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五、鎮國大將軍

昨晚回來,兩人關係更進入一步,已然默契到心照不宣。

李星洲懶懶不想起牀,詩語起來得早,今日王府大宴,很多事需要她親自安排。

王府已經許多年沒辦過這樣規格的宴席了,特別是瀟親王去世之後。

這種宴會所耗錢資至少上萬兩,還要有人脈威望,不然沒人來。

如今的王府早不是昔日王府,李星洲自己身兼數要職,手中還有新軍,王府生意遍佈大江南北,日進斗金尚且少說。

且隨着與王府有利益衝突的羽承安等人接連倒臺,其轄制下故意使絆的市舶司等司衙一下轉了一百八十度大彎,紛紛向王府示好。王府生意暢行無阻,更加好做。

最重要的是太子禁足東宮不出,朝堂議事的皇家子嗣只有李星洲一個,稍微聰明點的人都能看出其中意味。

李星洲明白他既然跨出那一步,就不得不積累人脈了,如今就是大好機會。

......

一大早,王府就忙碌起來。

李星洲也想下去幫忙,卻被詩語支嫌棄的開了。

很多事他指揮也是瞎指揮,越說越亂,最簡單的王府碗碟不夠,要去聽雨樓、知月樓和知秋樓拉一些回來用,可具體差多少,要多少,每個樓取用多少,派去多少家丁能夠?

他根本不知道……

到頭來還是要詩語交代佈置。

最後他學乖了,乾脆不打擾。

不過見她一臉憔悴,體力不支,心裡多少有些愧疚,連忙端來椅子,讓她坐着說話,前院裡衆人頓時都笑起來,詩語臉微紅一下,徹底把他趕走了。

.....

李星洲閒着沒事,腦子裡開始想起未來的事,一邊想一邊準備到河邊散散心。

結果這門房急匆匆衝進來,說是宮裡聖旨來了。

傳旨的公公帶着十幾個武德司軍士,十分客氣,還告訴李星洲不只是他,還有關於參林和魏雨白的封賞,因爲此次太行山平匪禍他們都有功勞。

正好兩人此時都寄宿在王府。

不一會兒,參林和魏雨白都出來了,太監開始宣聖旨。

關於他的加封,官直接從正三品冠軍大將軍,提到從二品鎮國大將軍。

而第二道聖旨是給參林的,加他正五品寧遠將軍將軍,聽候新軍調用。

所有參戰新軍軍士,獎錢五千。

在跪聽的王府衆人都十分激動,但都不敢出聲。

公公打開最後一道聖旨道:“關北節度使魏朝仁長女魏雨白接旨!”

魏雨白連忙道:“在!”

所有人都驚訝看過來。

“皇帝敕曰:

萬夫之長,所以觀師政之宜。四方於宣,所以寄國都之重。爾魏雨白,英姿挺立,亮節不羣,巾幗英豪。習三陣之機鈐,有七擒之智略。茲特授爾爲宣威將軍,錫之敕命。

爾其務脩軍政,益懋忠規,秉亮節以戴君,罄純誠而許國,佩服訓言,祗踐厥位。

授命聽候新軍調用。

欽哉!”

這下驚訝的人更多。

因爲景國曆史上從來沒有女人被封爲將軍的,還是正四品宣威將軍!

連魏雨白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直到李星洲提醒她接旨才反應過來。

這一下,狄至,嚴申,魏雨白,參林,這些新軍中的中堅力量都有了軍官身份。

李星洲差人打賞了傳旨的幾個太監,整個王府更加熱鬧起來了。

因爲他從三品冠軍大將軍,升爲從二品的鎮國大將軍,而參林和魏雨白都得到加封。

但這只是官身,並不等於實權,就如同後世軍銜,可官身和官職往往是匹配的,所以纔有官升脾氣漲的說法。

景國比起前世宋朝稍微好一些。

宋朝武將二品有輔國大將軍和鎮國大將軍,但最高武官只有從一品驃騎大將軍,沒有與平章事對等的正一品武官,導致武人天生比文人低一頭。

這點其實景國也是。

不同在於,宋朝連指揮天下兵馬的樞密院首官樞密使也是文人擔任。

景國之前也是如此,樞密使一直是由文人擔任,直到冢道虞的崛起。

冢道虞之於景國,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他一生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如果不讓他擔任樞密使,天下人都看不過去。

所以身爲武人的冢道虞難得擔任了樞密使,還加大將軍。

要知道“大將軍”這個正一品武散官景朝可從未有過,是漢官制裡的正一品武官。

皇帝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冢道虞功勞實在太大,平過太行山匪禍,擊敗白夷和劍南叛軍,北伐遼國連破兩道,最後在瀟王拖延下一舉殲滅十餘萬吳王叛軍。不只救了皇帝,還救了朝中百官。

這些功勞就是完成一件放在史書裡都能大書特書,名留青史,而他一個人全做到了!

