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

五路伐魏的議題已經是提出來了。

宣室殿內,劉禪看着衆人面色各異,說道:“此番伐魏,要傾我大漢舉國之力,一擊而勝之,拖延下去,只會更難一統天下!”

劉禪畢竟還是佔着大漢正統名義的。

雖然在魏國境內,大漢忠臣基本上已經是絕跡了。

但絕跡是一回事,但很多人對皇漢還是有些追憶的。

漢朝是真正意義上一統華夏民族的朝代,與當時羅馬帝國並列爲最先進、最文明、最強大的帝國。

疆域空前,東包朝鮮,南包越南,西至中亞,北達草原,是秦朝的兩倍!

軍事無敵,吊打匈奴,打得匈奴自此消失,西域多國俯首稱臣;

科技領先,造紙術、地動儀、九章算術、最早麻醉藥、素紗襌衣……吊打全球;

經濟開放:鑿通絲綢之路,絲綢賣到羅馬,4兩黃金一米,妥妥的黃金時代;

自漢後,華夏族被稱爲漢族;華夏文字被名爲“漢字“,還有漢語、漢服、漢賦、漢文化……萬世流傳。

張騫鑿空西域、蘇武北海牧羊、班超僅率36人橫掃西域五十國、耿恭13將士歸玉門、傅介子一人滅一國、衛青揚威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東鎮朝鮮,西伐異域,南安百越,北擊匈奴,大漢的鐵騎穿過亞洲荒漠,震動歐洲邊陲,令外敵聞風喪膽!

作爲史上明君和盛世最多的朝代,真正的人類羣星閃耀時:

29位帝王,8個明君,6個盛世……後無來者;

蕭何、張良、韓信、樊噲……劉邦智囊團個個扛打!

霍去病、衛青、周亞夫、李廣、陳湯……神將輩出!

張騫、班超、蘇武、傅介子……鑿空河西,威震西域;

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羣英薈萃!

司馬遷、班固、楊雄、司馬相如、賈誼……文人璀璨!

大漢四百年,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了。

現在中原在魏國統治之下,還是有很多人以漢民自居的。

畢竟在他們出身的時候,他們便是漢人。

但是

如果過了十幾年,新的一輩,還會將自己當做漢人?

在老一輩逐漸雕零之後,恐怕魏國境內,也就沒有所謂的漢人,而盡是魏人了。

“朕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之內,憑本事競爭,能者上,若是有人找關係,莫要怪朕無情了!”

金口玉言,劉禪現在已經是九五之尊了,所言之語,自然是重若千鈞。

殿中羣臣,沒人敢擄劉禪的虎鬚,觸大漢天子的逆鱗。

“我等謹遵皇命!”

衆人盡皆離去,劉禪將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法正兩人留了下來。

“陛下!”

兩人對着劉禪微微行禮。

“今留二位,便是有要事要囑託。”

囑託?

諸葛亮與法正聞聽此言,互相對視一眼,兩人的眉頭,都不自覺的緊皺起來了。

兩人都是聰明人,且都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很快便領悟到了劉禪話中的意思。

陛下是想要親征了!

但陛下乃萬金之軀,萬一出了什麼意外,社稷何存?

法正當即揣着明白裝糊塗,道:

“陛下此言何意?”

而諸葛亮雖然沒有明說,但卻是旁敲側擊,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今大漢百廢俱興,事務繁雜,處處離不開陛下,朝中局勢複雜,若是無陛下坐鎮,指不定要發生什麼事情出來。”

“呵呵。”

劉禪輕笑一聲,眉眼瞥了這兩人一眼。

老狐狸,勸諫的話不敢明說,倒是旁敲側擊起來了。

但劉禪一旦做了決定,那便是尋常人更改不了的。

“二位叔父,皆是朕的長輩,又是大漢股肱,國事託付給你們,朕絕對放心。”

給諸葛亮與法正兩人頭上戴了兩頂高帽之後,劉禪這才繼續說道:

“至於所謂的大漢百廢俱興,事務繁雜,有丞相府與尚書檯諸位能臣賢臣,國事豈非處理不好?若是有大事,無法決斷,可八百里加急,送至朕處裁決。”

劉禪眼神清亮,根本不給諸葛亮與法正插嘴的機會,繼續說道:“至於無有朕坐鎮,我大漢會發生什麼事情.大漢之中,誰人敢作亂?況且有二位國之柱石坐鎮臺閣,領銜中樞,便是有動亂,頃刻之間,便可安定之。”

諸葛亮與法正,不管是在內政,還是在軍略,還是在統帥方面,都是及格線以上的。

有些方面還是滿分,頂配的。

這兩位大才坐鎮後方,若是後方還能出什麼動亂,那只有一種可能。

那便是諸葛亮與法正造反了。

否則絕對不會出現讓劉禪心憂後方的事情。

戰事後勤之事,也不需要劉禪操心,他只需要做個甩手掌櫃,專心征伐便是。

“陛下!”

