,又陪着王邑狼狽逃回洛陽。王莽覆滅之後,彭寵亡命來到漁陽,寄食於其父當年的部屬。

吳漢,字子顏,在老家南陽之時,最大的官不過只做到亭長,喜養賓客,後來賓客殺人,吳漢法當連坐,於是也亡命逃到漁陽,平日以販馬爲業,勉強餬口而已。

韓鴻聽完二人的簡歷,一個勁兒搖頭:“造孽,真是造孽。”吳漢不善言辭,只是在一旁賠笑。彭寵則油滑許多,趁機敬酒道:“同爲鄉黨,正要大人多多幫襯。大人吃肉,我等跟着,想必也能喝上幾口熱湯。”

韓鴻打了個酒嗝,豪氣上涌,拍案大叫道:“大哥吃肉,哪能只讓你們喝湯!”說完,圓睜醉眼,指着彭寵道,“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漁陽太守。”又指着吳漢道,“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安樂縣令。”

彭寵和吳漢都以爲韓鴻只是酒後胡話,不敢當真。次日,原漁陽太守孔嵩前來拜見韓鴻,呈上印綬。韓鴻接過印綬,轉手就交到彭寵手上。彭寵撫摸着太守印綬,幾疑身在夢中,問韓鴻道:“這麼簡單?”

韓鴻大笑道:“這又不是考公務員!什麼太守、縣令,還不是大哥我一句話的事!”說完,拍拍彭寵肩膀,勉勵道,“好好搜刮幾年,然後衣錦還鄉。”

就這樣,昨天還是兩個亡命之徒的彭寵和吳漢,一覺醒來之後,一個成了漁陽太守,一個成了安樂縣令。

韓鴻離開漁陽郡,再到上谷郡。原上谷太守耿況親自迎接,盛情款待。韓鴻問耿況:“你是哪裡人?”耿況答道:“扶風茂陵人。”韓鴻點點頭,又問:“太守印綬何在?”耿況獻上印綬,韓鴻接過,道:“我先替你留着。”

耿況失了印綬,心神不寧地回到府中,功曹寇恂進見,詢問見韓鴻之情形。耿況嘆道:“韓鴻扣下印綬,似乎沒有還的意思。”

寇恂大怒道:“韓鴻欲故技重施乎?上谷可不是漁陽!”罵完,不顧耿況阻攔,領數百精兵,直衝傳舍,將韓鴻堵在屋內,按劍言道,“上谷功曹寇恂,請太守印綬。”

韓鴻也是見過大陣仗之人,雖然身陷重圍,卻也絲毫不慌,冷瞥寇恂一眼,道:“我乃天子使者,寇功曹竟敢脅迫於我?”

寇恂高聲道:“朝廷早有明詔:‘先降者復爵位。’上谷太守耿況聞使君前來,舉郡而降,不敢遷延。今使君不奉朝廷詔書,私奪其太守印綬,意欲何爲?”

韓鴻自知理虧,沉默不答。寇恂叱左右以韓鴻的名義召耿況。耿況既至,寇恂對韓鴻道:“請使君即刻交還印綬,詔拜太守。”

韓鴻冷哼一聲,恍如未聞。寇恂大怒,上前按倒韓鴻,將韓鴻騎在胯下,反轉其雙手,生生搶過印綬,替耿況佩戴妥當。

事已至此,好漢不吃眼前虧,韓鴻只得接受現實,仍拜耿況爲上谷太守。

韓鴻迴歸洛陽之後,餘恨難消,四處告狀,非要罷免耿況不可。無奈朝廷視幽州爲窮鄉僻壤,鳥不生蛋之地,誰當太守還不是一樣!對韓鴻的抱怨不予理會。

再說耿況,雖然官復原職,心裡終究不踏實,遣長子耿弇攜厚禮前往洛陽,打算賄賂權貴,廣通門路,從而穩固自己的太守之位。

耿弇時年二十一,即日起程,行至宋子,適逢王郎在邯鄲稱帝的消息傳來,隨行官吏人心浮動,從吏孫倉、衛包共勸耿弇道:“劉子輿乃成帝正統,天命所歸;劉玄乃帝室旁枝末屬,勢難久長。與其遠投洛陽,不如近依邯鄲。”

耿弇年輕氣盛,按劍叱道:“劉子輿弊賊,何能成事!我至洛陽,與國家陳漁陽、上谷兵馬之用,歸發突騎,擊劉子輿烏合之衆,如摧枯折腐耳。觀公等不識去就,族滅不久也!”

孫倉、衛包不敢頂撞耿弇,雙雙賠笑道:“公子教訓得是。”

第50章 擇帥 (2)第11章 閃婚 (1)第35章 兵戈還鄉第6章 年終盤點第28章 陰母的秘密第26章 觸不到的戀人第17章 高臥第48章 公孫述其人 (2)第52章 又見刺客 (2)第15章 廣阿會師 (2)第51章 又見刺客 (1)第38章 人性第20章 舊帝未死第12章 閃婚 (2)第14章 廣阿會師 (1)第8章 逢凶化吉第43章 七世遠親 (1)第17章 高臥第8章 逢凶化吉第44章 七世遠親 (2)第41章 西州上將軍 (1)第46章 使者來歙 (2)第46章 使者來歙 (2)第53章 屠夫 (1)第9章 一言興邦第47章 公孫述其人 (1)第37章 吶喊 (2)第25章 定都洛陽第47章 公孫述其人 (1)第10章 破竹之旅第53章 屠夫 (1)第37章 吶喊 (2)第1章 出洛陽記第1章 出洛陽記第31章 最後的瘋狂第10章 破竹之旅第20章 舊帝未死第25章 定都洛陽第23章 天問第23章 天問第32章 傷仲永第12章 閃婚 (2)第41章 西州上將軍 (1)第1章 出洛陽記第17章 高臥第51章 又見刺客 (1)第23章 天問第24章 天子之降第48章 公孫述其人 (2)第29章 關中主帥 (1)第49章 擇帥 (1)第50章 擇帥 (2)第1章 出洛陽記第43章 七世遠親 (1)第22章 因禍得福第40章 愛與殺第18章 圓月彎刀 (1)第38章 人性第21章 借刀復仇第14章 廣阿會師 (1)第22章 因禍得福第6章 年終盤點第39章 因人而降第25章 定都洛陽第19章 圓月彎刀 (2)第29章 關中主帥 (1)第43章 七世遠親 (1)第22章 因禍得福第31章 最後的瘋狂第13章 揮師南下第36章 吶喊 (1)第21章 借刀復仇第42章 西州上將軍 (2)第17章 高臥第35章 兵戈還鄉第40章 愛與殺第16章 最後一關第12章 閃婚 (2)第38章 人性第15章 廣阿會師 (2)第53章 屠夫 (1)第4章 前朝秘辛第53章 屠夫 (1)第7章 窮途末路第41章 西州上將軍 (1)第38章 人性第47章 公孫述其人 (1)第33章 一枕黃粱第17章 高臥第49章 擇帥 (1)第23章 天問第3章 鄴城獻策第9章 一言興邦第42章 西州上將軍 (2)第17章 高臥第42章 西州上將軍 (2)第15章 廣阿會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