所以皇帝特加其爲“大將軍”這一品武散官,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品級,意爲他功勞如當初漢朝大將軍衛青。

不過冢道虞只是一個特例,如果不出意外,他下之後接任樞密使的很可能是何昭,樞密院再次回到文人掌權。

就在這時,意外偏偏出了,那就是參知政事羽承安的倒臺。

本來,朝廷的未來基本是這樣的,德公和冢道虞年紀差不多,都已年事已高,分別又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樞密使文武兩大巨頭。

等他們致仕之後,則何昭接替冢道虞,掌管樞密院,副相羽承安接受政事堂,成爲新平章事,若是必要,兩人可以對調。

這本來是板上釘釘的事,結果羽承安爲了懟平南王,通外賣國,一下把自己玩死了.......

於是,何昭基本可以確定會出任平章事,因爲比起樞密使,平章事顯然更加重要。

這麼一來,樞密使之位尚且空缺,引來許多人覬覦。

就當下朝局來看,樞密副使溫道離,還有殿前指揮使楊洪昭都有機會。

.......

這樣的大喜事,他也不能吝嗇,賞賜過府中衆人後,李星洲也心情舒暢。

他把嚴申、狄至、魏雨白、嚴參、趙四都叫出去河邊走走,吩咐一些事情,畢竟他們以後將是新軍主幹,很多事要交代清楚。

一路上李星洲問他不再時新軍的訓練情況。

作爲他的副手,新軍副指揮使,狄至嚴肅保證訓練一點都沒落下。

新軍,是他實實在在的資本,既有威懾作用,也是最後手段,只有新軍在手,有戰鬥力,他無論在朝中,還是面對突發大事,才都能遊刃有餘。

李星洲一邊走一邊指着參林道:“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參林,原江州廂軍統領。”

衆人互相拱手敬禮,隨後又給他們介紹道:“這位是關北節度使魏朝仁大人長女,魏雨白,別看她是女兒身,是我見過的所有人中騎術最好的,所以我將她要到新軍,訓練新軍馬軍。”

狄至一聽說魏朝仁立馬肅然起敬,拱手道:“原來是魏大人千金,以後軍中馬術習訓全仰仗姑娘了。”

魏雨白也拱拱手。

三百一十二、前兆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八百零六、會面+可怕五百八十一、憤怒、仇恨四十四、何芊的震驚三百九十三、燙手山芋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一百六十二、倒黴的何昭五百二十八、郭藥師的憂慮+奇襲(上)四百一十九、活着回來三百二十二、治軍一百零三、武德司與上直親衛營四百九十八、金國在觀望三百八十一、張貴末路三百六百八、何爲國賊?四百零四、匪影五百四十一、大雨(有科普)一百零一、幕後的手五百八十七、強弩之末兩百二十、京城反應+王府的擴張兩百七十三、秋兒的船第二十八章、王憐珊兩百四十二、丁毅佈局+慶安公主+入瓜州一百一十七、鐵和鋼七百八十、決定勝負的時刻六百九十三、交鋒第二十一章、開端兩百五十六、鐵娘子的手段五十九、打酒竈五百六十二、王府書院(有科普)七百一十七、不懂的偉大情懷六百八十一、殺招七百二十一、敲定戰術一百四十六、天家威嚴(上)四百三十一、天下變了五百八十七、強弩之末五百三十六、神將耶律大石(下)+進退兩難一百六十六、驗證推測三百一十四、歷史的相似處四百零八、王府貴人三百零六、改變世界六百七十一,追憶,決心兩百二十、京城反應+王府的擴張一百七十二、急需突破口五百四十一、大雨(有科普)六百零六、劉旭之謀(下)兩百一十五、王府底蘊的積累;改革;戰爭前夕六百七十五、耶律大石心思五十七、方先生三百六百八、何爲國賊?三百七十九、太原楊家七十二、我是流氓我怕誰兩百八十一、南方大捷三百五十二、未來兩百六十、騙術七百八十四、恐懼蔓延(上)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四百零六、考才學?第一章,瀟王世子李星洲七百一十、霸州一百七十一、出兵之議三百九十六、天子怒火四百二十二、狐狸窩五百九十二、是個人物五百九十七、探望三百、新軍在手五百零一、出兵的決定五百八十三、遼國前鋒五百二十六、王府發展五百五十八、勢不可擋四百三十二、李星洲的手段一百三十一、孫文硯第一章,瀟王世子李星洲第二十一章、開端一百二十七、不以言罪人六百九十六、金國的困局第六章、天下大勢五百七十五、找到耶律大石七百一十四、機會七百一十七、不懂的偉大情懷五百四十三、歷史的車輪(有科普)+絕望的處境五百七十七、火燒雲一百三十四、太子的覺悟一百四十九、火藥配製四百九十六,聖駕來臨三百零一、參吟風三百九十二、混亂勢力九十九、中書舍人六百九十三、起芳回京(下)六十、豬羊之爭兩百六十三、天乾物燥,人心浮動五百九十二、是個人物四十九、吳皇后六十八、屋裡的貴人四百一十七、第二條通道五百三十二、條件三百八十六、整肅江州五百三十九、有貓膩的成都府路八百二十一、臘月初+明州大族的對策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