諸葛亮語氣加重了一些,眉頭微微皺起。

“我大漢能臣無數,善戰之將亦是無數,五路伐魏,只要有一路功成,那便是天下可定,何須陛下親征?”

法正亦是在一邊應和。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萬金之軀,如何能夠犯險?若是最壞的事情發生了,我大漢無皇嗣,無後繼之人,便是有萬里江山,也會毀於一旦,還請陛下三思!”

劉禪現在確實有後了。

而且後代還很多。

光是皇子,便有四個了。

皇長子劉嗣,爲皇后所出。

皇二子劉睿,昭儀關銀屏所出。

皇三子劉昭,大喬所出。

皇四子劉驤,周徹所出。

至於皇女,便更多了。

沒辦法,咱們的大漢皇帝好人妻,且精力旺盛。

這個‘正事’幹得太多了,人又沒有什麼問題,這個子嗣自然就多了。

尤其是宮中御醫請的是專業團隊,讓華佗親自把關訓練的出來的。

是所謂的名醫子弟。

是故劉禪後宮,還尚未有出現皇子皇女夭折的事情出來。

如此一來,那後宮便是生多少,活多少,劉禪的血脈子嗣可謂是枝繁葉茂。

但.

子嗣雖多,但一個個都不大啊!

像是最大的劉嗣劉承幹,其實也剛滿兩歲而已。

這種嬰孩,豈能理政?

莫說是兒子,就算是老子,劉禪現在還沒有及冠,只有十八歲多一些。

萬一真的在前線出了什麼意外,國家崩潰,可不是說說而已的,而是絕對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也是爲何諸葛亮與法正都不同意劉禪御駕親征的原因。

“前線征伐,自然是要冒險的,但朕非衝陣戰將,豈會輕易涉險?丞相與尚書令不必多餘擔憂,朕乃大漢天子,若是能夠親臨前線,我大漢將士,士氣焉能不高漲?有如此士氣在,魏國焉能不滅?”

劉禪深深的看了諸葛亮與法正一眼,說道:“兔子博弈,尚需全力。更何況僞魏不是兔子,而是一隻野獸,一隻武裝到牙齒的野獸,若是不傾盡全力,如何能夠滅魏?”

既然是要伐魏,那便是要把所有的籌碼都擺上來,絕對不留任何餘力。

戰就要戰勝,若是此戰不勝,五年之內,甚至十年之內,都無法發起似今年一般的大戰的。

至於原因

很簡單。

精銳兵士若是打光了,要想補充,要想訓練,那是需要時間的。且一場傾國之戰,必定會使國力衰退,數年的休養生息,那是必不可少的。

加上王朝初年,幹什麼事情成本都低。

而若是過了一段時間,朝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國家陷入內耗了,恐怕要想找機會伐魏,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世事難料。

誰知道明天的意外,什麼時候發生?

歷史上的劉禪是活得很命長。

但上一世的劉禪身邊可沒有這麼多美人。

而這一世他劉公嗣,左擁右抱,甄宓、祝融夫人,張佩蘭,關銀屏、大小喬

夜夜笙歌。

即便是有華佗調理身體,但說實話,這樣的情況,早死一點,似乎也並不讓人意外。

變數太多了。

劉禪不想再等了。

“請陛下三思!”

諸葛亮當即跪伏而下,對劉禪大禮參拜。

“請陛下三思!”

法正亦是跪伏而下。

“你們啊!”

劉禪趕忙上前,將諸葛亮與法正攙扶起來。

“二位愛卿的擔憂,確有道理,是故,朕準備過幾日,便立承幹爲太子,二位兼任太子太師、太子太傅之職。”

立太子?

兩人眼中頓時一亮。

國嗣之爭,雖然在大漢還沒有開始。

但是

隨着皇子們一天天長大,這絕對是會成爲問題的。

之前便是有許多人上書要立太子,但都被劉禪擋了回去。

不想在要伐魏的時候,陛下便要定下太子人選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定的。

皇長子劉嗣是皇后所出,又是長子,又是唯一的嫡子,他的太子身份,是誰人都爭不了的。

但話又說回來。

當年漢武帝劉徹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卻也能夠當皇帝。

若是皇長子能力不行。

社稷繼承之爭,肯定是會發生的。

但現在能先立太子,便能提前安定不少風波。

“陛下英明!”

