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朱允炆好方

朱允炆此刻也意識到自己削藩確實有些操之過急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注意到,因此才被朱柏他們抓住把柄,佔住了道理,被問得啞口無言。

要知道有今天,應該早下旨封遼王爲宗人令!這也就沒有了現在的窘迫處境……

現在是湘王府、寧王府、燕王府一起發難,旁邊衆多藩王、王妃齊齊注視,朱允炆的壓力可想而知。

朱允炆已經有些亂了方寸。他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更沒有感受到來自叔叔們的凌厲反擊,眼見自己倚爲肱骨的李景隆、梅殷和平安被接連問得啞口無言,所有的藩王都在旁看着,毫無經驗的朱允炆羞愧難當,恨不得立馬走下臺階,回皇宮去。

他實在有些後悔爲了在藩王們面前示威而悍然出宮的舉動;他更是後悔,只帶了梅殷、李景隆、平安來,沒有帶着黃子澄、方孝孺這些能言善辯的文臣在身邊。

梅殷雖然讀了一輩子書,但是放不下面子去偷換概念、轉變邏輯、施展詭辯術,要是有黃子澄與方孝孺幾個人在,此刻定然可以幫他甩開朱柏抓住的話柄,專攻他們以下犯上的罪行,把衆人的注意力分散,縱然不能定了他們的罪,也能挽回一些面子,哪有此刻的狼狽萬狀?

朱允炆本就是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削藩明明是他心中最想幹的事,可是在削藩的過程中他自己卻常常猶疑,一邊想將藩王們弄倒,一邊卻又擔心逼迫太過,會落個不容叔父、殘害長輩的名聲。

如果不是黃子澄與方孝孺幾個時常勸諫;李景隆與武定侯郭英爲了增加自己的權勢,從旁慫恿,堅定朱允炆的心志,朱允炆這削藩大計能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還是一個未知數。

眼下他面對朱柏他們,左一個先帝、右一個洪武三十一年,擡出太祖來質問自己,別說問罪了,這些問題他一個都無法作答。

朱允炆說不出話來,朱柏、憐星與朱權卻毫無退縮之意,他們死死地盯着朱允炆,一副不說個子醜寅卯來,便誓不罷休的模樣。

朱允炆方寸更亂了,無奈之下,只能乾笑一聲打起了太極拳:“湘王叔、寧王叔、久炎,你們多在藩地,對朝中之事或許瞭解的不太清楚。三王之罪,並非沒有證據,朕也是數次親自查辨,確定確有其事後,才頒佈聖旨嚴查的。”

見諸王臉上露出的嘲諷,朱柏見他們還是直直逼視,心中一慌,連忙又安撫道:“咱們都是一家人,太祖的嫡親血脈,關心自己家人的心情,朕是理解的,肯定不會怪罪……而周、齊、代三位皇叔的案卷,沒有預先遞交給宗人府,卻是是朕的疏忽,違背了祖制……”

停頓了一下,朱允炆吞吞吐吐地道:“朕,朕,朕……朕是個能納諫言,知錯能改的人,等會兒就着人將三王的案卷發宗人府與北平,按照先帝定下的規矩來。湘王叔關心國事、關愛至親,實乃宗室楷模,允炆倒是還要想您多多學習呢。”

他忽地轉向一旁侍立的王中,氣極敗壞地喝道:“你這奴婢還愣在這裡幹什麼!?還馬上將三王的案卷整理好,發往宗人府與北平!?長着個耳朵幹什麼用的?如此的蠢笨癡傻!”

“奴婢萬死!奴婢萬死!陛下您珍惜龍體,奴婢這就帶案卷去宗人府!”王中有些憋屈,真是禍從天降,皇上對藩王們的火氣,全都衝着自個兒來了,但他又能說什麼呢?只能照着朱允炆的旨意行事,帶着人立馬去刑部調案卷,奔往宗人府。

諸位藩王的注意力自然放不到太監王中身上,他們此刻再次被朱柏,或者說是被湘王府與寧王給震到了。

他們雖然站在朱柏這邊,但心裡對於朱柏當衆頂皇帝的行爲,其實是一邊倒的不看好,可一輪交鋒下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朱柏居然贏了!

