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與李俊、穆弘、張橫等人與宋江一拍兩散,也是當日早說得明白彼此志向不同,便是出走離開山寨,也教宋江挑不出甚麼理虧處。而李助在宋江歸順朝廷與綠林同道反目爲敵後做反戈一擊,爲蕭唐立下大動,也是兵不厭詐,早就定下了自己打算投奔的明主是誰。
可是王道人事到如今才翻臉要與宋江劃清界限,在場明眼人又如何看不出這廝嘴上說江湖規矩,實則就是個貪生畏死的牆頭草?
蕭唐當然也清楚王道人這廝的命途倘若並非發生轉變,就是個打着善習陰陽,能識風水的幌子,替蜈蚣嶺張太公看風水時卻害了其一家性命,又把張太公女兒擄掠至蜈蚣嶺墳庵裡做歹事的奸邪廝鳥。如今沒落得原著中那般被武松一刀剁了他首級的下場,已算是這廝多活了幾年,又怎會教這個本事也算不上是一流好手的小人覷在眼裡?
“你說要入夥便入夥,卻把我麾下統領的山寨又當成甚麼去處了?你這飛天蜈蚣,也不適合與我等兄弟共聚大義!”
蕭唐冷眼一乜,望向抱着首鼠兩端打算的王道人,並輕描淡的說罷,王道人見說便知最後這一博到底還是賭得岔了。他的臉驟然抽搐了幾下,再覷向蕭唐時全然再無巴結示好的嘴臉,眼中漸漸的又流露出怨毒之色來。
然而王道人當面不惜與自己撕破臉皮,又將宋江氣得渾身發抖,殘兵敗將之中有不少人聽者有意,再覷向宋江時眼中也多了幾分別樣的含義,吳用見狀當即也策馬踱出身來,並對王道人聲色俱厲的痛罵道:“王道人!你既然埋怨公明哥哥受朝廷招安,又爲何此時纔敢跳出來向蕭任俠乞活討饒?只爲保得你一人性命,顛倒過來卻置罵待你向來不薄的結義兄長,卻以爲別人看不出你只圖保全自己性命,卻是個不惜出賣義氣的背義小人麼?”
王道人反倒落入進退兩難的窘境,他索性發了狠心,又指着宋江大罵道:“我說得哪裡錯了?卻是當年梁山寨內一衆好漢都瞎了眼,把你這個只盼着要與權貴做奴才的小吏當做自家哥哥!你義氣深重?我呸!不過是處心積慮的市恩賈義,要攛掇綠林中人壯大你聲勢!待你如願以償歸順了朝廷,不還是要拿我們一干兄弟的性命,來還你的功名富貴?我又憑甚麼還要繼續將性命交託於你這廝手上!”
面對昔日情深義重的兄弟當面決裂,部下頭領與當面痛罵他是個爲了利用兄弟性命而換取前程的無義之徒,周圍麾下兵馬許多人看待他時臉上也不禁流露出憤慨埋怨之色...宋江忽然卻笑了,只是他笑得激憤似狂,笑聲中也透着股悲愴與蒼涼:“你說我是不惜拿兄弟性命換取自己官身名祿的奸邪小人?我宋江就算犯下大罪,曾避禍於水泊梁山,便早就說過如得朝廷招安,必當攛掇着一衆兄弟歸順。我雖百無一能,但有忠心,而聚義兄弟之中多有能爲國家所用的英雄好漢,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爲人一世!我等在梁山泊時,已是戴罪的強寇,我卻想問問在場所有的好漢,有哪個希望自己家眷老小,子子孫孫都只能以賊人的身份窩藏再山林之中,一生一世都擡不起頭來?
還是說定要我宋江帶挈你們割地作亂,稱王稱霸,害得無數黎民百姓身遭兵災匪劫才能遂了你們的心願?不錯,我曾使過些手段,賺了些各有所長的弟兄上山入夥,可若不思量籌謀壯大山寨聲勢,朝廷又如何會將我等看在眼裡?如今感得天子寬胥罪狀,我宋江本以爲能與一衆兄弟仍同心戮力,北討南征,建立功勳。不但能爭得姓揚名顯,天下皆聞,更是以清白的身份堂堂正正的做人!
你說我宋江只爲了功名富貴,便眼睜睜的要教自家兄弟枉死?我卻要教你看清無論是做綠林強寇,還是爲國盡忠,我宋江依舊會與自家兄弟同生共死,既然是爲國征戰,唯有效死以全我忠義之名,也絕不似你這等反覆小人一般!”
