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下

平日裡操練的事自然是那來五十老兵來督促,不過這支新軍如何操練,朱久炎卻早已編好了一個訓練大綱出來,自己掌控的軍隊,他還是下了許多心思的。

除了永興屯的三百新兵,七百良家子都是些貧苦人家,他們的身體並不強健,所以首先得先從鍛鍊體魄和學習聽從命令開始。

體魄的訓練,朱久炎有現成的修煉方面,把《李氏劍譜》的訓練方法更加簡化,將漫長的修煉時間縮短,再輔以現代化的健身器械和方法。

刺、劈、砍適用於所有兵器,上千人同時不停鍛鍊,這些幾個簡單動作也容易做到整齊劃一,某種程度上也在培養集體作戰的意識。

縮短了修煉時間,簡化了基礎動作,用藥材泡藥浴修養身體的事就不需要做了。

不是朱久炎捨不得那點錢,而是他們是軍隊!總不能跟創造個人練武一樣的條件出來吧,把這一千人練成了老爺兵怎麼辦?他們以後可都是朱久炎的底氣。

當然煉體的同時,軍紀、陣列方面的訓練也不能落下。

後勤保障計劃手冊朱久炎也寫出來,交給了李堯。

士兵每日裡都要辛苦操練,身體當然要保持充足的營養。

一般的軍隊能夠管飽就是萬幸了,許多地方部隊還是隻給兩餐飯食,還沒有什麼油水。

隊伍訓練強度一高,士兵們都半餓着肚子,想練出強軍,機率是微乎其微,畢竟不可能讓一羣營養跟不上的人去死命操練,這會死人的。

藩王們大多不缺錢,護衛軍的待遇也普遍高於地方部隊。

除了邊軍和京營,地方軍隊在操練方面比之藩王們的護衛軍肯定差多了,即便是有心的武將,也只是能保持做到一月五操而已,一場操練下來,也不過是個把時辰,就這還是很有責任心並且不貪的武將。

畢竟,操練一次兵馬的花費可不小,朝廷百萬大軍,軍費當然是先緊着邊軍和京營來,往後是藩王,最後纔是地方部隊。

很多時候還要軍戶們自己屯田,補上開銷,這樣能做到每月五操已經非常不錯了。

老朱創造的軍戶制現在已經能夠看出弊端來了,王朝初立的時候,天下地多人少,每個軍戶都有土地耕種,自然不會出現問題,生活水平比較高,戰鬥力當然強大。

但世代傳襲,卻有一個弊端:一個好兵的兒子,卻不一定也是好兵。

另外一個弊端就是:人是會繁衍的。一個士兵會生出幾個甚至十幾個孩子,孩子再生孩子,幾代之後,地就會不夠了。

三四代人之後,一個軍戶的土地由幾十甚至上百人分下來能得多少?軍戶還要自帶乾糧爲朝廷打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更何況大明的中後期土地都由高級軍官控制,軍戶成了種田的農奴,吃不飽,穿不暖,哪裡還有心思練兵?戰鬥力可想而知。

到那時,軍戶制度就會成爲朝廷的大負擔和大炸彈,土崩瓦解也就成了必然。

朱久炎當然清楚這個弊端,也想好了應對的措施。

從招兵的那一刻開始,朱久炎的軍隊就不是軍戶制了,而是更加先進的募兵制:他的軍隊不需要再屯田,軍人就是軍人,職業軍人!

當然,他並不是完全否定軍戶制,在現在,老朱創建的軍戶制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既能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又能減輕人民的負擔。

但此一時,彼一時,與時俱進還是必須的,再好的東西,也不能一成不變地用上兩三百年吧?

落後就會捱打,落後就會被淘汰!

能遇暴雨而不潰,急行五十里而無人掉隊的湘王護衛軍,也不過是每次操練兩個時辰而已,這還是朱柏比較喜好軍事的結果。

“每天三個時辰……”看着手裡的操練手冊,吳壽安眉頭微皺,他提出了異議,“這麼搞的話,只怕將士疲憊,甚至會練出人命的啊。靈珠子,這軍伍裡的事……”

朱久炎給一千新兵每天制定的操練,卻足足有三個時辰,比護衛軍的操練時間還要多。

朱久炎搖着頭,堅持道:“外公您先來看看這本《後勤保障的計劃》。要完成這個訓練標準,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其他軍隊沒這麼多錢,我有的是啊!只要士兵們能吃飽吃好,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您看看,這新軍的食譜!嘿嘿,我每天殺兩頭羊,此外還採買了幾百活雞飼養,雞蛋管夠、蔬果若干,還專門熬製多油水的湯頭,米飯和包子也是大量供應,一日三餐,加上二十四小時提供的開水和茶葉,再如何操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吃食、用度和軍餉遠遠高於護衛軍,肥羊、肥豬管夠,米要是新米,軍餉一定要定時發放,佐餐菜必須有蔬菜等。

這樣子練兵,得花多少錢啊?!千把個人的伙食開銷,比王府三衛兵馬的開銷還多!這開銷夠養上萬的兵馬了!

