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

少帶點人去大寧呢?也不行!先不說兵馬去少了,劉家口控制不下來,去了大寧就算道衍能夠用金錢與口舌說動朵顏三衛響應,燕軍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逼服大寧的兵馬才行。朱權可不是易於之輩,以八萬大軍收編大寧的十萬兵馬已經是很勉強的一件事了,若再分兵,到時候連自己都就沒有把握能夠掌控局勢。

而且楊文與遼王也隨時可能反應過來,到時候若是大寧的新附兵馬未控制住,再受到遼東兵馬的突襲,那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難道就眼看着皇位落到朱柏的頭上嗎?燕王心中一陣哀嘆,留在原地跟李景隆對戰,以燕軍之驍勇,以自己的犀利指揮與絕強的洞察能力,即使李景隆手下的兵馬再多一倍,也是不懼。可即便打贏了李景隆又能怎麼樣?到了那個時候時間都過了多久了,京城恐怕早已陷落,朱久炎若是想個辦法給朱允炆來個意外死亡或者失蹤,朱柏就能立馬登基!

到時候湘王府掌控整個朝廷機構,收納各部各府以及這些年大明的儲備,朱柏再利用玉璽與新皇帝的名義對各方下招,想來認他這個皇帝的人還是很多的。

到時候的朱柏父子坐擁最富有的南方半壁江山,且還有大部分朝廷文武的輔助,自己則只能困守幽燕之地,等待自己的結果只能是兩個。

不是稱臣,就是滅亡,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這就是自己奮鬥半生的結局嗎!?燕王心中痛苦而絕望地吶喊,他是威震天下的燕王,是心比天高的朱棣!他絕不會接受稱臣的命運,即便是自己的親弟弟!那也絕對不行!

燕王腦中開始瘋狂地思索起破局的辦法來,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可能,他朱棣也絕不會放棄!

與李景隆開戰,時間不夠,皇位旁落!

分兵,必敗!

那不分兵呢?忽然,一個設想浮現在燕王的腦海裡:若高熾能夠憑藉三萬人馬頂住壓力呢?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燕王自己都嚇了一跳,高熾守不住北平的結果那就是個死……但那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守不住。此時已是最寒冷的時節,只要老天爺眷顧,下幾場鵝毛大雪,大雪紛飛中即便是燕軍將士的行動能力,都要大大受損,南方而來的朝廷官軍那就更不用說了。

到時候李景隆的三十萬人沒有防寒的體質與經驗,凍死凍傷的恐怕都不在少數,要是三十萬人防寒的衣服沒有準備充足,恐怕連出營列隊都不行,更不用說繼續攻打北平了!

只要高熾能夠守住李景隆的頭兩撥攻勢,等到老天下雪,到時候北平就能撐下去!只要撐一個月的時間,撐到自己成功地收編大寧的兵馬,再回援北平,擊敗李景隆,收編李景隆的兵馬。

介時,自己手握幾十萬大軍,攻佔所有的北方行省,即便朱柏在南京登基又能怎麼樣?

整個長江以北都是俺朱棣的地盤,先與你劃江而治,最後咱們倆再分個勝負!

當然,燕王也知道要朱高熾在北平抵擋十倍於己的敵人堅守一個月,是何等的危險,何等的困難。

但誰叫你是俺朱棣的長子!此刻俺已經沒有了退路,要想與湘王府分庭抗禮,俺就必須要拿下大寧!要想拿下大寧,俺要承擔燕藩土崩瓦解的風險,高熾你也只能擔負兵敗身亡的可能。

俺們父子的命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交給上天來決定吧!

注意已定,燕王冷冷地道出了自己的決定:“俺已決定拿下劉家口,主力開往大寧!”

道衍心中一稟。作爲燕王的首席謀士,他其實也想到了這個燕王的唯一盤活之機,但畢竟這個選擇對於朱高熾的風險太大,他這個外人不能說。當燕王親口說出來的時候,道衍心中爲之一鬆。

似乎爲了確定朱高熾心中的想法,燕王對朱高熾道:“這次俺會讓高燧把戲做足了,讓高燧帶着燕山左、中、右衛,隆慶衛、密雲衛、延慶衛、武清衛、盧龍衛、撫寧衛的大旗回到永平,一路上大張旗鼓,讓天下人都知道燕軍主力還在燕地。”

停頓了一下燕王死死地盯着神情凝重朱高熾道:“而你,世子朱高熾!則負責帶領張信,顧城,統盧龍衛、武清衛、撫寧衛、涿鹿衛守衛北平,只要堅守三十天!俺必帶大軍回援,那時北平之圍自解!”

見燕王如此決絕,朱高熾明白自己已無退路,現在該自己表態的時候了,他用一種立軍令狀的語氣回道:“孩兒必將死戰待援,誓死固守北平三十天,絕不讓官軍踏入北平一步!”