就算如今只能是敵對的關係,可是宋江這番椎心泣血、悲憤已極的言語,蕭唐卻是深信不疑。
許多年前在鄆城縣初次相會之際,蕭唐本來認爲宋江這個原著中的主人公,卻是個教他很難看清看懂的人物。可是這些年下來蕭唐也終於領悟到不是宋江這個人多麼的教人捉摸不透,而是因爲本來在人性複雜的情況下,他卻又在後世被添加上了許多標籤。
及時雨宋江,本來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蕭唐曾看過幾遍的兩版水滸裡面對他的事蹟的確都粉飾過了,可是對水滸有情節的人裡面,仍有很多對他十分反感,因爲宋江是親手促成的朝廷招安,致使着這一路充斥着血性快意,但野蠻甚至也透着股殘忍反抗精神的水泊梁山投效朝廷,損折大半,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罪魁禍首;而對水滸反感厭惡的人則認爲宋江嘴裡說的是替天行道,實則就是率領一羣殺人放火兇賊惡寇的強盜頭子。
所以無論是哪一種人,他們厭惡痛斥宋江,甚至肆無忌憚的往他身上潑髒水,都是司空見慣的,也是順理成章的。
宋江的確有厚黑的一面,他爲了賺盧俊義、秦明、李應、朱仝等人入夥而暗做手腳,所以很多人就認爲他極其虛僞,善於僞裝自己,實則將所有與他結義的兄弟都當做了可利用的目標,所以晁蓋可以是他暗中派人射殺的,宋江爲達到目的坑害兄弟,也都是順利成章的;宋江一門心思的只顧歸順於朝廷,那麼他就必然是個善於趁勢投機,利用他人,也絕不惜手段要往上爬的勢利之徒;宋江受招安之後委曲求全,饋贈權宦重金打通關係,這也被許多人當做是生得兩張嘴臉,對權貴阿諛逢迎奴才相的證據,可是蕭唐心說自己只隨便一數,就能想起至少不下十個曾賄賂上官謀求際遇,卻對國家屢建奇功而青史留名的名臣良將,可是別人那麼做是懂得變通而事急從權,然而宋江如此做了,就是活該被黑。
蕭唐也記得自己曾看過太多因盲從跟風,而在小說裡的人物刻畫,或是不少譁衆取寵的歷史公衆號評論裡面對宋江口誅筆伐,可是那些所謂的評論幾乎都忽略了宋江的確在招安後也曾身臨危機險境,的確也曾有機會再反出朝廷,甚至有機會投效異邦得以重用,但是他的反應都是寧願與身邊的一衆兄弟戰死,也決計不屈從投降,加上宋江領軍所進行的戰事裡面,其中約莫九成以上確實也做到了秋毫無犯,這些事,習慣了對宋江潑髒水的大多人都會選擇性的忽略,而宋江在受招安之後,確確實實的也做到了忠心不負朝廷。
宋江厚黑,可是他真要如同許多水滸同人與所謂的“專家”所描述的那般厚黑到時刻算計,只爲謀求私利,那麼原著中他統領的梁山既然有剿滅三大寇的實力,卻爲甚麼非要歸順朝廷,而不似田虎、王慶那般打出一片江山來?當時宋江的出路只有三個:要麼死守梁山,那麼寨中兄弟乃至子子孫孫就被朝廷圍剿,或是就世代只能爲草寇廝混;要麼學田虎王慶之流侵州奪縣自立一國,而陷萬民於水火之中;那麼最後剩下的一條路就只有歸順朝廷,教梁山兵馬鎮邊討寇,的確能保家衛國,後世許多人也會罵宋江愚忠糊塗,可是這對他顯然也很不公平。
因爲宋江並不是穿越者。
就連蕭唐當初來到這個世界,那時也立刻就想到了起義造反在兩宋大環境下的侷限性,可蕭唐知道正史原本的軌跡,所以才決定劍走偏鋒,可是宋江卻絕對無法預料到水滸這段故事剛完結不久,北面金國便會揮師南下,吞併了中原王朝的半壁江山。
如果宋江真要是活到了金軍南侵之際,蕭唐相信他會毫不猶豫的率領一撥兵馬趕赴國難,抵禦外辱,而不惜性命而抗拒敵寇不避生死的,因爲就算他在江湖中經歷了許多事蹟而使得心性也開始轉變,他自認爲並且一直堅持的忠義,的確也並未曾違背過......
可是蕭唐雖然現在大概能理解宋江的苦衷,卻不代表他打算放過宋江。
後世評論人與事常好矯枉過正,宋江這個人固然不是甚麼善男信女,可是他的的確確太容易被人妖魔化。蕭唐不會像個跟風黑那般思維簡單,但他也很清楚自己與宋江之間,現在卻是屬於不可調和的對立關係。
正因爲宋江有着自己的堅持,畢竟他也是在原著中能夠統領梁山一百單八將盡皆投效的人物。此人招募或是關押起來,恐怕還未等金軍南侵之前就要另生事端。彼此都是有能力策動江湖羣雄的人物,一山不容二虎這句話,現在形容蕭唐與宋江之間的關係也尤爲合適。蕭唐能夠體察宋江的心思,可是不能冒險留他做爲自己身邊的一個隱患,並且的確是對方歸順朝廷,引軍反來攻打綠林同道,在一衆兄弟面前,更沒有放過他的理由。
或許晁天王與公孫勝等人主動提議駐守梁山,也是明知我此番出戰若與宋江要決生死,就只能做個了斷,是以也不願過往的舊識摯友死在自己眼前吧...蕭唐心中暗念,又暗付道你我同時被贊作江湖呼保義的人物,可是今日過後,遮莫在江湖中就只能剩下一個呼保義了......
心中雖然感嘆,可是蕭唐已要緩緩伸起手來,再往前用力一揮之後,幾乎將敵方殘兵包圍的馬步軍各部頭領便將一併殺將過去,而取了宋江的性命!