諸葛亮與法正皆是如此說道。

“英明不英明的,朕不知道,但先帝興復漢室的大業,既是朕的責任,也是二位的責任,先帝在時,常常率兵親征,焉有坐鎮後方時候?朕爲先帝之後,豈能不效仿之?”

說着,劉禪上前,左手拉着諸葛亮,右手拉着法正,情真意切的說道:“還請二位叔父體諒朕的苦衷,爲大漢,爲天下臣民,爲先帝遺願,盡心竭力。“

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諸葛亮也知道他是改變不了大漢天子的心意了,只得說道:

“既然陛下已經做了決定,且都已經仔細考慮過了,那臣下便唯有盡心竭力,輔佐陛下了。”

法正也是在一邊說道:“臣下必定不負陛下重託!”

“好好好!”

劉禪連說三個好字,原本有些擔憂的事情,現在說開了之後,便也就放心了。

“冊立太子之事,以及戰前準備之事,便盡皆託付給二位愛卿了。”

“諾!”

二人皆是承諾,之後緩緩離開宣室殿。

劉禪也沒選擇在宣室殿處理政務。

而是出了宣室殿,便在空氣清新一些的滄池處理政務。

滄池位於未央宮西南部,池水周清沏如蒼色,故名“滄池”。

滄池水由城外泬水從章城門引入,入宮後稱“明渠”。

滄池既美化了未央宮的環境,又懈決了皇宮之內用水問題。

未央宮中用水量很大,滄池在給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滄池是未央宮中的一座人工水庫。

“朕欲立太子,你怎麼看?”

滄池明臺,周徹在一旁侍候,劉禪突然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承幹乃是嫡長,早應該立爲太子了。”

周徹的回答滴水不漏。

劉禪深深看了周徹一眼,這麼聰明的女人的心思便是劉禪也捉摸不透,只得是換了一個話題。

“朕已經派馬良爲使者,前去吳國,說服孫權出兵合肥,依你看,吳國是會配合我大漢襲擾合肥,還是與魏國聯盟,在後方牽制我大漢伐魏?”

三國鼎立,吳國是絕對繞不開的。

雖然他現在已經是被打得半死不活了。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拼盡國力,孫權還是能拉出幾萬人出來的。

而在某些時候,幾萬人,已經是可以決定戰局勝負了。

吳國是要拉攏,是要威脅的。

被劉禪問了這個問題,周徹思考一番,說道:“大爭之世,若是吳王心中還有野心的話,便不會助我大漢,若是他看清局勢,知曉天下必定歸漢的話,那便會配合我大漢,以求後事周全。”

孫權現在還有野心嗎?

肯定是有的。

至於他是否要掙扎一二,劉禪也不確定。

只看馬良出使有沒有效果罷。

若是沒有效果,這五路伐魏,其中一路,便要用來防備吳國了。

畢竟孫權背盟那是背習慣了,對於這種人,只要他沒有出兵打合肥,那便是要多加防備的。

“便希望那吳王識時務罷!”

說起來,孫權還是他岳丈。

若是孫權不搞什麼事情,繼續讓他做吳王又如何?

當然

吳王之尊可以給他,但吳王之權,是不可能給他的。

但權勢沒有,富貴是肯定有的。

但若是孫仲謀執迷不悟。

莫說是岳丈了,就算你扯上吳王后步練師的關係,朕也絕對不會輕饒了你!

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90章 庲降都督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573.第568章 故事的結尾略顯倉促!第405章 江州不夜城!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278章 定汝南策與解決糧草問題(月票一百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550.第545章 危如累卵,戰略主動!第616章 烈火烹油,局勢之變!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294章 大戰起,圍點打援!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291章 英雄末路,鐵桶防守!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142章 劉禪一紙降於禁第678章 新朝班底,君威滔滔!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421章 耗子給老鼠當伴娘,這世道難道變了第333章 太子大婚,一次娶四個老婆是什麼體第159章 提起褲子不認人,請君入甕!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819章 勇將之殤,魏國勢起!第813章 燎原之火,滅絕生機!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147章 一日下三城,江陵危矣!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810章 蚍蜉撼樹,不死待何?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214章 孫權不要叫我江東鼠輩了,我很勇的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135章 劉禪生擒曹子孝,宛城風雲!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213章 青徐不附,合肥城破!第372章 大喬:殿下一次就好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第78章 如火如荼(求追讀!)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294章 大戰起,圍點打援!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158章 孟德病危,劉協再送衣帶詔!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656章 將死之人,攀咬羣臣!第146章 玄德盡起西川兵,宛城無間道!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414章 我輩猛士,何懼一戰?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61章 破敵擒王,不擇手段!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201章 微服私訪,長沙異動!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609章 帝王無情,本性難移!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580.第575章 關廟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