“很好。”燕王走到了朱高熾的身邊,將手搭在朱高熾的肩膀上,語氣中透着決然,“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值此生死存亡之際,爲父已無退路,你一定給俺守住!”

朱高熾抱拳大聲道:“孩兒領命!三十天裡,北平必將穩如泰山,牢不可破!”

“阿彌陀佛。”陰謀主道衍看向朱高熾眼光中都流露出了一絲欽佩,他安慰道:“咱們的消息傳遞的比朝廷快。朱久炎虎視京城的消息,不久也會傳入李景隆的大營裡。或許到時李景隆已經回援京城,根本無暇攻擊北平。”

“要是如此便最好,李景隆若是撤軍,俺到時正好回來猛攻他的後方!”燕王眼睛一亮。

朱高熾卻是心道:怕就怕,到時李景隆對建文皇帝都起了異心,想要擁兵自立,仍舊攻擊北平。

朱高熾沒有將這話說出來,因爲他知道,他能想到的,他的父王與道衍一樣能夠想到。

說出來,大寧‘借兵’的計劃仍舊要進行,還是別說出來煞風景了。

……

大寧現在是塞外最繁華的城市,並且大寧的戶籍對所有識得漢字、會將漢話的人呈開放的狀態,無論什麼地方的人,只要遵守大明的法律,大寧便歡迎他。不僅賜予土地,更有官員教授種植,若是擁有一技之長的,更是有免費住房提供。

所以,即便在冬天,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移民過來,塞外的道路漫長而艱辛,不少年邁的老人不堪長途跋涉、飢餓和病痛,在半路死去,但更多人是滿懷着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滿懷着對土地的渴望,經過艱苦跋涉,穿越茫茫的戈壁,翻越雪山,走出原始森林,萬里迢迢來到了大寧城。

大寧也確實沒有讓他們失望,當地官府早已劃出了寬闊的豐腴土地,按登記的人頭給予土地,每塊土地的大小由新住民的能力和年齡決定,從五十畝到三百畝不等。

朱權早就聽從朱久炎的建議將大寧周邊劃出了六個新住民試驗點,此刻這裡已經聳立起了六座欣欣向榮的新城,也就是現在大寧的一號衛城至六號衛城。

六座衛城的百姓互相幫助,互相傳授經驗,相互建造房屋,接受官府的統一規劃與管理,六座衛城到處都是生機盎然的景象。

關內在進行着乒乒乓乓的內戰,湘、燕二王與朝廷的大軍互相攻伐,邊境線上的大寧卻是充滿了活力與和平的景象。

這天上午,寧王朱權帶着王妃張妙珂乘馬車來到了大寧最北部的六號衛城視察。

他們乘坐着還是朱權從京城帶出來的那架用了些年頭的馬車。朱權是個很重感情的人,這架馬車見證了他和朱久炎的結識。他捨不得更換,坐着這架馬車好似又回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裡,一想到朱久炎那個雞賊的小傢伙,用一段“張翼德大鬧長阪橋”忽悠得自己一愣一愣的,就能讓他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

一路上,到處都是銀裝素裹的樹林,這也是朱權聽從朱久炎的建議,有意識引導民衆植樹造林的結果。

植樹與種地都可以享有朱權制定的好政策,尤其是種植果樹的果農,更是可以去官府領取下一年的種子補貼。這也導致了一路上都有果農在修剪果樹。

在老朱的影響下,朱權對農事是很精通的,他知道果農此舉的目的所在。

要想果樹長勢好,果農通常是在冬季農閒時候,樹葉全部落盡,天氣逐漸轉暖,冬季即將結束,春天的腳步臨近,冬季果樹休眠馬上就要結束了。這個時候,果樹是修剪的最好時機。

在修剪中,能夠去掉病蟲害枝條,除去因病枯死的枯腐爛枝,能夠去掉頂端優勢,擴大樹冠,增強樹勢,增加通風效果,改善疏密枝梢架構,改善收穫時節的果實品質,提高產量。

朱權看到官府的差役在幫助果農勞作,微微點頭,示意車隊不要打擾勞作,加快行動。

長長的河水清澈透亮,在冬日的陽光下河水如寶石般變幻瑰麗,蜿蜒流淌,惠及周邊的所有百姓、牲畜、植被,河水旁是絨毯般的白色草地。

雖然枯黃,卻充滿生機。

只要到了春天,想來此地不僅適合踏青,更適合百姓放牧,養家餬口。

朱權坐在車廂內仔細地看着各地傳來的奏報,他持續着對北元壓而不打,堅壁清野,步步蠶食的策略,鞏固大寧以有的地盤。這是朱權反覆考慮後做出的決策,他不需要戰爭,他只要將大寧發展成荊州這樣的城市,加強與北元各部的經濟貿易往來就行。

如此大寧便會更加繁榮,百姓也自然更加擁戴,北方各部也不需要南下劫掠,他朱權的話語權也越加重要,這也是他鎮守大寧的最佳方略。

當然若還有人不知好歹,朱權也不會手軟,大寧的軍事實力可不是誰都能招惹的,他有這個自信。沒見朝廷如此削藩也不敢動他朱權的核心利益嗎?