皇帝竟然被他們逼得當衆認錯,雖然這個認錯態度有些缺乏誠意,但也是認錯!沒見朱允炆一副吃了屎一樣的表情嗎,說話都磕磕巴巴的,堂堂九五至尊,要他當衆對政敵承認自己的錯誤,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即便是李世民這樣的君王恐怕也不會,李世民對魏徵納諫如流,那是因爲魏徵諫言的出發點是以幫助皇帝爲目的。

可現在的朱柏他們呢?誰都能看出來,他們是在倒皇帝啊!朱允炆居然也能忍!?

若是換了先帝或者李世民,恐怕朱柏此刻已經身首異處了吧。看來傳言沒錯,這朱允炆果真是欺善怕惡,沒有雄主的果決!

諸王想到這裡,看向朱允炆的目光都帶上了輕視,這樣的小兒能坐穩皇位嗎?本王或許也可以取而代之啊!爲什麼要向周、齊、代三王一樣束手就擒呢?

想到這裡,諸位藩王的視線看向了朱允炆屁股下的座椅……尤其是朱高煦與朱高燧,瞧朱允炆的目光,好似以前被他們在北邊打敗的敵將一般,坐在那裡插標賣首,只等他們率領着大軍上去奪取!

李景隆與平安還一無所覺,梅殷卻已經看出了端倪,事關削藩,即便是出醜也不能認錯!讓人知道你這皇帝如此軟弱,以後別說削藩了,其他藩王們若是產生了造反的野心,可就是個了不得的大事!

他此刻對朱允炆是又氣又急,但又不得不趕緊出來爲其補救道:“陛下!周、齊、代三王之事,實是臣的疏忽!臣受陛下之命,負責三王懲處一事,期間所有過錯,自然是臣尸位素餐、辦事不力所致!陛下豈能爲臣頂罪?臣身爲先帝的託孤重臣,大明公爵,沒有辦好差事,險些讓陛下蒙羞,臣愧對先帝的託孤,愧對朝廷的俸祿,愧對陛下的厚恩!臣罪在不赦,懇請陛下按律嚴懲!”

說完他便朝着朱允炆重重地跪了下去,腦袋貼得很低,一副任朱允炆處罰的模樣。

梅殷爲了彌補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不惜一力扛起所有的污水,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

第六十九章 內奸第十章 出宮迎客 (精修)第四章 朱久炎的狠辣(精修)第四百三十六章 複雜的感情第四百零二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下 (大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奔騰雷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寧王!?第六百三十三章 連下五十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撞破好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六百零七章 騎牆派第一百八十九章 瘋狂第二十五章 出宮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朱柏的承諾第五百九十三章 奉天靖難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楊文站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應 (兩章合一)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六十章 朱柏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下西洋的原因之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王盜版朱久炎第一百三十六章 會員制度 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媒人朱久炎第四百五十三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下 (大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風箏 中第六百三十章 徐忠的驕傲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潑不進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種炮彈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第四百六十三章 下一個拿齊王開刀!第六百八十四章 奪取京城,定鼎天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廠廠公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真的朱允炆 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外行的指揮第三百二十七章 驚空遏雲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佔便宜第六百五十八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羲和與望舒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六百八十四章 奪取京城,定鼎天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王府的鴻門宴 上第六十四章 搶功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嗜血的味道第一百零六章 整軍追擊第二百七十章 擋我者,死!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四百五十九章 憐星的B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六十八章 滅口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道 下(兩章合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鄭和!? 上第十八章 應證推測 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八章 決鬥 上第三十四章 誣陷第六百二十一章 蓄謀已久第六百二十三章 攻城略地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勝者爲王,敗者一無所有!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神醒腦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動第二百九十章 龍潭虎穴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爲什麼這麼難啊第五百四十八章 神童朱瞻基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歌.東君第六百一十五章 外行的指揮第六百六十九章 朱允炆的魔咒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十六章 朱柏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桑人的自信來源 上第八十章 王鬆的特殊愛好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怒第七百一十三章 請王爺受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瘋狂的李景隆第二百一十二章 優等生朱允炆第三百三十三章 奪取兵權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上第十章 出宮迎客 (精修)第六十章 血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隨父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憤入心間第六百四十五章 得失對比第三百零七章 兩個女人爭鬥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第六百一十章 我只是個商人啊!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