吳壽安和李堯都聽得愕然,很是震驚於朱久炎的搞法,顯然他們都從未見過這樣練兵的。

其實朱久炎的辦法,也不是沒有人想到,不過在封建社會,最珍貴的其實是糧食,人命反而是最低賤的。

畢竟人哪裡都有,同樣的銀子,你是練一千個精兵,還是供應五千個士卒,在封建社會,顯然無論哪個當權者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沒有足夠的兵馬,如何能維護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

這也是時代的侷限性,老朱已經做得夠好的了,畢竟能解決溫飽一項都很不容易了,他還讓整個國家都挺直了腰桿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吳壽安沉吟了片刻,終於只能點頭道:“既如此,就試試吧。”

別看吳壽安是個武職,可他卻一直以儒家門人自居,儒家講究禮法,他最看重的就是上下尊卑。

身份決定話語權,朱久炎是世子,代表君,他雖然是朱久炎的親外公,但他是臣下,無論從哪方面來講,他都不能在公開場合對朱久炎指手畫腳。

反正也沒用王府的錢,銀子也是孩子掙的,這新軍也是他自己的,他的法子是該試一試。

憑藉軍姿和演講,吳壽安也覺得朱久炎並不是個胡來的人。

但他的年齡實在太小了,吳壽安還是放心不下,臨走之前還囑咐李堯,一定要好生輔佐世子,全力幫助世子領兵治軍,等李堯鄭重答應後,他才急匆匆地走了。

眼不見心不煩,老夫可不想再陪着你們在太陽底下傻站了,以後這新軍大營老夫必定繞道而行。

李堯翻完朱久炎寫好的手冊後,臉色一正,轉向朱久炎道:“殿下,這支軍隊雖然隸屬儀衛司,但卻是由您直接指揮控制,與儀衛司其實互不統屬,稱呼上難免有些混淆,微臣竊以爲,這支新軍應該單獨命名,以便區分。”

朱久炎答道:“多謝李將軍建議,我也正有此意,就叫荊州講武堂如何?”

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假朱久炎第五百零四章 朕纔是天下的主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東宮第三百六十九章 擴軍、造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七十五章 挖坑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七百九十七章 巨浪中的奇蹟第八百一十四章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第六百二十五章 湘王炮之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朱柏的承諾第五百六十七章 保護好世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生路漫漫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二百五十章 瘋子朱孟熜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七百六十四章 鳳陽考察第七百四十一章 合於天,而齊於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五百零九章 兩位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二病發作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三百零七章 兩個女人爭鬥 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嶽第六百五十六章 飛奪荊門關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五百零一章 直男朱久炎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二百五十六章 露餡了 (昨天章節序號打錯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縱橫四海,經略萬邦第七百三十三章 金鑾殿上的瘋狂第三百四十八章 狂戰不休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安的夙願第四十五章 折返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六百零一章 索性逼反他們!第八百二十二章 燕王通敵第四十章 願望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殺戮第五百一十一章 喜相逢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武失和 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朱權顯威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皇帝的第二波嘲諷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互相玩弄心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總編輯朱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喝豆漿長身體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倒黴的安陸候第四百五十九章 憐星的B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給我暢快,恨死你了!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瞭解越恐懼第七百八十四章 測距,開火!第十七章 再遇第七百九十六章 軍魂!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穿越後遺症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安的夙願第六百三十九章 百萬征討大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久炎和你講道理第五百六十二章 徐家妹子在等朕?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九章 錦衣 (精修)第五百七十七章 奔騰雷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咱還沒到聖人的境界第二百七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七百三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一十三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一百三十章 初聞燕王 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爲建文正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三百五十二章 極度自尊的朱孟熜 上第三百零五章 情報先行第七百八十章 斷山填海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給機會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會師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東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如此壽宴第八百一十五章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三百六十九章 擴軍、造船第五百九十五章 願隨王爺成就大業!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一百六十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中第三十九章 決鬥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合法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