這次北巡,朱權除了巡視六號衛城之外,還有警示朵顏三衛首領的考慮,畢竟關內靖難大戰爆發,大寧雖然並未被波及到,但也不能放鬆防備,大寧各地的兵馬還是要加強管控的,尤其是僱傭兵性質很強的朵顏三衛。

朱權合上奏報,久久沉思不語,肩膀被輕輕撞了一下,將他從沉思中驚醒。朱權側頭看向旁邊的妻子張妙珂,張妙珂有些不滿地注視着車窗外白雪皚皚景色,朱權醒悟,溫柔地抱着張妙珂,讓她將腦袋靠在自己的肩膀,討好地笑道:“是本王冷落愛妃了。愛妃喜歡這裡嗎?”

張妙珂舒適地蹭了蹭丈夫的脖子,輕輕點了點頭,小聲道:“妾身記得這裡以前很荒涼呢,沒想到在王爺的治理下變得如此充滿生機,妾身很喜歡,也很自豪呢。”

寧王妃張妙珂的父親是本地的兵馬指揮張泰,張妙珂從小在大寧長大,這裡以前是什麼模樣她可是一清二楚,荒涼的連盜匪與北元的散騎都不會來此劫掠。

以前的荒涼,與如今這副塞外天堂的景色,可謂是天壤之別。

“嘿嘿,也不能說是本王一個人的功勞,大家一起的努力最重要。”朱權嘴上雖不居功,但眼神裡閃現的得意與邀功之色,卻是溢於言表,“愛妃你要是喜歡這裡的話,咱們就經常來此走動一下,本王去城裡置辦一套外宅,愛妃只要想來,隨時都可以,本王必定相陪,還可以帶上盤烒一起,咱們教他騎馬打獵。”

朱權最後這句話讓張妙珂眼睛亮了,帶着自己的孩子在此策馬遊獵,那是多麼令人渴望的事情,她抱着朱權的胳膊撒嬌道:“王爺你說的我可都記住了,你可要教好咱們的盤烒。”

朱權輕輕撫着她的腦袋,曖昧地笑道:“教盤烒一個怎麼夠,永新也帶上,朱久炎這小子也當爹了呢,生了個女兒叫朱靖,寫信過來炫耀呢!我們再努點力,再生個女兒,徹底給他壓過去。”

“王爺,你當妾身是什麼,想生女兒就生女兒?”張妙珂俏臉暈紅,她狠掐了朱權胳膊一下,從他懷中坐直了身體,理了理有些散亂地秀髮,這時,她指着六號一片帳篷區有些好奇地問道:“夫君,這些也是遷來的新住民嗎?”

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彈隊,投彈!書裡金手指的問題,我決定聽書友們的意見。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五百二十章 到底誰最橫 上第四十八章 買地第五百六十章 爲國除奸第六十五章 反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歌.東君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就是鄭和!?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隨父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奪嶽州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攻城拔寨 上第五十章 涉案第五百二十八章 鳳山玉碎崑崙叫第二百八十一章 怪命運吧第七百九十二章 戰馬咆哮、刀光閃爍!第七百二十七章 “完美政客”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明光芒照耀四海千秋第八十七章 憐星的小心思第七百六十四章 鳳陽考察第五百七十四章 刺殺訊息第二百八十三章 辣手摧花 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論演講的重要性第六十四章 搶功一百六十六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天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刺殺訊息第八十六章 高二寶的小心思第七百七十八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重而道遠第七百三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一十五章 穿越千年的交流第五百九十三章 奉天靖難第六百四十七章 馬革裹屍還第一百二十六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態炎涼第二百三十六章 藍玉發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報仇不過夜第五百九十章 君父從來無錯第七百二十二章 太他孃的解恨了第七百零九章 來世再報君恩!第六百二十九章 倒黴的安陸候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憐星的身世之謎 下第六百六十章 摧毀你全部驕傲!第六百六十九章 朱允炆的魔咒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八百一十三章 愛妃,你這是?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四百零二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下 (大章)第二百五十章 瘋子朱孟熜第七百八十三章 風捲塵沙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身之本第五章 血濺承奉司(精修)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一百四十七章 傳世秘笈 上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聞燕王 下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軍令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四十四章 永興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出賣你父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皮進了御花園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合法的聖旨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廠廠公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第四百零六章 南京東廠在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縱橫四海,經略萬邦第七百三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五章 出宮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下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三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二百八十四章 辣手摧花 下第三十二章 軍陣第二百零七章 寧王的悶棍計劃第七百九十四章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叔侄再見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四百二十四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魔咒第六百三十六章 論演講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一章 羣毆的言官 (二章合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開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皮進了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